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普通本科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毕业生数据

1239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服务面向得到进一步拓展。主要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培养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型警务人才;面向国家移民管理队伍,培养移民和出入境管理人才;面向公安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培养国际执法合作人才和外籍警察;面向联合国维和事业,培养各类维和警务人才;面向社会行业消防队伍,培养消防工程技术和指挥管理类人才;面向国家有关部委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培养海外安全管理人才。

学校注册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办学地点在廊坊市安次区和广州市天河区,占地1700余亩。开办7个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6个本科专业。建有30余个实验室,建成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院士工作站、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建有射击馆、综合训练场、维和模拟训练街区、战术训练基地等实训设施,拥有一大批先进训练装备器材。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与北京大学等10余个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20余所同类院校或实务部门,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39年来,8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国家边防、消防、警卫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新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秉承“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大力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警务
  • 资源与环境
  • 消防指挥
  • 海外安全管理
  • 核生化消防
  • 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火灾勘查
  • 消防工程
  • 刑事科学技术
  • 移民管理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数据警务技术
  • 出入境管理
  • 公安政治工作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涉外警务
  • 公安情报学
  • 边防管理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30608TK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消防燃烧理论、建筑防火设计原理、灭灾对策学、消防技术装备、消防法规、防火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队伍管理、灭火救援、火灾调查、消防专业外语《军队指挥学基础理论》、《部队管理科学基础》、《火灾科学概论》、《灭火技术》、《灭火战术》、《消防技能训练》、《现代消防装备》、《灭火救援指挥》、《消防司令部工作》、《消防监督管理》。
相近专业:
治安学侦查学禁毒学经济犯罪侦查公安情报学国内安全保卫涉外警务公安管理学犯罪学警卫学边防指挥
培养目标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高层建筑火灾、地下建筑火灾、石油化工火灾、化学危险品泄漏灾害事故、核灾害事故不断增多。现代火灾及其它灾害在规模上、复杂性上、危害性上都与以往的火灾有很大的不同,其特点是,速度快,来势猛,扑救难度大,灭火救援时间长、损失严重、参战的灭火救援力量多、现场组织指挥的技术手段和指挥能力要求高。为了适应火灾发展趋势的变化,消防部队已普遍采用先进的指挥自动化控制和辅助决策技术手段,如消防指挥自动化系统、城市重点单位联动报警系统、高空火情电子了望系统、GPS卫星定位监测系统、灭火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的科技含量,必然要求培养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指技融合的高级指挥人才。
专业要求
消防指挥专业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掌握灭火战术、消防部队管理、抢险救援、灭火组织指挥、消防技能训练、消防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消防技术、设施,具有从事部队管理、消防技能训练和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等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课程设置
工程力学、化学工程、消防燃烧理论、建筑防火设计原理、灭灾对策学、消防技术装备、消防法规、防火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队伍管理、灭火救援、火灾调查、消防专业外语军队指挥学基础理论、部队管理科学基础、火灾科学概论、灭火技术、灭火战术、消防技能训练、现代消防装备、灭火救援指挥
就业前景
消防指挥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就是消防部队。消防部队依法担负着全国灭火救援、抢险救灾及防火监督的繁重任务,实行兵役制,纳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是我国武装力量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海外安全管理专业是为驻外政府机构、驻外中资企业进行海外风险管理、应急处置和安防体系构建的专业。主要学习:治安学、行政法学、行政管理学、安全防范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能够从事海外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法治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自主就业
专业代码:083106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专业课有:消防技术装备、消防通信、抢险救援技术、灾害现场救护、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专业综合演练。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公安消防部队实习、社会调查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公安消防基层部队从事灾害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以及执勤训练、管理教育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了解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方面最新动态;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的法律法规;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创新系列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3107TK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火灾学、防火工程与技术、火灾证据学、火灾专案调查、火场图像技术、火灾物证技术鉴定、火灾现场勘查、火灾刑事案件侦查。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公安消防部队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从事火灾事故调查和刑事办案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火灾勘查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相应的专业训练,具有观察和分析实际火灾现场的能力以及火灾事故调查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火灾调查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火灾调查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3.熟悉火灾调查的主要法律依据,火灾发生、蔓延的规律,火灾现场形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火灾现场勘查、现场询问、火灾损失核定、火灾原因分析认定、火灾责任分析认定和典型火灾事故调查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公安消防部队建设和业务工作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能在公安消防部队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警官和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火灾科学基本理论、消防技术基本原理、消防工程基本方法、消防政策法规等,接受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训练,具有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审核、验收及消防监督检查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具备开展消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安现役警官自我修养的理论和知识;
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具有对各种影响公共消防安全因素的敏锐反应能力,具有开展部队基层政治工作的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4.掌握火灾基础理论、火灾预防与控制、消防监督管理、火灾调查、灭火指挥等消防专业知识和技术;
5.熟悉国家消防工作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标准;
6.具有从事消防监督检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等消防工作的能力;
7.了解国内外消防科技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8.具备良好的军人气质、勇敢顽强的军人作风、自觉的纪律意识和保密意识,能够适应紧张、艰苦、危险工作环境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
9.掌握军事基本技能,具有基层部队组织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
10.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安全工程、公安技术、公共管理。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力学知识领域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单元组成;化学的知识领域由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安全等知识单元组成;工程学基础知识领域由建筑技术基础、建筑结构、建筑耐火设计、工程制图等知识单元组成;消防知识领域由火灾基础理论、建筑防火、建筑消防设施、消防监督管理、灭火救援技术、火灾调查、工业企业防火等知识单元组成。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消防燃烧学(54学时)、建筑灭火设施(46学时)、防排烟技术(36学时)、建筑防火(54学时)、工业企业防火(54学时)、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64学时)、消防监督管理(54学时)、建筑结构与耐火设计(5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48学时)、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48学时)、安全系统工程(48学时)、燃烧学(48学时)、建筑防火工程(48学时)、火灾动力学(48学时)、灭火工程(48学时)、火灾识别与联动控制(48学时)、建筑防排烟工程(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实践与实训、实习、专业演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消防燃烧学实验、化工安全技术基础实验、电气防火及火灾监控实验、建筑灭火设施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具有严 明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科学素养,掌握警务实战技能,系统掌握刑事科学 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现代刑事科 学技术需要,能够在公安、国家安全、检察院、法院及部队保卫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实 际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影像技术、法化学、侦查学、法学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刑事科学技术相关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案(事)件现场勘查、 刑事物证及其他证据检验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

