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

普通本科
九江学院
毕业生数据

777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九江市,地处赣、鄂、湘、皖四省交界区域,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一校两园”,其中丹枫园2100亩,紫薇园1569亩。下设23个二级学院,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附属口腔医院、1个江西省脑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2万余人。校园环境和教学、文化、体育设施国内一流,建有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舞蹈剧场及大型室内综合体育馆、网球馆、台球馆、羽毛球馆、攀岩馆、游泳馆和射击馆等专业体育馆场,校园内有供学生生活休闲的芙蓉小镇,设有市校共建的九江交响乐团、九江青年歌舞团、九江合唱团。建有3个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326万余册,电子图书175万余种,有中外文数据库100余个。建有22个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其中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中央与地方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学校2022年招生的本科专业7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会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医学检验技术、旅游管理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生物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分别列入省一流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行列,应用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护理学、会计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等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省级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点14个。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省级一流课程36门,2020年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7门。艺术学院和九江青年歌舞团合力打造的原创舞蹈作品《瑶光赋》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是本届“荷花奖”江西省唯一入围作品。同时有35个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及271个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十二五”以来,共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学校倡议发起成立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依托联盟和九江学院建设江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中心。

学校依托九江地区庐山、长江、鄱阳湖独特的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深入推进“山江湖”特色学科群建设工程。依托九江市十大千亿产业,建设以化工、生物、医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资源环境、数字经济等学科为主导的应用型学科群。化学学科获批江西省“十四五”潜力发展一流学科,国际贸易、凝聚态物理、植物学、材料加工工程、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政治教育、会计学等为江西省重点学科。依托“学科联盟”,与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赣南师范大学等签订协议,开展“联合招生、独立培养” 硕士研究生工作,已先后独立、联合、合作培养研究生286人。2021年,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规划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2679人,其中专任教师1960人,教授、副教授910人,博士630余人,研究生导师114人,其中博导7人。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3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10人,省“赣鄱英才555工程”3人,省“双千计划”入选者4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0人,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3人,全国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金牌教授2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学校聘请程天民院士、严陆光院士和李圭白院士等为名誉教授,128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兼职和客座教授。柔性引进国内外等十余个高水平学术团队。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搭建产学研转用一体化、互动共赢的实体性协同育人平台。与用人单位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26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入园企业78家,吸纳1000多师生进行双创实践活动。精心打造“濂溪讲坛”文化品牌,深入开展读书月、国学经典诵读、科技文化节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积极开展“卓越医生”和“卓越工程师”培养。

近年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红色专项)等国家级重大竞赛奖600多项。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平均满意度达96.5%。先后荣获“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单位”“江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留赣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和省市战略。建有江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星火有机硅产业研究中心、江西油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等34个研究机构。主动对接九江产业经济发展,先后与九江市经开区、武宁县、湖口县、瑞昌市、庐山市、共青城市等县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签订长期框架合作协议。“十二五”以来,共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1340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按省新冠肺炎救治指挥部组建重症医疗队要求,我校附属医院85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夺取武汉保卫战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学校扶贫点东山村获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以庐山为地标的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了以庐山文化研究、陶渊明研究、陈寅恪研究、世界名山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庐山文化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西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创建有江西省高校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学校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俄、德、法、芬、韩、柬、美、日、泰、英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中英合作班、设立中俄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加入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举办留学生中文、医学等专业教育,现有47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深入拓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华文教育。2009年12月,我校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合作设立孔子学院,该孔子学院已发展成为柬埔寨最重要的汉语学习培训基地和中柬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3次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奖”,并被纳入“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行列,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柬埔寨研究中心”。

