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民族医学院

普通本科
右江民族医学院
毕业生数据

3008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百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0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6年认证期限,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列入2019-2020、2021-2025年广西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06.55万平方米,设有两个校区。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16.8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91.5万册;主办省级学术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和《右江医学》;建有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97个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全科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体育部1个系(部)。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4个门类;开设30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已进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招生。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卫生、翻译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2个广西一流学科(B类)、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4600余人,专任教师96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03人。年来,学校深入实施“112369130”人才工程,选派200余名优秀教师出国读博、进修访学,聘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上海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8人,广西特聘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专家、学者共50余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

学校近5年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8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各级科研立项共获纵向资助经费6000多万元。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获得省级奖励17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成果著作类成果二等奖、著作类成果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0多项。

校获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获得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7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近五年来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招收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571人。2014年起我校与英国新拉纳克郡大学开展口腔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自筹经费组织实施“双百工程”,近五年来,共选送145名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及攻读博士学位,学校邀请美、德、英、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277人次,共选派教师出国交流和访问累计227人次。新增国际合作项目11个,与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学校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拥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级各类学生近3万人。建校65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5%,他们广泛分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据统计,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4%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效满足了区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银奖1项,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全国口腔院(系)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比赛获三等奖1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自治区级金奖15项、银奖29项、铜奖82项。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学校建校6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宋任穷、李铁映、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给予办学充分肯定。学校恪守“大医精诚”校训,以培育“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三个不动摇”,彰显民族地区办学特色,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创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新局面,守护祖国卫生的南大门。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预防医学
  • 药学
  • 口腔医学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英语
  • 中药学
  • 康复物理治疗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实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康复治疗学
  • 翻译
  • 医学影像学
  • 护理学
  • 助产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护理
  • 助产
  • 药学
  • 中药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生物技术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公共事业管理
  • 临床医学

(本科,学制五年,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卫生监督工作的高级预防医学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系统的疾病控制技能训练、卫生检测技术培训,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具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进行卫生监督和卫生执法、解决和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性病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毒理学基础、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医学研究机构、公益机构、学校等机构从事相关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以及药物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药物设计、药物制剂制备、药物分析鉴定及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剂学、临床药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学服务概论、药事管理学、医药市场营销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医药公司、制药企业、医药研究所(院)、药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学院校等机构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药物研究、药物制剂生产与开发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

(本科,学制五年,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口腔医学工作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发展潜能,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人体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解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预防口腔医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修复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口腔专科医院、民营牙科诊所、保健机构、医学院校等机构从事口腔临床医疗、教学和保健工作。毕业工作满1年可报考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执证者也可自主创业。

(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满足健康服务行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及“健康中国”发展战略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掌握基础医学、管理学、预防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卫生保健、卫生信息管理、医疗监督、疾病的预防控制等服务技能。

本专业开设主要课程有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人体疾病基础、诊断学基础、内科常见病诊疗、外科常见病诊疗、护理学基础、全科医学、运动与康复、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公共营养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促进、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健康管理学、健康经济学、健康保险学、医疗保险基本药物概论、社会医疗保险概要、商业健康保险概要、健康服务业信息化管理、健康评估技术与实训、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与实训。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滇、黔、桂的各类健康管理机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咨询公司、健康保险机构、养老机构、卫生信息部门以及其他健康产业相关机构从事健康服务与管理及科研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及技能,具备扎实的医学英语知识和一定的卫生事业管理能力,能够胜任政府机关、医疗卫生部门、涉外机构、新闻媒体等领域的文化交流及医疗卫生翻译的复合型、应用型新型外语专业人才。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凸显医学英语和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交流和传播能力。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写作、英语词汇学、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笔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医学英语、医学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医学专题、医学英语术语、现代医学导论、中医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卫生、医药、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外事、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基础化学、医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花鉴定学、中药临床药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服务概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中药材种植基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药品研发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机构从事中药栽培、炮制、鉴定、制剂、调剂、研发、检验、营销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康复物理治疗(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物理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对常见疾病和残疾的康复治疗、评定及预防宣教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和社会康复机构从事现代康复物理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康复物理治疗师。
主要课程:康复物理治疗学导论、系统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发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功能解剖学、运动控制、神经科学、中国传统康复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物理因子治疗学、物理治疗评定学、手法治疗学、肌骨关节疾病物理治疗实践、肌骨关节疾病物理治疗应用、神经疾病物理治疗实践、神经疾病物理应用、心肺疾病物理治疗、儿童疾病物理治疗学、中国传统康复技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物理治疗师技术工作,或在疗养院、保健中心、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物理治疗工作。毕业工作满1年,可报考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康复治疗师的执业资格。
该专业所属学院: 临床医学院,网址 http://www.gxyyfy.cn/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科研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教学、科研等工作,或在检验仪器设备企业从事仪器的开发、销售、维护等工作高级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临床检验基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临床医学概要。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站、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检验设备研发单位、检验试剂开发及生产单位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 技术,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部 门的实验室从事医学实验和医学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医学实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医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训练,掌握医学实验学技术、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及 听力学检查技术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医学实验和医学研究工作,具有对医学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病原生 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常用医学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操作技术与维护;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数量统计等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医学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

