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普通本科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生数据

3642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普通高校。

学校始建于1997年。200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开始实施国家计划内招生。2011年,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更名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在省内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河北省教育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学校升格本科院校,更名为现名。

学校坐落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西南高教区,占地面积近千亩,自然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馆藏图书数量充足,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专业实验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等一应俱全。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面向生产管理一线,政治合格、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办学26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毕业生60000余人,学生就业分布全国,很多已成为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学校立足河北,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建筑与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数智产业学院8个二级学院,在校学生达19644人。

学校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为引领,科学整合了信息技术、建筑及装饰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商贸流通、文化和艺术5个专业集群,对接信息技术、建筑装饰、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商贸流通、艺术文化5个产业链,构建了既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又符合自身特点的学科专业体系,是我省高校中开设IT类本科专业最多、最全、最新的高校。共开设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土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信工程及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金融工程、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与新媒体、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数字媒体艺术39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培育办学特色。先后与新龙科技集团创建软件产业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用友/新道智能财务产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建华为现代产业学院,与百度合办区块链工程专业,与清博教育集团合办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与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及国际产学研合作等各类型、各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学校为“全国影响力高校”“全国就业质量建设示范高校”“河北省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单位”“星级安全校园”“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教育单位”,历年办学年检均为优秀院校。学校在“挑战杯”“学创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品茗杯”等全国知名赛事中获得佳绩,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文艺作品入围“荷花奖”终评,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中取得全省冠军等,优秀的办学成果和事迹在中央和国家重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和各大网站予以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德凝道”的校训和“闯、创、容、融”的大学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战略,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在建设具有良好质量信誉、较大社会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道路上自信前行。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电子商务
  • 软件工程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网络与新媒体
  • 测绘工程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区块链工程
  • 虚拟现实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网络工程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风景园林
  • 城乡规划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财务管理
  • 市场营销
  • 金融工程
  • 审计学
  • 工程造价
  • 跨境电子商务
  • 电子信息工程
  • 土木工程
  • 通信工程
  • 工程管理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建筑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 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 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 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电子 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经济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核心方向,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核心原理知识和思维,具备分析解决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与工程的设计、应用、测试和技术支持等工作,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以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为基础,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指导,瞄准国家大数据战略需求,形成了大数据开发和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两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本专业基于“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京津冀及雄安新区,致力于培养掌握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精通大数据处理与分析、算法研发、可视化等技术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物体电子感知、网络构建和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物体检测、网络监控和状态信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物联网关键技术开发能力,以及组织和实施物联网应用项目的能力;能从事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知识,具备新媒体传播应用能力,具备网站和自媒体平台的策划和制作能力、新媒体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能力、新媒体产品创意以及新媒体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今日头条合作,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极大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以“立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面向社会需求”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地面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编绘、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数字化测绘、各种工程测量、地籍测量、控制测量、摄影测量等方面较强的测绘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国家基础测绘、城市与工程建设、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国土资源调查、城市规划与管理等部门从事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重实践、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 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 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 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环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具有建 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 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 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 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 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 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 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 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 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 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 (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 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 (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 (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 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应对社会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工程意识和素质,具有区块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区块链项目管理与实施能力和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信息搜索分析的职业素质,具备在未来成为区块链行业骨干,在区块链项目系统设计开发、区块链项目管理、区块链系统服务等领域发挥创新纽带作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干课程

Java编程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密码学、区块链原理与技术、Dapp应用开发、智能合约技术与开发、联盟链开发、算法设计与分析。


三、就业方向

区块链运维工程师、区块链测试工程师、区块链应用架构师、智能合约开发工程师、联盟链开发工程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艺术设计审美能力,适应数字时代与信息社会发展,掌握计算机图形及计算机视觉基本原理,掌握模式识别基本原理,掌握软件开发基本方法和工具,掌握虚拟现实产品内容设计与制作,掌握虚拟现实软硬件集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领域:

(1)能在虚拟现实软硬件企业从事虚拟现实有关产品研发和创作工作。

(2)能够在教育、医疗、航天、制造业、军事等传统行业虚拟化升级中承担开发、部署、维护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关工作。

(3)能够在影视、游戏、直播、文创、社交、购物等新兴产业承担虚拟现实有关产品的研发、部署、维护和应用;

