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程学院

普通本科
黑龙江工程学院
毕业生数据

360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被列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工程文化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学校图书馆藏书110余万册,《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50人。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现有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设计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动力、光学、计算机3个国防特色学科,寒区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专业入选国家/省“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6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龙建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用友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学校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龙建路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黑龙江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学校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4.0智能制造教育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室、BIM中心、VBSE综合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商用车联网大数据监控管理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徕卡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企共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芬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与台湾中原大学结成姊妹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7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金融工程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会计学
  • 建筑学
  • 市场营销
  • 工程管理
  • 产品设计
  • 城乡规划
  • 动画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工艺美术
  • 测绘工程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环境设计
  • 地理信息科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车辆工程
  • 英语
  • 交通工程
  • 俄语
  • 交通运输
  • 社会工作
  • 汽车服务工程
  • 网络与新媒体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工程
  • 人工智能
  • 自动化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化学
  • 功能材料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土木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程造价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财务管理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体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类金融企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金融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中突出金融量化方法的学习,强调对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金融机构业务、信托业务、银行理财、量化投资、金融产品定价和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资格和能力

培养方向:金融工程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数学、金融法、金融学、金融工程、财务报表分析、金融衍生工具,公司金融、固定收益证券、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国际投资。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立春18646122265 0451-88028965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市政工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道路、桥梁、市政工程等建设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交通建设单位、市政工程企事业单位,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维修工作,也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地质、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BIM、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工程概预算。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勘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家平13936645907 0451-88028632

会计学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基本的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师、审计师等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方向:工程会计、审计、会计信息化三个方向。

主要课程: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法、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高级会计学、施工企业会计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倪明辉 13845070608 0451-88028962

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强、团队协作好、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建筑素养和较强的设计能力;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科学研究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科学研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该专业四年后可选择进入我校与北京建研院、上海鲁班建筑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建筑学院”学习。

主要课程:美术、建筑制图、形态构成、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建筑力学、建筑美学、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环境艺术概论、环境生态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建筑法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建筑表现、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素描实习、建筑画实习、建筑认识实习、构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调研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建筑设计集中训练、建筑构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五年

要求考生有一定美术基础。

专业咨询教师:方 鸣 13936165925 0451-88028631

市场营销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的专业。黑龙江省市场营销专业排名前十强。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注重在实际应用中拓展专业内涵,并创造性地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以市场营销活动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主线,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面向营销管理、市场策划、电子商务与物流等行业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方向: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三个方向。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电子商务概论、物流管理、谈判与沟通技巧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袁基瑜13009879416 0451-88627785

工程管理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公路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设备、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现代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建筑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公路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建筑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公路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实习、造价软件模拟应用实习、施工图预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陈 茜 13936562935 88028660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设计基础、产品设计方法学、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佟 强 13936548564 0451-88627861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城乡建设领域从事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工作,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乡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城乡与房地产开发机构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道路交通、区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素描实习、建筑画实习、认识实习、计算机表现实践、城乡调研实习、村镇规划设计、规划师实践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五年

要求考生有一定美术基础。

专业咨询教师:孙洪庆13945668803 0451-88028634

本专业主要学习动画相关制作技能,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流程,为能够从事动画生产和影视创作构建稳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保证。主要培养从事网络、手机、影视等媒体的动画制作、游戏开发、VR、AR技术应用、CG制作等相关行业,具有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及动画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漫画插图、后期合成与制作、动画短片制作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杨 林 13945178685 0451-88628428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市政工程和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给排水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环保部门等单位从事城市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城市水系统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土建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技术、工程力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分析化学、水微生物学、泵与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工程概论、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给水排水CAD、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建筑CAD训练、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微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泵与泵站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 敏15804663681 0451-88028851

本专业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信心,掌握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美术理论与技法,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向,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独立设计制作以漆为主要材料的工艺美术作品,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及自主创业实体中从事设计、制作、管理、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漆艺史、漆艺技法、立体造型设计、漆画创作、工艺品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肖禹蓁13703610707 0451-88027867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全国首批两个测绘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黑龙江省“十一五”和“十二五”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专业。2014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与瑞士徕卡公司共建“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数字化测绘实验室等实验室和2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测绘地理信息、建筑、冶金地质勘察、交通等领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测绘、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国土与房产、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地图制图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曹先革 13946091109 0451-88028815

