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医药大学

普通本科
山西中医药大学
毕业生数据

198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山西中医药大学于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年接收原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学生开始办学,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同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约1091亩,现有太原、晋中2个校区,拥有15个二级教学机构,5所直属附属医院,47个临床实践教学基地,27个非临床类实践教学基地,23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工、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286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2055人,其中本科10324,研究生1393人。

学校坚持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山西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

学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认证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山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山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山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省级一流课程20门。学校为国家首批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现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近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0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374人。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6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1人,全国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19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1人,山西省名老中医58人,山西省名医35人,山西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9人。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导80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山西省教学名师14人。有山西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科技创新领军团队1个、重点团队7个,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现有省部级以上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40个,包括分子中医药学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药微乳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中药现代化产业(山西)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中医药基因表达调节实验室、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针灸针法实验室、中医肠疗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等9个部级平台及27个省级平台。近五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及横向项目1775项,科技经费总量达3.69亿元,2022年科技经费总量1.33亿元;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21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271项,出版学术专著81部;完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4项;特别是学校李青山教授牵头研发的治疗糖尿病肾病国家1类新药LM49片获批临床证书,实现了我省原创新药历史性突破。

学校现有5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其中3所为全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单位;附属针灸推拿医院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之一,其“新九针”技术享誉国内外;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单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单位;附属晋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以康复养生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中医院;附属中医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全国十大重点科研院所”。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产学研合作,联合69家单位,牵头成立山西省中医药科技创新联盟,与晋中市政府、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2个地方政府和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不断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作为首批中医药院校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是其中医药子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是山西省三所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招生资格的学校之一。学校连续20余年承担商务部“发展中国家针灸技术培训班”教学任务,并与英国、澳大利亚、斯洛伐克、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求真,守正创新”校训,主动适应中医药振兴发展新形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性、有特色、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中医养生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护理学
  • 康复治疗学
  • 制药工程
  • 生物制药
  • 药学
  • 中药学
  • 中药制药
  • 市场营销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健康服务与管理
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以五模块为基础,以五贯穿、五结合为实施途径,突出“以健康为中心,中医主导,西医辅助,医药结合,师承教育,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五年本科学习合格者直接进入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统筹安排5年本科教育与3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统筹安排研究生学位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的教学。立足培养传承与创新并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中医人才。

①课程设置:前五年按照五年制课程要求学习,后三年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 生阶段学习,主要完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的课程和临床实践。

②毕业与学位授予:学制八年。经全面考核成绩合格的毕业生分阶段授予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同时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需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以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主要面向医疗卫生行业从事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工作,或进一步深造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临床博士研究生。

“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介绍: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含中医、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安排5年本科教育与3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统筹安排研究生学位课程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课程的教学,推动本科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的有机融合。

