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普通本科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毕业生数据

722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前身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信息科技学院创建于2001年,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学校传承、赓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突出,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000余人。现已开设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外贸与外语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教研部9个二级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2022届应届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达到86.9%,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

办学定位。学校将坚持立足桂林,服务广西,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建成以工为主,电子信息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区内一流、区域内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校园环境。目前学校位于桂林市临桂新区的新校区42万平方米校舍已全部封顶,校区按照山水校园、人文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进行打造,2023年秋季学校将整体搬迁至临桂新区新校区办学。

专业建设。学校秉承“面向行业、技术引领、能力导向”的专业建设理念,始终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电子信息+”为抓手,大力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建设,构建起“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创意设计、信息化管理、国际商务与服务”等六大专业集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群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首期试点专业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网络工程、市场营销6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四个专业被列为广西民办高校重点支持建设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云计算和服务器应用》、《逆向工程技术》等10门课程被认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

平台建设。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6个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2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2机甲大师全国赛超级对抗赛一等奖1项;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银奖1项。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被评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被央广网评选为“2022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范高校”。

人才培养。作为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坚持“以终为始、产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中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思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发力点,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致力于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亿纬锂能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横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学院“桂林信科亿纬锂能现代产业学院”,大力实施项目式教学和“3+1”校企联合培养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了学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校企深度合作企业达100余家,获3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5次被评为“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4次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博士3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0%、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占比56%。教师中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八桂学者”1人、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1人、广西高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人。学校被新华网评选为“2022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

外合作与交流。学校与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芬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高校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本科和硕士留学、游学、交换生、海外实习等项目。

学校开设了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法国CAFA侍酒师等国际认证课程,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学习。

奖助学金。为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树立优良学风,学校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其中特等奖学金10000元/年,一、二、三等奖学金分别为6000元/年、3000元/年、1500元/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5000元/年。

展望未来,学校秉承“自强、力行、求实、创新”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发展战略,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和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逐步将学校建设成为电子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智能制造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业设计
  • 市场营销
  • 电子商务
  • 工业工程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产品设计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动画
  • 数字媒体艺术
  • 英语
  • 商务英语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酒店管理
  • 国际商务
  • 休闲体育
  • 通信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自动化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物联网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定义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立足“新工科”培养理念,该专业主要研究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培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系统分析、设计、集成、运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Python、Java)》、《智能制造信息系》、《工业互联网》、《数据库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行业: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智能制造产品开发、智能产品管理、系统架构规划。


本专业是以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面向现代制造业、电力与电器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是通过社会的特性与需求,系统地对机械、电子和化工等产品进行规划开发设计的学科,采用跨学科、重实践,融入现代设计技术理念,培养复合型高层次设计创新人才。

本专业以“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为指导思想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以“应用型市场营销能力”为主的培育理念,培养能独立开展营销规划、组织营销活动、进行营销管理等的高级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本专业以技术型电子商务、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定位,培养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理论知识、网络宣传与推广能力、能够掌握电子商务运作基本原理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以系统的观念对信息、人力、设备、原料、过程、技术等因素作整体性的预测、规划、评估和改善,是融科学与人文于一体、集工程与管理于一身的交叉性学科,培养掌握具备现代工业工程和(物流)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方法,具有从事工商企业投资、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等管理能力,信息处理与决策能力,培养能胜任工商企业、政府及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为基础,研究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使用、管理和培养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应用、人际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工作;以及管理咨询、策划、培训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应社会及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基础知识及应用实践能力,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或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艺术为基础,综合了技术、经济等学科,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并涉及各个领域,涵盖了平面设计、数字化媒体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包装装潢艺术设计等内容,塑造具有创造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设计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设计实践能力,掌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基本理论,从事建筑环境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等,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高级专业设计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以艺术为主、技术为辅,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专业,培养创意、创新、创优和创业、艺术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学习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能直接使用英语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专门人才。

本专业专业设有两个方向:ACCA/CMA和国际商务,通过“商务英语本科学历教育+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国际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运用规范和程序、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国际经济交流活动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本专业培养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外语基础,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及管理等各项业务和具有独立地处理各种国际经济业务能力的应用复合型经贸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 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 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 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星级 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酒店各经营与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

3.具备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

4.熟悉国家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酒店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国际化经营及经济管理能力和外语能力,从事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复合型商务人才。

专业代码:040207T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休闲体育理论与方法、运动休闲事业管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产业与经济、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市场营销、高尔夫、时尚有氧运动、攀岩、户外运动、体育舞蹈、民间体育、健身操舞等。

相近专业: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 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与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休闲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休闲体育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休闲体育研究、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产品策划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休闲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指导休闲体育、大众健身、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3.具有从事休闲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4.了解国内外休闲体育的前沿状况和发展动态;5.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

本专业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宽带通信网为方向,以射频电路设计、通信网络操作维护管理为专业能力培训重点,培养从事产品开发、制造、生产管理、服务及通信类公司从事通信系统和网络的组建、调试、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为专业能力培训重点,培养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为方向,培养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工程为方向,以网站开发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为专业能力培训重点,培养在网络管理、网络工程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交叉的宽口径专业,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培养从事电子设备及产品、嵌入式设备的开发制造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及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是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本专业面向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及产业的迫切需求,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为方向,培养工程应用及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字信号处理、物联网技术为方向,培养从事电子仪器、信息处理系统、物联网应用的开发等工程应用及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物联网原理与应用为基础,以物联网开发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为专业能力培训重点,培养在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服务和产品营销等领域的高级工程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是以机械工程、力学、控制工程与技术学科为基础,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产品数字化开发和计算机应用等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服务型人才。

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面向现代制造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服务型人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7223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工业工程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 英语 商务英语 国际经济与贸易 酒店管理 国际商务 休闲体育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