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普通本科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毕业生数据

2479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是200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统招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3304)。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80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61人,双师型专任教师52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17人。

学院具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学院现设有七个系部,现有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学四大学科门类1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000余人。学院大力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障社会人才需求,近年来,学院保持了较好的就业态势。

学院具有优雅的办学环境。景中有校,校中有景。学院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哈尔滨市郊二龙山。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产品设计
  • 英语
  • 商务英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市场营销
  • 跨境电子商务
  • 文化产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酒店管理
  • 数字媒体艺术
  • 环境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产品设计是一门集人文艺术与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理论基础及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设计思维,具备一定的产品策划、包装、宣传能力,拥有良好的产品设计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产品创新设计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产品设计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居家产品设计、展览与展示设计、创意产品设计以及相关的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强化实践性、突出应用性、增强综合性”的办学思路为指导,依据学院“办精致学府,走特写之路” 的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与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本专业坚持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特别增设了旅游英语和商务英语等特色课程,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结合校内外的实训,致力于培养既有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特长的应用复合型毕业生。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广,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旅游、酒店和经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翻译、管理、跨境电商、文秘、外贸、导游等工作。

【资格证书】CATTI (国际版)翻译资格证书、英语导游证书等从业技能资格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依托我校“洛桑”模式,以互联网+高等教育为平台,促进产教融合、加深校企合作,建立“一个目标、两类证书、三种能力、四个模块”的教育体系。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能够胜任各类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市场销与经营管理,能够独立完成市场调查、分析、研究等活动;能够独立完成营销策划、管理、决策等工作;能够开展商务活动;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继续深造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房地产、医药、汽车、商务贸易、旅游酒店、互联网IT、金融科技等各类企业单位从事行业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工作。主要岗位有销售代表、渠道经理、市场策划师、广告经理、公关经理、客户关系经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基于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背景,龙粤、哈深对口合作走深走实,深圳(哈尔滨)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落地生根。而又近邻俄罗斯边境贸易、旅游、跨境电商、市场营销、文化艺术等领域与黑龙江省开展了全面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基础上,培养跨境电商平台从事网络营销、网店美工编辑以及运营等专业人才,能够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独立开展网络创业或在各类跨境电商企业从事有关跨境电子商务运营、管理与维护的跨境电子商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全国各关境的交易平台,从事电商网站设计、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品采购、供应链管理、电商推广、跨境客户关系管理等国际商业活动。
【培养目标】本专业依托我校与文化旅游行业深度产教融合的基础,培养熟练掌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文化创意策划、市场调研、开拓创新的能力;了解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和营销运作规律;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各类文化管理、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大型文化跨国公司,以及新闻出版、音乐产业、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工艺美术、主题园区、广告会展、文化旅游、文艺演出、体育娱乐、手机网络、教育培训、文化贸易、文化政策、文物遗产、文化投资等众多文化产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就业方向】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和研究等工作。

【资格证书】全国导游资格证、出境领队证等专业技能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会展业健康发展需要,具备会展组织与策划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 识,具有人文素质、广阔视野、创新意识、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掌握会展业策划、设计、运营、管 理、评估的基本能力,能在展览公司、会议公司、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参展企业、节庆礼仪公 司、赛事策划与组织公司、会展物流公司、广告公司、旅行社、宾馆饭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从事 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营销公关、运营管理、预算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展策划、组织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会展管理知识与技巧的基本训练,掌握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

3.具有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会展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与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

核心课程:会展概论、会展管理学、会展市场营销、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 理、展示空间与设计、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信息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会展 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实训、会展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展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会展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和创新意识,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

【资格证书】大堂经理资格证、酒店经理资格证等专业技能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等行业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编辑、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剪辑师、动画制作员等岗位群,能够从事内容编辑、视觉设计、创意设计、数字媒体应用开发等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和制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广告公司、影视公司、动画公司、企划公司、报社、互联网公司等单位,从事平面设计、美术编辑、包装设计、美工设计、UI交互设计、音视频剪辑、动画制作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设计意识,能够独立完成室内效果图制作、家庭装修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陈设与灯光设计、展示设计、懂得装饰装修材料与施工工艺,了解工程预算和报价、具有很好的手绘功底、熟练掌握室内室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和装修施工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公司、装饰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环境设计研究院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协会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环境绿化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工作,可从事相应的工程施工管理和专业培训。

【资格证书】CAD认证、室内设计师证等专业技能证书。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能够全面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设计理论知识,具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设计能力,并且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视觉传达设计相关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管理机构从事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创意产品设计及媒体传播等相关工作。

【资格证书】PS认证、平面设计师认证等专业技能证书。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47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英语 商务英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市场营销 跨境电子商务 文化产业管理 旅游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酒店管理 数字媒体艺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