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普通本科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1300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滇西大总部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规划用地面积329 亩,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办学构架,兼具特色学院加直属学院、合作办学学院和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4种办学类型巩固拓展,建成傣医药学院、普洱茶学院、珠宝学院3个特色学院;管理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健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6个直属学院和怒江学院、迪庆学院2个校地合作办学学院;4个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临沧市职教中心、大理财校、腾冲校区)。同时与大理州弥渡县、祥云县分别共建乡村振兴学院、现代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办学已实现滇西片区全覆盖。围绕滇西片区产业发展需求,专业设置凸显“应用”导向,从2017年的6个本科专业招收480名学生起步,到2022年9月招收7638名学生,目前学校专业设置共有35个本科专业、15个专升本专业、19个高职高专专业,涉及农学、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及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2022年9月在籍在校学生总人数已突破16000人。学校已有2021和2022两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均排名云南省本科院校前列。2022年9月,滇西大总部北校区建设改造基本完成,3幢学生宿舍楼、1幢教师公寓入住2300多名学生和100多位教师,3个学生食堂已同步建成。

滇西大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部属高校挂职干部人才、银龄教师等广泛参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多渠道补充人员队伍力量,注重调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实现从无到有、高起点、高速度发展。部省属高校组团借力借脑式对口帮扶派出挂职干部人才到学校指导工作,引领各项工作规范化开展。聘请银龄教师、特聘教师深入一线教研,通过“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采用“双聘制”方式聘任教授63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8人,初步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大师”担任“双师型”教师,实现师资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引进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应用型研究人才22人。14名青年教师通过定向培养攻读博士学位。总部教职工从筹建初期的4人增加到338人(含省编、非编教职工),博士从1人增加到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从2人增加到39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大的飞跃。

面向未来,滇西大将坚持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按照“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茶艺与茶文化
  •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3+2)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农产品加工、 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营销及管理基本知识,具备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检验、农产品流通 的质量管理能力,从事工厂化的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检验、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农产品加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农产品加工、品控、检验、销售岗位群,从 事农产品加工、品控、检验、销售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国家方针、政策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 标准正确指导生产经营活动;

3.掌握农产品物理特性、农产品加工原理、加工工艺要求,具备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推广 的能力;

4.掌握农产品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与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依据食品安全标准, 选择合适检验方法,对食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检测,分析判断检验结果,出 具规范检验报告;

5.掌握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农产品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 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焙烤食品加工技术、果蔬贮藏 与加工技术、肉品加工技术、药物残留检验技术、食品添加剂应用与检测技术等实训。

在农产品(食品)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食品检验工质量工程师食品安全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食品质量与安全农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本专业面向茶艺师、评茶员、营销员等职业,茶艺服务、茶文化传播及茶叶销售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茶与茶文化等知识,具备茶叶冲泡、茶艺演示、茶叶品质鉴定、茶文化推广、茶叶营销、茶馆经营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茶艺服务、茶文化传播、茶叶销售、茶事策划、新茶饮服务、茶旅开发、茶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茶艺冲泡及演示、茶席设计、茶会组织能力;

2.具有茶文化传播与推广、茶健康宣传、茶展会策划的能力;

3.具有茶叶审评及茶叶评鉴、检验、品控、质量管理能力;

4.具有茶馆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5.具有现代茶叶市场营销的能力;

6.具有茶文化旅游开发及实践的能力;

7.具有茶饮新产品开发、茶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

8.具有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文案写作、数字技术应用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茶叶基础知识、茶叶生产与加工知识、国学修养、商务礼仪、饮茶与健康、消费心理分析。

专业核心课程:中国茶文化、茶艺、茶叶市场营销、茶叶评鉴(审评)、茶馆经营与管理、茶席设计与茶会组织、茶文化旅游。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茶艺服务、茶叶营销、茶馆经营、茶文化传播与推广等实训。在茶馆茶楼、茶叶销售和专卖、茶旅游与休闲、茶食茶饮、茶文化与会展企业等单位或场所进行茶艺服务、茶馆经营管理、茶叶销售、茶文化与旅游等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暂无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暂无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茶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95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346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3+2)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食品质量与安全 茶艺与茶文化
北京 0 0 0 0
天津 0 0 0 0
河北 0 0 0 0
山西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辽宁 0 0 0 0
吉林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上海 0 0 0 0
江苏 0 0 0 0
浙江 0 0 0 0
安徽 0 0 0 0
福建 0 0 0 0
江西 0 0 0 0
山东 0 0 0 0
河南 0 0 0 0
湖北 0 0 0 0
湖南 0 0 0 0
广东 0 0 0 0
广西 0 0 0 0
海南 0 0 0 0
重庆 0 0 0 0
四川 0 0 0 0
贵州 0 0 0 0
云南 0 0 0 0
西藏 0 0 0 0
陕西 0 0 0 0
甘肃 0 0 0 0
青海 0 0 0 0
宁夏 0 0 0 0
新疆 0 0 0 0
台湾 0 0 0 0
香港 0 0 0 0
澳门 0 0 0 0
外籍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