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程大学

普通本科
安徽工程大学
毕业生数据

4991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3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1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5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9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78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4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2门;获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0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5项;2021年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和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推广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6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连续四年获得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连续两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2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分析与测试中心具有省级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建设,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奇瑞控股集团、古井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积淀出“雨耕勤作 赤铸精工”的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 唯实惟新”的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0年度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激励奖、2021年度获全省通报表扬。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奋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应用化学(拔尖)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工艺美术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商管理
  • 广告学
  • 车辆工程
  • 美术学
  • 环境设计
  • 机械电子工程
  • 设计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艺术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交通工程
  • 计算机技术
  • 生物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生物制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实验班)
  • 金融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软件工程
  • 数学
  • 互联网金融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系统科学
  • 金融工程
  • 物联网工程
  • 公共管理
  • 区块链工程
  • 统计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社会工作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表演(体育艺术表演)
  • 工程管理
  • 翻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日语
  • 建筑学
  • 体育
  • 自动化
  • 英语
  • 土木工程
  • 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机械
  • 工商管理
  • 材料与化工(建筑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 机械工程
  • 工业工程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电子信息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材料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电气工程
  • 市场营销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
  • 物流管理
  • 表演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纺织工程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人工智能
  • 纺织工程(创新实验班)
  • 材料与化工(纺织服装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智能制造工程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生物工程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生物与医药
  • 法学
  • 轻化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社会工作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材料与化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行政管理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化学
  • 产品设计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动画
  • 应用化学
  • 应用经济学
  • 工业设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工艺美术
专业介绍: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培养学生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基础上,吸收世界各国艺术精华,兼容东西方文化,提倡以人为本的手工文化,关注人类生活品质,强化科技应用手段,以现代设计思维和审美探索新的领域。将“工艺美术大师”引进课堂,以工作室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文化产业及文创产品带动教学,实现产、学、研全面发展。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雕塑、专业艺术史、图案与装饰、构成、计算机艺术设计、材料与工艺、金属艺术、首饰珠宝工艺、首饰珐琅工艺、金属雕塑、漆画、漆艺、纤维艺术、3D打印辅助设计、首饰艺术以及相关的选修课。
就业方向: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或生产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能够在珠宝首饰、旅游文创产品或现代装饰相关的企业从事设计及产品开发。
测控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受理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简介
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及创新意识,较好的组织管理、合作交流和终生学习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及接班人。以中国制造2025和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以装备制造业为背景,深度融合地方经济,以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为对象,培养测量与控制领域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控制工程基础》、《工程光学》、《测试与传感器应用》、《测控电路》、《精密仪器设计》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机械装备、仪器仪表、电子技术、新能源、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广告学
专业介绍: 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的策划、创意、制作、传播和经营管理的社会科学,综合了新闻传播、艺术设计和市场营销等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是国家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本专业创建于2005年,是创办在艺术学院的文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依托艺术学院的设计学科优势,紧扣广告内容化的产业发展趋势,将艺术与人文、创作与传播交叉融合,聚焦学生的内容生产与创意传播能力,形成了通传播、懂设计、精内容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主要课程: 广告摄影、创意写作、广告文案、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媒体研究、影视广告编导、企业形象策划、电脑图文制作、视觉传达基础、数据视觉化、影视后期处理、广播广告制作、网站策划实务、会展策划实务、电商广告实务、公共关系实务、内容营销实务
就业方向:在广告或文化创意类公司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市场推广、设计表现等工作;在媒体或数字传播类公司从事媒体策划、内容创作、数字传播等工作;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或传播部门从事传播运营、营销策划、市场研究等工作。
车辆工程(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首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专业)
专业简介
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在汽车领域从事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新工科”人才。获批“电动汽车主被动隔振与控制技术”省级创新团队和“智能驾驶与辅助动力技术”校级创新团队。拥有省级创新平台“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校级“新能源汽车及智能驾驶技术”新工科特色实验室。
主要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内燃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电机原理与检测》、《燃料电池概论》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多数学生进入知名企业(上汽、吉利、长城、奇瑞、江淮、合力等)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制造工艺编制、CAE分析、产品质量检验等技术和管理工作。近三年,本专业年均36.5%以上的毕业生考研进入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利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底特律大学等国内国际知名高校深造。
暂无此专业简介
环境设计(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专业起源于2001年开设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2012年调整为环境设计专业,安徽省最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目前是安徽省环境设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单位。
主要课程: 装饰艺术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建筑与环境调研方法、环境设计表现、环境设计模型制作、材料与施工工艺、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住宅室内设计、商业空间设计、景观设计。
就业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扎实掌握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具有一定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能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建筑外观装饰设计、城市及乡村景观设计等工作的技术、管理、教育教学人员,目前毕业的学生已遍布全国近9个省,20多个地市。
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简介
培养从事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智能装备开发与制造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依托安徽省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培养面向工业4.0背景下从事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从事智能制造系统规划和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检测与射频技术》、《数控机床》、《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面非常广泛,可进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试验测试、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专业介绍:创建于1982年,为安徽省创建最早的设计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在媒体设计、广告、新闻传播、创意产业等领域从事包装、书籍、品牌与策划、信息与文创等设计及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二维设计基础,三维设计基础,字体设计,版面,图形创意,设计思维与方法,书籍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品牌设计,品牌形象展示设计,界面设计,交互信息设计,视觉文创设计。
就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毕业生适合在媒体设计、广告、新闻传播公司、印刷机构、创意产业、文化宣传等领域从事包装、书籍、品牌与策划、信息与文创等设计及研究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专业简介
