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
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社会经济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知识和初步的创新创业思维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并能掌握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用以解决基层和社区口腔卫生问题,满足口腔医疗卫生需要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诊断、治疗、预防口腔及颌面部疾病方面的训练,掌握诊断、治疗和预防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5.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6.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7.具备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诊病历的初步处理能力。
8.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9.具有创新意识,为新知识的产生、新技能的发现做出贡献。
10.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11.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应用办公系统,具备一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能力,具备口腔医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专业特色
(一)师资力量
口腔学院现有教职工52人,51岁以上8人,36-50岁27人,35岁以下17人,高级职称以上教师13名,硕士以上学历13人,教学管理人员均为副高以上职称。梯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数量、素质结构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学院也积极引进人才,鼓励学历提升,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
(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2、主要课程:
(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英语、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
(2)医学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等;
(3)医学专业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喉科学等。
(4)专业基础课: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生物学、口腔临床药物学、口腔应用解剖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口腔材料学。
(5)口腔专业课:口腔内科学(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材料学、儿童口腔医学、预防口腔医学。
(三)课程设置
全学程共开设必修课47门,选修课要求修满24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14分,专业选修课10分。
(四) 实验室情况
本学院教学实验室面积已达到400m2,实验设备投总值300余万元,目前建立了2个仿头模实验室、1个口腔技工实验室,由专人管理,在这里学生可以进行口腔内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的实验。
(五)教学实习基地
口腔学院现有固定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8所。
(六)授予学位
本科学生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核合格,完成24学分选修课学习(其中公共选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10学分),达到学院规定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标准,符合学院毕业的有关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并颁发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若未在五年内修完所学课程、获得规定学分,可在两年内延迟申请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
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就业方向(包括临床医生、教师、诊所、医疗器械行业、个人自主创业等),主要面向基层和社区,满足口腔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口腔医学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放射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影像诊断、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处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放射医学专门人才。培养要求(一)基本要求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具有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立足基层工作、服务人民的意识。珍视生命,尊重关爱病人,维护病人利益,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 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影像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影像诊断、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病的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3. 具有运用核医学和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4. 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了解放射医学的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7.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放射医学2.专业核心课程医用物理学、放射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检体诊断学、心电图学、实验诊断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肿瘤放射治疗学、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损伤与临床、放射治疗计划、放射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儿科、放射卫生学、放射毒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1、标准学制为5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2、医学学士学位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院(主要是三级甲等医院和肿瘤医院)和科研院所、疾病防控中心、核研究所、职业病防控部门等单位,从事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病的诊断和治疗、放射生物和放射防护、医学影像诊断和核医学等工作。
精神医学专业(五年制)简介
一、专业概况
学科门类: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专业名称:精神医学
专业代码:100205TK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标准学制:五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精神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技能,能够在各级医疗部门、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科研院所、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机构从事精神医学、临床心理学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
2.专业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神经病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精神病学基础、临床精神病学
四、考核、毕业与学位授予
1.成绩考核:所有课程均应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形式。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学分,并按《包头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条例(试行)》有关规定,计算绩点确定学习质量上的差异。
2.毕业考试:第10学期末,分为理论综合考试(内科学占20%、外科学占20%、妇产科学占10%、儿科学占10%、精神病学占40%)占40%,临床基本技能客观结构化综合考试(OSCE)及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CCS),考核内外妇儿精神科基本技能占30%。实习期间的出科考试加日常考核占30%,共同构成毕业考核成绩。
3.学生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核合格,达规定毕业最低总学分230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154学分,选修课最低24学分(公共选修课最低14学分、专业选修课最低10学分),课外实践最低4学分,符合学校毕业的有关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按照《包头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条例(试行)》的规定,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7年6月9日
培养目标
