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医学院

普通本科
承德医学院
毕业生数据

104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1.历史沿革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创建于1945年9月,时称冀东军区卫生学校。1948年易名为中国医科大学冀察热辽分校、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1949年5月学校集体转业,迁址到热河省会承德市,更名为热河医学院。1958年,更名为承德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定名为承德医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2003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6年整体搬入新校区,开始招收留学生。

1996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院校合格评估。2001年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特产蚕桑研究所合并。2007年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医学专业认证顺利通过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现场考察。2020年中医学专业正式通过国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认证,获得了“完全认可”评价。

在七十六年的发展历程中,承医人始终与人民同心、与祖国同行。1948年辽沈战役中,2000余名师生冒着枪林弹雨,创造了“救治万名伤员”的不朽功勋。1949年,热河鼠疫泛滥,学校集体转业到承德开展鼠疫防控。1950-1951年,240名师生分四批积极投身到抗美援朝战场第一线。1976年唐山地震,组成医疗队于24小时内赶赴灾区开展救助工作,收治病人近2500人。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张家口特大爆炸医疗救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生死考验面前,承医人始终冲在第一线,铸就了“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始终扎根塞外,服务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

2.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318人,其中本科生9745人,研究生1424人,留学生149人。

3.师资队伍 有教职工2143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2人,正高职称238人、副高职称557人,博士和硕士人员1416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突出贡献专家、“三三三”人才等专家近百人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43人。

4.基础设施 校园占地74.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8亿元。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医院33所、实习医院18所,教学床位数4万余张。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有本部、南院区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218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总资产20亿元,开放床位2400张,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5.学科专业 现有21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涵盖26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涵盖39个专业领域。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课程思政示范课4门和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有国家重点中医专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8个,省级医学重点(发展)学科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单位17个,河北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河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

6.科学研究 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外国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130项,争取到科研经费9310.53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674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313篇,中文核心期刊1477篇。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541项,其中省级奖励13项;出版著作41部;发明专利授权19件,其中PCT专利3件,科研成果转化1项。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6部,省部级规划教材32部。

7.对外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留学生生源遍布12个国家;先后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及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聘请了3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其中5位外籍院士为特聘教授,丹麦和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ans Hultborn教授于2013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16年获得了“河北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Ian Hickson院士于2022年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燕赵友谊奖”。

8.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突出思想价值引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医精神,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如“中国好人”“河北省见义勇为英雄”王瞳瞳、“河北好人”高小恒、“河北省十大爱心人物”于芳兰、“河北省道德模范”“承德最美护士”栾金颖、承德市“道德模范”陈剑英、晏凤春等先进典型。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6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等部委表彰。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大学生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保留荣誉称号至今。先后10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荣获河北省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单位”、河北省“文明大院”、河北省“文明校园”、河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首届“文明校园”等称号。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应用心理
  • 护理
  • 病原生物学
  • 外科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生物学
  • 眼科学
  • 内科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肿瘤学
  • 儿科学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麻醉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免疫学
  • 中药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中药学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中药学
  • 药学
  • 生物信息学
  • 医学信息工程
  • 助产学
  • 应用心理学
  • 护理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接受人文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教育,完成医学基本训练,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民政、教育等相关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康复治疗服务、教育、科研、管理等工作,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康复专业技术服务的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人体运动学,康复心理学,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语言治疗学,作业治疗学,神经病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内外科疾病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社区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等。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各级临床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等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5、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以及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应用型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数理统计学、临床医学概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输血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临床检验仪器学、寄生虫学检验等。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呈现多元化,基本的就业方向有以下几种:①各级医院检验科、体检中心、检验中心、疾控中心、血站等部门从事工作;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等部门从事工作;②从事管理,医检设备维修及公司营销工作;③从事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④与医学检验仪器、医学诊断试剂生产销售相关的企业也大量需要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5、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医学、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服务社会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中药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质量评价、制剂制备等方面工作的毕业生。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中药制剂分析、药品管理与药事法规、中药化学、数理统计方法、中医学基础等。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临床医院、高等院校、制药厂、科研院所、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中药科研与生产,特别是分析检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5、学制:4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人文科学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生命科学与技术、统计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生物信息学的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R语言与统计方法、生物统计学、人工智能、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生物、医学、信息、计算机、医药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研究及开发、以及网络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080711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医药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 。

相近专业:

计算机科学 医药学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信息工程领域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医药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医药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信息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3.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科学研究的基础能力;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专业定义

培养掌握护理学和助产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终生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责任感,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能够从事临床助产、围产期护理,以及母婴保健工作的高级助产专门人才和各项基本能力。例如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和临床助产能力,初步的助产专业教学能力、围产期管理能力及产科相关科研能力。

课程体系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女性盆底解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

就业方向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从事产科方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能在医疗卫生、教育、企业、司法、社区机构等领域从事与心理学有关的教学、管理、心理咨询与治疗、心身康复辅导、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心身医学等。

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企业、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身心康复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咨询人员、教师、管理人员等。
5、学制:4年。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健康评估等。3.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4.毕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护理、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就业前景非常理想。5、学制:4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养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学应用型人才,并为他们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教育、科研、管理、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中西医临床学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中西医结合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3.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各级临床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卫生防疫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5、学制:5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接受人文科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的教育,完成医学基本训练,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步临床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为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机构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预防、医疗、科研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精神病学、眼科学、口腔科学、中医学、全科医学等。
3.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在各级临床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
5、学制:5年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仪器设备、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应用、管理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
主要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影像原理、医学仪器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医学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医学图像处理、临床医学工程技术、医学仪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3.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4.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设备处、信息中心、放射中心、放疗科以及医学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各类医疗仪器相关企业、生物医学工程行业相关网站等软件公司、高等医学院校工作。
5、学制:4年。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15    本科毕业人数:93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眼科学 内科学 生物医学工程 肿瘤学 儿科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麻醉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免疫学 中药学 中药学 应用心理 护理 临床检验诊断学 病原生物学 外科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生物学 护理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生物医学工程 康复治疗学 医学检验技术 中药学 药学 医学信息工程 生物信息学 应用心理学 助产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3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2 6 4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23 0 40 71 40 40 77 30 40 40 80 4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4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4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4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4 3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