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警官学院

普通本科
江苏警官学院
毕业生数据

150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江苏警官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南京市公安学校,1953年更名为江苏省公安学校,1982年成为全国第一所公安专科学校,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起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办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警务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校7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姓党第一属性、姓警第一特征,紧跟时代发展,锐意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江苏公安机关专门人才输送主渠道、警察训练主阵地、警务研究主力军、警务实战机动队作用,为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学院先后被公安部两次荣记集体一等功,被省有关部门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学院主校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石佛三宫48号,另有安德门、龙潭两个校区。校园占地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安管理系、治安管理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计算机信息与网络安全系、警察体育教研部(警务指挥与战术系)、基础课教研部、法律系和研究生教育部等教学院系。现有教职工692人,专任教师373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90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339人,公安部津贴专家、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类高层次人才98人次,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和科研团队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6000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15人,警务留学生17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生3300多人。

学院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方针,秉持无私奉献校训和政治坚定、学习勤奋、作风踏实、警纪严明校风,着力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基础扎实、文武兼备的高素质政法公安专门人才。1978年复校以来,学院累计为全省政法公安机关培养输送6万多名专门人才,其中80%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近十年来毕业生占全省总警力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0%左右。毕业生中有2000多人次受到二等功以上表彰,近百人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或省劳模称号。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建立了公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公安学一级学科被列入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拥有公安技术、法学、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网络空间安全等5个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1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侦查学、治安学、公安管理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法学、警务指挥与战术、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2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建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8个。建有南京中华指纹博物馆、近代警察史博物馆、枪械发展史博物馆。

学院坚持科研服务人才培养、服务公安实战、服务领导决策的鲜明导向,建有江苏省反爆炸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电子数据取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三年,获批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围绕推进高水平公安智库建设目标,全面加强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部省双智库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决策咨询能力,取得了一大批具有推广价值的重要成果,省智库在江苏重点智库三年建设综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省部智库PAI值评分位列CTTI法律与公共安全领域智库前十名。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各级公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境内外警察教育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全省市县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培训和外国警察培训。近年来,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警察代表团来访,多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院被公安部确定为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执行单位、中欧警务培训项目承办单位,建有3个公安部训练基地,并积极开展警务留学生教育。

进入新时代,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公安工作会议部署,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办学正确政治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铸魂育警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一个目标追求”“三个发展阶段五条办学方略新时代学院发展布局,扎实推进七个聚焦、七个提升重点任务,创新推进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办好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公安本科院校,创建重点公安院校,积极探索公安教育现代化江苏发展之路,更好服务公安事业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努力为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刑事科学技术
  • 安全防范工程
  • 数据警务技术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公安视听技术
  • 交通管理工程
  • 经济犯罪侦查
  • 侦查学
  • 治安学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涉外警务
  • 公安情报学
  • 公安管理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行政管理
  • 法学
  学科:工学
  门类:公安技术类
  专业名称:刑事科学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痕迹检验、文件鉴定.微量物证分析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司法等部门从事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刑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技术鉴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痕迹检验、文件鉴定、微量物征分析、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熟悉技术鉴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痕迹、文件、微量物证的检验方法和公安图像技术;
  4.具有技术鉴定的基本能力;
  5.了解刑事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查缉、擒敌、射击、驾驶等警察技能。

  主干学科:公安技术、物理、化学、电子信息科学。

  主要课程:刑事科学技术概论、心理学、逻辑学、刑事证据学、现场勘察、刑审侦察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训练、见习、实习等,一般安排实验和训练50周(约100学时)、见习10周、实习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3104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管理与法规、安全防范技术、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电子信息技术功底,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入侵报警、视频监控、防爆安检、行动技术、通信保障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行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安全防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安全防范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了解安全防范工程方面最新动态;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安全防范工程的法律法规;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数据科学领域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具备大数据技术及智能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能力,能在司法行政机关尤其是监狱、戒毒机关及相关部门从事智慧监所平台设计、安全架构与运维、警务数据分析与预测、警务数据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大数据编程基础、警务大数据导论、警务数据分析与决策、大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技术、警务数据可视化、数据库原理、警务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操作系统原理、分布式系统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与警务应用、数据恢复技术等。

