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

普通本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
毕业生数据

5634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西迁至呼和浩特市,与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而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内蒙古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亿余元。馆藏图书276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3万余册。学校下设20个党政管理机构,26个教学机构,3个合作办学学院,4所附属学校(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现有教职工2166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3%,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8%,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8%;有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1202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

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2954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71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7人,各类留学生593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设98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4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20个,2021年招生专业71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有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11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3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5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

建校70年来,学校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8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以“兴国必先强师”的使命担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物流管理
  • 经济与金融
  • 朝鲜语
  •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教育技术学
  • 测绘工程
  • 特殊教育
  • 城乡规划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英语
  • 俄语
  • 翻译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哲学
  • 生态学
  • 软件工程
  • 日语
  • 酒店管理
  • 地理信息科学
  • 教育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物理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汉语国际教育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化学
  • 社会学
  • 汉语言文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经济学
  • 小学教育
  • 历史学
  • 地理科学
  • 生物科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商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交通管理
  • 旅游管理
  • 心理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土地资源管理
  • 考古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商务英语
  • 环境科学
  • 会计学
  • 行政管理
  • 新闻学
  • 法学
  • 生物技术
  • 民族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学前教育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社会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 网络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20307T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写作与沟通、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相近专业: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国际文化贸易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知识及理论,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受到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熟悉我国经济方面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3.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朝鲜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朝鲜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朝鲜和韩国的历史、社会、 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朝鲜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 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视听说、朝汉互译、朝鲜语语法、朝鲜文学作品选 读、朝鲜半岛社会与文化、朝鲜文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博物馆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基本训练,具有文物、鉴赏、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学和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我国主要文物种类和重要文物实例;
  3.具有对人类文化遗存评价、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的国际规章;
  5.了解博物馆对人类文化遗存、自然遗存管理的作用,熟知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缮、保管的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艺术学

  主要课程: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业务实习等,一般安排1——2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教育技术学专业简介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它顺应信息时代教育科学的飞速发展,注重学生的德、 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人才。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制作技术、计算机网络教育管理与开发技术;能够熟练进行电脑美术、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非线性编辑)、摄影、摄像、幻灯投影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并能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论有机结合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可胜任教育技术课、信息技术课和计算机课教学工作;在各级电教馆、站、高校电教中心(教育技术中心)和普校能够担任电化教育专业技术人员;也能胜任广播电视、音像出版、宣传广告等部门的传媒制作工作。
  学科:工学
  门类:测绘类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U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儿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训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
  3.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
  5.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6.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专业和专业基础课集中实习等,一般安排4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与较强的教学 实践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相关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

3.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掌握特殊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医学。

核心课程:解剖生理学、特殊教育导论、盲童心理与教育、聋童心理与教育、弱智儿童心理与 教育、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特殊教育实习、教育见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0402体育学类

  学科:工学
  门类:土建类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与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社会实践、城市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少于4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英语专业(蒙、汉)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干课程:英语教学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语法、交际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综合英语、英语国家概况、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汉互译等。
  
  俄语专业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方法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俄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初步胜任社会各界所需的口、笔译工作,俄语语言及俄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咨询工作的工作者。
  主干课程: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俄语教学论、俄语语法、俄罗斯文学、俄语翻译、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俄国概况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理论、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与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务工作者。
  培养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理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
  2、掌握较为宽厚的数学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和与数学专业相关的一般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3、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索养,具有独立获取知识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健身强体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良好的心理索质和审美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进一步 培养潜质的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企业等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 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历史,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 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接受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 养和业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哲学。

核心课程:哲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 代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心理学、中外哲学原著导读、马克思主 义哲学原著导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习、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哲学学士。

  学科:理学
  门类:环境科学类
  专业名称:生态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态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态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学、地学基础、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践、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8-14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日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管理及接待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基础日语、日语语法、日语阅读、日语听说、日语写作基础,报刊导读、日本历史、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本经济、语言实践活动、社会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科技日语。   

  就业面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关、学校、三资企业等部门,从事外事、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接待服务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 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 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 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星级 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酒店各经营与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

3.具备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

4.熟悉国家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酒店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专业名称:教育学
  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学科教学及健康教育的合格师资、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主要开设的课程:基础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语文教学法、比较教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数学教学法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专门人才,主要包括各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类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社区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和研究人员。
  主要开设的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学案例分析、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分析、行政学、行政法、政治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基础心理学、管理学史、管理心理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公共管理方法与技术、公共部门应用统计、国家公务员制度等。
专业名称:物理学
  一、培养目标: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专业技能,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物理教学的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和其它教育工作者。
   二、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数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物理教学论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 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 并具有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在 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理论 研究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了解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度、方针与政策;能够胜任各级 各类组织中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 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拥有调查研究、分析判 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办公室管理能力;