培养工业自动化领域系统设计、装备研发、零部件制造、机械制造工艺设计、工业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拥有“先进数控和伺服驱动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形成了机械制造、机械装备和机械设计三个培养方向,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科,设有一级硕士点。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和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贯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以中国制造2025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融合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学科,形成“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培养特色。
主要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进入机械制造类、汽车、家电等制造业领军企业(如:埃夫特机器人、奇瑞汽车、美的集团等)以及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等。充分利用我校担任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等条件,建立了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向350多个成员单位推荐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
专业介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前沿数字艺术应用理念、较强的影像语言判断与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与交互设计设计能力,能够利用通讯技术与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交互影像和数字媒体产品设计与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造型基础、数字媒体设计概论、三维动态影像设计、动态影像创作与后期编辑、商用静态(动态)影像创作、UI交互设计(移动端与PC端)、影视片头与特效、VR设计、用户体验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多媒体会展设计等。
就业方向: 在“互联网+5G”数字时代,本专业具有运用范围广、专业拓展性强、就业口径宽与人才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本专业重点打造学生“三位一体”的数字产品设计能力培养模块:1.UI交互设计;2.DV影像创作;3.VR虚拟现实设计,并致力将这三个模块整合到同一系统线上产品中,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与品质,学生具备数字产品前期、中与后期全流程创作能力,使得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交通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方向、安徽省属本科高校首开专业)
专业简介
专业以城市轨道交通尤以芜湖市轻轨交通为特色,以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着力突出行业特点和优势。人才培养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和规划设计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Ⅱ、材料力学Ⅱ、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测量、轨道交通运行控制基础、交通安全工程、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与设备、轨道交通车辆与牵引计算、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城市轨道交通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多数学生进入企业从事与轨道交通事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生物工程(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一流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始于1991年设置的发酵工程专业,1997年调整为生物化学工程专业,1999年调整为生物工程专业,是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生物工程学科为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支撑学科,有生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各类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7个。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厂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技术、酿造、能源等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可在商检、药检、海关、工商等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始建于1992年,1995年正式招收本科生。最早的本科生毕业年份为1999年,至今毕业本科生约2000人,现有在读本科生517人。本专业2010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安徽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2年获批安徽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8年获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2019年成功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于本专业,2006年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
专业教师主持或参加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在“IEEE Trans.on Image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
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思维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理解决基于计算机系统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IT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能从事计算机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开发、部署及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I、离散数学I、电子技术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I、计算机网络I、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双语)、编译原理、微型计算机及接口。
就业方向:本专业服务于皖江城市带,为皖江企事业单位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提供计算机行业人才支持和计算机领域的社会服务,学生在其毕业5年左右可以达到软、硬件工程师或项目管理人员水平。
暂无此专业简介
生物制药
专业介绍: 2016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学科实力雄厚,建有“安徽省工业微生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微生物发酵制药共性技术研究院”、校级“微生物学”重点建设学科等科研平台。与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等7个实习实训基地。以“本科生导师制”为抓手,因材施教,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科竞赛成果突出,2021年考研录取率44.05%。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Ⅱ、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原理Ⅲ、电工学Ⅱ、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制药工程设备、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工厂设计。
就业方向:生物、医药相关行业从事生物药物研发、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岗位;食品与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疾控中心、海关、商检等政府事业单位从事药物分析、药事管理;药物、生物制剂的市场销售、技术服务、医药商务等工作;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深造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计划、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
专业介绍: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14年获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立项,2015年在省内开始一本招生。2018年底获安徽省“一流(品牌)专业”及“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项目立项,2019年6月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
主要课程: 食品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Ⅱ、物理化学Ⅱ、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Ⅱ、C语言程序设计、食品分析、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设计、功能性食品、食品安全与法规、食品营养学。
就业方向:能从事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食品营养研究、质量检测、品质控制、技术管理、食品的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工作;能在食品质量监督、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工商等部门从事产品分析、检测、技术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能在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及读博深造等。
软件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专业)
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六卓越、一拔尖”专业;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教学团队是安徽省高水平教学团队,安徽省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具有高级职称18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
软件工程专业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软件产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强调工程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成了纵向层次化、横向模块化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了“三个加强、二个接轨、一个结合”的特色培养模式。
本专业以软件产品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运维为背景,培养专业基础厚、工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I、Data Structure(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I、计算机网络I、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互联网软件开发。
就业方向: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性质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自主创业。本专业毕业生经过3-5年工程实践能够胜任高级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软件架构师等岗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互联网金融
专业介绍:互联网金融专业是在传统金融和科技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开设的一门新专业,侧重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和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金融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并且熟练地应用计算机,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领域的大数据挖掘、金融产品研发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第三方支付,P2P商业模式,众筹原理,金融计量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证券、互联网基金等领域就业,就业岗位主要有金融数据分析师、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互联网金融产品策划师、互联网金融产品运营师、投资/理财顾问、网络媒介工程师等。
