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管理学院

普通本科
山东管理学院
毕业生数据

3582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山东管理学院1938年始建于革命老区沂水县,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87年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山东管理学院。学校坐落在泉城济南,现有长清和历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73.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28万平方米,育人环境优美,办学条件完备,是省级文明校园。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具有工会背景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示范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立项建设学校,拥有劳动关系、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教职工814人,其中专任教师583人;教师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4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0.54%。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齐鲁和谐使者1人、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科研团队2个。

学校设有劳动关系学院、工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2个院(部)。现有33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1298人,其中本科生10143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9.78%。建有10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设施先进的智慧研讨型教学楼、功能完备的室内外体育场馆、红色书屋、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馆藏纸质图书121.62万册,电子图书170.01万册,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是“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资助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山东省课程联盟平台在线开放课程48门。入选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近三学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2000余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37项、省级113项。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建设院校,被评为“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

学校现有山东省劳动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智能制造与数据应用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研究平台30个,设有齐鲁工匠研究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和山东省工人运动研究会。“十三五”以来,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6项,省部级课题145项;发表学术论文1222篇;出版专著84部,其中1部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获得省厅级科研成果奖109项,其中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三等奖1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

学校是山东省工会干部培训基地和工会理论研究基地。“十三五”以来,共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292期,累计培训2.8万余人次,承办省级大型职工竞赛11次。学校被评为“全国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全省五一劳动奖状”。学校主办的《山东工会论坛》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工运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

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全国山东琴书艺术传承与发展实践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山东省古琴传承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利用这些平台,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省委重大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行开放式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高校,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关系。

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正全面深化综合教育改革,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大发展战略,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奋力迈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学前教育(师范类)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金融服务与管理
  • 大数据与会计
  • 国际商务
  • 工商企业管理
  • 电子商务
  • 旅游管理
  • 视觉传达设计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人力资源管理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简介: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我校特色专业。本专业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面向山东省电力电工、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化工医药等行业及相关公共事业单位。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拥有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电气自动化专业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实践教学系统。现有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开发、机床电气控制、PLC、自动化综合技术、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等10余个校内实习实训场地,与山东积成电子、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山东重汽、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深入合作,建有20余个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将企业、行业专家引入校内教学中,将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

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市场需求旺盛。毕业后可以从事电气设备设计和生产;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技术改造;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调试与维护维修;电气系统与产品的营销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气制图、供配电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技术、工业组态控制技术等。

专业简介:

山东管理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于1994开始举办成人大专班,1998年成为山东省首批高职高专专业,2001年3月通过山东省教育厅审核被确定为山东省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并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鉴定验收,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高等职业学院示范性专业。截至2014年6月,已培养优秀毕业生近三千人。

自该专业设立起,我校就将其作为全校的重点专业扶持,不断加大在教学与实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和依托“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能力技能培养为主旨,基础扎实,专业方向针对性强为特色的办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该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近年来,教师先后承担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星火科技等省级课题76项,先后在国际会议、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213篇,主编或参编教材24本,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7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每年的专升本录取率都名列全省前茅,即使教育厅下调专升本比率为5%后,录取率仍然达到15%以上,在报考学生中录取率更是高达30%以上。自2001年至2014年很多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二十几所本科院校,很多学生升本后继续读研读博深造,考取了中科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同时,该专业的绝大多数毕业生目前都活跃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IT领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社会声誉好,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注重与省内知名的计算机企业深入合作,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经过深入的行(企)业调研,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初步构建起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职业发展规划为导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做耦合、实境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掌握计算机系统各种硬件、软件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维护技术,能够从事计算机、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以及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具备网络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应用与维护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1.就业去向:

(1)计算机、软件、电子企业;

(2)党政机关、金融、事业单位计算机中心;

(3)国有大中型企业计算机中心;

(4)各大通讯运营商及通讯企业;

(5)计算机相关产品生产及销售企业等。

2.就业岗位:

(1)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

(2)计算机应用和管理人员;

(3)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人员;

(4)网站开发人员;

(5)单片机硬件电路辅助开发与生产制造人员、电子产品销售人员;

(6)IT公司技术支持人员等。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智能终端软件开发、网页设计与制作、SQL Server数据库、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 技术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计算机网络设计、施工、管理、运维等能力和Web应用开发能力, 从事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网络集成行业、网络设备厂商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 络应用等岗位群,从事网络系统设计与组建、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网站建设与管理、 网络设备销售与维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掌握网络规划、网络集成等技术,具备网络组建能力;

3.掌握网络管理知识,具备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4.掌握网站设计、UI设计等技术,具备网站设计与管理以及Web应用开发能力;

5.掌握网络安全技术与规范,具备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能力;

6.了解主流网络设备特点,具备网络设备营销和技术服务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网络组建与维护、路由与交换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网站设计与开发、综合布线技术、 网络互联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虚拟化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网络组建、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实训。