本专业拥有校企共建“摄影测量与遥感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和“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等实验室和1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面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培养掌握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影像信息获取及处理、目标识别及三维重建、地理信息应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影像解译、分析以及计算机视觉和电子技术应用开发能力,掌握从影像中恢复重建空间三维信息和识别影像上目标属性的方法。

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课程:电磁场理论、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波技术、遥感原理与方法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玉娟 13654562030 0451-88028750

本专业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能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外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施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空间效果图设计、室内空间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崔云飞 13091898371 0451-88028791

本专业拥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实验室”、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GIS实验室等实验室和1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城市规划、智能交通、资源调度、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要求,可从事社会各行业中与地理空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相关的教学、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梅晓丹 15545579163 0451-88028750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兴彬 15046100976 0451-88627724

本专业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能源车辆、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汽车工程传感与测试技术、专用汽车与汽车改装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苏清源 13351882466 0451-88028651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英语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其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英语专业就业口径宽,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英语专业学生出国、考研的机会也相对较多,现400多名毕业生中,近10人出国留学,44人考取包括清华、人大、上海交大、哈工大、吉大、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在内的法学、对外汉语、高等教育学、新闻与传播、金融等专业研究生,现有2人在香港中文大学和中山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研、旅游等相关领域从事外事、翻译、教育、商务、科技交流、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黄天琪13945079696 0451-88028273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系统掌握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交通企事业单位的交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交通路网规划与交通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宏观交通安全分析及微观事故处理、轨道交通运营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交通工程领域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测量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交通运筹学,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系统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规划理论,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吉淑娥 13796673063 0451-88627820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社会担当、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以培养俄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综合技能,能够在外贸、电商、旅游等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和外事管理等工作。2014年以来,俄语专业先后有六名同学获得俄罗斯政府奖学金资助,公派到莫斯科、喀山等地著名高校学习深造。学校积极开展对俄国际交流,学生每年有机会参加俄罗斯远东高校组织的国际暑期夏令营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了语言实践平台。该专业自2012年成立以来,四届毕业生中已有八名同学分别考取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等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俄语专业学生可以考取商务俄语初级、商务俄语中级证书。

毕业去向:考研、外贸、边贸、旅游、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领域,从事翻译、外事文员、俄罗斯市场拓展专员、进出口业务员和外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俄语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口语、俄语听力、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概况、商务俄语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汤 洵13903659031 0451-88028274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交通运输企业及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及管理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枢纽场站设计、运输组织调度与运输设备运用管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运筹学、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组织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汽车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检测与维修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 强 15046052659 0451-88627815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和协调生活关系、预防、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专业使命;以利他主义和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以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管理学、医学等为学科基础;以推动人类福祉为愿景的应用型专业。作为一个国际广泛认可的独立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属于应用社会科学的范畴,是集理论与实务为一体、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现为国际社会工作高校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黑龙江省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督导专业委员会、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学会、社会学会副会长单位。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认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能在各级政府、 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部门相关岗位从事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发展性社会工作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部门相关岗位从事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导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政策概论、社会统计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区社会工作、社会保障概论等。

主要实践环节:社会工作专业导向、社会工作专业基本技能实习、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夏权威 15045654590 0451-88627756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适合在大中型生产企业、汽车配套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营销企业、车辆保险与评估企业、汽车改装企业、能源回收与再制造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从事汽车运用、检测、维修和设计,汽车营销、保险理赔和评估,汽车相关产品规划设计,以及汽车服务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专用汽车改装与设计、汽车事故工程、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再生技术、车辆定损与理赔、汽车与配件营销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朱荣福 13945165653 0451-88028651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2年招生,是东北三省首家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专业以文学、新闻学、传播学为背景构建跨学科师资团队,本专业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并注重专业实践和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把握传统媒体和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变革趋势;理解信息网络交叉融合的发展方向、网络与新媒体业态的多样性;掌握和运用新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战略等知识结构体系,最终培养能够服务于互联网络、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媒体行业所急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政府机构,大中型企业,书刊、杂志、报纸等新闻出版行业,教育与科研机构,新媒体、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和媒介传播公司,从事媒体策划与传播、数字化出版、新媒体研发、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的组织与采集、媒体内容管理、策划与策略分析等工作。