学校以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生态、智慧、文化校园为目标,重视生态校园、平安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教育后勤新科技应用领跑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聚庐山灵秀,蕴长江波澜,展鄱湖浩瀚。进入新时代,九江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及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开拓创新、奋勇前行,为早日建成“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汉语国际教育
  • 环境设计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英语
  • 产品设计
  • 环境工程
  • 日语
  •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商务英语
  •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网络与新媒体
  • 音乐学(器乐)
  • 建筑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音乐学(声乐)
  • 城乡规划
  • 物理学
  • 风景园林
  • 应用物理学
  • 生物工程
  • 化学
  • 生物制药
  • 应用化学
  • 临床医学
  • 地理科学
  • 口腔医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预防医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药学
  • 生物科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应用心理学
  • 护理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助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程造价
  • 车辆工程
  • 工商管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市场营销
  • 材料化学
  • 会计学
  • 金属材料工程
  • 金融学
  • 财务管理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金融工程
  • 审计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电子商务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法学
  • 跨境电子商务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知识产权
  • 旅游管理
  • 自动化
  • 教育技术学
  • 酒店管理
  • 学前教育
  • 音乐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小学教育
  • 舞蹈学
  • 软件工程
  • 体育教育
  • 广播电视编导
  • 网络工程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美术学
  • 物联网工程
  • 休闲体育
  • 绘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汉语言文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土木工程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外文化交往以及汉语教学法等有较全面了解,可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能够在国家政府机构中涉外职能部门、各专业外贸机构、合资及外资企业、传播媒体(如报社、电视台)等部门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汉语语义学、社会语言学、中国语言学史、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经典、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写作、二外(日语)、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听说、汉英语言比较、对外汉语教学法、西方文化通论、美学等。

以建筑学为依托,侧重于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教学,专业研究方向有室内外装饰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从事环境设计工作和设计管理经营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三大构成、人机工程、材料与工艺、室内设计方法、模型设计与制作、快速手绘表现、设计软件表现、家具设计、设计包装与营销等。

培养掌握化工生产过程和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管理知识,具有化工生产、研究、设计、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求实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从事化工、能源、冶金、环保、轻工、制药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产品与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工业催化、化工仪表及控制、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学工艺学、化工安全环保等。

培养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并掌握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等专业知识,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具有外语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翻译、新闻出版、科研、旅游等行业部门的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中级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演讲、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学术写作等。

培养学生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素质,使学生能熟练运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结构、材料、工艺的关系,具备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设施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产品开发相关的研究与管理工作;还可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产品研究以及顾问等工作。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速写、设计概论、设计基础、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产品模型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设计方法、家具设计、灯具产品创新设计、陶瓷产品创新设计等。

培养能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对工矿企业、农业生产及城市和乡村环境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的管理人才;能对工农业生产过程及人类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质进行综合治理和妥善处置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从事环境工程工程及相关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环境工程微生物、水力学与水泵、水污染控制工程、排水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化工原理、环境工程设计等。

培养日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对中日社会和文化有较广泛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口笔译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和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中级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泛读、日本概况、日语写作、日语翻译理论与技巧、日本报刊选读、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日语商务函电、商务谈判、计算机基础、外贸单证、第二外语(英语)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 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 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 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 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原理、生态毒 理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生态监测与评价、流域生态工程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理生态学(40学时)、种群生态学(32学时)、群落生态 学(32学时)、生态系统生态学(32学时)、景观生态学(32学时)、遗传生态学(40学时)、植被生 态学(32学时)、生态工程学(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l学分):环境学(48学时)、生态学导论(32学时)、景观生态学 (48学时)、生态监测与评价(40学时)、生态工程学(48学时)、环境工程学(64学时)、保护生物 学(48学时)、产业生态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64学时)、普通生态学(80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8学时)、遥感导论(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园区 设计(48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生态工程(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理论课实验及野外实习、见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能掌握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并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语音、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国际商法、商务翻译、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单证、进出口业务、会展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会话、商务谈判、第二外语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学生在食品安全、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质量控制、食品生产与加工、食品营养等领域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与加工技术、过程控制和预防管理技术。毕业后能在食品企业、商检、食品检验、检验检疫、海关、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于食品安全、检测、加工与营养有关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食品检验与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食品酶学、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管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果蔬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具备较系统的建筑设计核心知识、技能、态度,适应社会和行业环境的具有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室内设计、建筑技术和城市建设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与表达、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与选型和建筑构造等。

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系统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和技能,具有基本的教育管理、数学教育研究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能从事中等学校的数学教学、数学教育研究、数学实际应用等高级实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高等几何、复变函数、近世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数学建模、数学课程教学论、数学教学方法论、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具备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等方面知识,具有必要的建筑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在规划与设计企事业单位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决策咨询、小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美术、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详细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设计、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管理与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概论、生态城市、景观规划设计、AUTOCAD、3DMAX、PHOTOSHOP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前沿学科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培养 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训练,本专业学生应具备在 物理学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达到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接受科学思维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的训练,具有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 能力和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

1.具有职业道德和爱国敬业精神;

2.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比较系统扎实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具备本专 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职业安全意识;

3.掌握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自然科学 和相关工程技术的初步知识;

4.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应用外语的交流能力 以及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能力;