4.掌握一门外语,初步达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医学实验技术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基础医学。

核心课程: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动物学、实验仪器学、医学免疫学及 实验技术、医学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医学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医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验室见习,临床实验室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热爱医药卫生事业,遵纪守 法、团结协作、刻苦钻研、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 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充分了解医学影 像技术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能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域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 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医学影像技 术(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 医学影像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成 像原理、操作、保养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以及各种图像处理软件应用,掌握有关放射防护 的规章制度和方法,以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诊 断知识,能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获取诊断所需的优质图像,熟悉医学影像检查相关的医学 伦理学原则。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相关检查技术,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常见故障排除技术;

3.具备开发图像处理软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PAC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技术,以 及影像学工作站的后处理技术(能熟练运用Functool软件、DTI studio软件、MATLAB软件等);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规章制度和法规;

5.了解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6.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 神,勇于创新,能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具有国际医学科学交流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应用基础理论、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影像应用数学、影像物理学、图像处理算法基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图像处 理、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医学影像诊断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影像诊断学实习)、专业技能实训(影 像设备实践基地专业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实验、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医学影像设备实验、医学影 像诊断学实验、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实验、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实验、图像信号分析方法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融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康复各科的治疗工作、康复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社区康复与预防工作。

毕业工作满1年,可报考国家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康复治疗师的执业资格。

主要课程:康复医学概论、系统解剖学、人体运动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医用物理学、医学影像学、诊断学、药理学、临床疾病概要、骨科学、神经病学、康复评定学、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康复工程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康复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师技术工作,或在疗养院、保健中心、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工作。本专业基于康复医学这门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奇缺,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开设的新兴专业。目前,中国至少需要30多万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就业及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科,学制五年,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发展潜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人体断面解剖学、人体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生物化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X线、CT、MRI诊断)、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向各级各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以及与医学影像学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毕业工作满1年可报考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先进护理理念,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基础医学、护理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培养学生掌握护理学、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一定的管理、教学能力,并具备初步护理科研工作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护理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护士执业证书》。

本专业注重护理学及医学基础培养,加强学生评判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交流学习,就业渠道广。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伦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大学英语、护理礼仪、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医科院校、预防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 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 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在 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 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了解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能够胜任各级 各类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 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拥有调查研究、分析判 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

5.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经济部门从事实务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 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金融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 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与社会保障实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题调查、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社会保险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护理专业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护理理念和自我发展潜力,在各级医疗、预防、保 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健康保健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初步社区护理、保健、预防、康复护理能力;

2.具备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元文化优质护理服务,与医护团队建立良好和谐关系 的能力;

3.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和专科护理基本技术,具有过硬的临床操作能力,具备对危重病人 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观察、评估与合理调整的能力;

4.掌握护理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国内外进展情况,具备知识更 新和技能创新的能力;

5.了解国家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伦理准则和职业纪律,尊重患者,维护病人或 群体的隐私及权利,具备健全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

6.了解循证医学理念,能够解决病患健康问题,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服务,评价 健康教育效果。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正常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学基础、药理基础与用药护理、健康评估、基本护理技术、 成人护理(内科、外科)、母婴护理、儿童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基本护理和专科护理等实训。

在具有教学资质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院等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护士执业资格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护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护理学

