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

普通本科
济南大学
毕业生数据

8047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4人,其中教授385人,副教授88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32人。现有全职院士5人,双聘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其中,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4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9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8个师范类专业纳入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范围,入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347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69项、二等奖1046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60项,省部级项目159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9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811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2688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4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通过高校,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实施单位;在金融学、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4个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举办双学位、交换生、本硕连读、博士联培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培育及出国留学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建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3个、山东省国际合作研究基地1个,先后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2个,省级引智项目5个,在刚果(布)建有孔子学院1所,成立有冰岛研究中心和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等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新闻传播学类
  • 计算机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药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公共事业管理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化学类
  • 机械类
  • 自动化类
  • 旅游管理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金融数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历史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制药工程
  • 材料类
  • 电子信息类
  • 土木类
  • 工业设计
  • 建筑类
  • 旅游管理
  • 经济学类
  • 英语
  • 地理科学
  • 网络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环境工程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金融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生物制药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人工智能
  • 特殊教育
  • 应急管理
  • 物理学
  • 生物技术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标准化工程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法学
  • 应用心理学
  • 工商管理类
  • 公共管理类
  • 水利类
  • 社会工作
  • 化工与制药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始建于2009年,同年正式招生本科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掌握药学学科知识体系,具备一定实验操作技能,能在药品研发、生产、经营使用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临床用药、有关科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药学专业以药物所依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主要由药物所科研人员承担。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毒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医学概论、病理生理学、人体生理解剖学、药事管理学、波谱分析。

本专业包括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管理等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既具有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扎实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教育或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施、维护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管理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信息管理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网站设计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组织、信息经济学、信息分析与预测、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 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 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 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 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 识更新的能力;

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 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现代金融经济理论以及相关信息技术,能够综合利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分析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管理。毕业生可从事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金融风险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金融学、金融数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保险与精算、计量经济学、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既能在学 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又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以本专业为基础 的宣传、组织、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 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研究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外语和计算机操作等基本知识。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始建于2002年,同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培养掌握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具备一定实验操作技能,能在医药部门从事新药研发、药物生产工艺研究、制药工程设计、药物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科学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制药工程专业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依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主要由药物所的科研人员承担。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化学制药工艺、药物合成反应、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基础、药物制剂工程、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培养掌握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将工程与艺术相结合,通过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外形与工艺方法,处理产品与人、环境和市场的关系,进行产品功能与造型创新设计的基本能力,适应专业设计、学研究、产品制造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可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结构与功能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授予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造型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史及概论、设计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编排设计、设计素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效果图、 CI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三维模型设计与制造等。

注:本专业优先招收美术特长学生,对色彩不敏感者不适应本专业学习。

暂无此专业简介

经审核符合学位授予资格的授予管理学学士。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旅游法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旅行社管理实务、酒店管理实务、旅游景区管理、旅游文化学等。

注:本专业要求考生无从事本行业所限制的传染性疾病和其它疾病。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 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 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及其相互作用)系统 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 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

3.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 关领域的基本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4.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 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5.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能胜任野外考察,具有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善 于团队合作。

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并达到规定的等级。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核心知识领域:天文学、地质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3S(遥感、地理信息 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科学与技术、地理教学论。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天文学基础(36学时)、地质学与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54学时)、 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水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地理学(54学 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政治地理学(54学时)、文化地理学(54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 时)、人口地理学(54学时)、世界地理(54学时)、中国地理(54学时)、地图学(54学时)、遥 感概论(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54学时)、教育学(36学时)、心理学(36学时)、地理教学论 (36学时)。

示例二:地球概论(72学时)、地质学基础(72学时)、气象与气候学(72学时)、地貌学(54 学时)、水文与水资源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 (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中国地理(108学时)、世界地理(108学时)、地图学(54学 时)、遥感概论(36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6学时)、地理学科教学论(54学时)。