我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是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以五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人文素质、专业技能模块)为基础,以五贯穿(中医思维贯穿、中医经典贯穿、中医师承贯穿、中医技能贯穿、健康人文贯穿)、五结合(中西医结合、医药结合、人文关怀和专业技能结合、学院医院结合、防治康养结合)为实施途径,突出“以健康为中心,中医主导,西医辅助,医药结合,师承教育,传承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突破狭义健康概念,围绕“大健康人文”理念,实施“五全”(全人、全程、全面、全时、全方位)健康教育;改变中医西化、中西并重培养模式,坚持“中医主导、西医辅助”,强调医药结合、针药并举,彰显中医独特优势;推行全程师承教育,倡导“名师共同带徒、弟子集体跟师”,避免重一师之技、一家之言的门户弊端。学校在教学条件、师资配备、临床培养、经费投入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立足培养传承与创新并重,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水平中医人才。学制八年,文理兼收。
①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国医学史、方剂学、经络腧穴学、针灸处方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内科学、刺法灸法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医籍选读、针灸治疗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伤科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五年。该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以针灸推拿为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知识,进行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能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技能诊治疾病、从事教学、开展科研的基本能力。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备中医、针灸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针灸推拿特长,能够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或继续深造,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专业基础及临床研究生。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709
①课程设置: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科学。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五年。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教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要求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治和预防。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到医疗卫生行业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可考取全国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面基础及临床研究生。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716
①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体质养生学、中医情志养生学、中医四时养生学、中医药膳食疗学、中医养生方法与技术学、适宜养生技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预防医学、老年病学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本专业立足于培养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中医养生学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自然科学素养的高级中医养生医学人才。能够在各级各类医院、社会健康服务或管理机构,从事相关医疗、科研、养生、治未病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随着人民健康养生意识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从事健康养生服务类人才需求巨大,就业前景广阔。能够在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等行业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或进一步深造考取全国各中医药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医基础及临床研究生。
①课程设置: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生物技术、药事管理学、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招收理科考生,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位。掌握中药学和现代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药资源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系统的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开发中药新资源、新用途、新产品的初步能力;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基本知识。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在中药材生产基地、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监督检验管理机构、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中药资源开发研究、中药生产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在中医药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教学机构从事中药生产、研发、教学、技术推广等方面工作。
①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学、功能食品学、药茶概论、药茶加工工艺学、药茶综合利用与开发、茶叶审评与检验、茶艺学、饮茶与健康、中医药学概论、中药方剂学、中药鉴定学、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招收理科考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该专业立足我校雄厚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科基础,依托药食同源创新研究中心、药食同源工程技术中心、药茶中试车间等平台,培养具有药茶基本理论和技能,兼具食品科学与中药学基础知识,掌握药茶生产工艺原理、食品生物技术、功能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知识,并接受现代药茶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着力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面向现代药茶全产业链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药茶学、食品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分析与检验、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或考取茶学、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微生物、中药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①课程设置:正常人体解剖学(含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专业英语、多元文化与护理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立足于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所培养学生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技能及中医辨证施护、整体护理,又能掌握公共英语、护理学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从事涉外护理、护理临床、护理研究、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专业外文编辑翻译等工作;或考取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赴国外院校留学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54
①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影像诊断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医用物理学和生物力学、药理学、神经病学、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学基础、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养生康复学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本专业学生除了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系统学习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现代医学知识。学生在康复治疗保健领域可以同时发挥西方康复治疗和祖国医学的优势,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康复人才需求不断扩大,而我国康复人才培养较少,所以社会需求巨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从事相关工作,也可继续深造考取全国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709
①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电工电子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物理化学、药理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自动化与仪表、化工原理、药物分析、工程制图与AutoCAD、制药工艺学、工业药剂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制药工程专业英语、化工环保与安全工程、药用高分子材料、制药工程导论。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为我省第一个以中医药为背景的制药工程专业。其办学特色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制药工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接受现代制aa药工程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具备药品生产、设计、应用、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从事制药工程设计、药物合成、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研究开发、药品经营、药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或考取药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中药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07
①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普通生物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与AutoCAD、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生化分离工程、遗传学、发酵工程、药理学、生物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生药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细胞与基因药物学、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工程专业英语、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化工环保与安全工程。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掌握生物制药和工程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并接受现代生物制药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具备生物工程产品生产、设计、应用、研发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办学特色是适应生物技术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依托我校较为雄厚的中医药基础,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在生物相关领域如生物制药、微生物发酵、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单位,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或考取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07
①课程设置: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医药学概论、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用植物学、生物化学、解剖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药物治疗学、数理统计学、生药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系统学习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质量控制、新药研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从事药物合成、药物制剂与质量检测、新药研发以及临床药学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或考取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及中药学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05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05
①课程设置: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解剖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山西省特色专业,其办学特色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该专业主要学习中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地接受中药学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新药研制以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等的基本能力,并具有中医学、药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炮制加工、制剂生产、中药质量检验、新药研发以及临床药学等方面的工作,就业前景良好。或考取中药学、药学、中药分析、中药制剂、中药化学、中药资源与开发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05

专业代码:100805T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设备和车间设计、GMP管理工程,方剂与中成药、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鉴定技术、中药调剂技术、中药贮存与养护、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等。

相近专业:

