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由孟新、尚鹤翔、周长源、刘式勤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发起创办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1992年,是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哈南工业新城,校园占地面积59.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净资产已达15.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795.68万元。学校运动场面积5.2万平方米,体育馆面积1.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30750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233万余册。
学校1993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被黑龙江省政府确定为“特色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院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全国首批5所具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民办院校之一;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验收;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综合办学质量评估;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513人,其中本科生13455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8人,外国留学生7人。学校设有10个学院和2个教学研究部,拥有生物与医药、国际商务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4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法、艺7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协调发展的7个专业群。学校拥有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一个黑龙江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校级特色专业、1门省级精品课、省级在线精品课及培育课程各1门、1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53门校级核心课程,获得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的方针,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62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42人,博士学位教师10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19人,副高级职称的264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级模范教师3名,省级优秀教师8名,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9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
学校坚持“专家办学、教授治教”的理念,实行“主任教授制”,把学术权力交给懂学术的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构筑联合培养的育人平台,采取多种培养方式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坚持多科性应用技术大学的类别定位,致力于打造卓越的教育品牌,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意识。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至今累计培养各级各类学生5万余名,一大批“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活跃在生产第一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社会好评。毕业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人数连续5年位居黑龙江省同类院校首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几十所高等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师资交流、课程交换、科技研究、学分互认、留学生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学校在1994年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2008年学校在第17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发言;2007年、2011年学校党委两次被评为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中央组织部授予孟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2017年、2022年相继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校园标兵;2018年孟新荣获“感动龙江”年度人物;2020年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2021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走公益性办学道路,作为公有民办高校,学校全部资产为集体所有,创办者们不谋私利,不图回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几亿资产个人不占丝毫股份,学校办学的每一分收入全部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
新时代的黑龙江东方学院,秉承“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坚持“尊师厚德、包容奉献、创新求真、自强不息”的校风,传承“立校为公、厚德树人”的东方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方向,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不断提高学校的内涵发展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 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 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 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 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 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 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 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 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 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原理和方法、专业技术相关基础、工程项目经济与管理、结构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力学(1 19学时)、结构力学(102学时)、流体力学(34学时)、土力学(34学 时)、弹性力学(34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7学时)、工程地质(34学 时)、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68学时)、测量学(51学时)、土木工程法规(17学时)、工程概预算与 招投标(3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17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8学时)、钢结构基本 原理(43学时)、基础工程设计原理(51学时)、土木施工工程学(43学时)、结构全寿命维护(34 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力学(80学时)、流体力学(24学 时)、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32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 工程制图(40学时)、测量学(32学时)、土木工程试验(36学时)、工程经济与管理(24学时)、工 程监理概论(24学时)、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64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32学时)、基础工程 (32学时)、土木工程施工(32学时)、施工组织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力学(96学时)、水力学(32学时)、 土力学(40学时)、土木工程材料(64学时)、土木工程概论(16学时)、工程地质(24学时)、画法 几何及土建制图(80学时)、土木工程测量(48学时)、结构实验与检测(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 (24学时)、建设工程法规(24学时)、建设工程经济(24学时)、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4学时)、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72学时)、钢结构基本原理(48学时)、基础工程(40学时)、土木工程施工 技术(56学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2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 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结构基本构件实验、土力 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实验(结合专业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 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 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 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环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具有建 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 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 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 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 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 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 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 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 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 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 (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 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 (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 (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 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污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掌握污水与特种污水处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计等方面的技术技能。能够在环保公司、固废处理公司、政府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审计等单位从事工程安装、现场调试、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科研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审计、施工监理等工作。