5.有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经济部门从事实务工作以及在有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 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金融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 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劳动与社会保障实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题调查、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社会保险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课程设置
  ————————————————————————————————————————————————————————————————————————————————
  发布时间:2004-08-26 22:07 阅读次数: 461人次
  
  基础课5门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交际英语 中国文化通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专业课8门
  语言学概论 英语精读 中国古代文学 基础写作 英语听说
  西方文化概论 中国民俗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10门
  英汉互译 外国文学 中国古代文献学 文学概论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英语写作 对外汉语教学法 书法 中西文化交流史 国学要籍精讲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20门
  国外汉学研究 外贸英语 旅游英语 语言与文化 唐宋词赏析 西方文论
  训诂学 涉外礼仪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 西方现代派文学 汉语词汇学
  当代文学思潮 《圣经》专题 现代汉语语法 言语交际学 应用文写作
  汉语汉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 影视美学 英美国家概况 汉语语义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 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 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 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 和GIS技术的应用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 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 的初步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 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环境学。

核心知识领域:自然地理学类、资源类、环境类、地图与测量学类、数学与信息类。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地质学基础(72学时),现代地貌学(54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63学时),地图学 (54学时),植物地理学(54学时),土壤地理学(54学时),水文与水资源(54学时),全球环境变 化(双语),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经济地理学(54学时)、计量地理学(54学时),GIS理论与应 用(54学时),城市环境化学(45学时)。

示例二:自然地理学(48学时)、地图学(48学时)、遥感概论(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48 学时)、地貌学(48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8学时)、计量地理学(48学时)、人文地理学(48学 时)、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48学时)。

示例三:普通地理学(36学时)、自然地理学(54学时)、人文地理学(54学时)、综合自然 地理学(54学时)、化学分析(72学时)、环境工程(108学时)、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72学 时)、环境生态学(72学时)、地图学(5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72学时)、遥感概论(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学基础实习、自然地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或区域地理综合实习、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自然地理观测与实验、区域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 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化学教育专业自化学系成立起,就实行蒙、汉两种语言授课,每年招收的本科生均分为蒙语授课班和汉语授课班。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技术的化学专业人才,能够适应中学化学教学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需要。
  化学教育专业主要开设8门专业基础必修理论课及其相关的实验课程,还开设13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和20门专业任意选修课程。具体课程如下:
  专业必修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教学法、结构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实验、分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实验、物化实验、化工基础实验。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化学文献与网络检索、化学史、环境化学、稀土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学、理论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化学教学法研究。
  专业任意选修课:化学专业英语、催化原理、结构分析、统计热力学、化学计算、化学分离法、有机分析、金属有机、有机合成、有机波谱分析、中级无机实验、化学仪器制图、化工制图、精细化工、化学与社会、实验室规划管理、现代无机化学选论、现代分析化学选论、现代有机化学选论、现代物理化学选论。
  实践课 教育实习、工业见习、毕业论文
  学生在校期间从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计划,要求必须取得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最低总学分,必须完成教育实习、工业见习以及教育论文和毕业论文设计,并符合学校关于授予本科生学士学位条例要求,可获得学士学位。
  化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
   2.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基础扎实,实验技能熟练,专业面较宽,能够了解本学科领域内新的发展动态,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具备教师职业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
   5.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适应相近专业的有关工作。
  
  我校社会学学科是以所属二级学科民俗学学科为基础发展壮大的。在民俗学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我校相关学科整体力量的优势,逐步拓展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申请获准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学科特色:我校社会学学科以跨文化研究为特色,以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为核心,形成了北方民族文化变迁与社会流动、牧区社会问题文化学研究、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的特色和优势。
  学科带头人:敖其 扎格尔 亚新
  基础课7门
  写 作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文学概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外国文学作品选
  专业课6门
  语言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 美学概论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9门
  书法 古代文论 马列文论 训诂学 中国古代文献学 比较文学
  西方文论 影视艺术概论 鲁迅研究
  专业任意性选修课26门
  《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礼仪文书写作 小说创作论 应用文写作
  多媒体电脑写作基础 现代诗经学 科举与古代文学 中国戏剧史
  元杂剧研究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小说艺术论 西方现代派文学
  希腊文学研究 东方文学 比较文学 俄苏经典作家研究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周易入门 公关语言学 现代汉语语法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 文化文艺学
  当代民族文学创作与理论 文艺心理学 中国当代文论家研究 语义研究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资本论、经济法学、当代经济学流派、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世界近代经济史。

