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

普通本科
浙江理工大学
毕业生数据

7487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进入“三校区一中心”的发展新格局,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6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研究生7860人。

学校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7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其中“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8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9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通过住建部认证专业1个、通过新文科认证专业1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12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校教职工2550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35人,副高职称70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及其他国家级人才、专家27人。另聘请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力。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平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学校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2016年至今获得省部级奖励194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55所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马兰戈尼学院(法国)举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理工大学马兰戈尼时尚设计学院,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毛里求斯大学、苏里南大学共建2所孔子学院,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

有着126年办学历史的浙江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承“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践行“厚德致远、博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弘扬“求是笃实”的优良校风,在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勇担新使命,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法学(启新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英文)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数学与应用数学(启新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启新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通信工程
  • 会计学(启新学院)
  •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 自动化
  • 汉语言文学(启新学院)
  • 生物技术(全英文)
  • 机器人工程
  • 金融学(启新学院)
  • 生物制药(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启新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
  • 土木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启新学院)
  • 工商管理(全英文)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启新学院)
  • 会计学(经济管理学院)
  • 纺织工程
  • 经济学(启新学院)
  • 美术学(商业插画)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信息与计算科学(启新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中美合作)
  • 丝绸设计与工程
  • 数字媒体艺术(中法合作)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美合作)
  • 轻化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院)
  • 建筑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院)
  • 风景园林
  •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
  • 工程管理
  • 金融学(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 工商管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
  • 人力资源管理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会计学(国际实验班)
  • 行政管理
  • 社会工作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
  • 英语
  • 法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 环境设计
  • 日语
  • 传播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 产品设计
  • 应用物理学
  • 汉语言文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应用化学
  • 电子信息工程(启新学院)
  • 数字媒体艺术
  • 应用心理学
  • 数字媒体技术(启新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 工业设计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启新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生物制药(启新学院)
  • 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生物技术(启新学院)
  • 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传播学(启新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与营销)
  • 材料化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启新学院)
  •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 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 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高分子材料 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以及开发和设计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反 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16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一1(高材单列)(32学时)、近 代化学基础(I) -2(高材单列)(32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3(高材单列)(80学时)、工科化 学实验( I)-l(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验(I)-2(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 验(I )-3(高材单列)(64学时)、工程制图(I)(48学时)、物理化学(i)-i(48学时)、物理化 学( I)-2(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I)(2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高分子化学(1) (60 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24学时)、高分子物理(I)(6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24学时)、材 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48学时)、化工原理(Ⅳ)(64学时)、化工原理实验(Ⅳ)(16学 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48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48学时)、高分子 材料及应用(双语)(48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学时)、聚合物过程及设备(32学时)、工 程训练(Ⅲ)(64学时)、高分子工厂设计(32学时)、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32学时)。

示例二:现代基础化学(上)(48学时)、现代基础化学(下)(32学时)、电工学(48学时)、电 工学实验(30学时)、分析化学(工科)(32学时)、实验化学(1)(48学时)、实验化学(2)(48学 时)、实验化学(3)(48学时)、实验化学(4)(32学时)、实验化学(5)(16学时)、物理化学(上) (48学时)、物理化学(下)(48学时)、材料概论(24学时)、材料概论实验(30学时)、材料表界面 (24学时)、材料研究方法(32学时)、有机化学A(上)(48学时)、有机化学A(下)(32学时)、化 工原理(80学时,上)(40学时)、化工原理(80学时,下)(4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0学时)、工 程制图(48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40学时)、科技外语(32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 时)、高分子物理(56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3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30学时)、高分子材料 工程实验(45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

示例三:无机与分析化学(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一)(32学时)、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论 (32学时)、工程制图A(48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二)(32学时)、实验化学(二)(32学时)、有 机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三)(24学时)、机械工程基础(32学时)、有机化学A(二) (32学时)、物理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四)(4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64学时)、物理 化学A(二)(48学时)、实验化学(五)(24学时)、化工原理B(72学时)、高分子化学A(64学 时)、高分子物理(64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学时)、高分子专业 实验B(3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聚合物制备/加工工程实验、材料物理性能测定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 验、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实验(粘均分 子量测定、球晶观察、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以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多媒体通信与光通信技术为主导,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可从事通信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电子线路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自动控制、系统工程、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与装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先进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等知识,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能够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进行技术管理、开发和知识创新,同时拥有相应的电气控制、电气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工矿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从事生产过程自动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以及各类微机控制装置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面向国家强国战略和浙江省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技术高度集成和多学科融合的特征,综合了机械、力学、数学、电子、传感器、计算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知识。培养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塑性强,既能从事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又可以到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科研与教学部门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管理、教学、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工作,同时具备进一步攻读研究生的扎实理论基础。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分为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方向和城市燃气工程方向两个方向,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空气调节、城市燃气供应、制冷、供暖、通风、建筑给排水等建筑设备系统、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和省优势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具有纺织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本专业教学水平处于国内同专业的前列,纺织教学和科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与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有长期的教学交流与科研合作。本专业目前设置三个专业方向:

