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中医药大学

普通本科
贵州中医药大学
毕业生数据

5771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占地约1480亩。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养生学院、康复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外语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直属院(部),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97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650人,高级职称694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金师9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3个。有硕导876人、博导36人、兼职博导39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4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

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2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获批省发改委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研究生工作站5个、研究生导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计划项目5个、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5个。近五年,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省级金课3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7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35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全校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738余部,其中主编98部,副主编215部;学校教师副主编的《中医内科学》获全国首届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参编的《中医诊断学》等6部教材获一等奖1部、二等奖5部。

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3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215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五年(2018至2022年)进入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十名。获省部级成果奖32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838项,出版专著586部。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组织百名博士进企业、组织百名博士下农村,组建百个研究中心),着力解决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天麻、石斛仿野生种植、太子参有性繁殖脱毒复壮等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制定铁皮石斛叶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和八角莲等地方药材质量标准183个,主导研制热淋清颗粒、仙灵骨葆胶囊等苗药产品19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二,为贵州省健康产业“千亿产值”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校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现有在校学生1917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336人,博士研究生35人。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团体”;“防艾志愿者协会”被国务院防艾办、卫生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先进集体”。1982年成立的“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为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科协之一。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余项。获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高校主赛道铜奖2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11项。近五年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等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佳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三下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先锋团队。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3%以上。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英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迈向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中,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谱新篇,为将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创新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中医学
  • 中医内科学
  • 中医外科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医学
  • 中医妇科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医儿科学
  •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 医学检验技术
  • 中医药事业管理
  •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结合
  • 中医康复学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康复治疗学
  • 中西医结合心理学
  • 中医骨伤科学
  • 中药学
  • 中医养生学
  • 护理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中医儿科学
  • 医学实验技术
  • 中医五官科学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 护理学
  • 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 中药学
  • 公共管理
  • 药学
  • 中医学
  • 中药制药
  • 中医内科学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中医骨伤科学
  • 药物制剂
  • 中医妇科学
  • 生物制药
  • 针灸推拿学
  • 制药工程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公共事业管理
  • 应用心理学
  • 法学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运动康复
  • 医学信息工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及一定的预防、保健医学知识,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学生毕业后适于在各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医学院校、医学临床科研机构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中西医内科、中西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五官科学、针灸学、中医急症学、内经选读、伤寒、温病、金匮要略等。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了解苗医药基本诊疗方法,能够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能够面向我省民族地区服务,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学生要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术;掌握中医儿科学相关理论知识及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能力;能正确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推拿等治疗方法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具有合理选择现代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的能力;能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中医学教学和科研项目等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医学、儿科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内经选读、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小儿外科学、儿科急救医学、针灸学、中医儿科学、小儿推拿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心理学。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基础医学、检验医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医学检验以及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既有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验室基本技能,符合医学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就业面宽,就业前景好。毕业生主要去向有:医院检验部门、 医学检验教学部门、医学和生物学科研机构、疾控中心、血站、商品检验、环境监测、海关检疫、生物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相关医疗岗位。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输血与输血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
本专业所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具备较为系统的中医、针灸推拿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针灸推拿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掌握必备的现代医学知识和相应的科学方法,了解苗医药外治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医和针灸推拿医疗以及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的高级针灸推拿学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本专业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系统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中医康复专业知识和诊疗技能、具备一定的现代康复医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疗养院、健康管理咨询机构、运动保健中心、各级运动队及社区卫生机构开展康复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中医康复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中医整脊学、中医康复医学概论、中医传统运动疗法、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学等。

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康复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机构、公司工作,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神经康复学、运动医学、康复评定学、临床康复学、运动疗法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理疗学、中医学基础、诊断学、医学影像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针灸学、推拿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系2020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本科新专业,拥有三十余年以中医学(骨伤方向)进行招生的办学历史,本专业具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及精神,力求于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拥有较系统的中医、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及知识,具备扎实的中医骨伤临床能力,具有中医思维及创新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骨伤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解剖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正骨学、中医骨病学、中医筋伤学、创伤急救等。

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深厚的卫生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健康管理学等管理学相关知识和扎实的中医康复、心理咨询、健康评估等专业技能,致力于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机构等从事健康管理、监测、分析、评估、咨询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并具有理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保险学原理、卫生管理学、心理学概论、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健康心理学、健康保险学、健康评估、医学信息学、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营养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危机管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 技术,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控制中心、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部 门的实验室从事医学实验和医学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医学实验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接受医学实验操作技能基本训练,掌握医学实验学技术、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及 听力学检查技术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医学实验和医学研究工作,具有对医学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临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病原生 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常用医学实验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操作技术与维护;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数量统计等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医学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 本知识和技能;

4.掌握一门外语,初步达到阅读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医学实验技术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临床医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基础医学。

核心课程:分析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动物学、实验仪器学、医学免疫学及 实验技术、医学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医学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医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验室见习,临床实验室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社区营养及食 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接受实验研究、人群调查研究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相关科学研究、监督管理工 作和实验室检测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各类人群在正常和特殊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水平鉴定;

3.掌握食物营养价值的分析,食物资源开发和食品强化的营养设计与鉴定;

4.具有食品中各种污染物、添加剂、天然有毒成分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的基本能力; 5.掌握食物中毒及其他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者抢救以及食物中毒的预防 措施;

