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

普通本科
内蒙古医科大学
毕业生数据

4093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内蒙古医科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2012年,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学校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设有金山校区(主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及红山口教学基地。总占地面积12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61亿元,图书馆馆藏印本文献126.65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67个、电子图书33.27万种、电子期刊25.77万种。学校设有17个学院,12个临床医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99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6266人。其中,本科生12047人、专科生(高职)744人、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3116人、留学生54人,民族预科生8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18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23人。

学校共有36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5门。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2个,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4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3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4个、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7人,专任教师966人,其中教授308人,副教授2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3.79%。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杰出人才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63个、个人10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18人次。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4个和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3项,软件著作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7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等成员单位。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蒙古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和“艰苦创业、和衷共济、革故鼎新、洁己奉献”的“内医大品格”,坚持现代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并重、以蒙医药学为特色协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医科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职业道德优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综合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眼视光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光学和视光 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进行验光配镜、各种眼镜加工与维修整形等能力, 从事眼屈光检查、验光、配镜、接触镜验配、视功能训练、眼镜维修检测、双眼视功能检查 和处理、眼镜店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验配眼镜店、眼镜连锁企业、医院验光配镜中心、视光保健中心、各省市残联 低视力验配康复中心,从事验光配镜、屈光检查、眼镜加工、接触镜验配、视功能训练、眼 镜维修检测、验光配镜培训、眼镜销售、眼镜店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2.具备开具眼镜验光处方的能力;

3.具备接触镜验配和相关问题处理能力;

4.具备对常用验光和加工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能力; 5.具备对各种屈光不正的性质和程度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和矫正的能力; 6.具备双眼视功能检查和处理的能力; 7.具备低视力检查和助视器验配能力; 8.掌握各种眼镜的加工技能; 9.了解眼镜架、眼镜片的材质和性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眼屈光检查、验光技术、双眼视功能检查和处理、接触镜验配技术、低视力检查和诊断 技术、眼镜材料与工艺、眼镜维修检测技术、眼镜营销实务、眼镜店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眼屈光检查、验光技术、接触镜验配、眼镜装配工艺操作、眼镜维修、整形 和校配等项目实训。

在验配眼镜店、眼镜连锁企业、医院验光配镜中心、视光保健中心、低视力验配康复中 心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眼镜验光员(中级、高级) 眼镜定配工(中级、高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康复技术眼视光与配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眼视光学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14    研究生毕业人数:1172    本科毕业人数:286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39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眼视光技术
北京 0
天津 0
河北 0
山西 0
内蒙古 0
辽宁 0
吉林 0
黑龙江 0
上海 0
江苏 0
浙江 0
安徽 0
福建 0
江西 0
山东 0
河南 0
湖北 0
湖南 0
广东 0
广西 0
海南 0
重庆 0
四川 0
贵州 0
云南 0
西藏 0
陕西 0
甘肃 0
青海 0
宁夏 0
新疆 0
台湾 0
香港 0
澳门 0
外籍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