5.具有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科技 开发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7.对近代物理学和物理学的新发展在高技术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物理学相关学科和技 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主干学科: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运动现象与规律、热运动现象与规律、电磁和光现象与规律、物质微观结 构和量子现象与规律、凝聚态物质结构及性质、时空结构、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力学(68学时)、热学(51学时)、电磁学(51学时)、光学(51学时)、近代物理(51学 时)、原子核物理(68学时)、理论力学(51学时)、电动力学(51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51 学时)、量子力学(68学时)、固体物理学(85学时)、数学物理方法(68学时)。

示例二:力学(54学时)、热学(54学时)、电磁学(72学时)、光学(72学时)、原子物理学(54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2学时)、电动力学 (72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固体物理学(72学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72学时)。

示例三:力学(64学时)、热学(56学时)、电磁学(64学时)、光学(64学时)、原子物理学(56 学时)、数学物理方法(72学时)、理论力学(64学时)、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64学时)、电动力学 (64学时)、量子力学(72学时)、计算物理基础(32学时)、固体物理学(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研究性训练、大学生创新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专业方向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 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 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 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 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园 艺、地质、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融会贯通多学科 专业知识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 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 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具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 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构成风景园林专 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成为风景园林专 业的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包括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成为 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 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园艺、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的 拓展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景观学概论(34学时)、中外园林史(51学时)、建筑史(34学时)、风景园林文化与 美学(34学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学时)、景观游憩学(34学时)、设计基础(102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04学时)、建筑设计(102学时)、景观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 (34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设计(136学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学时)、景观总体 规划(136学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学时)、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生态学(34 学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学时)、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学时)、建筑力学(51学时)、建筑结 构与构造(68学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学时)。

示例二:素描基础(56学时)、制图基础(64学时)、造型基础(120学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48学时)、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24学时)、生态景观规划(40学时)、风景区规划 (24学时)园林树木学(48学时)、园林花卉学(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学时)、园林植 物景观设计(80学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学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学时)、风景园林工程 (136学时)。

示例三:风景园林概论(16学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学时)、设计基础(156学时)、中国 园林史(32学时)、外国园林史(32学时)、园林植物基础(48学时)、绘画(72学时)、风景园林规 划与设计1-8(包含: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 学时)、环境行为学(32学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学时)、景观工程(48学时)、植物配置 (32学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学时)、景观生态学 (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学时)、风景园林管 理与法规(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 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户外建成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1.师范方向

主要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学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进行物理实验以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物理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能力、从事物理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普通物理实验、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近代物理实验、物理教育研究方法、物理课程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学、教育学等。

2.光电子方向

培养具备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较强的电子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掌握光电子技术相关技能,能在光电子技术、光学工程、通信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技术管理、科研等方面工作,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物理、理论物理、固体物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等。

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保健品、制药等领域从事生产、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检测和企业管理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有机化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艺学、发酵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30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3.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扎实掌握应用化学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宽广的化学知识视野并得到科学研究训练和生产实践锻炼的,能在企业、科研机构、学校、质检与环保等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研发、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就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高分子化学及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及实验、应用有机硅化学及实验、应用化学综合创新实验、应用化学品开发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化工制图及实践、合成化学、结构化学、催化剂与催化作用、表面活性剂化学等。

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学教学和科研部门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预防医学。

培养掌握并熟练运用地理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侧重培养中小学地理教师。可在中小学从事地理教学及教研工作,以及在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资源、环境有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图学、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学地理教学法等。

培养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技素养,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预防保健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儿童口腔医学及预防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等。

培养掌握城乡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培养城乡规划师。能够在各级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以及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也可在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景观规划设计、遥感技术与应用、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建筑美术、建筑表现图、CAD制图设计。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掌握预防医学及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备对人群劳动、生活环境和食品进行卫生监测与评价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能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及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等课程。

培养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侧重培养GIS工程师。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相关的开发与应用工作,以及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生态学、计算机图形学、城市规划、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数据结构、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培养具备化学、药学、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熟练的药学操作技能和较高管理水平,能在各级医院的药房、制剂室从事临床用药的指导和检测;药物的开发、研究、生产、检验、流通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和制备、新药开发、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物研究、教学和药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医院、教育和科研部门、血站、疾病控制中心、防疫部门及生物技术研发部门从事医学检验、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解剖学、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与检验、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临床血液学与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仪器、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 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 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 事、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 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 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 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 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 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 握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发展 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 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 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及其常用软件、心理测量学、生物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史、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心理学导论(上、下)(共96学时)、普通生物学(动物部分)(36学时)、动物学实验 (36学时)、线性代数(54学时)、生理学(54学时)、生理学实验(36学时)、概率统计(54学时)、 文科物理学(54学时)、生物心理学(54学时)、人格心理学(54学时)、心理统计(54学时)、实验 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实验(36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认 知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