示例三:地质与地貌学(72学时)、地理科学导论(36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54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天文学基础(54学时)、气候与水文 学(72学时)、土壤与植被系统(54学时)、遥感导论(54学时)、计量地理(54学时)、经济地理学 (54学时)、区域分析与规划(54学时)、地理学思想史(36学时)、中国地理(72学时)、世界地理 (72学时)、地理教学论(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气象与气候学实习、水文学实习、土壤植物野外实 习、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地理教学实习、毕业论文与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区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综合实习、 专题地图编制、可视化教学设计。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计算机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的设计、集成、开发、管理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教育培训等工作,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系统平台,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Java程序设计,网络互联与路由,网络协议,无线网络原理与技术,应用密码学、网络信息对抗、网络管理。高年级学习根据社会需要,分为网络系统工程与安全、网络软件设计与开发两个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特点突出、课程内容先进、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和综合实践类课程。

本专业包括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和工业催化三个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要求、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授予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精细化学品工艺学、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工工艺设计、化工制图与AUTOCAD、催化原理与技术、化工工艺与化工设备课程设计等。

本专业包括污染控制工程、水资源保护与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发展方向。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环境工程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胜任水、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治工艺设计、运行管理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水力学基础、工程测量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管理学、水资源工程学、地下水环境工程等。

经审核符合学位授予资格的授予工学学位。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可胜任餐饮设计与技术开发、餐饮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营养与保健指导、职业学校教师以及星级酒店的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感官分析、药膳食疗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公共营养学、烹饪工艺学、餐饮策划与设计等。

注:本专业要求考生无从事食品行业所限制的传染性疾病和其它疾病。

本专业包括金融与风险管理、投资与理财两个专业方向,以及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中英合作培养金融学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具有现代金融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及数理知识,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管理,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金融证券投资分析、个人及家庭综合理财规划等方面的操作能力。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财政与税收、会计学、保险学、国际经济学(双语)、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双语)、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学、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工程等。

本专业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专业,包括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建材机械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车辆工程六个专业发展方向,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适应机械工程相关学科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需求,可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CAD/CAM、机械设计学、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特种加工与精密加工、计算机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建材机械设计制造、汽车构造、汽车设计等。

本专业培养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与先进制造技术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具有突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适应机械设计与制造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需求,可从事机械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授予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液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械CAD/CAM、机械设计学、数控技术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在科研部门、教学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个特色培养方向。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路与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编译原理,嵌入式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系统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

专业代码:0830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3.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20世纪是电子的世纪,21世纪是光子的世纪。”光电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它将成为21世纪的高科技主导产业。光电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在人类已经一刻也离不开光与电!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产生、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

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主要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掌握光信息产生、存储、显示、传输及电路设计和光电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研究、设计、开发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信息显示实现、器件性能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可胜任现代通信、电子信息显示、半导体器件、光电成像、光电检测等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也可考取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信号与系统、LED显示技术、液晶显示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显示器件驱动技术等。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与较强的教学 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

3.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生理学、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 教育、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特殊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0402体育学类

专业定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安全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应急管理理论知识,能够在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从事应急管理实际工作,并擅长风险沟通和应急预警、风险识别与评估、事故灾害防治、应急决策、应急处置和救援、恢复与重建、社会舆情分析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学、应急管理概论、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灾害学与灾害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基础、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应急管理法制、风险辨识与评估、应急工程管理与方法、应急沟通与舆情管理、应急管理信息技术与系统等。


毕业生就业行业(领域):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成立于1995年,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拥有成熟的培养模式,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理论体系;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课教学主体上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承担。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酶及酶工程、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产品分离分析技术。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系统工程思维方式,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掌握数据科学理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胜任大数据综合管理与决策工作的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
专业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系统工程方法和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跟踪理论与技术前沿,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核心课程:大数据治理、管理运筹学、高级统计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NoSQL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及设计、操作系统、商务智能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系统架构、C语言、JAVA程序设计等。
就业前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蓬勃发展,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深刻地改变着各个领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人才非常稀缺,未来社会需求旺盛。本专业就业方向多元化,毕业生主要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物流、航运、金融、商业、科研等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和综合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120702T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课程:管理学、标准化基础、应用统计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现代质量工程方法、标准化技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企业标准化管理与实务、标准化工程实践。