纺织技术与贸易方向:培养具有纺织工程理论与纺织品设计技术,纺织品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技能,现代纺织生产管理与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纺织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纤维、纱线、机织物设计与研究、纺织品流通运作与对外贸易、纺织品生产管理与检测、现代纺织企业管理等工作,就业主要去向有:科研院所、国家海关、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纺织服装企业、贸易公司、咨询公司、专利事务所等单位。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新型纱线及加工技术、现代准备工艺学、织造学、机织组织学、机织纹织学、织物设计、纺织新产品设计与技术、产业用纺织品及生产技术、纺织品生产品质管理、纺织品性能及测试新技术、国际纺织品贸易实务与营销、外贸单证与函电、网络营销。

针织工程与贸易方向:培养掌握针织工程理论和纺织现代测试技术,重视科学研究,具备运用CAD/CAM技术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针织产品进行设计创新的能力,具有现代纺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知识的厚基础、强能力、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现代针织产品研究开发、纺织产品商检、对外贸易、跨国公司行政生产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纬编工艺学、经编工艺学、针织机电一体化技术、纺织品生产品质管理、纺织品性能及测试新技术、纺织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等。

纺织品设计方向:以工程结合艺术培养为特色,培养既具有纺织工程知识,又具有艺术修养、创新设计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纺织产品设计人才。毕业生能在纺织服装设计、教育、科研、管理等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服装、家纺等纺织品的产品设计、设计营销、设计管理、商品商检和贸易等工作,也可以报考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的研究生,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学习。主要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织造工艺学、织物组织学、纹织工艺基础、现代设计基础、色彩学、染织图案设计、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素织物设计、花织物设计、服装设计基础、家用纺织品设计、纺织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重点培养两个方向的服装专业人才,一是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方向:培养从事服装成衣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与技术管理、服装技术研究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是服装贸易与营销方向:培养从事服装开发、管理和贸易营销等方向的高级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采用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培养既具有纺织丝绸工程知识,又具有艺术修养、创新设计理论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其专业知识涉及到丝绸文化历史知识、丝绸产品艺术设计、丝绸产品工艺设计、丝绸服装服饰产品、丝绸家纺装饰产品、丝绸产品营销贸易等诸多领域。
课程体系
《丝绸化学》、《纺织材料》、《制丝工艺与设计》、《丝绸工艺与设计》、《织物组织学》、《丝绸织品的开发与设计》、《纹织CAD》、《品种设计》、《成品分析与检验》、《丝绸生产工艺设计》、《丝绸厂设计》、《织机维护》。
就业方向
纺织、贸易行业:服务与管理高等院校、政府部门:纺织丝绸科研、教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和省优势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学校最具特色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本专业目前设置四个专业方向:

染整工艺与设计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和现代纺织染整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胜任纺织染整领域各企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工艺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和贸易等工作。就业去向为染整企业、贸易公司、国家海关、商检、咨询公司、专利事务所、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料化学、染整工艺原理、颜色科学与计算机测配色、印染CAD原理及应用等。

生态纺织化学品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和纺织染整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较强的生态纺织化学品制备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及外语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胜任纺织染整工程及纺织染整化学品开发领域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贸易及应用服务等工作。就业去向为染整企业、生态纺织化学品生产企业、贸易公司、国家海关、商检、咨询公司、专利事务所、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料化学、染整工艺原理、高分子化学、有机分析、精细化工产品合成原理等。

纺织贸易与检测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经济及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外语交流能力,能胜任纺织品检测、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国际贸易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为贸易公司、国家海关商检、咨询公司、专利事务所、纺织品检验及技术监督机构以及染整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主要课程有: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整工艺原理、纺织品测试技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纺织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管理、营销学等。

制浆造纸工程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和现代制浆造纸专业知识及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较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能从事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艺设计、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产品检测及贸易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去向为造纸企业公司,造纸原材料、造纸机械与造纸化学品相关贸易公司,纸制品检验、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植物纤维化学、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特种纸与纸加工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环境保护工程、制浆造纸化学品制备与应用、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19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海洋科学导论、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等。