专业代码:083108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犯罪侦查、网络信息监控技术、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电子证据分析与鉴定技术、互联网情报信息分析技术、互联网安全管理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警察基本素质,具备扎实的网络保卫执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经过针对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情报技术、计算机犯罪侦查取证技术和网络监察技术的专门学习与训练,能在公安机关网络保卫执法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与预防网络犯罪、控制网络犯罪和处置网络犯罪相关的执法、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安全与执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组织实施信息网络安全保以及互联网违法信息的监控、信息网络违法犯罪的侦查办案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 2.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3.掌握扎实的数学、外语等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当前网络安全与执法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网络安全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4.了解相关专业的一般理论和知识。

专业代码:083105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政治理论、法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犯罪现场勘察、刑事科学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视听资料检验、视频技术、音频技术、警察体育、擒拿格斗、射击、驾驶等。

相近专业:

图像技术专业 公安情报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视听技术领域从事技术鉴定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公安视听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警察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公安视听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了解公安视听技术方面最新动态;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公安视听技术的法律法规;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代码:083103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科学管理基础、交通工程学、道路交通管理,交通法规、交通管理数值方法、交通事故及其对策、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道路交通控制概论、机动车原理及构造、交通心理与行为、交通通讯与电视监控、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微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机械零件及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公安交通部门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实际工作以及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管理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实际工作以及本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交通管理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了解交通管理工程方面最新动态;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交通管理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代码:030606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政治理论、法律、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社会学、犯罪学、心理学、逻辑学、痕迹检验、刑事摄影、文件检验、公安文书写作、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措施、刑事特情、预审学、查缉战术、会计学原理、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概论、会计资料勘验、金融犯罪案件侦查、涉税犯罪案件侦查、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射击、驾驶、擒拿格斗等。

相近专业:

公安情报学 国内安全保卫 涉外警务 公安管理学 犯罪学 警卫学 消防指挥 边防指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系统掌握职务犯罪侦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在检察、纪检、公安及企事业相关工作岗位上所需的侦查技术能力,能在检察、纪检、公安及企事业相关工作单位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要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受到经济犯罪侦查专业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熟练运用侦查策略方法和物证分析技术;2.掌握经济犯罪的法律法规;3.熟悉经济犯罪侦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4.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犯罪侦查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计算机和外语知识;5.具备擒敌、射击、驾驶等专业技能。

  学科:法学
  门类:公安学类
  专业名称:侦查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侦查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检察、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侦查工作、刑事执法工作、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侦查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刑事执法、侦查破案的基本训练,掌握侦查学理论和技术,具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侦查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2.掌握侦查手段和侦查技术;
  3.具有较强的侦查指挥、刑事执法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擒拿格斗技术、警用武器应用技术等技能,身体素质达到规定标准;
  6.掌握公安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刑事侦查学、物证技术学、法医学、侦查讯问学、现场勘查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和实习等。学生在公安机关见习6周,毕业实习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学科:法学
  门类:公安学类
  专业名称:治安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系统掌握治安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边防、国家安全等部门从事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安全保卫、预防和控制犯罪以及治安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治安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侦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安行政执法和犯罪预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管理社会治安,预防处置治安案件、治安事件与治安灾害事故,指导和监督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治安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学、侦查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治安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技术;
  3.具有管理大、中城市社会治安、处理各种治安问题的初步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公安工作及社会治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通讯、驾驶、射击、自卫擒敌等技能,身体素质达到规定标准;
  6.掌握公安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公安学基础理论、犯罪学、公安管理学、侦查学总论、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自卫擒敌、射击、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调查、见习和实习等。学生在公安机关见习6周,毕业实习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专业代码:030615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侦查学、治安管理学、警务指挥学、警务战术学、警察谋略学、警务实战训练、警务实战心理学、警务战例研究、警务实战技能等。