示例二:CNS解剖与生理(54学时)、心理统计(108学时)、普通心理学(上)(54学时)、普通 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普通心理学(下)(54学时)、普通心理学(下)实验(18学时)、实验 心理学(上)(36学时)、实验心理学(上)实验(18学时)、实验心理学(下)(36学时)、实验心理 学(下)实验(18学时)、发展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54学时)、心理测量实验(18学时)、人 格心理学(54学时)、生理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学史(54学时)、认知心理学(54学时)、认知心理学实验(18学时)、变态心理学(54学时)、心理 咨询概论(54学时)、组织管理心理学(54学时)、人事测评与职业规划(36学时)、人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36学时)。

示例三:人体解剖生理(56学时)、心理学原理(56学时)、心理与教育统计学(54学时)、发 展心理学(54学时)、教育心理学(54学时)、心理咨询学概论(54学时)、教育学(54学时)、人格 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量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上)(36学时)、统计软件包(54学时,含 实训36学时)、心理学史(54学时)、临床心理学(54学时)、异常心理学(54学时)、实验心理学 (下)(实验72学时)、社会心理学(54学时)、心理测验及其应用(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认 知心理学(72学时,含实训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 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实验心理学实验等实验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安 排的一定课时的教学实验;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课程安排的一定课时的 见习和实习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教育学学士。 0712统计学类

培养系统掌握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主要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预防保健、护理教学岗位工作。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

以现代生产过程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为主线,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突出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现代机械装备与产品设计、制造、控制、运行、维护与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分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在高年级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学院的教学资源选择其中一个方向作为专业主方向。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较好的发展潜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主要集中在各类大中型生产制造企业、合资企业、事业单位等。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现代设计方法、机电传动与控制、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技术基础等。

专业培养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九江,面向江西,辐射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助产学及妇幼保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助产、妇幼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助产学专业课程、护理学专业课程、助产学及护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助产学及护理学专业实践、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助产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遗传与优生、社区母婴保健与护理、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助产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等。

本专业分为模具设计与制造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两个方向,培养具有材料成型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以金属塑性成型、塑料成型及模具设计制造技术为特点,能够在模具、汽车、船舶、冶金、电器、电子等行业从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成型领域的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经营管理、贸易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焊接冶金、弧焊电源、电弧焊、焊接结构等。

培养具有扎实的工程造价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技术、工程管理、相关法律和工程造价专业技能,能在建筑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投资估算、概预算、招投标、结算、合同与索赔管理以及定额、造价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财务、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工程识图与Autocad、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工程测量、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

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汽车、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进行机械、汽车图样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机电产品和系统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与机电设备调试和检测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维护与驾驶的基本能力;具有汽车市场营销及贸易方面的理论知识,能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以及现代汽车企业设计及管理方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学基础、机械原理、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制造技术、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子学基础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通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营销方案策划、营销管理决策能力,能胜任企业事业单位的营销与管理岗位,能自主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管理学原理、促销管理、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形象策划、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研、商务谈判、创业学等。

培养能在电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陶瓷材料、环境工程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领域内从事质量检验、产品开发、生产、科研、教学、技术管理以及能创业的技术专门人才。所学技术实用性高、行业适用性强,涉及的产品应用性广,择业及创业面涵盖涂料、塑料、复合材料、有机硅产品、日用化学品和胶黏剂等热点领域。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技术、合成材料助剂、材料合成与制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合成工艺、高分子物理、有机硅材料等。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和会计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涉外企业、旅游餐饮服务业等行业、会计事务所、政府机构及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及职业教育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会计案例等。

培养具备系统的金属材料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知识,具备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设计、金属材料性能测试、金属相关新材料及工艺开发、金属材料生产组织管理与经营销售等基本技能,能够在机械制造、粉末冶金、金属冶炼、金属加工等领域从事材料成分选择、制造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测、加工设备改造、产品经营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工艺学、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材料失效分析、金属材料学等。