相近专业:

海洋科学 海洋技术 海洋管理 船舶与海洋工程 海洋工程与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海上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毕业生将学习到海洋水产、海洋油气开发、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洋能开发等知识,成为能从事海洋高科技、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海洋工程评价方法,具有从事海洋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海洋高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海洋工程评价方法,具有从事海洋开发的基本能力;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我国海洋科技、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5.了解海洋资源技术的发展动向,能跟踪国际海洋资源技术的发展方向;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7.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风景园林专业知识面涵盖了建筑学、艺术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并以规划、建筑、工程等工科特色见长。主要学习素描、色彩、中外建筑与园林史、测量学与3S技术、植物学基础、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城市生态绿地规划、建筑构造与材料、风景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等专业知识,并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师和园林建造师的基本技能训练。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和相关法规,能够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浙江理工大学2021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主要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办学,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点)共享师资,起点高,基础好。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基本理论,熟悉现代化数据治理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管理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专业知识,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对大数据开展智能定量化分析和应用的“懂数据、精业务、善管理”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商务分析导论、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商务数据分析与建模、Web数据挖掘与应用、大数据平台技术与应用、管理学、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基础、Linux操作系统、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量化金融方法等。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到企事业单位、IT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技术性工作,也可以依靠其技术背景从事大数据相关的商务分析、管理咨询等管理性工作。除直接就业外,毕业生还可以选择读研进行深造,大数据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得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学生的读研选择面广、机会多,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学科。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是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以培养富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中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为目标,设有生产管理、商业管理和房地产经营三个方向。本专业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平台和企业实训基地,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以理论系统、基础扎实、综合管理能力强见长。除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外,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理论、熟悉基本的企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技能和技巧。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与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等。毕业生可到金融、工业、商业以及咨询服务业等企业从事战略管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跨国经营管理以及管理咨询等工作,也可到政府机关、学校、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以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为特长。除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经济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招聘、考核、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技巧。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毕业生可到金融、工业、商业、咨询、政府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是浙江省优势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培养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国际经营管理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技能,具备商务洽谈、外贸函电、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从事国际商务的能力,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国际投资、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学。毕业生可进入各类工商企业或金融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等国际经贸活动,可在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也可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外事工作、信息化和公共政策研究工作以及教育、研究部门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以行政管理学科为核心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从事行政管理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训练。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政治学概论、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与行政法、组织行为学、政府经济学、政府绩效管理、政府公共关系学、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在企业、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大众传媒、医疗部门、学校、社区等单位从事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立足于视觉表现与信息传达的层面上进行教学培养,强调设计的视觉化创建与视觉交流设计的能力,提倡设计文化素养和视觉创造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专业分为平面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两个终端设计方向,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图像应用技能;毕业生能在各类设计机构、科研院所、设计教育和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相关领域中从事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出版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网络媒体设计及品牌企划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省一流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英语人才。本科期间有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等交流学习机会。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高级英语阅读、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语言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史、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毕业生能适应浙江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熟练使用英语从事涉外行业、英语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相关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先进的专业设计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系统整体的大环境设计观、创新创业意识、专业适应性强的高级设计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本专业正在由环境艺术观念指导的设计,走向艺术、科学、伦理相结合的层次更高、内涵更深广的环境设计,主要分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及相关衍生领域的拓展设计。毕业生能在城乡景观、建筑室内及其相关衍生设计领域的专业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专业设计和设计管理、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较深的汉语及英语语言功底,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相对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综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注重中日教师合作教学,日籍教师担任大量专业课教学,并以翻译作为专业特色方向。本科期间有获得赴日本福井大学、佐贺大学、信州大学、山口大学等众多日本国立大学交换留学机会。主要课程有:综合日语、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本概况、视听说、写作、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语言学概论、文学、笔译、口译、传媒翻译、翻译欣赏、交替传译等。毕业生要求具备扎实的日语听、说、读、写、译技能,较广的日本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可从事经贸、外事、教育、旅游等多种行业,开展翻译、教学、学术研究等多种相关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现代设计理念、有较强审美意识和市场意识、艺术设计表现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纺织品艺术设计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由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应用型专业,拥有相应的硕士点。培养能够在光电技术、信息通讯和新能源等产业及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技术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方向为光电材料和器件,要求在掌握材料物理、光电器件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在光电技术、信息通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设计与研发能力。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注重学科交叉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师资力量雄厚,68%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32%的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背景,拥有教授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浙江省“钱江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本专业教师与国际上许多著名高校及研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造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并促进了学科水平的提高。

