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程学院

普通本科
黑龙江工程学院
毕业生数据

2092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黑龙江工程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黑龙江省交通厅所属的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原冶金部所属的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更名为黑龙江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被列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百所示范校、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黑龙江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学校总占地面积近80万平方米。校园内,工程文化韵味浓厚,建设有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楼、逸夫图书馆、大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工程文化博物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设施,具有泛在的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学校图书馆藏书110余万册,《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测绘工程》《交通科技与经济》等刊物公开发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50人。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现有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设计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动力、光学、计算机3个国防特色学科,寒区绿色低碳交通技术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学校现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专业入选国家/省“双万计划”一流建设专业,6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学校始终坚持需求导向,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教融合、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与行业企业共建了龙建学院、龙建国际工程管理学院、智慧建筑学院、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中兴通讯ICT学院、信息与智能控制学院、新道用友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行业学院。学校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龙建路桥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黑龙江省首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学校建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工业4.0智能制造教育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践中心、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室、BIM中心、VBSE综合实训室、ARE虚拟仿真实训室、商用车联网大数据监控管理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徕卡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等产教融合基地。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0余个。学校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共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企共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学校建有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芬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与台湾中原大学结成姊妹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西伊利诺伊大学、芬兰卡雷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

学校立足龙江,面向行业,辐射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美誉,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是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并连续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省级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师德建设“十佳先进单位”、黑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70余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形成了今天的黑龙江工程学院“以国家需要为第一使命、以龙江需求为第一责任、以人民满意为第一目标”的新时代目标追求,引领学校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土木工程
  • 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
  • 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测绘工程
  • 地理信息科学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
  • 交通工程
  • 交通运输
  • 车辆工程
  • 汽车服务工程
  • 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程造价
  • 建筑学
  • 工程管理
  • 城乡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为了满足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需要,新建的全日制本科特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城市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人防工程、城市地下铁道、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领域从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地下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房屋建筑学、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工程结构设计、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概预算。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集中实验、土工集中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连志15945195183 0451-88028661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市政工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道路、桥梁、市政工程等建设领域从事设计、施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交通建设单位、市政工程企事业单位,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以及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维修工作,也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地质、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BIM、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基础工程,隧道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市地下管网工程、工程概预算。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勘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家平13936645907 0451-88028632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市政工程和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研发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规划部门、设计单位、给排水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环保部门等单位从事城市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城市水系统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以及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土建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计算机技术、工程力学、水力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分析化学、水微生物学、泵与泵站、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工程概论、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工艺设备基础、水工程施工、水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给水排水CAD、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建筑CAD训练、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微生物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泵与泵站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 敏15804663681 0451-88028851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在交通建设、建筑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工程建造、经营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是教育部首批实施的61所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于2015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该专业一年后可选择进入我校与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国际工程管理学院”学习,亦可进入我校与北京建研院、上海鲁班建筑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建筑学院”学习。

1.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交通建设管理部门、设计单位、施工企业从事道路、桥梁及一般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养护维修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桥涵水文、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工程概预算、路桥设计软件应用。

跨方向选修课:房屋建筑学、隧道工程、钢结构与装配化。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路桥检测实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勘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2.建筑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建筑管理部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和一般土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技术、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设计软件应用。

跨方向选修课: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结构试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3.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建设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养护管理等工作,亦可在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导论、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测量、荷载与结构可靠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建筑BIM、岩土工程勘察、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地下工程结构设计、隧道工程、边坡与基坑支护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建筑工程概预算。

跨方向选修课: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钢结构与装配化。

主要实践环节:土木工程CAD制图、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地下结构检测实验、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武 鹤 13904802855 0451-88028567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全国首批两个测绘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之一,黑龙江省“十一五”和“十二五”省重点专业,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试点专业。2014年测绘工程专业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首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与瑞士徕卡公司共建“现代测绘技术实验室”、数字化测绘实验室等实验室和2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测绘地理信息、建筑、冶金地质勘察、交通等领域,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测绘、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国土与房产、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地图制图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曹先革 13946091109 0451-88028815

本专业拥有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实验室”、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数据、物联网与GIS集成技术实验室、GIS实验室等实验室和1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的毕业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城市规划、智能交通、资源调度、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要求,可从事社会各行业中与地理空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合、评价、决策等相关的教学、研究、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梅晓丹 15545579163 0451-88028750

本专业拥有校企共建“摄影测量与遥感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和“摄影测量与遥感实验室”等实验室和10多个专业实习基地。本专业所属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十二五”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专业面向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培养掌握遥感科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影像信息获取及处理、目标识别及三维重建、地理信息应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图形图像信息处理、影像解译、分析以及计算机视觉和电子技术应用开发能力,掌握从影像中恢复重建空间三维信息和识别影像上目标属性的方法。