医学影像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的,有初步的影像诊断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初级医师,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医学成像技术和医学科教部门从事医疗、医教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较高的医学影像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具有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立足基层工作、服务人民的意识。珍视生命,尊重关爱病人,维护病人利益,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责任。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系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接受常规放射学、CT、磁共振、超声学、影像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
3.具有运用各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了解影像医学的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译、写、听、说能力;
7.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2.专业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统计学,检体诊断学、心电图学,实验诊断学,电子学电路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影像物理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超声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与防护等。
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
1、标准学制为5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2、医学学士学位
五、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院和科研院所,从事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影像检查技术、核医学和在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指导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优秀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较高麻醉专业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并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科室、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药物依赖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医疗、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检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五年;学校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毕业。
课程设置
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实习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实践性课程指为巩固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如军政训练与入学教育,毕业实习或专业实践,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
全学程共开设必修课42门;选修课20门,其中公共选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10门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
2、主要课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概论、大学英语、专业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计算机基础、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体育;
(2)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学、病原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统计、流行病学、预防医学;
(3)专业课: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麻醉解剖学、麻醉生理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学、疼痛诊疗学。
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完成相应学分课程学习,达到学校规定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标准,符合学校毕业的有关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并颁发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及诊疗技术,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能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等方面工作的中医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方药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
2. 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具备对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能力和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 具备熟练阅读古典医籍的能力。
5. 具备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古代文化知识。
6.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能查阅本专业外文资料。
7. 了解中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
8. 掌握基本的医学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与能力。
9.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
1、标准学制为五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2、时间分配:(详见表1)
表1 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学年 教学周 考试周 入学毕业教育 军训 假期 机动 合计
一 33 4 1 2 10 2 52
二 36 4 10 2 52
三 36 4 10 2 52
四 41 4 5 2 52
五 41 1 2 44
合计 187 16 2 35 10 52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中医学
2、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组织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统计学。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习实践环节三部分。
(一)、必修课:全学程共开设必修课39门,共2774学时(134学分)
表2 必修课学时分配比例
课程分类 课程门数 学时 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公共基础课 8 686 22 16.41
专业基础科 20 1388 75.5 56.34
专业课 11 700 36.5 27.24
合计 39 2774 134 99.9
(二)选修课:需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
(三)实习实践环节(48学分)
安排临床实习48周,其中岗前教育1,中医内科22周,中医外科4周,中医妇科4周,中医儿科4周,针灸8周,选科实习5周。
教学要求
(一)德育
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学科课,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作风修养、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具有献身精神、刻苦学习、遵纪守法的医务工作者。
(二)智育
1、应根据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精炼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奠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2、实验教学中,在保证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的前提下,应注意开展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同时向学生提供开放实验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临床工作的能力。
3、加强英语教学,采取分级教学的形式,因材施教。前期为大学英语,后期为医学外语。要求达到学校规定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对非计算机专业重点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4、安排实习48周,以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
(三)体育
国防教育课:第一学期入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同时安排国防教育,开学后完成军事理论课36学时,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国防知识,确立国防意识,学习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并增强组织性、纪律性及集体主义观念。
体育课:按照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四)美育:
通过选修课的开设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高尚情操。
毕业与学位授予
1、成绩考核:所有课程均应进行考核,考核分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学分,并按《包头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条例(试行)》有关规定,计算绩点确定学习质量上的差异。
