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普通本科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毕业生数据

5822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上世纪80年代,川剧艺术为学校创办者余开源和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实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办一所艺术大学,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嘱托,余开源在1999年成立四川开元艺术学院。其后,分别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建立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艺术人才培养。2002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2018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四川唯一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2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文批复,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20余年的开拓奋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以文化艺术类专业为主的艺术院校,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重要指示,将艺术与教育和谐统一,让每一个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艺术造诣高的专家教授带领学生们畅游艺海,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建校初期,学校的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川剧”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开源礼聘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出任学校首任校长,先后还聘请了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冉昌光教授、刁纯志教授担任学校执行校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9000余人。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积极与政行企紧密合作,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共建“非遗”培训基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创作基地,与四川省文联共建四川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与四川省广告协会、四川省网商协会共建创新创业合作中心,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共建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培训基地等。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频出精品,先后参加建国60周年献礼北京专场演出,2016年受调北京钓鱼台中国-欧盟教育部长论坛汇报演出,原创舞蹈《锦鲤》《最美逆行者》分获中国大学生艺术节金奖、第四届四川省青年舞蹈大赛最佳作品奖和四川省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公共艺术作品《张灯结彩》获评北京冬奥组委会“全球十佳公共艺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网路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舞蹈表演与编导、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22个本科和36个专科专业。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四川“文化强省”战略,服务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设定中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精准把握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部文创中心、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学校重点建设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演学创一体化”“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意工作室”等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打造巴蜀特色艺术精品,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学校继续坚持走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道路,努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四川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争创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视觉传达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环境艺术设计
  • 美术
  • 舞蹈表演与编导
  •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 播音与主持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网络与新媒体
  • 工程造价
  • 音乐表演

