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动画学院

普通本科
吉林动画学院
毕业生数据

61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目前,学校下设动画艺术学院、漫画学院、游戏学院、设计与产品学院、电影学院、电影技术学院、虚拟现实学院、文化产业商学院、动画产业学院、民航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14个学院及体育俱乐部,开设动画、漫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36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五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动漫游、设计、影视、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文商管理与品牌营销、民用航空共六大专业集群。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4个。

学校现有本科在校生12000余人,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大部分省份与重点院校或普通公办院校同批次录取。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始终保持在 90% 以上。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 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围绕国家和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校训精神,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行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的五负责办学宗旨,全面深化“社会化功能、全球化视野、企业化思维、市场化意识、工业化体系、商品化价值”六化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4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变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学研产一体化”办学定位,实施“精准人才培养”战略和“开放式项目制”,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全产业链,围绕动漫游类、设计类、影视类、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类、文管与营销类等五大体系,全面搭建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以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以产业高端项目引领教学变革,引进国内外市场高端人才,全面培养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文化底蕴深、艺术修养高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支撑作用,全面促进教育、文化、艺术、技术、市场的有机融合,建有“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游戏与互动媒体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吉林动漫文化研究基地”,联合21所高校和企业创建吉林省动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 SCI、EI、CSSCI、北大核心检索论文及国家级论文100余篇;获得专利16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8 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项、三等奖2项。

学校不断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先后承办“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中美漫画高峰论坛”、“中法文化之春交流季”等高峰论坛40 余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总领事等 1000 余人来校交流、任教。聘请国内外高水平客座教授、行业专家近600位,定期在学校开设大讲堂、工作室,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走在时代前列,以打造“创意硅谷、创业硅谷”为战略目标,不断深化“创新 创造 创优 创业”四创核心文化,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一举摘得2项金奖,位居全国34项金奖项目的前列,实现了全新突破。充分发挥学校创意资源和人才资源优势,依托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全面构建创业文化,健全创业体系,为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扶持,大力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与市场对接能力。深化“社会化功能”,推动学生、校友、家庭和社会“全员创业”,构建联合创业、融合发展格局。

学校师生作品在国内外展赛中屡获大奖,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 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项“美 猴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 “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金奖”、工业设计国际最高奖德国“红点概念设计”银奖、中国国 际广告节金奖、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游戏优秀制作人和最 佳优秀创意奖、中国大学生在线摄影大赛一等奖等,不断推出学生、作品“两个产品”,打造“吉动出品”。

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2018年,获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价为“一所有思想、特色突显和充满潜力的高校,是我国民办高校成功的范例”。2019年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2020年3月,学校成功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2021年,成功入选“吉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2022年9月,学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多年来,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殷切关怀,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领导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推动内涵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新媒体技术
  • 市场营销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数字媒体技术
  • 软件工程
  • 互联网金融
  • 文化产业管理
  • 广告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定义

新媒体技术主要培养面向新媒体与内容产业应用需求,具备传播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媒体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培训,毕业生以在网络传媒、移动传媒、新闻出版等各类相关媒体单位从事与媒体产业相关的媒体数据挖掘、智能传播、数字产品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营运管理工作。例如:网络社交媒体情感计算、舆情监控、新闻推荐等。

课程体系

《传播学原理》、选题策划、《图形制作与图像处理》、《计算机基础》、《数字媒体基础》、《数字出版实务》、《网络编辑实务》、网络营销、《摄影与摄像》、《影视脚本编创》、《非线性视频编辑》、《图形元素程序设计》、《多媒体程序设计》。