主要课程:新媒体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传播、新媒体内容产品策划、新媒体受众调查和数据分析、新媒体产业、新媒体广告、音频编辑Audition、视频编辑Edius、Flash、3DMAX、AE特效制作。

专业建设:现有新媒体制播实训中心,包括平面采编实验室、音频采编实验室、视频采编实验室、虚拟音视频融合实验室、全媒体融合实验室,并与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培养计划。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赵莉莉 13836100030 0451-88627750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成形方法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训练,胜任现代工业生产,能够运用材料成形技术、模具技术及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成形工艺分析、模具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轻工家电、计算机等工业领域从事各种制品的产品设计、结构优化、材料成形加工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生每年考研录取率列各专业前茅,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材料成形检测与控制、材料加工CAD/CAM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基础、材料成形设备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毕凤阳13030002151 0451-88028771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始于1987年创办的机电与液压传动专业,历经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09开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是集机械、电子、控制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工程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就职于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微型和精密仪器等技术领域,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齐建家15004685303 0451-88028766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17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毕业生可在机械制造、汽车、材料、机电产品及装备等工业领域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及开发、设计及教学、生产及管理和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可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近几年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陈树海18645110895 0451-88028761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能够在常规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装置、制冷与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热力发电及新能源发电、汽车制造、发动机、城市供热、制冷与空调,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动力装置的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业部门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涉及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中车集团,以及杭州锅炉集团、长城汽车、美的空调、万家乐电器、格兰仕电器、伊利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并且本专业研究生考取率也取得良好的成绩。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与仪表、热力工程控制、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热力设备原理、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耿瑞光13069864821 0451-88028845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具备自动测试系统集成的基本知识及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具备智能仪器与工业仪表的基本知识及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掌握电路基础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与控制和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接受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毕业去向:可在测控仪器、计算机辅助测试、信息处理以及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从事综合研究、应用设计开发、试验分析、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系统运行、设备维护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系统软件设计基础、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A、数字电子与EDA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及检测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工程光学、精密机械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 曲贵波 18686741672 0451-8862792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其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电机、电器及控制、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电气工程施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电气及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集成、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能在电机、电器及控制、智能电网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改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现场一线电气工程师。

毕业去向:毕业生可在电气工程领域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建造及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数电基础、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电机学、供配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希凤 15124502927 0451-88028623

本专业系统学习现代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及应用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电子信息理论和技术,具有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特点。本专业培养适应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电子、信息和通信相关电子信息行业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

毕业去向:毕业后可在电子系统工程、通信工程、智能仪器仪表工程、消费类电子工程、医疗电子工程、汽车电子工程、物联网工程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从事综合研究、应用设计开发、试验分析、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系统运行,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与EDA技术、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软件无线电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刘海成13946197618 0451-88627925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自动化专业结合自动化行业的特点以及社会需求,构建了基于知识、素质、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制造工业、过程工业等领域,从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面向制造、电力、建筑、制药、石油化工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数电基础、计算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PLC控制系统等。

学制:4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 鹏 13804625485 0451-88028598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备复合材料设计、制备、成型加工、性能测试与表征等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够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一线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金属固态相变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丽雪13804638545 0451-88028576

本专业立足龙江,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业及金属材料生产与加工等相关行业生产一线从事设计、生产、检测、研发等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目标1:系统掌握材料制备、材料加工成型、工艺设计、结构与性能表征等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标2:具备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质量保证与控制、技术改造、生产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目标3:能够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的途径拓展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知识、新技术实施节能、节材和环保等措施。

目标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书面表达和交流沟通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角色转换。

目标5: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于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经过毕业后5年左右的社会和职业实践,事业发展预期如下:

预期1:具有独立和协作分析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能够作为技术骨干从事工艺设计、产品生产及检测等方面的工作。

预期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独立承担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技术研发或改造工作。

预期3:具有良好的管理和决策能力,能够作为部门负责人或业务主管从事生产、营销、行政等管理工作。

培养方向:焊接技术与工程方向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成型基础、金属固态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金属热处理工艺、焊接冶金学及焊接性、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结构、金属材料失效分析。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杨 闯13836093915 0451-88028576