2.熟悉和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3.系统掌握公安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熟悉侦查学、治安学、法医学和犯罪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影像技术、法化学等刑事科学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6.掌握刑事物证及其他证据的发现、固定、提取、分析、检验、鉴定的方法和技能;

7.具有警械武器使用、驾驶和查缉等警察技能;

8.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9.了解刑事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具有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10.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科 研能力。

主干学科:公安技术、公安学。

核心知识领域: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学、枪弹痕迹学、公安图像技术、摄影摄像技术、文 件检验学、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犯罪现场勘查。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综合训练、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公安见习、毕业实习、毕业 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手印学实验、足迹学实验、工具痕迹学实验、枪弹痕迹学实验、公安图像技术 实验、摄影摄像技术实验、文件检验学实验、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实验、现场勘查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地方公安/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面向国家移民管理部门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91    本科毕业人数:1148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警务 资源与环境 消防指挥 火灾勘查 消防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海外安全管理 核生化消防 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 数据警务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出入境管理 移民管理 公安政治工作 警务指挥与战术 涉外警务 公安情报学 网络安全与执法 边防管理
北京 0 0 2 2 5 4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3 2 8 2 2 2 3 21 4 3 3 1 1 0 0 0 0
河北 0 0 5 4 9 6 2 2 2 16 5 0 2 4 8 2 7 19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3 5 7 4 4 3 4 26 0 5 0 21 11 0 0 0 0
辽宁 0 0 0 3 8 2 2 3 3 11 3 6 3 1 3 0 3 4 4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12 0 3 3 2 12 4 0 0 1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4 4 7 2 2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1 0 4 2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3 2 5 5 4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2 5 5 0 3 2 0
山东 0 0 3 4 9 5 2 2 5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2 2 9 2 8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2 1 4 4 0 3 2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3 1 6 2 2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5 3 9 6 0 4 3 47 10 22 19 52 51 21 20 13 9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1 1 4 3 0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5 0 1 1 3 3 2 1 4 0
四川 0 0 3 1 6 7 2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3 2 3 1 4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1 1 3 3 4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5 0 10 0 7 5 6 8 4 20
陕西 0 0 4 2 4 2 0 2 1 21 0 7 0 2 3 0 9 9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4 0 1 1 2 2 1 1 1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5 0 2 0 33 2 4 4 5 3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