2、毕业考试:学生修完规定的学分,毕业前进行毕业考核,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考核达到学校学籍管理规定。
3、学生完成全部学业课程并且考核合格,达规定最低总学分230学分,其中必修课最低134学分,毕业实习最低48学分,选修课最低32学分(公共选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符合学校毕业的有关管理规定者准予毕业。按照《包头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条例(试行)》的规定,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理论和较熟练的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与医学影像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专业有关的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也可在医疗设备生产机构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制、功能开发和临床应用等工作。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有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学、放射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医学影像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影像学的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及放疗技术等工作,同时也能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器材的管理、维修及营销等相关工作。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热爱医药卫生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为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交流与沟通技能;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和独立进行影像诊断仪器设备操作技能,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3.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有对常见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修的能力;
4.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书刊。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
5.具有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6.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专业核心课程
医用物理学、人体解剖学、高等数学、生理学、生物化学、断层解剖学、病理学、电子学电路基础、局部解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机能实验学、临床医学概论、 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超声诊断学、放射治疗技术、放射治疗与防护、超声设备学等。
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
标准学制为3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和在医疗设备公司从事研发、生产、销售等技术指导等工作。
包头医学院是自治区最早开设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科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三年制护理专科专业于2010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基础护理学》是自治区精品课程,《护理管理学》是校级精品课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护理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荐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护理学。
2.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
三、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就业方向为自治区内外各医院及社会医疗保健服务机构。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眼科及眼视光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 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能根据国际标准验配程序进行验光配镜,具备从事眼科临床特殊检查和视觉训练的能力。热爱视光专业,懂经营,会管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本专业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眼科学、眼视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眼视光专业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和诊断、预防与治疗眼病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进展,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的能力,具有眼科学、视光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2. 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3. 掌握视光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视光学、应用光学和眼镜光学的知识;具备基本视光设备的安装、销售和维修能力。
4. 掌握屈光检查、配镜和隐形眼镜验配的技能;
5. 具有双眼视异常、斜视、弱视的检查处理及低视力评估和康复的能力;
6. 具有从事眼科各种特殊检查的能力,包括眼电生理、眼底荧光造影、眼部超声检查等。
7. 了解各种屈光手术的特点、适应症、禁忌症及最新发展趋势。
8. 熟悉眼镜店的经营管理、具备眼镜相关产品的销售、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9. 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文献书刊。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
10. 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视光学
2.专业核心课程:
医用物理学、局部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学、应用光学基础、眼公共卫生学、屈光手术学、眼科学基础、斜弱视和双眼视处理技术、视光学基础、眼视光器械学、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学、低视力学、眼视光特检技术、市场营销学。
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
标准学制为3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掌握必需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验光、配镜、校配的能力;具备较扎实的视功能检查、眼底检查、眼A超与B超检查的能力和眼科疾病防治与保健知识能力。毕业后在各级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眼视光临床门诊从事眼科、视光诊疗工作,或在医学院校、眼镜企业、眼视光学器械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医学检验专业知识及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医学检验实践技能和人际交流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从事临床检验和输血检验等工作,立足自治区、面向全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临床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的检验技术;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基础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寄生虫检验、血液检验、输血技术等工作。
2.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2.具有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3.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4.具有数理统计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有各种常用医学检验分析仪器的构造和操作技能;
6.具有与健康相关检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7.具有临床医学检验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
8.掌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技能;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9.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检验医学
2.专业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输血与检验、脱落细胞学
修业年限和时间安排