人才培养: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复合型高级互联网金融人才,使学生掌握数学、经济学、金融学、金融软件知识,具有较强的软件计算能力。熟悉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能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开发、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管理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融资管理等。培养应用型的互联网金融人才,使学生掌握金融分析与金融计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学会应用国际上流行的金融分析与编程软件(如 Matlab、SAS,Python)进行金融分析,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的智慧型人才。在教育过程当中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突出实践环节。通过到相关企业、单位的实践和实验室模拟实习,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顺应互联网金融发展新趋势,紧盯社会需求,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师资力量及生源情况,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举措。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在安徽省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方向)”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建设的专业,2020年在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业调研“排行榜”中,在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612所普通高校中排名第48名。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建有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多项省级一流课程。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计算机、数据科学和大数据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能从事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已建设完成投资450万的大数据特色实验室,可满足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主要课程: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算法、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预测、数据可视化技术。
就业方向: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地区,服务于大数据所催生的新产业,可从事政府机关、金融等企事业单位中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系统集成与管理维护等工作,亦可从事大数据研究、咨询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金融工程(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随着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以数学、统计学为基础和工具,定量地研究金融领域各类问题的分析、设计和管理方法。本专业设有金融分析与投资分析两个专业方向,培养能够较为全面掌握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并且熟练应用计算机,从事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工商、投资等行业的咨询、金融业务、金融产品研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金融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微积分,高等代数,概率论,应用统计,金融计量学,利息理论,金融工程,数理金融,证券投资学,金融风险管理,衍生金融工具,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固定收益证券。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部门从事具体的金融业务、产品研发、投资咨询及管理工作;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理论、政策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到工商企业、信用评级、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担保、资产管理等金融相关行业从事具体业务和管理工作。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中注重工程化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技术性和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中建立了“基本要求+专业拓展”和“综合素质+特色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金融专门人才,使学生掌握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悉国家有关经济、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运用金融学、经济学理论对经济金融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熟悉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在银行、证券、保险、工商业、投资咨询等金融或非金融部门从事金融及其相关业务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熟悉各种现代金融工具的特性、功能并具有相应的操作能力,能为客户设计个性化的投资方案。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物联网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专业)
专业介绍:物联网工程专业于2013年首次招生,是安徽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专业。本专业教学团队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拥有海外访学经历3人。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物联网工程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维护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具备以信息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感知、数据管理、智能分析及综合应用的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实验、企业实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逐渐形成物联网工程专业“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产学研紧密结合、突出工程能力”的专业特色。
主要课程: 传感检测与RFID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就业方向:本专业以区域化服务为主,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区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系统技术研发、运维管理及技术咨询等工作,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毕业生可胜任系统开发工程师、架构设计师等岗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区块链工程
专业介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区块链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其关键技术是多类计算机技术新型应用模式创新的结果,涵盖了分布式计算存储、点对点传输网络、加密算法、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金融领域、保险领域、物联网和物流领域、数字版领域、公共服务领域。安徽工程大学数理与金融学院区块链工程专业于2021年获批并开始招生,是全国率先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I、现代密码学、云计算、计算机网络、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区块链原理与技术、区块链应用研究、人工智能等。 专业方向:区块链金融、智能区块链。
人才培养: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区块链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区块链项目开发方法,具备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统计学、金融工程等知识等交叉学科基础,能在金融行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等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应用技术设计与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电子商务行业、物流行业、游戏行业等领域就业,就业岗位主要有区块链开发工程师、区块链网页设计师、区块链质量工程师、区块链开发员、金融数据分析师等。
统计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具有鲜明的金融特色,设有经济统计、风险管理与精算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方法和相关专业软件的应用,同时具备经济、金融与保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统计、金融和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分析、管理和量化交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概率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数学建模、统计计算与软件、金融工程,利息理论、风险管理与保险、寿险精算、证券投资分析和金融计量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国家及各地方统计局、经济管理部门和大中型企业从事统计调查、数据或信息分析工作;在金融机构从事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金融投资分析、金融数据挖掘和金融统计分析的工作;在保险与精算行业从事产品研发、设计与数据分析工作。
人才培养: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统计建模、数据分析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预测;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至少熟练使用一种统计分析软件(如R、SAS、SPSS、S-Plus、Matlab、Eviews、Python等),具备一定的编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正确应用统计学思想和方法以及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解释和分析;掌握经济、保险以及精算等相关专业知识,能从事统计、金融、信息等领域的数据处理、金融管理和投资分析。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试点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有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创新、协作、沟通意识和自主、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及给排水制图,工程力学Ⅱ,水力学I,土建工程基础,泵与泵站,水分析化学,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水处理生物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管道系统,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水工程经济,建筑消防设备工程。
就业方向: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服务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城镇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和城市水系统等领域。
人才培养: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9年成立,已累计培养9届本科毕业生,为安徽省和周边输送了725名给排水专业人才,分布于地方市政、环保、设计规划、城建等行业。经过12年的建设,给排水专业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目前在校生人数355人。近3年,给排水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0%以上,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责任心强,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企业技术开发和管理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7人,讲师(实验师)6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余均具有硕士学位,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师中,安徽省级教坛新秀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4人,教学骨干5人,具有海外学习或工程实践经历教师15人。近3年来,主持各类科研、教研和人才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人才项目14项,各类教研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教研论文100余篇,其中一类(SCI和EI)论文近40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立项20余项,学生在全国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保科技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50余人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将材料、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也是未来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专业之一。以塑性成形、数字化模具设计、智能制造为专业特色,培养从事材料及机械工程领域研发、设计制造、质检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Ⅱ、三维造型软件基础、电工学、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材料力学、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测控技术、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CAM、3D打印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概论。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率96%以上,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进入汽车、家电等制造业领军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和机关事业单位等。每年有30%左右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考取院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