学科:

门类:

培养目标: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学历,提高素质水平。

主要课程: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哲学。

就业方向:小学教师。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介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景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公益活动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学科:理学
  门类:地理科学类
  专业名称:地理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
  5.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l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理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
   二、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及实验、数字电路及实验、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学科:管理学
  门类:工商管理类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
  ⒈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⒊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⒋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⒌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⒍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毕业论文、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与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奖、助学金:奖学金有5种,即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学生干部和单项奖,根据自身情况可以申请助学金。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专业代码:120407T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航海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物流基础、运筹学、国际贸易实务、海商法、船舶原理与货运、会计学原理、技术经济学、国际航运政策、航运经济学、运输商务管理、国际集装箱运输、港口管理、航运管理。

相近专业:

交通运输学

交通管理专业简介

交通管理专业适合男生报考。

交通管理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交通管理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优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处理交通事故,完成各类交通警务及公路治安管理等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

交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受到相应学科的技能训练,具有具有维持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和车辆检审及管理的能力。

交通管理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交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我国交通政策及法律制度;

3.熟悉国际交通管理的一般运作规律;

4.具备相关交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交通管理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程序设计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为企事业等社会各种组织、团体和机构培养相关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尽可能为更高一级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输送人才。
  心理学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高等数学、人类遗传学、普通心理学、西方哲学史、教育学原理、心理统计学、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价、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一、培养目标: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感测技术等。
  
  学科:管理学
  门类:公共管理类
  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整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开发经营的技术;
  3.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环境科学技术、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地籍管理学、测量学、土地信息系统。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工学学士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考古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2.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3.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5.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6.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历史学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学科:法学
  门类: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政治学与行政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政治学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政治学、行政学、国际政治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等科学方法或技术;
  3.具有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政治体制、决策过程以及党政管理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5.了解政治学及行政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规格:
   1. 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使其成为品质优秀、素质好、基础牢、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2. 扎实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状况。
   3. 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 掌握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具备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 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 计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 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 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学科:管理学
  门类:公共管理类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

  新闻专业课程设置
  ————————————————————————————————————————————————————————————————————————————————
  发布时间:2004-08-26 21:58 阅读次数: 466人次
  
  公共必修课10门
  法律基础 邓小平理论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外 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 毛泽东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专业基础课9门
  现代汉语 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基础 写作学 古代汉语 古代文学作品选
  外国文学作品选 新闻学概论 新闻采访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专业必修课7门
  新闻写作学 传播学概论 新闻评论学 外国新闻事业史 报纸编辑学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学
  限选课9门
  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深度报道研究 新闻标题艺术 新闻史研究专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新闻法学 社会调查与分析 网络新闻学
  电视编导
  任选课12门
  广播电视专题研究 新闻名专栏评析 广播电视主持艺术 新闻语言学
  著名报人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研究 新闻心理学 社会学
  公共关系学专题 广告专题研究 西方新闻专题研究 媒介经济研究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生物科学系:
  (1)简介:该专业一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间或招收两年制专科生。
  (2)课程设置:必修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法、各门课实验。限选类、任选类、实践类课44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要 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民族学理论与知识,能够运用民族学方法调查和分析 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人才。本专业学生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了解相近学科知识和当代学术发展 前沿,学生不仅具有在本学科和相近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素质,而且能够成为从事党 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文化等方面工作,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 民族社区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民族学学科的全面训练,具 有良好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运用民族学田野工作技术探析问题的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 国语并了解国内外民族学发展的前沿,熟知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 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能够从事党政部门管理工作和基层社区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 2.掌握民族学研究方法和民族志技术; 3.具有运用民族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当代民族学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宽厚的学科知识和反思批判的学术素养; 7.具有在学科领域继续深造、发展的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 8.具有在党政部门特别是民族、宗教、民政等行政机构管理以及基层民族社区工作的良好 能力。 主干学科: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 核心课程:民族学导论、考古学导论、社会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民族志、世界民族志、民 族学与人类学史、中国民族史概论、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体质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少从事三个月的田野调查(二年级和三年级)。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学技术、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 培养规格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教育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办出能力;
  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信发展有所了解;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是师资,即为各类师范院校及托幼机构培养师资;二为儿童工作者,即学前教育有关机构工作人员,如学前教育行政工作者、社区幼儿教育指导员、儿童读物编辑及儿童广播与电视节目编导等;三为学前专业的高层次学历教育输送生源。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儿童发展心理学、社会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乐理视唱、学前教育管理学、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美工教育、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
  学科:理学
  门类:数学类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知识,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科:法学
  门类:社会学类
  专业名称:社会工作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杜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应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理念和方法;
  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
  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善于了解国情,善于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个案与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社会环境保护、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青少年社会工作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讨论、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14-1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哲学学士