标准学制为3年,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科研、法医检验、卫生监督等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检验、实验室检查等工作。及其他检验检疫机构,以及检验仪器及检验试剂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培养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徳、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医学信息学方面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科学应用技能,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医药卫生、科技和现代企事业等单位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研究、医院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运动康复专业是新兴的运动、健康和康复医学与物理治疗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弥补了我国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我校运动与康复学系是运动康复专业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之一,也是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委员会运动学组成员单位。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心理学、保健与推拿、针灸学、体育保健学、康复评定治疗学、物理治疗学、作业疗法学、神经康复学、言语治疗学。现建有理疗实训室、作业疗法实训室、传统康复疗法实训室。运动康复专业培养年限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增招临床医学专业(足球运动康复方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医院的康复机构、专业运动队、体育运动基地、职业运动俱乐部、养老院、社区、健康与康复科研所、体育与卫生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健康教育、健康测定与评估、健身指导、卫生保健、医疗监督、科学研究及行政管理的工作。
公共卫生学院的前身是公共卫生系、预防医学系,始建于1977年,2004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于2007年开始招生,采取隔年的方式,每年招生40名左右。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扎实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管理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工作能力,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够在医药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卫生监督等机构工作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现代管理科学和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4.了解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知识。
5.了解卫生事业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
6.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医学、管理学。
2.核心课程:
管理文秘、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领导科学、卫生经济学、全科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医院管理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健康教育学、管理经济学、社会医学、护理管理学。
四、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就业前景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事卫生管理工作。
2.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等卫生事业单位从事卫生管理工作。
3.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4.企业单位,药厂,医疗器械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
通过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和临床医学、药学的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并通过实训课程的系统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在各类医药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市场营销、营销策划、市场分析预测的能力。熟悉医药生产与仓储、销售的流程与规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医药市场发展需要,可从事医药行政管理、医药企业经营管理、医药市场营销以及更宽领域的经济组织管理与市场营销工作,成为在德、智、体、美、能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拥有专用实验室一个,它能够模拟真实完整的市场环境,借助功能强大的模拟营销系列软件,通过在这一虚拟空间中进行各种商业活动来加深、加强学生对于各种营销理论、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在营销实验室中,学生可以扮演商业链中的各种角色,比如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等等,从各个角度分析营销案例,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企业的日常销售等,进行营销决策。这种模拟营销实践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避免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决策风险。
专业教学:
外语系专业英语教研室负责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英语教学任务。外语系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现有学生243名,专业教师12名。
英语专业(医学方向)的设置主要为了满足医学对外交流的需求,随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医学界与国际医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这就需要大批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综合型人才。英语专业毕业生既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因此能够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外语系于2011年与厦门大学口、笔译考试中心合作,设立了全国口、笔译资格考试包头医学院考点,面向整个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考生。厦门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口、笔译硕士研究方向的高校之一,也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口译资格考试三所承办院校之一。
全国口、笔译资格证书(English Interpreting Certificate, EIC)考试是面向高校和社会的一种英语口、笔译人员资格认证考试,为考试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课程设置:
外语系英语专业(医学方向)开设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特色医学专业知识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有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语法、口译、笔译、视听说、写作、报刊选读等。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论文写作、教学法等。特色医学专业知识课程开设有医学英语、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另外还开设有第二外语(日语、俄语)。学制四年,修完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并符合学校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医学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丰富的医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医学、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就业方向:
医学院校、综合类院校、医学科研机构、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医疗卫生情报所、医疗卫生管理部门、涉外机构、制药公司、医疗设备、生产企业、药品和医疗设备营销公司以及外资企业和公司。
就业情况:
毕业生分布较为广泛,就业市场需求较大。鉴于专业特点,毕业生均在北京、广东深圳、浙江、天津等地从事翻译、教育、管理、科研、检索、培训、医药等工作。外语系毕业生每年将近25%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院校为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学校,并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外语系毕业生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培养目标:适应医疗卫生法制化需要,旨在培养既精通法学专业知识又具备医学知识的医疗机构市场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事卫生行政、医院管理、社会调解等与医学和法律相关行业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方向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普通法学、医事法学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具有对现代医事法律活动中基本问题进行独立处理的能力,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决策以及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法律监督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了解国内外医事法律的理论、实践及进展,具有一定的法学科研能力。
包头医学院儿科学专业是适应国家和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培养了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四届毕业生以后,取得充分经验,经国家批准而建立的。
一、培养目标
