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普通本科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毕业生数据

618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云南省丽江市。

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首批确认的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于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云南省凭实力首批转设的两所高校之一。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位列全国综合类民办高校第39名,居云南省同类院校第1名。

学校拥有占地1528亩的独立校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馆藏图书202.67万册。体育文化设施完备,后勤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拥有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校园建筑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银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和“云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培养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和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一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旅游管理2个专业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设有9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生源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云南省外全国各地;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一批又一批学生远赴美国、法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留学或参与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2018年被授予第一届“云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云南省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201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委政法委、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命名为“云南省平安校园”,是全省高校中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2020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先进集体奖”和红旅赛道金奖,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2022年唯一获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优秀”的民办高校。2023年,学校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近六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共有2个教学团队6人次获得特等奖、8个教学团队15人次获得一等奖,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大数据技术
  • 老年保健与管理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休闲服务与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人员、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大数据实施与运维、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及数据库基本原理、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大数据项目方案设计及实施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大数据实施与运维、数据采集与处理、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管理、大数据技术服务与产品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备初步分析用户业务需求,制订大数据项目解决方案的基础能力;

2.具备开发数据采集、抽取、清洗、转换与加载等数据预处理模型的能力;

3.具备安装部署与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大数据分析任务的能力;

4.具备数据可视化设计,开发应用程序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以及撰写数据可视化结果分析报告的能力;

5.具备大数据平台搭建部署与基本使用,以及大数据集群运维能力;

6.具备大数据平台管理、大数据技术服务、大数据产品运营等应用能力;

7.具备基于行业应用与典型工作场景,解决业务需求的数字技术综合应用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Web前端技术基础、Linux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基础、Python编程基础、数据库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与应用、数据挖掘应用、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大数据平台部署与运维、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挖掘应用等实训。在大数据相关企事业单位或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大数据应用开发(Python)、大数据工程化处理与应用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工程、软件工程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保健调理师、健康照护师、健康管理师等职业,老年保健、老年健康照护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老年人生理心理、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营养膳食、康复保健等知识,具备老年健康评估、健康教育、营养膳食指导、康复保健、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和健康照护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及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老年人健康评估、健康照护、康复保健、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和养老机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对异常生命情况做出初步判断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2.具有为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提供日常康复锻炼指导、保健调理、中医养生、心理慰藉等保健服务的能力;

3.具有为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防控方案制订、实施及效果评价的能力;

4.具有熟练运用老年人能力评估技术,开展失智筛查、失能评定及服务等级评估,实施健康照护与康复保健计划,指导康复辅具使用等能力;

5.具有为老年人提供营养配餐、膳食保健和养生食疗指导的能力;

6.具有策划制订常见老年康乐活动方案,为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组织实施适宜类型的康乐活动的能力;

7.具有应用大数据和新媒体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管理与健康教育的能力;

8.具有一定的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控制、产品营销、熟悉养老相关法律法规、机构运营管理和安全风险防范的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老年生理与心理概论、传统中医保健技术、中医养生与食疗、老年常见疾病概要、老年运动与健康、失智失能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慰藉。

专业核心课程:老年健康评估、老年基本照护技术、老年康复保健技术、老年健康管理、老年膳食营养与保健、老年人沟通技巧、老年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运营管理。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老年能力评估、康复保健、保健调理、健康管理、康乐活动策划组织、养老机构管理等实训。在老年医院、康复护理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养综合体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康体指导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医养照护与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健康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与税务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机关的财务大数据分析、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经济、金融、会计、税务、管理等知识,具备会计核算、智能成本核算与管理、项目投资与证券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运营管理、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大数据工具应用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能够从事财务大数据分析、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独立完成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能力,具有应用财务软件、智能化工具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能力;

2.具有利用成本管理的智能工具,科学编制成本计划,高质量开展产品成本的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及绩效评价的能力;

3.具有投资项目决策、证券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决策的能力;

4.具有应用智慧化税控系统进行各种税费计算与申报的能力;

5.具有独立进行本量利分析、利润预测、产品开发决策、定价决策的能力;

6.具有运用内部控制方法与技术,科学制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控制流程的能力;

7.具有适应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化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业务财务数据收集、清洗、整理、挖掘,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能力;

8.掌握支撑本专业可持续发展必备的信息技术,具有Web应用、Excel文档、财务票据、银企业务功能的自动化处理、识别或实现,以及财务机器人应用流程调试等能力;

9.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财政金融基础、统计基础、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经济学原理、企业管理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企业财务会计、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管理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会计核算、预算管理、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大数据分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机器人应用、智能财税等实训。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与税务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机关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智能财税、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财务管理、会计学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职业面向

面向文化娱乐场所、休闲体育场所、康养休闲场所、俱乐部、营地、休闲度假酒店及“旅游+”新业态企业的服务、活动策划、活动指导、项目运营管理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休闲服务、休闲产业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休闲和康养项目的策划设计、运营管理等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休闲、康养、康体企业运营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休闲、康养、康体企业运营管理的能力;

3.具有策划、设计、组织休闲活动的能力;

4.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休闲文化知识传播、项目策划与推广、营销的能力;

5.具有安全规范使用休闲和康养设施设备的能力;

6.具有健康管理、安全防护与急救的能力;

7.具有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

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旅游概论、休闲业概论、管理学基础、商务礼仪、旅游政策与法规、市场分析与调查、消费心理学。

专业核心课程:休闲项目策划与营销、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旅游度假区服务管理、民宿经营与管理、露营地经营与管理、康养服务与管理、客户服务技能、安全防护与急救。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休闲、康养、康体项目策划与设计,休闲企业运营、服务,康养设备使用服务等实训。在旅游规划策划企业、文化园区、旅游景区、民宿、露营地、康养健身休闲企业、休闲体育场馆、俱乐部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导游资格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旅行策划、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定制旅行管家服务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休闲体育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606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121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老年保健与管理 休闲服务与管理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北京 0 0 0 0
天津 0 0 0 0
河北 0 0 0 0
山西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辽宁 0 0 0 0
吉林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上海 0 0 0 0
江苏 0 0 0 0
浙江 0 0 0 0
安徽 0 0 0 0
福建 0 0 0 0
江西 0 0 0 0
山东 0 0 0 0
河南 0 0 0 0
湖北 0 0 0 0
湖南 0 0 0 0
广东 0 0 0 0
广西 0 0 0 0
海南 0 0 0 0
重庆 0 0 0 0
四川 0 0 0 0
贵州 0 0 0 0
云南 0 0 0 0
西藏 0 0 0 0
陕西 0 0 0 0
甘肃 0 0 0 0
青海 0 0 0 0
宁夏 0 0 0 0
新疆 0 0 0 0
台湾 0 0 0 0
香港 0 0 0 0
澳门 0 0 0 0
外籍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