就业方向

媒体行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营运管理等。


本专业面向现代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和市场营销学理论基础,较强的营销管理应用能力,明显的文化品牌营销和互联网营销专业特长,掌握影视、设计、动漫游等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与实务,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善于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营销、管理问题,能够秉持创新、创造、合作、开放的价值观,在文化管理机关、影视、媒体、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出版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网络营销推广、品牌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本专业面向数字媒体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动画特效制作、影视特效制作、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开发技术、游戏开发技术、大数据存储及分析技术等专业核心技术,具备从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开发及大数据开发的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意能力,能够在影视特效与动画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开发、游戏开发、大数据开发等领域,胜任影视特效工程师、动画插件开发工程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开发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Unity开发工程师、UnrealEngine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存储或分析师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面向IT领域的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理论、软件工程理论基础,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能力,具备相关领域所需的积极的职业心态及职业素养,能在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技术等企业从事Web项目分析、设计、开发、维护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具备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面向现代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学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系统掌握大数据、区块链、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具有明显的文化金融运作、经营与管理专业特长,较强的分析决策能力和投融资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以及市场思维,能够在“文化+金融”相关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数据分析、产品设计与策划、产品运营与管理、风险分析与控制、投资与融资管理、市场开拓与维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面向现代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较深的文化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理论基础,较强的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应用能力,明显的数字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艺术管理特长,熟练掌握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理解影视、设计、动漫游等文化产业发展规律与实务,具有全球视野、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善于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能够秉持创新、创造、合作、开放的价值观,在文化管理机关、影视、媒体、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出版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意、经纪、管理、营销、教育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面向国内和国际4A级广告公司、媒体广告部门、市场咨询机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机构的企划部门、媒体策划与研究部门等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广告传播理论基础、较强的广告策划应用能力、独立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专业特长、良好的广告行业职业素养,能在媒介传播、广告客户服务、广告项目管理、广告策划、广告文案、新媒体广告传播与推广、新媒体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岗位,从事书刊、报纸、杂志的数字化出版与传播、媒体内容管理、策划、受众与媒介策略分析,广告及传播运营、策划、创意、制作、文案撰写、营销、市场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新闻传媒业、新媒体行业对新媒体人才所需,培养熟练掌握新媒体内容采编播发一体化及全媒体新闻传播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责任意识、科学思维、审美判断、国际视野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新媒体产品生产和新媒体运营能力,既能在各类网络平台、大中型网络媒体、政府机构和各级企事业的信息化管理宣传部门与新媒体部门,又可以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传媒集团、文化传播公司、广告公司等传统媒体从事媒介内容生产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胜任融媒体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职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一专多能”的新闻传播学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航空电子维修方向:面向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较系统地掌握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民用飞行器仪电和通信导航设备结构、原理与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航空电子维修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明显的机载设备维修特长,能达到民用飞行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培训标准,能够在航空企业胜任航空电子维修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航空机械维修方向:面向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系统掌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民用飞机与发动机等机械设备功能、结构、原理、维修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航空机械维修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明显的民用航空器机械维修特长,能达到民用飞行器维修人员执照基础部分培训标准,能够在航空企业胜任航空机械维修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民航飞行方向:本专业面向民用航空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系统掌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民航飞行知识及技能,具备熟练的驾驶技术与相应的飞行运行管理能力和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的民航航线运输机驾驶特长,较强的国际化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民用航空企业,胜任民用飞机驾驶和飞行运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无人机制造与应用方向:面向民用无人机产业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工程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高度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较系统地掌握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无人机结构、原理、制造工艺、应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无人机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管理能力,明显的无人机制造与应用专业特长,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民用无人机企业从事无人机制造、维修、应用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艺术设计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计算机图形及计算机视觉基本原理,掌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掌握软件开发基本方法和工具,掌握虚拟现实产品内容设计与制作,掌握虚拟现实软硬件集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领域:
(1)能在虚拟现实软硬件企业从事虚拟现实有关产品研发和创作工作。
(2)能够在教育、医疗、航天、制造业、军事等传统行业虚拟化升级中承担开发、部署、维护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关工作。
(3)能够在影视、游戏、直播、文创、社交、购物等新兴产业承担虚拟现实有关产品的研发、部署、维护和应用;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613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文化产业管理 市场营销 网络与新媒体 广告学 互联网金融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飞行器动力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虚拟现实技术 新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4 2 4 7 3 2 2 2 4 2 2 10 2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4 5 6 6 4 5 4 4 8 4 4 11 3
辽宁 4 4 7 7 6 2 3 3 7 5 5 10 6
吉林 8 7 6 35 8 13 11 11 28 15 12 28 8
黑龙江 2 2 6 5 4 4 5 6 6 2 2 10 4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4 0 2 4 2 2 2 2 2 0 2 3 2
浙江 7 6 4 9 4 0 0 0 0 0 0 3 0
安徽 0 5 0 0 0 2 3 2 4 3 2 5 2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4 0 0 4 2 2 2 9 5 6 15 7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1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2 2 2 2 2 0 0 4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2 0 0 0 0 0 0 0 3 0 2 5 2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