主动适应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则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完成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诊疗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能够为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执业奠定必要基础,从事临床儿科学或儿童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2.核心课程
前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课程的设置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一致,后期的课程则突出儿科学特色,开设《小儿内科学》《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和《儿童保健学》等课程。
三、学制、学位及就业方向
1.学制:五年
2.学位:医学学士
3.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儿科学医疗、儿童保健、儿科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由于我国儿科医师的人才短缺,全国高校招生量不大,儿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前身是公共卫生系、预防医学系,始建于1977年,2004年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40名左右。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疾病预防控制、食品检验、职业卫生检验、环境监测、商检、质检等检验检疫机构以及相关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从事理化、微生物、免疫学检验或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心健康,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掌握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掌握对人群相关环境(包括食品)进行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
3.掌握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常用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应用。
4.掌握对进出口相关商品质量进行检验检疫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卫生标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
7.具有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8.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预防医学、卫生检验检疫技术。
2.核心课程: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卫生微生物检验、生物材料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管理学、病毒学与病毒学检验、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细菌学与细菌学检验、临床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卫生检验理化实验。
四、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就业前景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从事卫生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和毒理学评价工作。
2.海关及省、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相关检验科室,从事进出口产品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工作。
3.医院检验科及营养科,从事生物材料检验与食品的生化、病毒和细菌学检验。
4.各级自来水公司,从事水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
5.各级环境监测站,从事水质、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的检测工作。
6.各类食品厂、化妆品厂等企业的产品检验科,从事食品和化妆品产品质量检验。
7.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事检验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掌握新药开发研制与生产、质量控制、营销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流程和技能,成为从事药品研发、生产、营销和使用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经过药学专业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新药开发研制与生产、营销、流通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技能,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化学、药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修业年限:四年。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出国深造。
学生就业方向:科研院所、药厂、医院药剂科、社会连锁药房、药品流通企
包头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创设于1999年,包头医学院也是自治区最早开设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其中四年制护理学本科专业及三年制护理专科专业均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基础护理学》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护理管理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护理学。
2.核心课程:
系统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伦理学。
三、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及相关工作。其就业方向为自治区内外各大医院、医学院校、保健及社会医疗服务单位等。
四、学制、学位及时间安排
1.标准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2.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核医学技术等基础理论,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和核医学设备(如MRI、CT、DSA、DR、PET、直线加速器)。毕业后可在医疗机构从事与医学影像技术和放射治疗技术、核医学技术专业有关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医疗设备生产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设备的功能开发和临床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础 、医学影像技术
2.专业核心课程:
影像应用数学、医用物理学、系统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计算机程序设计、临床医学概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医学影像电子学、医学影像物理学、医学影像设备学、急救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放射物理与防护、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综合技能实践、核医学等。
学制、学位及就业方向
1.学制:四年
2.学位:理学学士
3.就业方向:
(1)在医院影像科从事X线摄影、CT和磁共振操作技师;放射治疗科放射治疗技师;核医学科技师工作
(2)在医疗设备机构从事影像设备、放疗设备、核医学设备的临床功能开发、技术支持、销售、售后等相关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要适应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高素质技术人才。掌握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临床医学检验技能和医学研究的潜力。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医院、体检中心、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院校、药厂、医学科研实验室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医学检验、输血检验、实验室诊断及其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要求
(一)基本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远大理想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理论及人文、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宽厚的现代医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临床医学检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参与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毕业后能够进行终身学习,通过在检验医学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继而成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
4.熟练掌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建及性能,并能熟练操作。
5. 具有将常规检验项目与临床疾病相联系的初步能力,具有判断临床常见异常检验结果、危急检验结果的能力。
6.具有系统、规范地进行临床实验检查和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并且能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7.掌握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技能;具有标本管理和开展生物安全指导的能力。
8.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中与临床检验相关的方针、政策与伦理、法律要求。
9.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10.具有运用医学思维实施临床检验的能力;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11.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有健康的体魄。