(4)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旨在培养拥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知识,具备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熟悉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与管理流程,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专业教育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课程为核心;强化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与数字取证两个专业方向,涵盖密码分析、安全协议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数字取证技术、网络对抗原理、Web安全等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与技能;通过综合实践与工程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可在政府、军队、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电子对抗、网络对抗等国防保卫事业,以及司法鉴定、刑侦、公共服务、管理等公共安全业务;可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工作;可在学校、研究院所、培训机构等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培训、咨询等业务,就业面广、选择多,职业前景非常广阔。


网络工程开设云计算方向,旨在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通信和云计算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战技能,具备网络工程与云计算领域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系统部署、系统集成、系统管理与维护等能力,能够从事IT领域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代码:080710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C/C++语言、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Verilog、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基础、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电子学、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硬件描述语言、集成电路EDA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版图设计、低功耗设计等。课程体系能够使学生既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应用开发和创新能力。

相近专业:

电子信息技术 信息工程 电波传播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从事集成电路及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及应用,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物理、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方法;4.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扎实的自然科 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研 究、开发、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 基础理论,掌握微电子器件及集成电路的原理、设计、制造、封装与应用技术,接受相关实验技术 的良好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微电子科学 与工程领域初步具有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开阔的科学视野;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基础;

4.具备微电子材料、微电子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封装技术和 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

5.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 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以及撰写论文、报告和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微电子 器件原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微电子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系统测试、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 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原理(6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半 导体物理(64学时)、电子线路A(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48学 时)、集成电路工艺原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数字集成电路原理(64学时)、电 子系统设计(64学时)、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48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理论(48学时)、电磁场理论(4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4学时)、信号与 系统(64学时)、数字电子线路(64学时)、固体物理学(64学时)、半导体物理学(64学时)、集成 电路原理与设计(64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48学时)。

示例三: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5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学时)、固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物理(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64学时)、半导体工艺原理 (48学时);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32学时)、集成电路CAD (32学时)、集成电路工艺设计(32学时)、半导体光电材料(32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原理(32 学时)、半导体光电器件工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微电子技术 专业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园林规划、风景名胜、城乡绿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发展、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设计及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技能,熟悉城乡规划学科相关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参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熟悉大数据管理技术与方法;掌握量化分析工具、大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使用,具备利用商务数据进行智能定量分析与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从事大数据分析、商业智能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金融和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资本运作和财务分析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组建双师教学团队,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突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金融工程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该专业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授课,主要培养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金融技术与开发及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审计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继续发展潜力。
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工程法规及土木工程等基本知识,具有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力,从事建筑、安装等工程的招投标、概预算、审计等工作,懂施工、精预算、会管理、通经济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商务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客服、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职业前景:在各类涉外企业、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培训机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研发、设计、管理及教育等工作。


本专业在“人工智能”等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及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子设备、智能控制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从事各类电子设备、智能控制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设计、调试、制造、应用开发及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河北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旨在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和相关实践锻炼,具备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建筑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具有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通信网等专业基本知识;具备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微波天线技术构建、优化和管理大中型通信网络的应用能力;能从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制造、开发和应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电子信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基本能力;能从事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建筑创新思维、设计创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管理、科研等一线工作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开设有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美术基础实验室、快题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和3个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适应对外经贸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与外贸企业紧密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以 “专业+外语”为特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通过我校与国外大学的合作关系出国留学。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364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电子商务 软件工程 工程造价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工程 网络与新媒体 区块链工程 虚拟现实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网络工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跨境电子商务 审计学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风景园林 城乡规划 建筑学 金融工程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工程管理 测绘工程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土木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6 14 10 4 11 4 4 8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58 193 154 36 92 84 151 277 144 163 163 130 77 87 87 119 74 38 122 212 33 65 65 120 27 48 103 81 82 174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3 1 0 0 0 2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8 0 0 10
吉林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3 7 0 0 0 0 0 0 0 0 4
黑龙江 3 6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2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3 0 0 0 5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5 4 0 0 0 0 0 0 5 0 0 2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6 10 0 0 5 9 0 0 0 0 0 0 0 0 0 0 10 0 0 3 0 0 0 0 5 0 7 0 0 5
河南 0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2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8 0 0 0 6 0 0 0 0 0 0 8 0 0 8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2 0 1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6 0 0 0 2 2 0 16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2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3 2 0 0 0 0 0 0 0 0 2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6 10 0 0 0 0 6 2 0 0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