相近专业:

工业工程 质量管理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标准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备一定的管理沟通、偕同合作和组织实施能力,能够从事有关标准化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标准化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专业技能的训练,具有从事标准化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标准化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具有面向产品、工程和服务等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能力;3.具有常规标准制订及标准文件起草能力;4.具有标准实施监控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力;5.具有质量测试数据的处理、分析、评价能力。

本专业包括地热能源科学与技术和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发展方向,面向新能源产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特别是在地热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人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地热能源科学与技术方向):普通地质学、新能源学概论、岩石学、工程热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学、传热学、地下水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新能源勘察学、地热能系统分析、新能源计算与评价、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保护、地源热泵原理及应用、储能技术原理等。

主要课程(生物质能源科学与技术方向):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新能源化学、沼气技术原理与工程、生物质能工程、植物学、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微生物学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律功底,具有较强实务操作技能和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毕业生可以在各级政府机关以及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可以在国内、涉外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法务工作;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校生完成规定学分,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 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 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心理学导论(上、下)(共96学时)、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36学时)、动物学实验 (36学时)、线性代数(54学时)、生理学(54学时)、生理学实验(36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 文科物理学(54学时)、生物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心理统计(54学时)、实验 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36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认 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二:CNS解剖与生理(54学时)、心理统计(108学时)、普通心理学(上)(54学时)、普通 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普通心理学(下)(54学时)、普通心理学(下)实验(18学时)、实验 心理学(上)(36学时)、实验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实验心理学(下)(36学时)、实验心理 学(下)实验(18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心理测量实验(18学时)、人 格心理学(54学时)、生理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学史(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实验(18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咨询概论(54学时)、组织管理心理学(54学时)、人事测评与职业规划(36学时)、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36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56学时)、心理学原理(56学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54学时)、发 展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咨询学概论(54学时)、教育学(54学时)、人格 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上)(36学时)、统计软件包(54学时,含 实训36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临床心理学(54学时)、异常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 (下)(实验72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验及其应用(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认 知心理学(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 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 见习和实习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0712统计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 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接受社会服务与 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临床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管理、社会机构运营以及社会福利行 政等方面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工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掌握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主要伦理 准则;

2.掌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问题调查及社会服务开发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实施社会服务、运营社会服务机构的基本能力;

4.熟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主要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前景;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掌握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社会政策倡导等基本能力;

8.能灵活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种专业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服务。

主干学科: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 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