|就业与考研|本专业2015届毕业生考研率27.3%,主要考取的学校有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院校。历届部分毕业生就业于江苏新琦环保有限公司、江苏蓝天沛儿膜科技有限公司、北方环保公司、华春环保公司、百邦环保公司、新天成环保公司、齐齐哈尔市环境监测站、哈尔滨市环境监测站、仪器检测公司等各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升职加薪的空间较大,深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好评。
|主要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特种污水处理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等课程。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注重科学基础与工程实践教学,培养现代化食品产业所需要的,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工程技术原理、生产技能,以及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与考研|毕业生可在大中型食品企业从事食品加工、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新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食品工程设计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还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从事食品行业监督管理或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从事产品分析、检测等工作。还可在科研院所从事与食品相关的科研辅助工作,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为研究生的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多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已在全国食品及相关领域凸显才能,他们有婴幼儿食品的研究制造者贝因美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的技术主导者、有美国APV集团等国际顶尖食品工程集团的项目经理、有国家热带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权威、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博士、硕士,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主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加工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加工设备、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添加剂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的现代化食品产业所需要的,具备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学等方面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国内外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及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在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食品分析检测、标准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安全性评价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与考研|毕业生主要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及相关领域内(海关、商检、技术监督部门、疾控中心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从事营养分析、安全检测、卫生管理、安全监督、品质控制、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生产及管理监督等工作。10余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已在全国食品及相关领域凸显才能,他们有可口可乐公司、肯德基等世界500强企业的质量管理权威、有飞鹤乳业等大型龙头企业的技术主导者、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食品分析检验专家、有国家热带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权威、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博士、硕士。本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优越的考研条件,支持学生报考本校及全国各高校食品科学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连续10年考研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安全学、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标准及标准化、食品质量管理与认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乳品行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具备食品科学、乳品质量管理与安全监控、乳品工艺等多方面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够在乳品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乳品生产及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分析检验、产品销售等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业与考研|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乳品及相关领域内(中高等职业院校、技术监督部门、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和大型乳品企业)从事乳品开发与研究、乳品生产及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工程设计、分析检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相关工作。近五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本专业提供良好条件支持学生报考本校及全国各高校乳品工程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历年来考研率一直在15%以上,联合乳品学院也为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优厚条件,为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搭建优质教育平台。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乳品工艺学、乳品加工设备、乳品工厂设计、乳品检测技术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建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接受建筑师基本训练,具备基本的建 筑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能在城市建设领域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技能的基 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2.具有建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和外国古代及近现代建筑历史,了解建筑设计、城 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空间形体表达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 筑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物理环境(声、光、热)、建筑设备(水、暖、电)的基本知识;
3.具有建筑学的专业知识,具有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计和相关规 划设计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能;
4.了解土木工程、建筑设备、环境保护、建筑经济等相邻学科基本知识;
5.熟悉建筑设计和相关规划设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建筑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建筑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核心知识领域:建筑设计与实践: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主干;建筑历史 与理论: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为主体的知识构成建筑学专业的理论平台;建筑技术与建 筑师执业:建筑数学、建筑物理、建筑结构、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支 撑;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成为建筑学专业的拓 展知识领域。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建筑设计(8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设计概论 (4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8学时)、景观学原理(32学时)、空间形体 表达基础(32学时)、建筑技术概论(16学时)、CAAD方法(32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 物理环境(48学时)、素描水彩(192学时)、建筑师业务实践(208学时)、建筑构造与设备(80学 时)、实习环节(240学时)、毕业设计(240学时)。