主要课程有:现代光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激光原理与应用,薄膜物理与技术,电动力学,光电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 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 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 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能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 能,能够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 过程。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具备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人 际交往意识;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 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艺术、历 史、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各类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饰配件 设计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装美术知识、服装画、服装色彩、图案设计、手工印染、摄影等一 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装广告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的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预测的 初步能力;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服装历史、服装美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审美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面料纹样设计、 面料塑形、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西方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所属教育范畴的艺术实践和属综合教育 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目的是着重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与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 地联系在一起,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金属 加工车间等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本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所在系还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师资力量很强,具有教授资格评审权。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建有省级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从事与化学相关领域科研教学、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有机合成、化学工程与制图等课程。在四年级将分应用合成技术、理化分析与测试、高分子材料三个方向培养。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产品开发、产品售后服务、生产工艺技术、质量管理、经营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涉及日用品、医药、农药、精细化学品、各类助剂、环保、质检、食品、粘合剂、涂料、废水处理等行业与领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 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 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 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科学素 养和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 作,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数字媒体设计。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计算机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摄影摄像相关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4.熟悉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的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 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 辑、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 媒体网络传输等多个实践环节,它们与毕业设计一起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专业实践 还包括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建筑设 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进行实验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特色是工业心理学(产品用户研究和人机交互设计方向),目前国内具备培养工业心理学人才的高校仅为浙江大学和我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本专业立足于工业产品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熟练掌握现代设计方法与应用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和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领域、公司、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品牌规划和设计管理及专业教育等工作。主要课程有:素描、色彩、构成基础、现代图学、造型材料与成型工艺、产品效果图、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基础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产品设计、产品专题设计、产品综合创作与展示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对接国际和国内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与浙江省区域经济相结合,适应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需求,以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为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体现新工科理念,面向智能制造新兴工程领域,以机器人为载体,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仓储三大模块方向培养具有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应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新一代制造业智能产品、装备、生产线的研发、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作,涉及智能供应链、智能产品设计与分析、智能生产工艺、智能装备数字控制与智能传感、智能检测、智慧工厂管理及智能服务,并能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信息化技术解决智能制造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校重点专业,在本校有相应的硕士点。测控技术与仪器已发展成为当今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是研究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和对有关对象进行控制的学科。培养具备现代测量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工程、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等多学科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控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光、机、电、控一体化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就业于自动化生产及控制、计算机测控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光机电一体化和测试计量技术等领域。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和省优势专业,所属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是我校具有特色优势和高就业率的专业之一。本专业目前设置两个方向:

高分子材料方向:培养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高分子材料科学特别是纤维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纤维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的科学研究、技术发明与应用、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检测以及营销与贸易等工作。主要课程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纤维材料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聚物流变学、仪器测试、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培养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学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应用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质量检测及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粉体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无机材料热工基础、无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所在学科拥有应用化学、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纺织材料化学与物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科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本专业师资力量很强,具有教授资格评审权。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设备,建有省级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取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模式,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化学领域(包括海洋材料化学)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海洋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现代仪器分析、材料腐蚀与防护等课程。在四年级将分海洋材料化学、化学建材两个方向培养。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质量检验、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新产品开发、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管理、经营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工作,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材料、新型化学建材、环保、质检、海洋食品、粘合剂、涂料、腐蚀与防护、废水处理等行业与领域。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95    研究生毕业人数:2793    本科毕业人数:459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启新学院) 生物技术(启新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启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启新学院) 经济学(启新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启新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启新学院) 金融学(启新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启新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启新学院) 生物制药(启新学院) 会计学(启新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启新学院) 汉语言文学(启新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启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英文) 传播学(启新学院) 法学(启新学院) 会计学(国际实验班) 日语 生物技术(全英文)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法合作) 工商管理(全英文) 数字媒体艺术(中法合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文) 丝绸设计与工程 工程管理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社会工作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启新学院) 轻化工程 材料化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与营销) 智能制造工程 风景园林 机器人工程 应用心理学 环境设计 美术学(商业插画)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应用物理学 工业设计 表演(时装表演艺术)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中美合作) 工商管理 产品设计 行政管理 产品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 能源与动力工程 应用化学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中美合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金融学(经济管理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生物制药(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传播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纺织工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中美合作) 会计学(经济管理学院) 通信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英语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学院) 法学(法学与人文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