专业代码:130311T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图形图像基础、数字暗房、摄影基础、创意摄影、广告摄影、广告设计、婚纱化妆与造型、婚纱套版与设计、影视前期拍摄基础、影视后期编辑、影视片制作、影视后期包装、婚庆活动策划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高艺术素质,有较强婚庆摄影和影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适应珠港澳地区的摄影与影视制作发展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影视摄影与制作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受到相应学科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摄影、影视编导、广告设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基本知识;2.具备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3.适应我国影视行业发展需要;4.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 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 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 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科学素 养和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 作,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数字媒体设计。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计算机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摄影摄像相关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4.熟悉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的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 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 辑、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 媒体网络传输等多个实践环节,它们与毕业设计一起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专业实践 还包括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建筑设 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进行实验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一、专业概况:
环境艺术设计本科开设于2019年,目前该专业在校人数738人,主要面向室内建筑空间设计和室外园林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求,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项目方案设计能力、项目施工图设计能力、项目方案表达能力、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及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立足成都、面向四川,确立了服务于建筑装饰与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企业,以打造传承地域文化的绿色空间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发展基于地域文化元素的交叉应用主题下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景观空间设计专业为重点,以职业技能突出为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
1.本专业强调学生的环境整体意识和综合审美素质,着重培养学生设计和优化人居环境的能力,以满足新时代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2.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基础技能实践平台”“专业技术实践平台”“综合创新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拓展平台”四大实践平台构建具有系统性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形成专创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双能力”的融合培养。
3.本专业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业内龙头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且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校内实训室、工作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企业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市场紧密接轨,真正实现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配备专任教师4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人,研究生学历以上教师3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4%,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占比16%;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2人。教师所学专业涵盖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风景园林、建筑学、城镇规划与管理、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已建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结构合理,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较好满足专业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科学高效的“双师”结构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五、核心课程: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教学课程、素质能力拓展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和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专业课程中专业基础课14门;专业核心课程10门,专业拓展课程6门。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小型景观方案设计、中型景观方案设计、城镇景观更新规划设计、景观工程与施工图设计、景观植物空间配置、智慧家居空间方案设计、餐饮空间方案设计、酒店/民宿空间设计、室内装饰材料与施工图设计、软装设计。
六、就业方向:
能够在建筑空间设计、装饰专业领域,从事室内方案设计师、软装设计师、室内施工图设计师、室内效果图设计等工作岗位;在景观设计专业领域,从事景观方案设计师、景观施工图设计师、景观植物设计、景观模型图设计岗位等工作岗位。毕业3-6年,能够成为建筑空间设计、装饰或景观设计领域的主创设计师、项目经理等。
一、专业概况
美术专业(本科)是我院首批建立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综合素质优良、实践应用能力过硬,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公共美术人才。本专业面向四川艺术产业发展,坚持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综合性的绘画和实用性美术相结合,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术相融合,凸显绘画与社会公共美术的衔接为专业特色。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适应我国美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公共美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美术类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美术基本技法及创作等能力,能在社区、学校、画院、美术馆、文化馆、美术教育部门、设计公司、出版单位从事绘画、教学、美术编辑、美术辅导等方面工作。能够适应区域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公共美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
美术专业(本科)是四川省重点特色专业。本专业定位明确,师资团队结构合理,实践教学条件有保障。 本专业培养一专多能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以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的教育教学,培养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四、师资力量
美术专业(本科)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高级职称10人,占55%;中级职称2名,占12%;初级职称6名,占35%。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占53%。主要有甘庭俭、戴迪、徐光弟、江溶、杜国赞、刘饰华、曾高潮、刘学伦、何平、庄劲松、石庭明、顾强、江汇、李蔚然、曾培、王钊、罗园园、侯新建等,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强的创作能力,在从事绘画创作和绘画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教学成果,其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展览,并获奖,在美术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五、核心课程
素描Ⅰ、素描Ⅱ、速写Ⅰ、速写Ⅱ、色彩Ⅰ、色彩Ⅱ、色彩Ⅲ、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中外美术史、油画静物、黑白画技法、白描技法、黑白木刻技法、中国画技法Ⅰ(花鸟)、油画风景技法、油印套色木刻、中国画技法Ⅱ(人物)、照相写实绘画(静物)、中国画创作、版画创作、油画创作、教育心理学、艺术概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六、就业方向
社区、学校、画院、美术馆、文化馆、美术教育部门、设计公司、出版单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各个行业(艺术中心、新媒体、新闻出版、旅游文化、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从事文化艺术等工作。
七、职业证书
1、基本资格证书:国家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及以上)、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一级及以上)。
2、其他相关资格证书:达到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可申请办理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或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
1、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本科层次的知识水平达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舞蹈表演与编导技能,较强的舞蹈创作能力及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达到“校企共育”的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行“3.5+0.5”形式,即3.5年在校学习,0.5年在企业参加实践,实践形式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舞台实践等,科学合理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2、主要开设课程:
      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集中实践教学课程、素质能力拓展课程,按照课程的性质和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课程体系构成分为:
1.主干学科:舞蹈表演与编导
2.专业基础课程:基本功训练、音乐基础、艺术概论
3.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排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外舞蹈史、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
4. 专业拓展课程:创作与编舞技法
专业代码  330301
专业名称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  四年
职业面向