(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护理理念,综合素质高,适应围产医学及护理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围产医学、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能熟练实施临床护理、妇女预防保健、助产技术、新生儿护理、母婴保健技术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突出助产专业实用型、技术型特色,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就业前景。

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课程学习并参加护理临床实习8个月以上,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可报考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护士执业证书》。毕业后工作满1年可报考孕产期保健助产技术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围产医学、产科学及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礼仪、计划生育技术、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各级各类医院、人口计划生育机构、妇幼保健、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临床助产、临床护理及相关工作,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良好。

(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及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医药市场营销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服务概论、药学学科实践教育。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医药公司、制药企业、医药研究、药政管理部门、医院等机构从事药物分析、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药物研究、药物制剂生产与开发管理等工作。

(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中药学高级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药用基础化学、生物化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有机化学、中药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方剂学、中药炮剂技术、药事管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医药市场营销学、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药品检验机构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事中药栽培、炮制、鉴定、制剂、研发、调剂、检验、营销和药政监督管理等工作。

(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等工作,或在检验仪器设备企业从事仪器销售、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寄生虫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技术、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基层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医学检验仪器或诊断试剂生产销售相关的企业等单位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工作。

(高职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临床影像检查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影像电子学基础、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学、系统解剖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治疗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各级医院放射科、放疗科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放疗技术等技术岗位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本科,学制四年,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牢固掌握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先进检验检疫技术,具备初步现代检验检疫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科研能力,能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部门、环境检测部门、食品与药品质量监督和检验部门、食品与药品生产企业、供排水监测部门、劳动卫生监测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从事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预防医学、卫生毒理学、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水质理化检验技术、空气理化检验技术、生物材料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概要。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各级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部门、环境检测部门、食品与药品质量监督和检验部门、食品与药品生产企业、供排水监测部门、劳动卫生监测部门、科研机构、医学院校等。

(本科,学制四年,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卫生信息管理和医疗保险“三模块”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岗位胜任能力和科研能力,适应现代卫生事业管理和保险行业职业化发展要求的“精于管理、诚于为人、能于治事、善于研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综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基础、保险医学基础、法医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管理学、财政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卫生数据分析实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及其应用、应用文写作、管理文秘、卫生法学、民法、会计学基础、社会保障学、保险学、医疗保险学、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人寿保险学、健康保险学、保险精算学、保险营销学、保险理赔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实务工作,在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学院校、医疗研究机构等从事行政管理、医院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和医疗保险业务及管理工作,在商业保险机构从事各类保险营销、核保、理赔等业务和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和科研等文职工作。

(本科,学制五年,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通科医师。通过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医疗技能、基本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发展潜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根据国家卫计委文件精神,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即从2015年起全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实行“5+3”培养模式,全国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完成5年的本科学习后,必须统一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3年的培训,在取得培训证书和医师执业证后,才能从事临床工作。本科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结业考核者,以同等学历方式参加全国西医综合和英语统一考试,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即有望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三证。(注:本专业毕业生在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年期间,培训满1年即本科毕业满1年,可报考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凭《执业医师资格证》可在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注册获得《医师执业证》)。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传染病学、临床通科实践教育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各类医院、卫生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疗保险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29    本科毕业人数:287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预防医学 医学实验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影像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 英语 医学影像技术 康复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 中药学 翻译 卫生检验与检疫 助产学 生物技术 劳动与社会保障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中药学 药学 助产 护理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 1 1 1 1 2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1 0 2 5 0 2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1 0 0 2 6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2 5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1 0 0 3 6 0 0 2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1 1 0 0 0 0 2 2 0 0 1 1 1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2 0 1 1 1 2 8 1 2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2 1 1 0 0 2 12 0 2 1 0 1 1 0 0 1 2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2 1 0 0 2 1 6 1 2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1 0 0 0 1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2 2 1 2 2 2 13 2 3 1 2 0 1 1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1 1 1 2 2 4 10 2 2 1 0 2 1 1 2 2 2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87 44 42 102 213 181 545 44 165 32 67 50 38 49 92 26 48 45 50 56 60 60 60 120 120 180
海南 0 0 1 0 1 2 5 0 2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1 0 0 0 0 2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2 0 1 0 4 2 10 0 2 4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2 1 2 2 0 0 0 2 0 1 0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2 2 1 2 2 2 8 2 2 2 0 0 2 1 2 0 1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