药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制药工程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或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分析和制药工程等中药新药研发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中药药物制备、药品质量评价、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的能力;掌握现代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实验技能,具备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质量研究、新药药理作用评价的能力,能胜任现代中药创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的科学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制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中药制药生产、检测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接受中药制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2.熟悉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关键因素;3.了解常用生产设备的结构、使用和日常维护;4.具备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制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产中出现问题的能力;5.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及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①课程设置: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医药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运筹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广告学、中医药学概论、解剖生理学、药理学、药学概论、药事管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医学概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经济法、ERP综合实习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学生在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医药市场管理决策、营销策略制定和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能力,就业前景广阔。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已与澳大利亚名校阿德莱德大学签订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交流协议。学校将选拔符合要求的大二或大三学年优秀学生赴阿德莱德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半年或一年,并为优秀交流生提供在阿德莱德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医药)企业、卫生服务机构从事营销调研、市场策划、广告策划、市场开发、品牌管理、产品管理、销售管理、市场维护等岗位工作。或考取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药事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15
①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C语言程序设计、西方经济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管理信息系统、Java程序设计、卫生经济学、Oracle数据库、医学信息学、决策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医院管理学、中医药学概论、统计学、管理运筹学、Web系统与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学制四年。该专业培养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现代卫生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及能力,具有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办学特色是结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信息化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和程序设计能力,并到医院、卫生管理部门等机构深入实践,强化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卫生管理机构、医疗科研机构、大型医药企业、医药院校、图书馆、新闻出版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和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应用开发、信息管理、信息服务、信息研究利用等工作。或可考取全国各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管理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研究生。

考生咨询电话:0351-3179915
①课程设置: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预防医学、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健康管理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医养生学、中医食疗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健康心理学、医疗保障学、健康服务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技能实训。

②专业特色及优势:招收理科考生,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着力培养掌握医学、预防医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论,掌握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的知识和技能,能实施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指导、健康管理效果评价等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③学生就业及继续深造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医院健康(体检)管理中心、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会、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保险机构等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考取健康管理、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继续深造。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447    本科毕业人数:153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 针灸推拿学 中医学 中药学 中医养生学 护理学 生物制药 制药工程 中药资源与开发 药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 中药制药 食品科学与工程 康复治疗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北京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5 5 15 6 1 2 2 2 2 2 3 3 3 3 6 0
河北 5 2 15 6 1 5 3 2 2 2 3 4 0 3 5 0
山西 0 0 0 86 0 116 16 20 22 25 20 33 23 89 45 31
内蒙古 4 4 13 5 2 3 2 1 2 0 1 5 1 3 4 0
辽宁 3 3 4 4 1 3 1 1 1 0 1 3 0 2 1 0
吉林 3 3 4 3 0 3 0 1 1 0 0 1 1 3 2 0
黑龙江 2 4 13 4 2 2 1 1 2 0 1 2 1 3 3 0
上海 2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江苏 3 2 4 4 1 1 1 2 2 2 0 2 0 1 2 0
浙江 2 2 4 2 0 2 0 1 0 1 1 1 0 1 1 0
安徽 9 3 5 4 2 0 4 1 2 1 0 9 1 5 3 0
福建 4 3 8 1 1 3 1 1 0 1 0 2 1 0 3 0
江西 10 3 5 3 1 3 1 1 1 1 1 1 0 3 3 2
山东 7 4 31 8 2 12 3 1 2 3 2 6 4 2 5 0
河南 0 0 0 5 0 3 1 1 1 0 1 3 0 4 4 4
湖北 5 3 6 4 1 5 2 0 0 0 1 1 2 0 3 0
湖南 4 5 8 6 2 0 2 5 0 2 2 4 2 2 6 0
广东 2 2 6 1 0 1 0 1 0 0 0 2 0 0 1 0
广西 8 3 6 7 3 4 0 1 0 1 1 0 0 1 4 3
海南 5 3 10 5 0 6 2 0 0 2 1 3 0 0 3 0
重庆 0 0 0 0 0 1 1 2 1 1 1 1 2 1 3 0
四川 6 5 12 4 3 6 2 1 0 3 3 5 3 6 5 4
贵州 0 0 0 2 0 4 1 1 2 2 1 6 2 4 4 2
云南 8 3 11 2 0 3 0 1 2 0 2 2 0 0 4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2 3 5 1 1 4 1 1 2 0 2 0 3 3 3 4
甘肃 5 3 8 3 1 4 1 1 2 1 1 1 0 5 4 0
青海 6 2 5 1 0 2 1 0 0 0 0 0 0 2 1 0
宁夏 8 3 7 1 0 2 1 0 1 0 1 0 1 4 1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