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普通本科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毕业生数据

1260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时名大连医科大学分校。2004年3月经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更为现名。2007年1月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金真源集团共同举办。

学院位于大连市高新区爱贤街28号,建筑面积17.30万平方米。学院教学场所完备,配套设施先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有与教学相适应的语音室、计算机室和各类专业实验室共134个图书51.1万册,运动场3.32万平方米。已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3,其中医学类教学实习基地52,包括1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9个教学实习基地。

学院现有医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23个本科专业,其中护理学专业获评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辽宁省本科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获评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8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7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设有教学科研机构16个、党政管理机构16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辅助机构4个。建立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并建设临床技能、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计算机、中药学、智能医学和医学检验等综合教学中心及教学基地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素质拓展中心、体育馆、标准体育场。

学院获批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

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近年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提高工程项目共计1145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省级、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4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立项167持续推动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政策、制度、行为、环境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体化融合。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60项国家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奖项263项。在东北首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东北赛区评选活动中荣获“银翼奖”辽宁省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分别荣获银奖铜奖辽宁省首届本科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总分第二名、大学生“新道杯”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全国二等奖(辽宁赛区特等奖)连续三年蝉联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一、二等奖荣获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学院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举办护理文化节、康复技能竞赛、口腔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大赛外科手术学大赛、医学人文月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院相继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入知名院校深造学习。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等,到基层建功立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英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或机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护理学、助产学等专业开展学生赴日留学与就业项目。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持“甚解、敏行、明仁、济世”的校训,坚持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辽宁振兴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将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民办本科高校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康复物理治疗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临床医学
  • 口腔医学
  • 药事管理
  • 中药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字媒体技术
  • 医学信息工程
  • 智能医学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护理学
  • 助产学
  • 针灸推拿学
  • 康复治疗学

专业定义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使培养的人才系统掌握物理治疗学基础理论、医学基本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对常见疾病和残疾的康复治疗、评定及预防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例如:伦理、沟通、诚信、合作等,使学生具备深厚的中国优秀文化底蕴和道德素养。

课程体系

《运动功能解剖学》《医用物理学基础》《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中国传统康复基础》等。

就业方向

在各级各类医疗和社会康复机构从事现代与传统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康复物理治疗师。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和娴熟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影像技术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设备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操作和设备维修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 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 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 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 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 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病原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3.具有医学英语、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 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 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的医学专门应用型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步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独立工作的能力,具备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与发展潜力。

本专业培养从事口腔医疗、保健工作的动手能力强、创业能力强、发展能力强的口腔医学专门应用型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比较全面地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够从事口腔医学的医疗、保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了解医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熟悉药学、法学等相关知识,掌握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药学服务与研究等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管理、监督、经营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医药领域问题的分析、策划、评估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行政管理、药物临床管理等部门和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等领域从事药事管理工作的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 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 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 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 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药、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中成药制备、质量控制、中药种植、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以及 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基本方法;

3.具有中药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医药行业、药事管理等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营销的基本知识;

5.了解现代中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 方法。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 理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 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间实习、科研见习、野外采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中药化学实验、 中药药剂学实验、中药鉴定学实验、中药炮制学实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药分析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既了解医学、药学基本知识,又熟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并系统掌握现代药事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从事公共事业管理、药政管理、医药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企事业管理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及良好职业素质、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业潜力的集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保险学、法学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商业保险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或事业单位、社会保障部门从事人寿与健康保险、健康及医务管理、社会医疗及养老保险保障、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领域的实务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基础理论扎实、实操能力强、沟通协调能力佳、具有创新创业潜力的集医学、管理学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体检和健康管理机构、食品卫生与保健行业、养老及社区服务中心、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障机构、医院营养及康复科室等处从事与健康事业相关的服务、管理、销售、教育培训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具有一定的医药学知识背景。能在科教、卫生、IT 企事业、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系统开发与软硬件维护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数字媒体制作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和创新能力的数字媒体技术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与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软件开发、制作、技术支持等工作,能在广告传媒、网络传媒、新闻媒体、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教育与培训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现代管理学理论和信息科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及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医药卫生领域及企事业单位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教育以及信息研究与咨询的实践能力,满足医药行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专业定义

智能医学工程是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旨在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例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

课程体系

《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就业方向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从事医疗方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研发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够用视觉表述方式传递信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媒体艺术设计,广告策划、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理念、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把环境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思想,能够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及相关教育、科研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综合设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掌握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品牌策划、市场营销、展示设计、生产管理等相关工作,以及在应用研究型领域和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热爱护理学专业,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具有坚实的护理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较强的技能、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及较强国际竞争潜力,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较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助产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护理岗位胜任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主要从事临床助产、围产期护理,以及母婴保健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助产专门人才。

培养掌握全面中医学基础与针灸推拿技能的高级针灸推拿医师。毕业后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培养适应社会康复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能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和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康复治疗技术,能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康复治疗师)。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26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护理学 助产学 针灸推拿学 康复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药事管理 中药学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健康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医学信息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