暂无此专业简介
工程管理
专业介绍: 本专业为学校专业试点改革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土木工程领域的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及信息技术等知识,接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建设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建设法规,工程管理软件应用。
就业方向:在建设投资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等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人才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于2009年成立,已累计培养8届本科毕业生。本专业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位居学校前列。毕业生就业以安徽省内就业为主,江浙沪三省也为主要去向。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去向以企业为主,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比例高,有不少同学被全国大型建筑企业和事业单位录取,例如中铁建工集团,中铁十七局,浙江省建工集团等。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从用人单位对本毕业生的反馈结果来看,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很高,其中在团队意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模块均达到了较满意以上的评价。工程管理专业现有教师共计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人,此外长期聘任外聘教师2人。本专业教师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现有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1人,国家一级建造师1人,国家二级建造师2人,咨询工程师1人,均具有工程背景和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教学中坚持做到以赛事促教学,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近三年,共组织多名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项目10余项,累计国家级赛事获奖4项,省级赛事获奖8项。
暂无此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以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和计算机等学科有机交叉、渗透、融合,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与机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培养从事材料成形工艺设计及装备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分析检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以及3D打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学、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焊接工艺与装备、铸造工艺与装备、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材料力学性能、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就业率连续三年95%以上。近一半的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考研录取率高达28%,考取院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
专业名称:日语
安徽工程大学日语专业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新开设的专业,于2011年设立并开始在安徽省内招生,培养面向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贸日语人才。2014年通过教育部新专业评估,2015年起实现一本招生。本专业拥有口笔译实验室,商务谈判室、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等教学场所保障教学需求,另外与杭州孑孓教育、芜湖外经发展有限公司、上元日语学校等多家单位签订校外实习基地保障学生的实习实践需求。
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国际贸易实务与函电、日语商务礼仪与会话、经贸日语阅读与翻译、国际商法、日语演讲与辩论、笔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流、口译理论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毕业生160余名,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有: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考取公务员、赴日工作、赴日读研、国内读研等渠道。自2014年以来我系多名同学先后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有女子东大之称)、九州大学、大阪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就业势头。我系国内读研的毕业生进入研究生段后都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国外公费留学资格。另有一些毕业生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地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工作能力和业绩获得肯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建筑学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建筑专业知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开放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主要在建筑设计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等,从事建筑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要课程:建筑学概论,建筑初步,美术基础,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概论,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设备。
就业方向:建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面向城乡建设的各个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工作,也可从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与规划,以及管理、教育、科研、开发、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人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于2012年成立,2014年获批省级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经过9年的不断建设,建筑学专业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逐渐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目前现有在校生人数279人,累计培养4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稳定在20%左右,累计向安徽省及周边地区输送了约230名建筑学专业人才,广泛分布于各设计单位及相关管理部门。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工作踏实、责任心强,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设计和管理团队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建筑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人,讲师9人,此外长期聘任外聘老师4人,教师队伍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教师整体素质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教学骨干9人。近3年来,主持各类科研及教研项目2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及教研项目1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教研论文60余篇,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项目立项10余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学科与技能竞赛项目,累计国家级赛事获奖近30项,省级赛事获奖30余项。
暂无此专业简介
自动化(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省属高校唯一)、国家及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校新工科师范专业)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解决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自动化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Ⅰ、大学物理、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Ⅰ、Modern Control Theory(现代控制理论)、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Signals and Systems Ⅱ(信号与系统Ⅱ)、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涉及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公司、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主要从事于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机械/设备/重工、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行业。
专业名称:英语(省级特色专业、省“一流”专业)
专业介绍: 英语本科专业于2001年首次招生,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2019年获批安徽省一流专业,现设有“工程翻译”和“经贸英语”两个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美概况,英汉/汉英笔译,英汉/汉英口译,二外(日语、德语等),计算机辅助翻译,语料库技术,人工智能,脑与认知科学,工程英语翻译,国际商务函电,贸易单证及流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翻译概论,文体翻译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考研率录取率逐年提高,就业主要在外事、外贸、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和外贸相关工作,就业地域集中在合肥、上海、江浙、广东等地,另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土木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是学校有特色的高就业率专业之一,已为安徽省建筑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专业人才。本专业现列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省级卓越工程师建设项目、省级振兴计划建设项目、校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校级新工科建设项目。本专业设有建筑工程和城市地下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土木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检测与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毕业5年后,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发现、分析、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项目管理,具备土木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并在专业素质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较强的潜力,成为行业技术骨干。
主要课程:主要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建设经济。
主要方向课程:
建筑工程方向: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与组合结构,工程结构抗震,建筑工程施工。
城市地下空间方向: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地下结构设计,边坡工程,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施工。
就业方向:从事建筑工程、地下空间工程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检测与项目管理等工作。