相近专业:

治安学 侦查学 禁毒学 经济犯罪侦查 公安情报学 国内安全保卫 涉外警务 公安管理学 犯罪学 警卫学 消防指挥 边防指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基层公安机关实习、社会调查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警察战术、警察战斗指挥、警察缉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公安执法、战斗指挥与参谋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警察基本素质,既有较高的执法能力和指挥辅助决策能力,又有较强的警务实战训练组织能力,全面系统地掌握警务指挥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系统掌握警察指挥与战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2.具备较高的战术素养和作战技能;3.有较高的执法能力和指挥辅助决策能力;4.有较强的警务实战训练组织能力。

专业代码:030613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涉外警务法律基础、涉外警务概论、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件处置、国际警务合作概论、跨国犯罪对策、国际移民概论、国际关系概论、外交学、警务英语口译、警务英语笔译。

相近专业:

治安学 侦查学 禁毒学 经济犯罪侦查 公安情报学 国内安全保卫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公安机关培养具备扎实的涉外警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件处置、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方面专业技能,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具有较高外语水平,能在公安机关从事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国际社区管理、涉外案件查处、维和警务、涉外警务联络等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交际应用能力,掌握公安学和治安学等理论知识和公安实践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件处置、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方面专业技能;3.掌握涉外警务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4.具有良好组织纪律作风;5.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专业代码:030610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本专业文理兼收,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目前,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主要课程有:情报学导论、公安情报学、公安情报技术、公安情报管理信息系统、公安情报分析与研判、公安情报组织与利用、公安情报工作实务、公安情报政策与法规等。

相近专业:

治安学 侦查学 禁毒学 经济犯罪侦查 国内安全保卫 涉外警务 公安管理学 犯罪学 警卫学 消防指挥 边防指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公安情报理论基础,掌握情报收集、处理、分析、评估、判断和管理的方法与技术,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安情报活动的能力,能在公安各警种从事个情报公安收集、分析、研判和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意识,热爱公安事业,具有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献身的精神;熟悉我国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安学和公安情报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意识;3.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安情报活动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及相关外文书刊和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5.能处理一般涉外业务。

专业代码:030612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公安管理方向:政治学、管理学、公安管理学、公安决策学、公安指挥学、公安政工学、警察人力资源管理、警察组织行为学、公安信息系统管理、警察公共关系等。公安法制方向: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学、警察法学、犯罪学、刑事侦查学、治安管理学等。警务保障方向:政府经济学、公安管理学、警务保障学、公安财务管理、公安装备管理、公安机关事务管理、公安基础设施管理、公安资产管理、公安政府采购管理、警务保障文书写作等。

相近专业:

治安学 侦查学 禁毒学 经济犯罪侦查 公安情报学 国内安全保卫 涉外警务 犯罪学 警卫学 消防指挥 边防指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重培养能在公安机关综合管理、政治工作、法制工作、后勤保障等部门从事管理、法制工作和在公安业务部门从事警务指挥、组织管理、信息调研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般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照相摄影、理化检验、仪器分析以及电子证据的发现、提取、分析、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备整体作战、相互协作、保障有力的现代警务指挥意识;3.掌握现代化指挥手段;4.具有良好组织纪律作风;5.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学科:管理学
  门类:公共管理类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

  学科:法学
  门类:法学类
  专业名称:法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50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行政管理 法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安全防范工程 数据警务技术 网络安全与执法 公安视听技术 交通管理工程 经济犯罪侦查 侦查学 治安学 警务指挥与战术 涉外警务 公安情报学 公安管理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3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4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10 95 15 150 50 50 100 50 100 100 200 150 100 50 50 100
浙江 4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3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3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4 6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4 6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2 6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2 6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5 7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