毕业生可在测绘、遥感、地质、水利、交通、农业、林业、石油、矿山、煤炭、国防、军工、城建、环保、文物保护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与摄影测量与遥感相关的科研、教学、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主要课程:电磁场理论、电路信号与系统、微波技术、遥感原理与方法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张玉娟 13654562030 0451-88028750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系统掌握交通工程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交通企事业单位的交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交通路网规划与交通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宏观交通安全分析及微观事故处理、轨道交通运营技术管理与设备维护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交通工程领域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测量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交通运筹学,交通工程基础,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系统工程,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规划理论,交通设施设计,交通安全,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事故分析与处理。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吉淑娥 13796673063 0451-88627820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交通运输工程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交通运输企业及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及管理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枢纽场站设计、运输组织调度与运输设备运用管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检测与维修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运筹学、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组织学、运输技术经济学、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汽车工程材料与制造基础、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载运工具检测与维修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王 强 15046052659 0451-88627815

本专业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车辆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汽车构造、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试验学、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计算机辅助设计、新能源车辆、汽车节能与环境保护、汽车工程传感与测试技术、专用汽车与汽车改装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苏清源 13351882466 0451-88028651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毕业后适合在大中型生产企业、汽车配套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营销企业、车辆保险与评估企业、汽车改装企业、能源回收与再制造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从事汽车运用、检测、维修和设计,汽车营销、保险理赔和评估,汽车相关产品规划设计,以及汽车服务相关领域科研、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外语、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专用汽车改装与设计、汽车事故工程、汽车企业经营管理、汽车再生技术、车辆定损与理赔、汽车与配件营销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朱荣福 13945165653 0451-88028651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工程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现代成形方法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训练,胜任现代工业生产,能够运用材料成形技术、模具技术及相关科学知识,进行成形工艺分析、模具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及生产组织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到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轻工家电、计算机等工业领域从事各种制品的产品设计、结构优化、材料成形加工工艺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生每年考研录取率列各专业前茅,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考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材料成形检测与控制、材料加工CAD/CAM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基础、材料成形设备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毕凤阳13030002151 0451-88028771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始于1987年创办的机电与液压传动专业,历经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09开设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是集机械、电子、控制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专业。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工程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能在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就职于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微型和精密仪器等技术领域,就业前景良好。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接口技术、机电传动技术、机器人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齐建家15004685303 0451-88028766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机械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2017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毕业生可在机械制造、汽车、材料、机电产品及装备等工业领域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及开发、设计及教学、生产及管理和产品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可考取相关专业研究生。近几年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陈树海18645110895 0451-88028761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面向能源、动力工程等领域,能够在常规能源转换与利用、动力装置、制冷与空调、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热力发电及新能源发电、汽车制造、发动机、城市供热、制冷与空调,以及其他涉及能源利用和动力装置的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业部门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涉及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大唐集团、龙源电力集团、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中国铁路建设、中车集团,以及杭州锅炉集团、长城汽车、美的空调、万家乐电器、格兰仕电器、伊利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并且本专业研究生考取率也取得良好的成绩。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工程流体力学、电工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检测技术与仪表、热力工程控制、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热力设备原理、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技术、制冷与空调技术等。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耿瑞光13069864821 0451-88028845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以及工程造价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审计、工程造价咨询公司、项目管理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等,从事工程造价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学、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公路工程、工程经济学、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公路工程概预算、建筑BIM算量、建设法规、运筹学、工程造价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

主要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公路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造价软件模拟应用实习、工程招投标实习、施工图预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李 琦13836113186 0451-88028660

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相关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强、团队协作好、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建筑素养和较强的设计能力;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科学研究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单位、建筑科学研究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该专业四年后可选择进入我校与北京建研院、上海鲁班建筑公司、深圳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建筑学院”学习。

主要课程:美术、建筑制图、形态构成、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建筑力学、建筑美学、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物理、建筑设备、环境艺术概论、环境生态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建筑法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建筑表现、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素描实习、建筑画实习、建筑认识实习、构造工地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调研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建筑设计集中训练、建筑构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五年

要求考生有一定美术基础。

专业咨询教师:方 鸣 13936165925 0451-88028631

工程管理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测量学、工程结构、建筑施工、公路工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设备、运筹学、工程经济学、现代项目管理、建设法规、建筑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公路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财务管理、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测量实习、建筑施工课程设计、建筑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装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公路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实习、造价软件模拟应用实习、施工图预算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制:四年。

专业咨询教师:陈 茜 13936562935 88028660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在城乡建设领域从事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工作,尊重地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乡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城乡规划管理部门、城乡与房地产开发机构等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亦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原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城市设计原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道路交通、区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设计、建筑BIM等。

主要实践环节:素描实习、建筑画实习、认识实习、计算机表现实践、城乡调研实习、村镇规划设计、规划师实践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五年

要求考生有一定美术基础。

专业咨询教师:孙洪庆13945668803 0451-88028634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34    本科毕业人数:205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工程造价 建筑学 工程管理 城乡规划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 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地理信息科学 遥感科学与技术 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 车辆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交通运输(硕士研究生)(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机器人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