本专业于2017年6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为校级重点专业,教育部第二批、黑龙江省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本专业与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合作,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资质的焊接工程师。

本专业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面向生产一线,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生产、管理、设计、研发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聚合物成型工艺、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朱传勇13766831310 0451-88028397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功能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成型、结构与性能表征等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能够在生物工程、医疗器械、医药及材料生产加工等工程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分析测试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国星13936304191 0451-88028576

物联网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慧医疗、智能环境、智能家居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物联网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与集成、物联网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了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基本理论,具有工程基础厚、创新能力强等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人才培养项目。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是教育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推广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双方联合培养物联网、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入校后与合作企业签订《就业服务协议》,毕业后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就业。新生入学后在计算机类中选拔学生参加该项目。

主要课程:物联网工程专业分为物联网工程和4G移动通讯两个方向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及应用、Zigbee协议与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4G全网建设技术。

物联网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控制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智能交通系统设计实现。

4G移动通讯方向:通信导论、光接入技术及应用、PTN分组传送技术、LTE移动通信技术、LTE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主要实践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工程应用实习、Linux操作系统实验、Zigbee课程设计、传感器应用实习、4G全网组建实习、云计算应用实习、嵌入式应用实习、物联网工程应用实习、光接入技术实习、PTN承载网组建实习、LTE移动网络组建实习、网规网优工程实习、三网融合创新应用实习。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 苗 强 18575500473 王亚东 13796651186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设计基于计算原理的计算机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及进行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管理,具有良好的修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从事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健康、智慧交通、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程设计、项目开发、系统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处理器体系结构与编程、软件工程、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Java 语言、J2EE 应用框架、Android程序开发、HTML5应用开发、智能手机游戏开发、IOS开发等。

主要实践环节:大学物理实验、大学数学实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企业工作流程体验实习、IT项目管理实训、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运海红 15145008752

本专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原理,研究和解决软件工程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能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应技术工作,并能够在一个由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的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发挥作用,在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人工智能、信息检索、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教育、医疗健康、智慧交通等行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专业基础课程: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软件工程概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统一建模语言与软件建模、计算机网络。

专业课程: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大型数据库、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项目管理、人机交互技术、统计机器学习、信息检索、数据挖掘、Python程序设计、电子商务、Web应用开发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iOS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综合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实验、软件工程、职业实践、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软件工程企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 军 18686838005 0451-88028551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交通建设、建筑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工程建造、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实施的61所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该专业一年后可选择进入我校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国际工程管理学院”学习,亦可进入我校与北京建研院、上海鲁班建筑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建筑学院”学习。

1.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交通建设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从事道路、桥梁及一般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维修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桥涵水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概预算、路桥设计软件应用。

跨方向选修课:房屋建筑学、隧道工程、钢结构与装配化。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路桥检测实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勘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2.建筑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建筑管理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和一般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技术、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设计软件应用。

跨方向选修课: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3.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建设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养护管理等工作,亦可在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地下工程结构设计、隧道工程、边坡与基坑支护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工程概预算。

跨方向选修课: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钢结构与装配化。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地下结构检测实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武 鹤 13904802855 0451-88028567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以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审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项目管理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等,从事工程造价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学、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公路工程、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工程概预算、建筑BIM算量、建设法规、运筹学、工程造价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主要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公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造价软件模拟应用实习、工程招投标实习、施工图预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 琦13836113186 0451-88028660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要,新建的全日制本科特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城市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人防工程、城市地下铁道、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地下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工程结构设计、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概预算。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集中实验、土工集中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连志15945195183 0451-88028661

本专业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骨干专业之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资产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为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金融机构、证券投资、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公司、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服务的财务管理学科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方向:投资理财方向、资产评估学两个方向。

主要课程:经济法、初级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学、会计信息化、商业分析、资本运营、金融学、资产评估学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洪 杨18003640037 0451-8802896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605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土木工程 工程造价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建筑学 工程管理 城乡规划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测绘工程 遥感科学与技术 地理信息科学 车辆工程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 汽车服务工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器人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人工智能 自动化 复合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 功能材料 物联网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财务管理 金融工程 会计学 市场营销 产品设计 动画 工艺美术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英语 俄语 社会工作 网络与新媒体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