人才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于2008年成立,2012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为校级特色与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获批为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3年在全校率先进入安徽省内一本批次招生,同年获批省级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在原有建筑工程方向的基础上,增设城市地下空间方向,同年获批为校级优势专业;2018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为校级新工科建设专业;2021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为安徽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4人,其中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教师4人,副教授或相当技术职称教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此外还积极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设有工程材料、土工、测量、结构与检测等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近2500平方米;建有11处校外实习基地。本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现代建筑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目标明确,注重成果产出,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持续改进面向产出的内部评价机制,强化自我评估。近年招生规模约160人/年,目前在校生627人。自2012年首届毕业生以来,已累计培养了1300余名土木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就业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多数从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其中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技术和管理骨干;部分进入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近3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35%,人才培养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暂无此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安徽工程大学唯一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专业介绍: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开展“3+2模式”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可赴美国底特律大学学习2年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素养,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气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智能电网新技术。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工商管理(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有人有组织在的地方就需要管理,工商管理是近些年炙手可热的专业。我校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国家双万工程“省级一流专业”、省级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校级一流学科”工商管理而建。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善创新”的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工科背景和学院多学科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懂产品、会管理、善分析;能为各类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商业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在组织经济活动领域从事决策分析、战略规划、运营管理、企业诊断和管理创新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管理实践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管理岗位工作的综合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学、战略管理、运营管理、公司治理、创业学、企业管理决策、领导科学、管理运筹学、管理统计、工业概论、互联网+大数据等。
  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模拟、创业实践、ERP企业模拟经营、职业资格训练、职称情景模拟等。
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本专业围绕“新商科”创新课程体系、重塑教学内容,已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创新创业模拟》、《服务营销》;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省级教学示范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9门;省级一流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省级规划教材《管理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远超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可在各类工商企业组织(海螺、美的、格力、京东、奇瑞等)、金融投资机构(银行等)、对外贸易部门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与科教工作。近三年专业平均考研率为60%,较多学生考取了985高校(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和国外高校(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等),211高校(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就业层次不断提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就业率超过15%;国内外继续深造、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的录取人数超过30%。
  人才培养:专业强化工科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工程教育与商科教育相互渗透融合、课堂专业知识教授与课外专业实践有效融合、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拥有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室、人力资源综合实战模拟实训实验室、新商科开放实验室、管理软件实验室等10多个综合实验室。专业先后与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中联重科安徽工业车辆有限公司、芜湖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芜湖美的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徽中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专业拥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6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坛新秀2名、校级教学骨干7名;拥有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科骨干3人、研究生导师8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6项,承担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近三年,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三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省级“特等奖”、“金奖”等竞赛奖励80余项;本科生主持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近四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就业率均超98%,位居学校前列,超全省平均水平。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工业工程(智能制造管理方向、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工业工程是一门专注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及服务成本的学科。现代工业工程是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摆脱困境、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武器,因此,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是安徽省最早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以生产制造系统、现代服务系统和社会管理系统为对象,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具备对各类系统(特别是智能制造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实施、评价、改善和创新的素质和能力,能够从事现代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智能制造导论,工业大数据与云计算、基础工业工程,运营管理、人因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先进制造系统、系统建模与仿真、管理信息系统、机械设计基础、物流工程、管理学、管理运筹学、精益生产与管理、管理统计、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其中,人因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为省级示范课程;管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为校级精品课程;基础工业工程、运营管理、人因工程、管理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等为校级金课建设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生产系统实训,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模拟、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其中,创新创业模拟为国家一流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优势,主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生产制造、服务性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如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大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邮政储蓄、工商局、京东、格力、美的和奇瑞等。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了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双一流、985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11高校,以及英国邓迪大学等国外高校,毕业后进入研究所和高校从事研究工作。
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依托学校的传统工科优势以及芜湖市汽车、机器人等优秀企业,并紧紧围绕新时期制造业自动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采取小班教学、精英教育模式,具有悠久而又鲜明的历史特色。2015年,专业获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并于2020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专业在安徽省教育厅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评估中取得A类等级的佳绩。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7名,在读博士2名,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有4人。同时,外聘多名企业导师来校授课,例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大陆电子汽车有限公司,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等。专业建有工业工程实训实验室、管理工效学实验室和质量与可靠性实验室,并与其他专业合建了现代生产与物流实验室、管理软件实验室以及物流仿真与流程控制实验室等,为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实验和实训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软硬件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与美的电器芜湖分公司、芜湖造船厂、格力电器等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有多家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近五年来,专业教师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各类省部级项目20余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和方向。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专业教师指导了本专业学生的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此外,专业教师一直坚持指导学生参加清华工业工程“亮剑”大赛、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中国智能制造大赛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师生获得各种奖项100余项。