金融学专业2003年开设,是九江学院创办较早的本科专业之一,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开设有第二学位专业,文理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7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5人,硕士学位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4人;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教学设施拥有多媒体教室、现代化金融仿真模拟实验室和校外银行、证券、期货等实践基地。毕业生的就业率在省就业率均线以上,就业方向集中在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企业等相关行业,深受社会好评。亦可在校期间考取银行、证券、期货、基金、ACCA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深造。创业以刘鹏飞等同学的义乌创业团队为典范,引领毕业生从事创业活动,曾受到中央、省市、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本专业培养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健全人格、良好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的知识和相关基本技能,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财务管理等业务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金融、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公司金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规划、国际结算、中央银行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具有扎实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焊接工程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子通讯、船舶、汽车、锅炉、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焊接工艺、焊接材料及结构设计和焊接质量检测与评定等方面试验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监理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弧焊电源、焊接检测、焊接工艺及失效分析等。

金融工程专业于2019年开设,理科招生。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教学设施拥有多媒体教室、现代化模拟实验室,建有校内外实践基地,配有南京克朗财经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师专属实践基地。毕业生可考职业资格证书、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深造。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市场分析、投资组合管理、财务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国际结算、金融衍生工具、金融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计量学、金融科技、个人理财规划、金融法。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深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为基础,具备扎实的审计学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知晓国内外会计与审计惯例,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从事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及相关管理领域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审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审计实务与案例和计算机审计等。

培养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分析和设计各种电子线路、处理各类电子信号,进行各种电子系统的分析、开发和设计等工作的应用性和科研性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微机接口技术、EDA技术、SOPC技术、信号检测与处理、电视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文理招生。本专业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是九江学院重点支持建设的优势专业。国际贸易学学科是江西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目前获得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委托项目40余项;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高仿真实验室等实训平台和近10个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录取率逐年递增。优质的办学条件和丰硕的办学成果,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九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专任教师 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 11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教师1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1人,师德师风标兵、立德树人楷模2人。国际贸易教学团队曾获江西省省级教学团队,多名教师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佳绩,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专业知名度日益提高。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适应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立足江西,对接中部地区对外开放,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社会责任感强,人文素养高;掌握经贸专业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国际商务规则,理解政府经济政策;具备较强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职业开拓发展能力,跨文化沟通合作能力,国际商务运作管理能力;主要在外经贸管理部门、外向型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外经贸管理、进出口贸易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实务、管理学原理、金融学、经济统计学、会计学原理。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国家机关,特别是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政府行政执法机关、仲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市社区和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律工作或行政、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商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法制史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商务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客服、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职业前景:在各类涉外企业、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培训机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研发、设计、管理及教育等工作。


培养系统掌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太阳能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所需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测试技术基础,掌握光伏材料性能、结构与制备处理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工艺,了解相关半导体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知识及其太阳能光伏系统发电应用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工艺、太阳电池材料、光伏发电原理及应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工程技术。

培养掌握知识产权法和相关实务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高校、研究所、司法、工商管理、产权管理和交易、科技管理、技术贸易、投资管理等部门及大中型企业独立从事知识产权事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概论、专利代理概论、专利审查概论、商标代理概论、专业英语等。

培养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侧重培养旅游规划(策划)师。可在旅游文化创意公司、会展公司、高星级酒店、国际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业和旅游院校、科研单位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

主要课程: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旅游管理英语等。

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子电力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计算机仿真、过程检测与仪表、系统辩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 力,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馆等机构从事教学媒体与教学系统设计、开 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信息资源 和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3.具有教学媒体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包含6个核心知识领域,分属基础领域层面和应用领域层 面。基础领域层面主要为本科生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包括教育技术理论基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基础、媒体与艺术基础3个核心知识领域;应用领域层面主要培养本科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实践能力,包括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 管理3个核心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36学 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54学时)、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54学时)、多媒体与网络教学资源 的设计与开发(54学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54学时)、远程教育应用(36学时)。

示例二:教育技术学导论(32学时)、教学系统设计(48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48学 时)、教育传播学(32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48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48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48学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48学时)。