示例二:建筑设计(788学时)、建筑设计基础(256学时)、视觉设计基础(288学时)、建筑制 图(32学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建筑设计基础理论(16学时)、计算机辅助设计(32学时)、 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居住环境与住宅设计原理(16学时)、专业外语(64学时)、建筑力学 (48学时)、中国建筑史(64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建筑结构(48学时)、建筑构造(96学 时)、建筑物理(64学时)、建筑设备(48学时)、建筑设计理论(64学时)、实习环节(288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752学时)、室内设计及原理(32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及原理(32学 时)、城市设计及原理(32学时)、城市规划原理(32学时)、建筑力学(48学时)、材料与工艺学 (32学时)、建筑构造(48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建筑物理环境(96学时)、建筑设备(48学 时)、建筑学概论(16学时)、中国建筑史(32学时)、外国建筑史(64学时)、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64学时)、美术(128学时)、工程制图(32学时)、设计初步(144学时)、建筑师业务实习(280学 时)、毕业设计(30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基础和认识实习、建筑测绘实习、建筑师业务实践、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设计模型实验、建筑物理实验、计算机建模和绘图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 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 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工程产品生 产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生物 工程产品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操作技术,具备生物产品制造和研发中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 能力,同时根据生物制药、环境生物工程、轻化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生物系统工程等专业方向,确 立人才培养特色。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数理化扎实基础以及计算机及 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生物工程产品的分析方法,生产设计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研究开发及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工程所涉及领域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前沿、应用前景、最新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 识的能力;
8.具有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分离 与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生物化学(9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48学时)、化工原理(72学 时)、发酵工程(32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分子生物学基础(32学时)、生物分离工程(32学 时)、生物工程设备与设计(48学时)等。
示例二:化工原理(96学时)、生物化学(64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发酵工程(48学 时)、生物分离工程(48学时)、基因工程(32学时)、生物工程设备(48学时)等。
示例三:化工原理(80学时)、生物化学(80学时)、微生物学(64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 时)、生物反应工程(40学时)、生物分离工程(40学时)、生物工艺学(40学时)、发酵设备及工厂 设计(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基本技能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发酵工程实验、生物分离工程实 验以及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的现代产业需要的,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熟悉建筑业管理和技术规范、标准和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造价编制和招投标,能够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施工企业投标和合同管理部门或施工项目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在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工程审计单位从事招标文件和造价文件的编制和管理及审查工作;在工程监理企业从事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监理工作;在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项目管理公司、金融机构从事造价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施工组织、造价软件应用。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以及市场管理的技能,拥有市场调研能力、营销策划能力、销售管理的能力,适应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商务谈判、销售队伍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面向中外合资企业、高科技企业、中小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从事市场拓展、市场策划、营销管理、公共关系策划等工作,根据市场提供的机遇进行大学生创业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策划、消费者行为学、广告概论、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原理与实务。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熟悉经济、管理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的能力和技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机关、事业、团体等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及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可到上市公司、外企及中外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从事会计、内部审计及财务管理工作;可到金融部门、财税部门、审计部门从事财经类专业要求的相应工作;可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从事财务、会计方面的业务指导或业务咨询;可到学校及科研单位从事会计或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可到出版社及财经、财会类杂志社,担任财会方面的编辑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应用财务会计软件、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现代服务业,按“学院式教育+职业资格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引入物流师、报关员、国际货代员、报检员、采购师等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具有企业物流管理及国际物流管理能力、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大型工业商业企业、国际货运公司、物流管理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物流服务、库存管理、配送、运输组织、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物流工作,国际货物运输、进出口货物报关、报检等国际物流管理岗位工作,以及采购、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物流管理学、物流运筹学、物流质量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货物运输、供应链管理、国际单证实务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较扎实的金融学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学专业知识和各种投资理财知识,熟练掌握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外汇、期货和投资理财等金融机构业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担保公司、信托租赁公司等从事理财策划、咨询、投资、筹资、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以在金融类服务外包企业从事与金融理财相关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和具有一定的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网络贸易能力、网上创业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领域开发、应用与研究,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可以到IT企业、互联网络公司、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现代服务行业从事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网站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推广、网页设计等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网络营销、ASP网站设计、网上银行与支付、网络编辑学、PHOTOSHOP、JAVA程序设计、ASP开发技术、JSP程序设计、FLASH设计和国际贸易理论实务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较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的基础外语和专业外语知识和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操作知识和技能,从事对外经济和贸易实务及其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外贸公司、有涉外业务的各类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国际会展公司、国际市场营销咨询公司、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实务或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各类国际中介机构从事相关的涉外业务、研究或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外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国际贸易原理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实务、商品学、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经贸地理、商业计划以及不同板块的专业课及实验课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旅游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旅游经济与管理基础知识,具有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和技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沟通能力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政府、事业单位旅游管理机构从事旅游行业管理工作;可到“万豪国际集团”(世界500强企业)旗下各地五星级酒店,以及国际旅游公司和国家级旅游景区等企业,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导游翻译、市场营销等工作;可到旅游职业学校和旅游培训机构,从事旅游管理方面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学、饭店管理学、饭店服务学、国际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实务、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旅游英语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通晓内外贸理 论与实务,熟悉现代商业技术,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能在各类工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商务经营和商务管理工作的商务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1.公民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 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2.知识与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与素养;