暂无此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安徽省“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介绍: 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通晓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工程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电子电路、信息处理、嵌入式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系统运行、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I、大学英语、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 I、电子测量与传感器原理、数字信号处理Ⅰ、DSP原理及应用I、总线系统原理及应用、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工程软件基础训练、工程训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专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硬件实现、系统运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够到各类应用电子信息先进技术与工具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复杂工程项目的软件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介绍:安徽工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起源于1992年开设的工业外贸,2002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改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7年本科新专业评估获优秀等次,2008年获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10年和2015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分别获批为校级特色专业和安徽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开始招收产业经济学国外留学生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校级一流学科”产业经济学,结合我校工科资源和学院多学科优势,培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及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具有全球眼光、战略思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懂理论、擅操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类涉外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等从事外贸业务、外贸管理及国际结算的高级外向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商业、技术和人文愈发深层次融合的新经济时代,本专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行业动态发展需求、人才自我发展需求,特别强调与其他学科跨界融合、强调数字经济思维和工具方法的应用、强调与产业对接的适时性,旨在培养出符合新经济环境需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口语、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文函电、外贸制单、商务英语、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世界经济地理、跨境电子商务等。
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国际商务谈判实战模拟、跨境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国贸商科技能训练、经济活动数量模拟分析、ERP企业模拟经营等。
一流课程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创新创业模拟》、《服务营销》,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省级教学示范课《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校级双语示范建设课程《外贸英文函电》等。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在涉外经济贸易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机构从事进出口业务操作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员、单证员、银行国际结算职员、国际市场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电商平台运营、海外仓管理、网络营销、B2B和B2C业务、跨境电商服务等工作;从事海关、商检、外贸行政部门等实际岗位工作,也可以从事学校和科研单位的教学与科研究工作;就业层次不断提升,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的就业率超过15%;目前毕业生就业地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经济圈。近三年本专业国内外继续深造、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的录取人数超过30%,其中毕业生考研率为50%,较多学生考取了国内985高校(如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 211高校(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福州大学、辽宁大学等),本专业每年平均有2-3位毕业生去国(境)外高校留学深造,目的地主要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学国家,录取高校包括美国杜兰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等。
人才培养:本专业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以“质量工程”建设为平台,以工程技术类教学资源为支撑,有步骤逻辑性地编排工科类课程,强化工程训练,突出技术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成为异于一般文科性财经类院校的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培养既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又具备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的懂产品、会管理、善分析和能熟练运用外经贸理论和业务的综合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本专业设有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验室、沙盘模拟对抗实验室、新商科开放实验室、管理软件实验室等10多个综合实验室;先后与外贸类(芜湖港口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和芜湖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等)、机电类(奇瑞国际公司、芜湖美的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威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瑞集团等)、纺织类(如:繁昌孙村纺织服装出口贸易生产基地等)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和学生就业协议。专业拥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9人;拥有校级以上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学骨干3名;拥有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学科骨干3人、研究生导师6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5项,承担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5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近三年,专业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三创”、商科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国家级 “一等奖”、省级“一等奖”等竞赛奖励20余项;本科生主持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近五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就业率达96.3%,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普遍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高。
暂无此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工程师示范专业)
专业介绍: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素养,具备扎实且全面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能从事信号采集、处理、传输及人工智能、嵌入式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微机原理及应用Ⅲ、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Ⅰ、大学物理、通信原理II、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机器学习、射频识别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范围较广,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事务管理,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信号处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以及其他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校级一流学科“工商管理”而建,面向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制造业为切入点,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科研方向上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在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管理类专业专业评估中获“A类”等级。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善创新”的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工科背景和学院多学科优势,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文明礼仪素养、高尚的企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在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模块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熟练使用大数据技术用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为各类组织的管理事业服务。
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普通心理学、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员工招聘与配置、战略管理、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决策、领导科学、管理运筹学、管理统计、工业概论等、互联网+大数据。
实践教学环节: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人力资源规划课程设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技术课程设计、创新创业模拟、创业实践、ERP 企业模拟经营、职业资格训练、职称情景模拟等。
一流课程、一流教材建设:已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创新创业模拟》、《服务营销》;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织行为学》;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省级教学示范课《会计学》、《财务管理》、《薪酬管理》等9门;省级一流教材和省级规划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省级规划教材《管理学》。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各类企业从事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以及在大中型企业做管理人员,可以在政府部门及其相关单位从事人才发展规划等工作,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工作或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近年来,不少毕业生先后进入海螺、美的、苏宁、各大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及科技局、管委会等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近三年,本专业平均考研率超50%,大部分学生考取了985 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和211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人才培养: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管理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人文、管理、经济、政治、心理学、信息科学、法律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素养,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满足长江三角洲战略实施需要的柔性复合应用型人才。专业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战实训实验室,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与决策实验、人力资源电子沙盘对抗系统、人力资源结构化面试学习平台、情景模拟实战教学系统、企业管理实训实战平台等。建立了芜湖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海螺集团、奇瑞重工、芜湖美的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和学生就业协议,为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专业拥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6人、在读博士2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线上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名、校级教学骨干 3 名、校心中的好老师1名;拥有学科带头人1人、学科骨干2人、研究生导师3人。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近三年,专业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三创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0 余项;本科生主持科研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10 余项。近四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就业率均超98%,位居学校前列,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暂无此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专业介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通晓集成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工程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胜任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系统集成及开发、制造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I、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半导体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与硬件描述语言、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FPGA现代数字系统设计、处理器体系结构。