示例三:教育技术学导论(36学时)、教学系统设计(54学时)、教育技术研究方法(54学 时)、教育传播学(36学时)、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54学时)、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54学 时)、远程教育应用(54学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教育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模拟教学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电视电声教材制作实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 作实验、教育网络开发与应用实验、信息化教育装备与环境开发及管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较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侧重培养酒店职业经理人。可在国际品牌酒店、酒店管理公司、高端物业管理公司、旅游度假村等部门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原理、旅游学、旅游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学、酒店心理学、酒店经营管理、酒店房务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音乐教育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在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广播等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音乐教育学、艺术概论、美学、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基础和声、歌曲分析与写作、复调音乐、民族民间音乐、即兴伴奏、管弦乐法、中国音乐史及名著欣赏、外国音乐史及名著欣赏、钢琴、声乐、器乐、合唱、指挥、形体舞蹈、电脑音乐制作等。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自我知识学习与更新能力,和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工作;能适应IT行业技术需求,在IT类企业中,能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如项目经理、软件架构师、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等;也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单位从事企、事业数据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统计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设计、Java编程技术、软件测试、程序设计方法、软件体系架构与设计模式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 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教育概论、中文、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 践、现代教育技术、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舞蹈历史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基础舞蹈教育及舞蹈教学、舞蹈研究等工作的高级舞蹈师资。

主要课程:基本功训练、民间舞蹈元素、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舞蹈解剖学、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史、乐理与视唱练耳、舞蹈艺术概论、中国民族音乐、舞蹈形态学、声乐基础、钢琴基础、舞蹈作品赏析、音乐剪辑、合唱与指挥、中外音乐史及名著欣赏等。

培养系统掌握软件工程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软件项目分析、设计以及开发实现的能力,特别在云计算平台搭建及使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从事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Web用户界面、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软件测试、Python程序设计、软件建模技术、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云计算开发实战、人工智能、行业大数据分析、面向对象课程设计、Python课程设计、 Web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以及专业综合能力课程设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具有计算机网络设计、系统集成、管理维护、安全保障、网络应用开发和具有一定工程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与管理专门人才的专业。毕业生可在信息、交通、经济、军事、教育、各级政府机关等多个领域从事与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工作。

主要课程: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Windows服务器管理,Unix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高级路由交换技术,网络程序设计,Internet协议分析,网络协议编程,动态网站设计,网络与信息安全,无线网络,网络攻防,Web应用安全,信息安全评估,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有较强的社会体育实践能力,一专多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

主要课程:体育保健学、健康教育概论、网球、武术、户外运动、社会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健美操与舞蹈、游泳与救生指导、散打和推拿与按摩等。

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使命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善于探究的学习态度的能力,毕业后适合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美术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适合到各文化站点从事美术研究与活动策划工作;适合到部队、工矿企业、媒体出版等事业单位、社区从事城乡美术文化普及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论、美术鉴赏与批评、美术课程案例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绘画基础、设计基础、工艺基础、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中国画、油画等。

培养适应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理想信念坚定,系统掌握计算机学科、物联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物联网工程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物联网工程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能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主要岗位有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系统管理、物联网应用开发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物联网导论、物联网通信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线传感网络、RFID技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驱动开发、高级语言课程设计、计算机硬件课程设计、嵌入式综合课程设计、物联网应用课程设计。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领域、教育、设计、研究、出版、管理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实施方向选修的教学模式,已同俄罗斯国立工艺美术学院互选派“学生留学”,踏上了中外合作办专业的教学模式。

主要课程:美术概论、中国画研究、油画风景、陶瓷绘画、油画人物创作、二维动画、漆画、雕塑、油画材料语言。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培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能担任语文、文秘教师,业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研究、宣传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美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写作、外国文学史、古代典籍导读、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文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影视文学、计算机应用、文学理论、言语交际学等。

培养有较高审美艺术素养,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将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市场进行训练,培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艺术设计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广告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与布置等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应用表现能力。在各级各类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出版教育及广告传媒工作平台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手段,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级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构成设计、图形创意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商业摄影、标志设计、包装造型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展示设计、编排设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应用等。

培养具有扎实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能在建筑行业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计、教育、监理、工程勘察、项目管理、项目规划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识图与Autocad、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程测量、钢结构、砌体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法规等。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776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6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音乐学(器乐) 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 音乐学(声乐) 绘画 助产学 休闲体育 城乡规划 建筑学 应用物理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物理学 材料化学 风景园林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生物制药 知识产权 智能制造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应用心理学 舞蹈学 小学教育 化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日语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学 预防医学 广播电视编导 医学检验技术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环境生态工程 跨境电子商务 口腔医学 车辆工程 环境设计 药学 焊接技术与工程 教育技术学 应用化学 学前教育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电子商务 网络与新媒体 电子信息工程 金融学 汉语国际教育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地理科学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金融工程 音乐学 体育教育 工商管理 财务管理 环境工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审计学 市场营销 国际经济与贸易 土木工程 工程造价 商务英语 汉语言文学 会计学 英语 护理学 法学 临床医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