(2)具有扎实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熟练掌握商业、贸易、市场和流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4)熟悉国家有关商贸、流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 能力;
(6)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从事业务经营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贸易实务操作能力;
(7)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商贸、流通 领域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
(8)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9)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中文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身体与心理素质培养要求
(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4)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
(5)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6)理性、严谨,乐观、开朗。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流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零售管 理学、批发管理学、商业规划学、区域市场与区际贸易、贸易史、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 品学、商业伦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实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此外,学生还需参加认 知性实践、综合性实验,撰写文献综述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艺术修养,既懂艺术又懂技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字媒体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信息时代相对接,面向移动新媒体、游戏美工、网络动漫、电子出版、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互动娱乐公司、网络科技公司、通信公司、设计公司、出版社、杂志社、信息家电等部门从事游戏美工、移动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网络广告设计、网站设计、虚拟漫游等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视听语言、CG插画、动画美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摄影与摄像、数字影视合成、电视频道与栏目包装、游戏美工、动态网站设计、交互出版物设计、UI界面设计、虚拟漫游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具有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较全面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能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分析和评论作家作品;掌握现代秘书的理论和实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涉外经贸部门从事文秘及信息处理工作;或到文化艺术部门从事业务工作;或去学校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亦可到新闻媒体、出版部门从事编辑、记者工作。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文写作、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法学概论、社会学、秘书学、文化学、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计算机应用、现代办公技术、外语(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全面掌握现代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设计理论知识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设计能力,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装潢广告设计、装饰设计、生产企业、商贸企业、文化传播机构、政府管理、新闻出版、设计研究等单位的相关部门或专业学校从事教育、科研、电脑图象设计及各种视觉传达设计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基础图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字体设计、版式设计、商业插图、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企业形象与VI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商业广告摄影、网页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跨文化交际理论,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及较宽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用双语进行交流、教学,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报考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生,经继续深造可在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经国家汉办的考试和选拔可以志愿者和汉语教师的身份去国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工作,也可以在国内汉语培训机构、汉语学校及国际中、小学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其他部门从事文员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前瞻性的科学思维,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具有组织生产和指挥工程运作的能力,从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可在生产、建设、管理、事业或相关企业等岗位上从事策划、管理、设计、施工等环境艺术设计岗位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公司、装饰工程公司、园林工程公司、环境设计研究院所及相关管理部门和专业协会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环境绿化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预算编制和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速写、形态构成、快速手绘表现技法、建筑制图、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建筑设计、商业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餐饮空间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工程预算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对俄经贸、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合作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俄语听、说、读、写、译技能,了解俄罗斯文化国情知识,熟悉国际商务、旅游实务、交际礼仪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在涉对俄经贸、电商、外企、旅游、外事、文化、教育、体育、卫生、新闻等部门从事俄语翻译及相关业务等工作。
|主要课程|俄语实践、俄语实践语法、旅游俄语、商务俄语、国际贸易实务、俄语口语、俄罗斯概况、第二外语、模拟商务洽谈、模拟外事洽谈、模拟会议翻译、模拟旅游翻译等。其中俄语实践、俄语口语、商务俄语、俄罗斯概况等课程聘请俄籍教师授课。
本专业采取“3+1”教学模式,在第三学年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赴俄罗斯的合作院校学习一年。本科毕业后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赴俄罗斯高校自费攻读硕士学位,学制2年。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艺术修养,既懂艺术又懂技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字媒体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信息时代相对接,面向移动新媒体、游戏美工、网络动漫、电子出版、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互动娱乐公司、网络科技公司、通信公司、设计公司、出版社、杂志社、信息家电等部门从事游戏美工、移动新媒体、电子出版物、网络广告设计、网站设计、虚拟漫游等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视听语言、CG插画、动画美术设计、动画运动规律、摄影与摄像、数字影视合成、电视频道与栏目包装、游戏美工、动态网站设计、交互出版物设计、UI界面设计、虚拟漫游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文化基础,具备较强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开阔的文化知识视野和广泛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可以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商贸、旅游、服务、外事、教育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涉外企业从事翻译、文秘、管理、导游等业务工作及日语教育工作。也可出国或是进入国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本概况、日语写作、日汉翻译、影视鉴赏、日语泛读、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日语概论、商务日语、第二外语、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和听、说、读、写、译技能,同时又能够系统地掌握国际商务沟通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科技、经贸、旅游、文化、新闻、教育、劳务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韩语精读、目标管理与韩语实践、韩语视听说、韩语会话、韩语笔译、韩语写作、第二外语、韩国社会与文化、韩语语法、高级韩语会话、商务韩语等。
该专业与韩国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交流和合作关系,学生在校学习满两年或两年半后,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选拔批准,可参加留学项目,赴韩国大学学习一年或两年。在韩期间还可获得社会实践和推荐就业的机会。