就业方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在电子、通信、人工智能、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等高科技企业中从事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微电子领域相关的高校和科研单位中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市场营销(数字营销方向,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培养具备数字技术、管理、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系统掌握数字营销技术、基础营销工具、营销管理基础理论,通晓现代市场营销环境与实务,具有市场开拓、营销策划、品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化营销运行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教学科研岗位从事营销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品牌管理、绿色营销、服务营销(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广告理论与策划。
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管理、策划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营销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岗位主要包括市场研究、广告策划、营销战略、营销研究与策划、营销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服务数字化、电子商务运维、营销总监等等。毕业生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进行营销管理工作;近年来部分毕业生考取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985高校继续深造;部分学生已经成长为营销管理的985高校博导、大中型企业营销总监和政府部门处级干部等。
通信工程(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建设专业、安徽工程大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介绍:培养具有高尚品德、良好素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信息与通信技术基础知识,较强的通信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营、工程管理和教育科研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MCU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移动通信。
就业方向: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就业单位包括: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物流管理(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安徽省专业评估“A类”等级)
专业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商科专业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善创新”为培养理念,结合学校工科背景和学院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够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物流经营、管理、决策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物流类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 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库存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国际物流、智能制造与生产物流、物联网与智能物流、大数据供应链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物流企业、交通企业、大中型制造企业物流部门、商贸流通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各级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等从事物流管理学科研究与教学、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作管理等中高层管理工作。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平均升硕率达到20%。
表演(服装表演方向)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及服装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较强的时尚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服装及表演领域可以从事服装模特、时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服装营销与市场开发、时尚造型设计、模特教育培训、时尚媒体公关以及服装陈列搭配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形体训练、图案设计、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时装表演训练、服饰配套设计、时装表演组织与编导、妆型分类与技巧、服装展示设计、服装市场营销、时尚买手、表演实习、市场调查、服装工艺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服装及表演领域从事服装模特、平面模特、舞台编导、服装陈列、时尚造型设计、时尚媒体公关、服装营销及电子商务等方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机器人工程(安徽省首个机器人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培养具有较宽厚的数理和力学基础理论,较扎实的机械和自动化领域工程基础,兼具计算机软硬件、机械系统、机电控制系统设计能力,拥有创新创业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一定人文素养,从事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整机开发、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机器人集成应用,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和维护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力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机械原理、电工技术、材料力学、工业机器人、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电机与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单位、生产制造企业以及集成应用公司,从事机器人工作站设计、装调与改造,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应用及运行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受理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专业)
纺织工程专业介绍:培养适应纺织与智能制造、材料及管理等学科融合发展趋势,具备坚实专业基础理论、优秀工程创新能力、良好人文素养,能在纺织产业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营销及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安徽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
纺织工程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II、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II、工程制图基础、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纺织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设计、织物结构与设计、智能纺织品开发与应用、纺织CAD、复合材料、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具备人工智能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国际化视野,达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机器视觉与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应用、人工智能等课程。
【就业方向】在未来智能产品开发中承担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型构建、算法实现、软件开发等方面工作;亦可从事人工智能应用研究、产品咨询、教育工作,智能搜索、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才,具有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和电子等交叉学科基础,能在企业、事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和党政部门等,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教学等工作。该专业旨在增强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围绕智能制造技术研发、智能装备和智能民用产品开发,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模式识别、算法分析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据挖掘技术、FPGA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Ⅱ、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在企业、事业、科研部门、教育单位和党政部门等,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培养适应纤维新材料发展需求,具有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阔视野,具备坚实专业基础理论、优秀工程创新能力、良好人文素养,能在非织造材料、产品和装备设计制造领域从事产品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营销及国际贸易、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主要课程:大学物理、电工学II、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II、工程制图基础、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高分子成型原理与纺丝技术、纤维材料学、非织造学、非织造产品开发与设计、非织造后整理、非织造粘合剂与助剂、非织造材料性能测试、纤维复合材料、企业管理与经济技术分析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化纤、纺织、非织、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制造企业、经贸公司、教育服务机构、纺织及材料科研院所、政府工业技术部门等单位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2021年研究生录取率达35.6%)。主要就业去向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省份,以及安徽省合肥、芜湖等经济发达城市。毕业生在金三发、华孚色纺、盛虹、雅戈尔、红豆、达利、海螺、华茂等知名企业均有良好发展。
暂无此专业简介
智能制造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计算机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接受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智能制造工程师基本训练,培养智能产品设计制造,智能装备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智能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人工智能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执行系统(MES)、智能工厂集成技术。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智能制造工程、机电及自动化工程领域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特色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程具有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特点,主要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智能生产与信息化管理、品牌策划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纺织服装企业、教学研究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Ⅱ、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服装设计、服装材料学、服装结构设计、成衣工艺与设备、服装CAD、服装工效学、服装商品企划学、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工业工程、服装外贸与国际标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既可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生产与管理、服装零售、服装贸易、服装企划、时尚媒体及服装软件开发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也可在行业协会或科研院所从事新型服装材料研发、功能性服装开发、服装智能制造等研究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120802T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电子商务法、企业管理理论、金融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西方法律概论、隐私与数据保护法、信息安全的技术与法律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既具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方法与手段,又具有扎实的法律与管理理论基础,能在较宽的领域从事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开展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站的建设管理及在商务中应用的能力,以及特许经营体系设计、构建和运营管理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工商管理的基本知识;3.