6.熟悉食品卫生与营养方面宣传教育的理论、方法;

7.熟悉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道德规范,具有实际工作 能力;

8.了解食品的加工烹饪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和食品安全问题;

9.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动态,具备初步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 意识。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预防医学、营养学基础、公共营养学(包括营养宣传教育)、分子营养学、临床营养 学(包括常见的食物烹饪方法)、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安全评价体系、食品 工艺卫生学、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9周、毕业生产实习20周(实习内容为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 病、公共营养、食品的监督管理、食品工艺、临床营养学、营养宣传教育),最后8周要求学生撰写 毕业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营养学部分实验和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所有实验都编入《营养与食品卫生 监督检验方法指南》。

营养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维生素A的测定、PER设计讨论、人体热能消耗的测定、人体体 格与营养缺乏病体征检查、膳食调查讨论、食谱编制、居民食物结构与社会营养监测、基因多态性 对钙吸收的影响、葡萄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动物血清蛋白电泳、稳定性同位素铁和锌的测定、食 谱的设计和计算、医院膳食管理等。

食品卫生学部分实验包括食品中真菌与酵母菌的测定,罐头中微生物的检测,行为毒理的检 测方法,免疫毒性测定,食品企业设计审查识图,酒类、罐头、乳品类食品的卫生学评价,食品中农 药的检测,容器包装材料的溶出实验,食品中人工色素的测定,鲜奶的卫生质量检测,白酒中甲醇 杂醇油的测定,肉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食品中化学毒物快检,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食品卫生处罚 案例分析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5 中医学类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中医药护理事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中医思维和中医护理实践能力,了解苗医药基本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能够面向我省民族地区服务,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护理学应用型专业人才。
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化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药物研究开发等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药学服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药学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药学、化学、生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中药制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药物制备、中药新剂型与新辅料研究、中药制剂工艺与工程设计、中药药物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药学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制药化工原理、机械制图、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分离工程、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学、生物学、作物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学、病虫害及防治、中药材加工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中药资源与开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药学、中医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调查分析、评价中药资源和中药材培养生产、中药(民族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及保护更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中药资源调查,中药原料的生产、加工,中药新药开发、质量监控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等生产实际能力,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满足中药(民族药)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富有创新意识的中药资源与开发专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药学、生物学、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动物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商品学。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药物制剂和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制剂的制备、生产、质量监控、研究开发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药学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药学、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程学、制药化工原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药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生物制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熟悉生物医药分析和药品检验技术,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从事生物药品制剂的生产、研究、质量检验以及生物制品开发等领域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药学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药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剂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素质,系统掌握药物生产、制备及工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医药及相关领域生产企业从事医药品生产、检验、工艺开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专业基本理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制药工程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学、药学、制药工程与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机械制图、制药化工原理、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只招收理工类考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专 业基础和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检 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分析检测、检 验检疫、安全评价、监督管理、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相关的化学、公共卫生知识以及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食品科学基础知识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质量与 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际问 题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管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仪器分析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食品加 工及成品中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检疫、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食品安全评价 与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

核心课程实例:

示例一: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56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基础)(40学 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基础营养学、应用营养学)(共96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 学)(24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40学时)、食品毒理学(24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病 原学)(24学时)、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概论)(40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32学时)、食品 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生产管理与法规)(24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A)(72学时)、食品微生物 学(72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40 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毒理学(48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工艺学(72学时)、食品质量检 验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3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品质管理)(40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109学时)、食品微生物学(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62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生理学)(3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卫生学) (3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30学时)、食品毒理学(30学时)、食品免疫学(食品免疫学 及技术)(32学时)、食品工艺学(75学时)、食品质量检验技术(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原理及 技术)(62学时)、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社会调查、食品 工艺实习、食品安全检验实习、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毒理学实验、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实践训练,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社区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从事人事管理、教育、咨询、测量等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发展心理学、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评估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治疗学、健康心理学。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通晓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有相关医药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扎实,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公共管理、金融学、临床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风险管理、医疗保险学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相结合,以运动康复为特色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在系统学习中医学、现代医学、运动人体科学以及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现代康复技术、中医养生康复技术、针灸推拿技术和运动康复技术,能在各级医疗部门、康复中心、康复诊所、运动训练基地、健身房、疗养院、养老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从事现代康复治疗、传统康复治疗、运动康复治疗、运动健身和导引养生指导、运动伤害防护、健康管理、健康教育、运动处方等方面工作。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理论、针灸学、推拿学、西医诊断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疗法学、传统保健体育、导引养生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慢性病康复学、运动损伤防治学、运动处方、健康管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该专业遵循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和现代医药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满足新医药、大健康和大数据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医药等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熟悉信息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能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计算机网络维护和设备管理等方面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字电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医学信息学、医学成像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34    研究生毕业人数:938    本科毕业人数:479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全科医学(中医,不授博士学位) 公共管理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 中药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针灸推拿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中医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中医儿科学 医学检验技术 针灸推拿学 中医康复学 康复治疗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养生学 健康服务与管理 医学实验技术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护理学 中药学 药学 中药制药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资源与开发 药物制剂 生物制药 制药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公共事业管理 应用心理学 法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运动康复 医学信息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外科学 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妇科学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 中医药事业管理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心理学 中药学 护理 中医儿科学 中医五官科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