  学科:法学
  门类:政治学类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
  6.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专业实习、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如学生政治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计算机和通信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 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 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 学知识;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以及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 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4.掌握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相关工具,并具有将其应用于网络系统的设计实 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的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终身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适应学科 发展能力;

6.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 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诚信意识和团 队精神;

8.具有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有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身体健康。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机网络、数字通信、网络工程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开发。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计算机原理(58+6学时)、计算机程序设计(28+8学时)、数据结构(40+6学时)、 操作系统(46+8学时)、计算机网络(44 +10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0+6学时)、数据通信(32 +4学时)、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30+6学时)、网络工程(32+4学时)、网络应用开发与系统 集成(24 +12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28+8学时)、网络安全(30+6学时)、网络管理(32+4 学时)、移动通信与无线网络(30+6学时)、接入网技术(32+4学时)、网络测试与评价(32+4 学时)。

示例二:离散数学(60学时)、电路与信号分析(50 +10学时)、电子技术基础(50 +10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导论(40+20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原理 (48 +12学时)、数据库原理与应用(20+20学时)、操作系统(50+30学时)、数字通信原理(50 学时)、计算机网络原理(50 +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30+20学时)、网络应用编程 (20+20学时)、网络工程设计(20+20学时)、网络攻击与防护(40 +10学时)、网络管理与维护 (20+20学时)。

示例三:电工电子学(32+1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32+16学时)、离散数学(48学时)、程序 设计基础(64+32学时)、算法与数据结构(64+32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32学时)、计算 机组成与结构(48 +16学时)、计算机操作系统(48+16学时)、数据库原理及应用(48 +16学时)、 计算机网络原理(48 +16学时)、路由与交换技术(48+16学时)、计算机网络安全(32+32学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32+16学时)、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48+16学时)、Windows或Linux服务器 管理与应用(32+32学时)、网络系统集成技术(32+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与实训、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设计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网络应 用开发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操作系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807    本科毕业人数:482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物理学 旅游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经济与金融 思想政治教育 生物科学 化学 地理科学 物流管理 汉语言文学 公共事业管理 小学教育 历史学 学前教育 教育学 法学 新闻学 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日语 地理信息科学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教育技术学 工商管理 网络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生物技术 酒店管理 交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行政管理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朝鲜语 民族学 会计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考古学 商务英语 土地资源管理 俄语 城乡规划 哲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汉语国际教育 信息与计算科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经济学 测绘工程 特殊教育 生态学 环境科学 社会学 软件工程 翻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英语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社会工作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5 0 9 0 5 7 5 0 5 5 0 0 5 2 2 2 3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5 5 0 0 0 5 0 0 5 0 5 5 5 5 5 5 5 0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163 140 92 25 108 109 167 125 135 153 31 55 118 41 33 35 92 46 15 80 19 0 55 23 30 30 75 305 50 30 21 14 25 6 22 11 15 21 27 30 35 35 35 36 43 45 45 45 45 45 45 50 60 60 65 110 180 253 0
辽宁 0 0 3 0 0 0 0 0 5 0 0 0 0 0 2 3 3 5 5 1 1 0 0 0 0 0 3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5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1 0 0 0 0 0 5 0 5 0 0 0 1 4 5 0 0 1 1 0 0 5 0 5 1 5 0 0 0 0 0 0 0 6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5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5 0 0 0 0 0 0 0 5 0 4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5 5 5 0 0 6 5 0 0 3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福建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6 5 0 0 5 5 0 5 5 0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3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2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5 0 0 0 5 5 5 0 0 5 0 0 5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5 0 0 0 5 5 5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5 5 0 0 5 6 5 5 0 5 0 5 5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广东 6 0 0 0 0 0 0 0 5 0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5 7 0 0 0 2 0 5 5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5 0 0 0 5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5 0 5 0 0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5 0 0 5 5 0 0 0 5 0 0 0 0 0 0 0 5 5 5 5 0 0 2 0 5 0 0 5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6 0 0 0 0 5 0 0 0 5 5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5 0 5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7 0 5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0 0 5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5 0 3 0 0 0 5 5 5 0 5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2 0 0 0 2 0 0 0 0 0 1 0 0 0 5 0 0 4 5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