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检验医学
2.专业核心课程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医学统计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与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临床输血与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脱落细胞学、检验专业实训。
学制、学位及时间安排
1.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在校修业年限为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延长2年。
2.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并解决立法、侦查、审判实践中涉及的医学问题的一门科学。包括受理杀人、伤害交通事故、亲子鉴定等案件的鉴定,为侦查、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为制定死亡判定、脏器移植、现代生殖技术以及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法律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检验来发现传染病,进行中毒和灾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处理。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发展潜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较高文化素质、掌握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高级法医学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从事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以及法医学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的专门医学人才。
1、思想品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科学的世界观,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优良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强烈的团队精神,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较强的法律意识。
2、知识目标:较广泛的社会人文学科(特别是行为学科)理论知识基础,较宽厚的自然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坚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关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扎实的法医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尸体解剖、个体识别、损伤检查等基本方法与原理,基本的法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
3、能力目标: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良好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与专业有关问题的基本能力;一定的法医学检案鉴定工作能力;基本的法医学科研能力;初级的法医学教学能力;较强的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潜能;掌握一门外语,英语达到国家大学外语四级水平,可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较强的信息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较强法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教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
2、主要课程:
(1)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英语、化学、物理、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伦理学;
(2)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预防医学;
(3)专业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物分析、临床法医学、法医人类学、犯罪心理学。
四、修业年限:五年。
五、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学位。
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始建于1977年,2005年前一直未全区高校中唯一的专业设置,其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包头医学院特色专业,2010年获得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授权点。2011年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每年招生本科生120名,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
一、专业概况
学科门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1004)
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专业代码:100401K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标准学制:五年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常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监测人群健康相关状况,预防控制疾病和健康危害事件,执行公共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卫生标准,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研究和实施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的能力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具有中环民族的传统美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维护卫生服务公平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优良的人文修养。
(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理解中国公共卫生现状和特征,能为人群健康无私奉献,具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恪守公共卫生职业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4)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现代健康观念、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能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履行维护、促进健康的崇高使命。
(5)在预防医学的实践中,以人群健康的利益为重,并注意发挥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2.知识目标
(1)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及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任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大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掌握医学人文、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掌握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措施。
(4)了解并理解现代健康观和生态健康模式,认识自然和社会因素、心理和行为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了解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5)掌握调查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以及发现疾病流行规律、制定预防疾病与增进人群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理论和方法。
(6)掌握在预防疾病和伤害,以及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过程中应采取的行动。
(7)了解妇幼、青少年、劳动力人口、老年等特殊人群及职业人群与流动人口的卫生问题与卫生保健需求。
(8)了解识别与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危机的基本知识及处置原则,了解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处置原则。
(9)了解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公共卫生系统和医疗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分析与评估卫生资源配置、卫生服务公平和效率的基本知识;了解卫生政策分析和评估的基本知识。
3.技能目标
(1)具备到人群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能力。具有调查、监测和分析归纳疾病、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诊断公共卫生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公共卫生干预计划及评估干预效果的基本能力。
(2)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与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的临床识别能力,并掌握其基本处置原则。
(3)具备执行卫生监督执法任务的基本能力。
(4)具有识别、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实践的初步能力。
(5)具备与政府部门、相关组织、媒体、公众、同事及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和从专业角度开展社会动员与组织卫生相关资源的初步能力。
