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

普通本科
商洛学院
毕业生数据

3511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革命老区、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故乡——商洛市。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距离省会城市西安110公里,东临河南,东南接湖北,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兼容秦雄楚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生态旅游和物产资源丰富,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之美誉。

  学校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上划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入选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入选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尚教为学 践用至要”的办学理念和“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的校训,坚持“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凝练形成了“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三大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开办41个本科专业,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800余人。聘请中国科学院赵鹏大院士、中国工程院张生勇院士为“双聘院士”,有二、三级教授5人,入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陕西青年科技新星”等各类人才项目21人次,荣获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国家级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17人,荣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29人。建立了一支以侯洵、徐宗本、樊代明、刘加平、欧阳晓平等“两院院士”和著名作家贾平凹等专家学者为代表的兼职教授队伍。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现有省级“一流专业”1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和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陕西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实习实训基地269个。获批省级及以上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8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教研课题100余项,荣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0个。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大力营造良好学风。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9项,在各类竞赛中荣获省级以上奖励1800余项。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3项,陕西赛区省级复赛6金、22银、21铜优异成绩。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及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多次被评为“陕西高校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学校大力实施“科技兴校”战略,坚持走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地合作发展道路,促进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现有1个陕西省优势学科,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14个省级研究平台,16个市级科研平台。建成2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6个校外博士工作站、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拥有全国冶金矿产固废资源化匠心团队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陕西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10个。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科技推广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5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1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50项。《商洛学院学报》多次入选“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和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坚持扎根商洛大地办大学,扎实履行服务社会使命。大力实施“根植地方行动计划”,与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广大教师围绕服务地方的各类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研究,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承担“国培”“省培”计划120余项,为全省各地市培训养老护理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师2万余人,为商洛各领域培训从业人员3万余人。

  学校坚持录取报到率与生源质量、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提高”的招生就业工作方针,广泛建立省内外优质生源基地,连年高质量完成招生计划。主动对接新业态行业就业领域,先后在北京、西安、广州、深圳、宁波、江苏、浙江、新疆等地建立了143个就业创业基地。近年来,广大毕业生积极面向基层就业,700余名优秀毕业生赴新疆、西藏支教就业,踊跃投身边疆建设,奏响新时代爱国奋斗主旋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格林威尔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财务管理、音乐学、学前教育、护理学5个专业举办ICC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项目。与鄂、豫、陕10所高校联合组建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陕南发展研究院,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先后荣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表彰的“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被省委教育工委、省综治办和省公安厅联合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被商洛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校园”。

  当前,学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改革发展,为建成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应用心理学
  • 英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网络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
  • 物理学
  • 化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应用化学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生物技术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园林
  • 制药工程
  • 地理科学
  • 工程管理
  • 土木工程
  • 城乡规划
  • 财务管理
  • 电子商务
  • 会计学
  • 文化产业管理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音乐学
  • 美术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学前教育
  • 历史学
  • 护理学
  • 汉语言文学
  • 康复治疗学
  • 秘书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社区营养及食 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接受实验研究、人群调查研究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相关科学研究、监督管理工 作和实验室检测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各类人群在正常和特殊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

3.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分析,食物资源开发和食品强化的营养设计与鉴定;

4.具有食品中各种污染物、添加剂、天然有毒成分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的基本能力; 5.掌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者抢救以及食物中毒的预防 措施;

6.熟悉食品卫生与营养方面宣传教育的理论、方法;

7.熟悉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具有实际工作 能力;

8.了解食品的加工烹饪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

9.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动态,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意识。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包括营养宣传教育)、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 学(包括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 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9周、毕业生产实习20周(实习内容为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 病、公共营养、食品的监督管理、食品工艺、临床营养学、营养宣传教育),最后8周要求学生撰写 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营养学部分实验和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所有实验都编入《营养与食品卫生 监督检验方法指南》。

营养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维生素A的测定、PER设计讨论、人体热能消耗的测定、人体体 格与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膳食调查讨论、食谱编制、居民食物结构与社会营养监测、基因多态性 对钙吸收的影响、葡萄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血清蛋白电泳、稳定性同位素铁和锌的测定、食 谱的设计和计算、医院膳食管理等。