在网络系统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网络管理员 网络设备调试员(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 网站建设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网络工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信息技术、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基础知识和网站(网店)运营相关知识,具备商务信息处理、网络营 销、网店内容维护与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等能力,从事网站(网店) 规划与运营及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在网站(网店)运营管理、网络客户服务管理、网络信息 编辑等岗位群,从事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店装修、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营销活动策划 与推广、网络客户服务、数据分析应用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产品推销和网络沟通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

3.具备网络信息采集、筛选和编辑能力,能够从事互联网内容建设;

4.具备熟练使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网络零售和外贸活动的能力;

5.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能力:

6.掌握网站(网店)运营管理、商品采购与销售管理、网络交易管理的能力;

7.掌握市场营销基础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网络营销工具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能够 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效果监测;

8.熟悉互联网产品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策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网站内容编辑、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客 户服务与管理、网络营销、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商品拍摄、图像图片处理、网店装修、市场调研与分析、网络推广、交易管 理、网络客户服务、网站内容编辑、跨境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络创业等实训。

在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电子商务师(三级) 客户服务管理师(三级) 网络编辑师(三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 客户信息服务 市场营销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商务市场营销

专业简介:

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朝阳产业”,2012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指出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教育支撑不足,人才保障机制和开发机制相对滞后。在我国最好就业的十大专科专业中本专业位列前三,2013年旅游高校就业率为86.28%,我校就业率达到了98.3%,就业情况非常好。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本校旅游管理专业创设于2004年,经历了10年的办学历程,积累了雄厚的办学力量。本校旅游管理专业拥有教师20余人,其中客座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在校双师型教师达100%,并聘请校外教授、企业专家、行业精英等为长期指导教师,形成了一支以“教授为领队、副教授为核心、讲师为骨干、行业企业精英为支撑”的梯形结构的复合型教学团队。

办学条件优越。配有导游模拟室、教学型酒店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四星级标准)等校内实训基地,建有北京、济南、青岛等校外实习基地20余家,并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旅游公司(洲际、香格里拉、国际假日、康辉旅游集团、嘉华旅游等)签订实习、就业合作协议。在校学生可参加学校安排的带薪实习,地点在北京、济南等一线城市,目前平均工资1800元月薪,实习结束后可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就业。

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好。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率连续5年达98%以上,自办学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近2000名毕业生,毕业学生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好评,大量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才。学生在校可考取中文(外文)导游员执业资格证书和旅行社经理人、旅游咨询师、酒店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管理水平和职业综合素质。旅游行业从业者数量庞大,但高学历从业者所占比例不高,旅游管理专业高校毕业生仅占20%左右,因此毕业生在旅游单位岗位晋升快,报酬提高快。工作1-2年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一般就可以提升至领班等中基层管理者,3-5年可以提升至部门经理。薪酬情况也非常可观,在管理类专业里平均报酬较高,提高速度也快,职友网根据企业近一年相关招聘职位发布的薪酬数据统计所得,旅游管理平均工资¥4927元/月,最低工资3000-3500,最高工资20万—30万。毕业生在3—5年即可达到月薪平均7000元左右,6—8年可达月薪平均万元以上。

培养目标:

掌握导游带团、旅行社外联计调、酒店服务、景区讲解、会展策划等技能,胜任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管理工作,满足“智慧旅游”时代急需的精知识、会技能、善服务、懂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会展等岗位。

主要课程:

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英语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新闻采编与 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各类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编辑制作能力,从事新闻采访、写 作、拍摄、编辑、评论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传媒行业,在报社、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体等领域,担任记者、编辑,从事新 闻采访、写作、拍摄、编辑、评论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开拓精神;

3.具备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4.具备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后期制作能力;

5.掌握新闻采编与制作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6.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新闻理论、电视摄像、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与写作、非线性编辑与数 字特技、新闻编辑与版式设计、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网络新闻制作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拍摄、编辑等实训。

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媒体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证平面设计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人力资源管 理、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调查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 事企业员工招聘、培训及员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培训、咨询、劳务派遣、人才招 聘等)、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或民政部门,从事人事管理、培训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招募需求统计、招聘广告设计、招聘媒体选择与联系、资料收集与初步筛选、面 试准备能力;

3.具备员工培训计划拟订、培训前准备、培训中跟进与培训后资料整理与评估能力;

4.具备工时统计、市场薪酬水平的调查、薪酬满意度问卷的设计、薪酬体系的初步设 计、考评信息收集与统计能力;

5.具备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事务、处理劳动争议的能力;

6.具备初步的人力资源规划、组织机构设置与定额定岗定员、劳动争议预防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岗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发展、人员测评、绩效 考评、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实训。

在各类企业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劳动保障协理员 劳动关系协调员 职业信息分析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人力资源管理事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853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729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国际商务 视觉传达设计 金融服务与管理 大数据与会计 工商企业管理 学前教育(师范类) 人力资源管理 电气自动化技术 新闻采编与制作 电子商务 旅游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