(6)初步掌握公共卫生检测常用仪器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自主设计实验以帮助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阅读和翻译能力,能撰写专业文章的外文摘要,能用外文进行一般性交流,掌握科技写作的特点、要素与方法。
(8)掌握本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9)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具有批判性地评价现有知识、技术的能力,以及在专业活动中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10)具备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管理相关学科。
2.专业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医学伦理学、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化学、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律制度与监督学、妇女保健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
五、就业前景
近五年,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去向包括:
1.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事预防医学相关工作。
2. 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的防保科、体检科、院感科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 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基层的预防保健工作。
5. 职业病防治机构从事检测评价工作。
6. 企业单位,药厂,医疗器械等单位从事统计等相关工作。
临床医学部前身为医疗系,是随着包头医学院1958年建院而成立的部门,历经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培养出近8千余名本、专科及其它层次的毕业生,遍布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国内外,许多人已成为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力量,为自治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临床医学部承担着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其它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一、学科专业情况
临床医学部专业设置为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学科为内、外、妇、儿、传染、五官、神经、中医、皮肤、急救医学、康复医学等17门临床科目和基础理论科目,如生理、生化、解剖、组胚、病理、病生、微生物、免疫、药理等11门。
临床医学硕士点有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神经内科、儿科。内蒙重点学科有肾内科;包头领先学科有肾内科、麻醉科。2005年临床医学专业被评为首批自治区品牌专业。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临床医学专业全程教学医院现有6所,各医院采取多种措施,引进与培养并重,几年来临床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优势明显。教师队伍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授课经验、年龄结构具有较强的优势,形成了教研力量和科研力量都比较强、十分稳定的课程建设梯队。
三、教学基地建设
临床医学部在学院的领导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临床教学基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基地教学管理和实施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现临床医学部有附属、教学、实习医院33所,其中具有长期稳定协作关系的医院24所,包括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院2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16所,已经能基本上满足学院临床教学需要。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重点也已经由原来的扩大临床教学基地的数量,转移到加强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和实施,以提高临床教学基地的质量。2006年在内蒙自治区卫生厅。教育厅联合进行的教学基地评审工作中,我院教学基地均通过评审并取得较好成绩。
四、实验室建设
强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构建“多学科,一体化、开放式,的临床教学实验平台,减少验证性和单一性实验,强调灵活多样的临床实验教学方法,我实验室在几年的努力后有一定的收获,但实验单一性方面的问题还需继续改进。强化教学实验中心管理,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采用、多媒体仿真、实际动手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形成多元化的、全面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实验学习的主动性.完善临床教学实验中心仿真实验室的建设。逐步扩大实验室的对外开放程度,实现资源共享,为更多的学生、教师、临床医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提高教师科研、科技开发水平,目前实验室开放的工作在摸索阶段,全面铺开及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和集体的努力。
五、专业方向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现有两个专业方向,为骨科方向和肿瘤方向。
(一)骨科方向
我院的临床医学专业骨科方向主要依托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来实施教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自1985年成立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扶持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目前已发展成为内蒙古西部区乃至自治区比较有优势的学科,它集医教研于一体,患者来自内蒙中西部地区及周边地区,年收治病人量1700多人,手术量800多台,年收入达到1176万元,共有床位100张,医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专业医师7人。在学科带头人董乐乐教授的带领下,科室管理制度健全,人才梯队完整,具有大量先进的骨科专业设备,使一附院骨科成为自治区乃至华北地区一支具有实力,富有朝气,有着创新求实、科学严谨态度的优秀的骨科队伍。2005年被评为包头医学院重点学科。
一附院骨科目前已开展了具有国内及自治区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业务若干项,独立开展并成熟掌握了具有自治区包头市先进水平项目若干。创伤骨科及手外科显微外科领域在内蒙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脊柱外科领域达到国内及自治区先进水平。关节及四肢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相关研究。
一附院骨科近年开展了大量的临床新技术、新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有九项科研进行了鉴定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目前仍承担自治区卫生厅及包头市科研项目三项。在教学方面已成为包头市较早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已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一支规模较大,治疗水平先进的骨科专业队伍,并已成为西部地区培养骨科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肿瘤方向
我院的临床医学专业主要依托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实施教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院成立了肿瘤研究所,包头市肿瘤医院为我院的肿瘤临床学院,包头市中心医院为我院的肿瘤防治研究所。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院肿瘤研究所成立于1987年,现有病床52张,教授4名,副教授4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6名,主管护理师四名,护理师六名,护士二十余名。肿瘤研究所以二附院肿瘤科为基础建制,联合放疗科,消化科及病理科等,以肿瘤外科、内科、放疗及诊断为一体的肿瘤治疗中心。开展了头颈部肿瘤手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即时性乳房再造术,全胃切除术新型消化道重建术、肝段切除及肝门阻断下无血切肝手术、直肠全系膜切除的直肠癌保肛术等先进治疗手段。腹腔镜微创治疗结肠癌、直肠癌、介入治疗肝血管瘤及其它部位的血管瘤,对实体肿块进行B超或CT引导下细针、粗针穿刺诊断技术。
包头市肿瘤医院在肿瘤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处于自治区乃至我国西部地区领先地位,被评为包头市肿瘤领先学科。现具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91人,中级职称109人,硕士研究生11人,在读研究生6人。取得68项科研成果,其中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内蒙古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
包头市中心医院于2007年成为包头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所,包含肿瘤外科、放疗科、化疗科、脑外科、普外科、介入中心等23个科室,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才79人,中级职称人才48人,博士生1人,研究生17人,拥有自治区内知名的肿瘤医学专家9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开展新业务38项,取得科研成果13项,《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临床研究》等4项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积极引进最新治疗技术及治疗模式,熟练掌握国内外肿瘤专业的新近展及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