|授予学位|按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构建“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专业话语实践能力”为特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完备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政治与人文素养;具备熟练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英语话语实践能力和国际商务运行与管理能力,熟悉中外文化与涉外礼仪;能够根据国际商务的规则与惯例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够胜任国际商务、金融、管理、外事、科研机构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外语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际经贸领域从事英语翻译和国际商务工作;在涉外企业从事文秘和管理工作;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工作;在教育教学机构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口语、英语精读、商务英语阅读、写作与修辞、翻译基础、应用语言学导论、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商务导论、商务沟通、高级口语、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第二外语、创业教育、国际商务案例分析、商务调查与实践、国际商务虚拟运作、跨境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
|授予学位| 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厚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广博的新闻业务知识、较强的新闻采访能力、新闻写作能力、新闻编辑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并能在新闻知识、实践能力和思想素质几个方面得到有机融合、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各级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杂志社做编辑、记者、主持人;可到各种网站从事信息采集、写作、编辑和传播工作;可到党政机关从事新闻事业管理工作或新闻报道工作;可到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或从事政治宣传工作,或从事信息采集、编辑和传播工作;可到各种广告公司从事广告策划、写作、编辑、制作工作;可到各类学校从事新闻学或传播学方面的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写作学、应用广播学、应用电视学、网络新闻学、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现代广告学、新闻摄影学、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节目主持人研究、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语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 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 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初步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 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 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 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 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 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系列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电子机械综 合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定义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和车辆工程为主干学科,培养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零部件开发、生产、实验、运用过程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研发、试验、生产装配、检测、运维等。
课程体系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原理》、《充电原理与检测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等。
就业方向
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研发、试验、生产装配、检测、运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新材料行业需要,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与考研|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轻工、化工、建材、电子电器、通讯、石油化工、机械、环保、汽车、造船、包装、生物医药和航天航空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与高分子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从事与高分子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的辅助工作。该专业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地点多数为江浙地区的高分子化工企业,还有很多同学直接就职于实习基地。本专业提供良好条件支持学生报考本校及全省各高校如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有2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等基础课,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加工原理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能源、机械、电子、仪表、通讯、建筑、轻工、服务等行业以及其它与电气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实施、工艺质检、运营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电机与拖动、低压电器、PLC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供配电系统、机器人技术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信息化建设和软件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工程化编程与开发技术,具有熟练的软件开发设计技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软件企业、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科研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工作。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贸易经济 | 朝鲜语 | 动画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乳品工程 | 旅游管理 | 日语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市场营销 | 翻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商务英语 | 物流管理 | 汉语国际教育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电子商务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环境工程 | 新闻学 | 工程造价 | 机械电子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俄语 | 软件工程 | 财务管理 | 环境设计 | 电子信息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生物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建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数字媒体艺术 | 汉语言文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土木工程 | |
---|---|---|---|---|---|---|---|---|---|---|---|---|---|---|---|---|---|---|---|---|---|---|---|---|---|---|---|---|---|---|---|---|---|---|---|---|---|---|
北京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天津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内蒙古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辽宁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吉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黑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上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浙江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安徽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福建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江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山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河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湖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东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广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海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重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川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贵州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云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西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陕西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甘肃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青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宁夏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新疆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台湾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香港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澳门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外籍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