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4.掌握电子商务的实际技术与技能;5.了解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6.了解电子商务和企业运营管理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7.熟练掌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服装与服饰设计(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于1985年,专业重视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建立课堂传授、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从事服装研究和服饰品设计方面的高级人才,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需要、重创意、重市场、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结合,坚持传统印染、刺绣、中式服装工艺等特色技艺培养,凸显“徽文化传承与服饰艺术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础英语、图案设计、服装画技法、服装结构原理、服装材料学、服装数字表达、服装纸样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装饰设计、服饰配套设计、服装CAD、立体裁剪、服装展示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强,近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安徽、浙江、江苏、上海、广东等省内外的国内知名服装企业任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服装零售、服装贸易、服装企划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声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法学(安徽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专业介绍:本专业设有知识产权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法学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优秀法律工作者,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法律史、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法律职业伦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就业面宽,能在政府、法院、检察院等机关从事行政、司法工作,也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可以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及研究等工作。
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轻化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轻化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专业生产管理、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商品检验、经济贸易、教学科研、技术创新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型高级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拥有省级专业建设教学团队,校级特色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和成型加工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成和功能高分子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管理以及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材料加工、化工、石油、新能源、轻工、纺织、建材、汽车、家电、包装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工艺管理等工作,也可到高校或政府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行政管理(安徽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安徽省特色专业、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设有企业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发展为基层优秀公务人员、企事业和社会组织中层管理人员,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9年在安徽省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评估中居于全省第三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行政管理学、宪法与行政法、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仿真、大数据与管理、应用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能在政府机关、党群部门从事公共政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电子政务与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从事行政主管、人力资源管理、办公文秘、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计划专业、校级特色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全面的自然科学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良好的人文修养、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CAD制图、化工自动控制、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绿色化工、现代仪器分析、化工设计基础、化工软件与模拟、化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为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半导体、日用化工、石油化工、电子、汽车、光电、环保等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过程控制、技术开发与管理、化工外贸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产品设计(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介绍:产品设计专业是一门包含美学、设计学、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问,是对产品造型、结构、功能、用户、品牌、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创新活动。本专业始于1989年设置的造型设计专业(专科班,1990年停招),2012年学科升级正式更名为产品设计专业,现为安徽工程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设计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产品设计表达、产品快速表现、产品形态基础、产品结构基础、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Rhino)、人机工程学、品牌专题设计、材料与生产工艺、产品模型工艺、产品语意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系统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于家电、家具、交通工具、文化创意等企业设计研发部门、专门的产品设计公司以及政府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咨询与管理、设计调研、趋势研究、外观设计、CMF设计、设计策划等相关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环境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计划)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测量学、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动画(校级特色专业)
专业介绍: 动画专业创办于2003年,是安徽省动画专业成立最早的本科院校,2016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本专业着力培养掌握高精专业知识和项目执行能力,能从事动画及相关领域的设计、创作、研究、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动画专业师生先后为中央电视台、合力叉车、奇瑞汽车、各大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和政府单位创作动画百余部。
主要课程: 动漫色彩、FLASH动画设计、动画策划与编剧、角色设计、数字影像、动画场景设计、动画概论、分镜头台本、三维动画设计、视听语言 、插画、二维动画设计、影视编辑与后期合成、游戏美术设计、定格动画制作、创意短片拍摄、动画短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动画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动画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互联网企业、电视台、新闻媒体、广告传媒公司、数字出版,文化宣传部门和其他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制作、游戏美术设计、插画设计、摄影摄像、影视制作、文化宣传、商业设计、社会教育等工作。
应用化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计划)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合成实验、材料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学品方向)、(应用电化学、新能源材料概—新能源材料方向)。
就业方向:本专业设置精细化学品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等专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轻工、医药、环保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复配、质量检测、安全控制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工业设计(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介绍: 工业设计专业是一门融合机械工程、设计学科创新知识的应用性强的本科专业,注重艺、文、工等各门类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促使艺术与技术、设计与管理、工程与文化形成良好的协调发展。专业以工业化为基础,以工业产品为对象,通过对产品的功能、造型、结构、材料、人机工程、交互体验等方面的创新设计,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文化、技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桥梁。
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II、大学物理、机械基础、产品结构及原理、结构素描Ⅰ、装饰色彩、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产品形态设计基础、设计思维与方法(工)、家居/工具装备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用户)、家居/工具装备产品开发设计(结构)、CMF设计、交互设计、家居/工具装备产品系统设计(服务)。
就业方向: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适合于工业设计公司、家居家电企业、工具装备制造企业、产品体验、新品战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创新、新产品开发、结构设计、品牌衍生品开发、产品系统规划、人机界面设计、交互体验创新等工作。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852    本科毕业人数:413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通信工程 表演 纺织工程 纺织工程(创新实验班)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轻化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拔尖) 测控技术与仪器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交通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实验班)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联网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学 土木工程 工商管理 工业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力资源管理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机器人工程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 电子商务及法律 法学 社会工作 行政管理 产品设计 动画 工业设计 工艺美术 广告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生物工程 生物制药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互联网金融 金融工程 区块链工程 统计学 表演(体育艺术表演) 日语 英语 机械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 电子信息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化工(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与医药 食品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化工(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美术学 设计学 艺术设计 计算机技术 软件工程 金融 数学 系统科学 公共管理 社会工作 翻译 体育 应用力学与工程结构 材料与化工(建筑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