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85院校 211院校 双一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7483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办学发展的指南,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两大核心任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谋划“十四五”发展,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经济管理试验班
  • 空间科学与技术
  • 统计学
  • 理科试验班
  • 材料类
  • 核工程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化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计算机类
  • 工科试验班
  • 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理科试验班类
  • 电子信息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空间科学与空间应用领域的研究、设计型人才。本专业毕业 生应是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宽广的自然和人 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航天 及空间科学和应用领域从事有关天文学与天体力学、深空探测、宇宙和空间环境、空间遥感、卫星 及天文导航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及技术开发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深厚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了解并掌握 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具 有很强的从事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能力,而且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要,能够成为新 型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 任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系统数学和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及基本的实验技能,接受 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

4.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了解空间科学与技术发展现状、前沿和热点问题,跟踪学科研 究的最新理论;

5.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6.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撰写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资 料查询、文献检索和阅读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8.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领域由空间物理、空间探测信息处理、行星科学、遥感数字图像处 理、大气科学等知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球科学概论(108学时)、理论力学(54学时)、电动力学(54学时)、宇航技术基础 (36学时)、空间等离子体物理基础(36学时)、量子力学(5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72学时)、空 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54学时)。

示例二:地球科学概论(36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光学(54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 学时)、普通天文学(72学时)、信号与系统(54学时)、控制理论基础(72学时)、天体力学(54学 时)。

示例三:天文学(72学时)、天体力学(72学时)、空间环境导论(72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4 学时)、光信息技术(54学时)、光学图像处理(54学时)、光学遥感(54学时)、微波遥感(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通地质学实习、探测技术/遥感/地图学综合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空间物理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文学实习实验、空间天气学实习实验、微重力科 学实习实验、空间生命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技术实习实验、卫星与空间站应 用技术实习实验、遥感实习实验、测量与地图学实习实验、空间探测信息处理技术实习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0709 地质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 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 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 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搜集数据的科学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 预测;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获取所关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及对这些方案评断的能力;

5.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行业领域(如经济、金融、保险、管理、市场调查、生物、医 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方面)中问题的能力 与应用创新意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具有统计学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和统计软件。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统计学导论(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代数学基础 (224学时)、解析几何(64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概率论(64学时)、应用随机过程(64学 时)、复变函数(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统计学基础(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概 率测度I(64学时)、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时间序列分析(48学时)、 试验设计(48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300学时)、高等代数(200学时)、解析几何(60学时)、近世代数(80学 时)、常微分方程(60学时)、概率论基础(60学时)、复变函数(60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统 计学(60学时)、测度论(60学时)、随机过程(60学时)、实用回归分析(60学时)、应用多元统计 分析(60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60学时)、统计软件选讲(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6370    本科毕业人数:1113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工科试验班 理科试验班类 统计学 数学类 空间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类 理科试验班 物理学类 经济管理试验班 核工程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材料类 化学类 生物科学类
北京 6 1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8 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6 1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5 0 1 1 2 3 3 3 4 0 0 0 0 0 0
内蒙古 5 6 0 0 2 0 0 0 0 1 1 1 0 0 0
辽宁 13 1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6 5 3 2 0 4 6 0 5 0 0 0 1 1 5
黑龙江 3 2 1 3 1 2 2 0 3 1 0 0 1 0 1
上海 3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8 3 1 2 1 3 6 2 4 0 0 0 1 2 2
浙江 28 4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40 15 8 8 10 12 20 0 10 2 2 0 10 15 8
福建 18 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25 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18 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46 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18 4 2 5 1 6 10 5 10 0 0 0 2 2 2
湖南 12 3 2 2 3 5 10 4 8 2 1 1 3 4 3
广东 8 8 9 5 3 10 10 6 15 1 1 0 4 5 5
广西 5 2 1 3 1 2 4 0 3 0 1 0 2 2 1
海南 3 3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重庆 8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10 8 2 3 5 4 10 0 6 0 1 0 2 2 2
贵州 1 0 0 2 0 2 2 0 2 0 0 0 1 1 0
云南 2 2 0 1 0 1 1 0 1 0 0 0 0 1 1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8 3 1 2 1 4 6 0 5 0 0 0 1 1 1
甘肃 5 3 1 4 1 2 3 0 4 0 0 0 1 0 1
青海 1 0 1 1 0 1 2 0 1 0 0 0 0 0 0
宁夏 1 1 0 0 0 1 1 0 2 1 0 0 0 0 0
新疆 1 0 0 1 0 1 2 0 1 0 0 0 1 1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