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真菌与酵母菌的测定,罐头中微生物的检测,行为毒理的检 测方法,免疫毒性测定,食品企业设计审查识图,酒类、罐头、乳品类食品的卫生学评价,食品中农 药的检测,容器包装材料的溶出实验,食品中人工色素的测定,鲜奶的卫生质量检测,白酒中甲醇 杂醇油的测定,肉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食品中化学毒物快检,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食品卫生处罚 案例分析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5 中医学类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企事业、社区服务机构等单位从事教学、管理、服务、心理咨询与辅导、人才测评与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基本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教育、文化、旅游、经贸等领域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翻译、外事、商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语音、语法、语言学导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学术论文写作。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基本知识与理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网页与网站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能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中等学校、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应用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大学物理、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近世代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数值分析、初等数学研究。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网络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组建、网站建设、网络安全、网络管理与维护等能力,能在各中小企事业单位及基层从事网络建设管理、开发及应用有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页与网站设计、网络工程、网络协议、路由与交换技术、移动应用软件开发、无线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网络管理与维护、信息安全基础、网络攻击与防御技术、网络新技术专题。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理论、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具有电力系统的运行、设计、管理和决策能力,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概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和设计、开发和应用、维护和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音频信息处理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初步能力,能从事中等学校物理学教育教学和其它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近代物理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工学、物理教学通论、计算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或在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结构化学、教师书写技能、教师表达技能、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工程、有色冶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金属材料制备与质量检测的基本技能,能在金属材料及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质量检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有色冶金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有色金属冶金学、材料成型工艺与控制、金属热处理工艺、先进材料连接技术、材料表面技术。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能在化工、质检、矿产、冶金等行业从事生产、检测、管理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选矿技术、环境化学、工业分析、精细化学品化学、有色金属冶金学。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材料工程、环境工程、资源循环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能在资源循环工程、环境工程和相关领域从事工程技术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环境监测、化工原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现代材料测试技术、资源再生工艺和设备、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废弃物复合成材技术、清洁燃料与新能源、再生金属冶金,生物冶金学、冶金固废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现代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市场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与技术、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食品工程和食品工艺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食品科学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发酵工艺学、果蔬贮藏与加工学、畜产食品工艺学、粮油加工学。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规划设计、园林造景和风景区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园林、城市建设、林业等行业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景观施工、园林花木繁育、花艺装饰、盆景创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苗圃学、园林生态学、测量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草坪建植与养护、盆景与插花艺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企业经营管理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制药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能在中药制药领域从事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中药化学、制药工程制图、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化工原理、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拥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能胜任中小学地理教学及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地理科学导论、地球概论、地质地貌学、水文气候学、土壤与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环境学基础、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计量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能够在土木工程(包括房地产、水利水电、道路与桥梁)建设领域从事施工管理、建设监理、工程咨询、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经济学、运筹学、建设法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房屋建筑学、水利水电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概论。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能在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造价、咨询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土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地质、道路与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英语、房屋建筑学、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建筑高层设计、建设法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 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 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 产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 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具有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规划编制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与创新能力、交往沟通与表达 能力;

3.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

核心知识领域:城乡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 实施。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城市规划原理(1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136学时)、详细规划设计(136学时)、控 规与综合性城市设计(136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102学时)、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68学 时),城市经济学(34学时)、城市社会学(34学时)、城市地理学(34学时)、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 (34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64学时)、城市分析方法(3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4学时)、城市 规划管理与法规(34学时)。

示例二:经济地理学(54学时)、城市生态学(36学时)、美术与制图(54学时)、中外城市发 展与规划史(36学时)、建筑设计(72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54学时)、城 市社会学(36学时)、城市经济学(36学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72学时)、城市道路与 交通规划(54学时)、城市设计(72学时)、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36学时)、城市规划 系统工程学(36学时)、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72学时)、区域规划(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课程 设计(54学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54学时)、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36学时)、城市旅游与 游憩规划(54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54学时)、详细规划课程设计(72学时)、城市规划管理与 法规(3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基础(160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2学时)、建筑设计(304学时)、城市规 划概论与原理(96学时)、城市规划设计基础(128学时)、城市规划设计(296学时)、中外国建筑 史(48学时)、城市建设史(48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72学时)、城市规划调查研究(40学时)、 城市经济学(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8学时)、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32学时)、城市环 境与生态学(32学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8学时)、城市政策法规与管理(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城乡认识调查、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城乡设计实践、规划管理实习、毕 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人居环境模型制作、城乡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城乡发展动态模拟实验、规划设 计成果数字化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具有利用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运营维护的技能,能在通信、信息、商业、金融、证券、保险或生产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规划设计、实务操作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经济学、现代物流学、市场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经济法与电子商务法、客户关系管理、电子支付理论与实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国际贸易、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英语、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与ERP。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学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经济法。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化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现代管理意识,熟悉文化法规及政策,具备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在文化企业、媒体、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文化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文化学、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管理学原理、应用统计学、美学概论与艺术概论、文化政策与法规、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管理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研究、文化传播学、文化资源学、文化创意与策划、组织行为学。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管理学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的能力,掌握系统论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在党政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 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组织行为学、C语言程序设计、经济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息存储与检索、操作系统、网页与网站设计、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运筹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企业资源规划-ERP、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实践。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音乐培训等机构从事音乐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的教师,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等机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合唱、合唱指挥法、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简史、外国音乐简史、音乐鉴赏、声乐、钢琴、舞蹈、钢琴即兴伴奏、艺术概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从事美术教学及教学研究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美术培训等机构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透视解剖原理、素描、色彩写生、油画静物、油画风景、油画人物、水彩、水粉、书法篆刻、摄影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思维与图形创意、广告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国画名作解析与临摹、写意花鸟画、写意山水画、写意人物画、人体素描、综合材料绘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政治坚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优良,能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伦理学、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能够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课程、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游戏、儿童文学、幼儿玩教具制作、舞蹈基础、幼儿舞蹈创编、乐理与视唱、声乐、儿童歌曲弹唱、琴法、素描、色彩、简笔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护理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

二、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等。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学、政府机关、培训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及与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美学、语文教学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 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 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 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现代科学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康复治疗学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中西医康复治疗技术,具备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技能;
3.具有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康复医学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的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问题、科学思维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开展康复医学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神经病学、运动医学、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康复理疗、康复评定、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康复体能训练、针灸、推拿。
主要专业实验:康复实验室包括康复理疗区、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区、作业治疗区、康复体能训练室。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办文、办事、办会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国秘书史、秘书学、文书学、秘书写作、公共关系学、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逻辑基础、办公自动化、速记、现代礼仪、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外国文学。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511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学 汉语言文学 秘书学 网络与新媒体 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网络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人工智能 物理学 化学 金属材料工程 应用化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园林 制药工程 地理科学 工程管理 土木工程 城乡规划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会计学 文化产业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音乐学 美术学 学前教育 护理学 康复治疗学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应用心理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