主要专业实验: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0304 民族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269    本科毕业人数:677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计算机类 新闻传播学类 经济学类 旅游管理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人工智能 工商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自动化类 机械类 电子信息类 应急管理 化学类 化工与制药类 材料类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业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 药学 制药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生物技术 标准化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历史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特殊教育 建筑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英语 水利类 金融数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应用心理学 土木类 法学 生物制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外国语言文学类 地理科学 旅游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烹饪与营养教育 机械工程 金融学 网络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北京 1 1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4 0 3 2 2 2 3 3 4 4 4 4 5 5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8 4 8 4 8 3 8 2 12 12 8 3 15 15 35 2 2 2 2 2 3 3 3 3 4 4 4 4 4 5 5 5 6 6 8 8 8 1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4 4 4 4 4 2 4 3 5 10 3 3 15 15 25 0 3 3 2 3 0 3 3 3 0 0 2 4 3 4 3 4 6 3 3 2 2 4 4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2 0 4 0 3 0 4 0 2 2 2 0 2 3 4 0 2 2 0 0 2 0 0 0 0 2 0 2 0 0 0 0 3 0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2 0 4 0 0 0 4 4 4 2 0 0 0 2 4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4 0 4 0 4 0 2 0 0 0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2 2 0 0 2 0 3 2 3 0 0 4 6 0 0 0 2 0 0 0 0 2 3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2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4 2 2 0 0 0 2 2 5 2 0 0 6 6 6 2 0 0 0 0 0 0 0 0 0 2 2 2 0 3 2 2 0 2 0 2 0 3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3 3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4 0 4 4 0 0 4 7 6 4 0 6 6 15 0 0 2 2 0 0 0 2 0 0 0 2 4 4 4 0 0 0 2 0 0 0 4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2 6 6 0 0 0 6 0 0 3 2 3 3 3 3 0 2 0 0 0 0 2 4 0 0 3 0 6 0 2 0 3 0 4 0 0 6 2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3 3 2 2 2 2 2 4 5 5 3 2 2 5 15 2 2 0 2 0 2 2 2 2 0 2 3 3 2 4 2 2 2 0 2 2 2 4 0 4 0 2 2 2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4 0 4 4 0 4 4 4 5 0 0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3 0 3 2 3 3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2 3 0 2 4 3 3 3 2 4 2 3 6 6 10 2 2 2 2 3 0 0 0 0 0 0 2 4 2 0 2 2 2 2 2 2 0 2 2 3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103 79 186 106 42 17 181 39 203 163 74 13 96 104 203 77 31 96 46 34 45 54 49 76 13 29 38 127 8 22 71 84 72 45 63 66 76 154 161 90 36 114 50 90 35 40 80 100 100 100 120 200
河南 4 2 2 5 4 0 2 2 3 4 4 2 5 6 10 4 2 2 2 2 2 2 2 2 0 2 0 2 2 3 2 2 2 0 2 2 2 3 3 4 0 2 4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8 0 6 5 0 0 6 0 8 8 4 2 15 15 15 0 0 0 4 0 3 0 0 3 4 0 2 0 0 4 3 0 4 0 4 3 6 8 4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3 0 4 4 0 2 4 4 3 2 2 2 6 4 8 0 0 0 0 4 0 0 0 0 2 0 0 4 0 3 2 6 0 0 2 2 0 2 4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4 0 4 6 4 2 4 4 4 10 4 4 9 8 20 2 6 3 4 4 0 0 3 4 3 4 4 4 0 8 2 4 4 3 2 2 4 8 6 0 2 4 4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2 5 6 4 0 4 0 3 4 3 0 7 7 15 0 2 3 3 0 2 0 3 3 0 0 2 2 0 0 0 3 3 3 0 3 0 3 3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4 0 0 4 4 0 5 0 2 5 6 7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4 2 0 4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4 4 4 4 4 0 4 4 2 4 4 2 2 6 10 0 0 2 0 0 2 0 0 2 4 0 0 4 0 0 0 0 4 0 0 2 4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3 2 4 6 3 0 4 3 4 4 4 3 6 6 15 0 2 0 3 0 0 0 3 0 3 3 3 2 0 4 0 3 4 3 0 3 3 4 3 0 3 2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3 4 5 6 0 0 6 0 4 3 3 0 7 8 20 2 0 2 2 0 2 0 0 2 2 4 0 4 0 4 0 3 2 3 2 0 0 3 5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2 3 3 3 4 0 5 3 3 2 2 0 4 4 8 2 0 0 3 0 3 0 2 0 0 3 0 3 0 0 0 3 6 0 0 2 0 4 4 0 0 3 4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2 0 0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2 2 2 0 0 2 2 0 2 2 2 2 0 0 9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2 0 2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3 0 4 0 4 0 4 4 2 4 3 0 6 6 15 0 0 2 0 2 2 2 0 2 0 2 2 2 2 2 2 2 3 0 0 2 2 2 2 2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2 0 4 0 0 0 0 0 2 4 0 0 0 0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2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2 4 0 4 0 4 3 2 4 0 0 4 2 6 0 0 2 0 2 2 2 0 2 2 0 0 2 0 0 0 0 0 0 0 2 2 2 2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2 2 2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