立足成都、面向西部,服务川渝,突出大数据财务背景下的工业,农业,建筑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的财务数字化领域以及文创产业和现代服务行业的智能财税领域。
培养目标定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在财务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财税和财务云共享服务的应用化操作技能、较强的视觉效果表达能力及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学、练、训一体化”的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1.  财务会计实务处理技能:掌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能对企事业单位、不同行业会计实务进行处理。运用财务大数据的专业知识,采集、筛选、分析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2.  证券投资分析技能:熟悉经济运行的宏微观环境,掌握投资的基本理论,掌握证券投资的理论和应用技巧。
3.  公司理财技能:熟悉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4.  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并进行规范申报,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
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会计学原理、管理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统计数据与分析、经济学、经济法、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市场营销、职业基础能力训练、数据挖掘与分析、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大数据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大数据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税法、管理会计。
实习实训环节:VBSE业财协同实训、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Python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专业技能综合实训、财务融合决策实训、EPC成本核算实训、EPC纳税申报实训。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职业技能证书、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其他证书: 期货从业人员资格、注册会计师(CPA)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大类:财经商贸大类                 专业类:财务会计类
专业名称: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专业代码:3303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普高、中职)应往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成绩合格,符合录取条件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4—6年
四、职业面向
面向企事业单位、会计与税务中介服务机构的财务管理等岗位群
培养层次    本科    
学       制    四年    
专业代码    8602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并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层次职业技能型人才。旨在学习实践后,能够胜任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节目主持、节目策划等工作,在传媒企业、网络媒体、新媒体公司、口才培训机构、商演活动、基层文化单位、企业工会、策划部门从事主持、教学、文稿创作、编辑等工作。
毕业去向    广播播音、电视播音与主持、节目制作人员、网络节目策划、网络节目主持、在传媒企业、基层文化单位、企事业工会、策划部门从事文稿创作、编辑、表演、主持
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艺术导论、影视表演基础、形体、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声乐基础、广播电视口语表达基础。
2.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朗诵与演讲、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全媒体播音主持实务、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节目播音主持、配音、综艺节目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出镜记者采访、访谈类节目播音主持、毕业晚会创作、策划以及排演。
3. 专业拓展课程
必修: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频拍摄、社交礼仪、音视作品赏析、影视化妆、音视频制作、基础摄影、录音与编辑、主持人节目策划。
选修: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双语)、播音作品鉴赏、广播电视文体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解说词写作与欣赏、主持审美、中外名著导读、电视美学、新媒体运营、教育心理学、婚庆礼仪、口才与营销。
核心课程   
1.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
课程内容:简要回顾中国播音主持事业发展史;对播音主持艺术的职业属性、播音主持创作的构成系统、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与表达规律、副语言的表现形态、创作功能与表达规律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对播音主持的语体分类与创作特征、播音主持的“语体交融”与创作特征进行规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政治文化素质与策划采编素质、播音主持创作水平的提升路径等,予以准确分析。
2. 播音主持语音与发声
课程内容:规范普通话语音,系统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发音、单元音韵母和复韵母、鼻韵母、普通话声调发音,词的轻重格式、语流音变内容;学习播音发声学理论、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语言发声要领。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变化和情、声、气的结合等学习内容,配合较充分的练习材料进行训练发声训练。
3.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
课程内容:学习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方法、认识播音语言特点、做好播音创作前的准备工作。学习和感受播音语言的“三性三感”特点,学习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内、外部技巧,准确把握话筒前、镜头前状态。掌握不同语言表达样式和体式及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
4.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
课程内容:了解广播电台发展沿革历史、实践广播新闻节目播音主持、广播新闻(消息)播报、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广播新闻评论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版块类新闻直播节目主持;广播文艺节目播音主持、广播文艺节目策划、编辑、广播社教节目播音主持等。
5.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课程内容:了解电视播音主持节目的创作规律、创作原则、创作特点、相关理论知识及要求;认识、掌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段和创作方法;把握电视播音主持的表达技巧。要求学生把握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区别、电视出镜播音与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区别、电视新闻播音与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区别;具备撰写和修改主持人节目的导语、串联词、文稿的能力和具有现场采访、评论、报道、应变的能力;初步具有驾驭不同电视节目的策划、主持播出能力。
6. 新闻节目播音主持
课程内容:本课程前期通过具体讲授新闻播音、新闻节目主持、新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新闻主持人类型、主持人节目构思以及新闻主持艺术的基本规律及新闻评论类节目等主持艺术、技巧及方法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强化对新闻类节目的政策理论学习和修养,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的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规范地运用主持的技术、技巧,以适应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政策、时效性强的需要。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 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到社会体 育活动相关运动技术与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所需的体育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健身运动项目的技术及练习方法;

3.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健身指导、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体育活动的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

6.具有一定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经济学、健康 评价与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学术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康复等实验系列。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 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 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 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 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 面而系统的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相关的法学 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 (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造价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 程施工、安装工程施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运筹学、工程 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 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按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等不同专业方 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 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

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对于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为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以及 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论文写作、和声、 复调、曲式。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并到相关文艺团体和社会参加音乐表演实践以及田野采风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256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3566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影视摄影与制作 美术 播音与主持 舞蹈表演与编导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工程造价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网络与新媒体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 环境艺术设计 音乐表演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