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是培养新型陆军步兵初级指挥军官的高等教育院校。学院渊源于红军时期的红军学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军政大学、华中军政大学,从战火中走来,在战争中成长,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先后有近千名优秀学员参加援越抗法和自卫反击作战,目前仍有4名具有参战经历的教授在教学岗位工作,先后9次参加国庆阅兵,是军队“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院校,2019年学院陆军步兵作战、政治工作学科专业被确定为军队“十三五”重点学科专业。学院院本部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南昌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设校区。
办学定位。学院是全军唯一培养步兵初级指挥军官的高等教育院校,主要为部队培养步兵排、连、营级指挥军官,同时承担参谋军官、军事学研究生、军队文职人员和士官等培训任务,面向6大洲100余个国家培养军事留学生。
培训质量。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为强军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先后为全军部队培养了200余名硕士研究生、近30万名军政指挥人才,毕业学员中150余人成长为共和国将军,被誉为“将军的摇篮”。先后被评为全国军政训练先进军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院校等,办学经验多次在全军交流推广。
师资队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员800余名,教授、副教授210余名。近年来,先后有60余人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400余人次获军队院校育人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拥有一大批全军知名、晓战善战的专家教授。
办学条件。学院占地总面积19600余亩,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信息大楼、文体训练中心、图书馆等各类教学场所,以及军事体育、军事技能、分队战术等40多个训练场地,配备我军先进的步兵战斗车辆和轻武器装备,形成了科文基础、工程专业、军事应用有机融合、衔接配套的教学保障体系。学院院本部东与江南名楼滕王阁相望,西与赣北风景区梅岭呼应,校园绿化覆盖率达89%,石家庄校区“千亩柏林”、“十二瀑生态园”等人文自然景观错落其间、美不胜收,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校园文化。学院每年围绕“英雄文化”主题,结合军事特色科目训练、军地同行竞赛交流、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开设极限、刺杀格斗、定向越野、外语、数学建模、轻武器射击、军用机电创新、足球(裁判)、篮球(裁判)、红星(演唱与指挥)等28个学员俱乐部,积极开展军体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军校开放日等大型文体活动,培养学员文体特长,陶冶学员情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振动、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以及装甲车 辆总体、动力传动、行动装置及行驶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基础扎实、素质全面、有工程实践能力和 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能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 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振动、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以及装 甲车辆总体、动力传动、行动装置及行驶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应用、机 械设计、机械加工、机械设计CAD、机械产品生产管理和工艺实施、装甲车辆及主要部件的拆装 和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及各分系统或主要部件设计、分析和调试等方 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素养;
2.掌握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
3.掌握装甲车辆总体及主要分系统或部件的设计方法、分析方法和调试方法;
4.具有进行装甲车辆总体及各分系统或主要部件设计、分析和调试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防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本专业技术领域相关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 全等的管理体系、法规和法律;
6.了解装甲车辆总体、动力传动、行动装置及行驶控制系统等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力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装甲车辆设计 分析基础、装甲车辆设计制造理论、装甲车辆总体技术、装甲车辆传动技术、装甲车辆行动技术、 装甲车辆动力传动操纵技术、装甲车辆防护技术、装甲车辆火力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材料基础(32学时)、机械振动基础A(32学时)、自动控制理论基础(32学 时)、流体力学B(32学时)、坦克学I(构造)(32学时)、车用发动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 与液力传动(48学时)、坦克学(Ⅱ)(原理)(48学时)、坦克学(Ⅲ)(设计)(48学时)、车辆制造 工艺基础(32学时)、现代车辆试验技术(32学时)、坦克学课群综合设计(16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机械原理(72学时)、机械设计(72学 时)、机械振动学(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32学时)、发动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车辆转动技 术(48学时)、装甲车辆构造与原理(48学时)、机动武器系统概论(48学时)、车载武器发射动力 学(48学时)、机动武器平台设计(48学时)、车辆综合电子与信息技术(32学时)、机械制造工艺 学(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机械CAD(I)(16学时)、专业认知实习(16学时)、制造技术基础训练 (64学时)、拆装与驾驶实习(64学时)、生产实习(48学时)、坦克装甲车辆创新设计(16学时)、 毕业设计(256学时)。
主要专业实验:车辆动力性实验(2学时)、双流传动转向性能实验(2学时)、车辆平稳性能 实验(2学时)、车辆加速性实验(2学时)、车辆换挡特性实验(2学时)、车辆悬挂特性实验(2学 时)、车辆通过性能虚拟实验(2学时)、车辆综合电子系统实验(2学时)。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器系统及其子系统综合设计、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工程管理 等能力,以及具备机械工程、自动化、电子工程和控制工程等相关民用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 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能在国家有关 部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部队、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武器系统以及机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 品制造、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和管理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 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器系统及其子系统总体技术,以及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相 关民用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武器系统设计、技术综合、产品研制、实验测试 及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武器系统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试验检 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素养;
2.掌握兵器科学与技术、力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基本 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武器系统与工程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产品研制技术,熟悉国家有关技术经 济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武器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战技性能与评估、武器运用与 工程保障等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当代武器系统及相关民用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 趋势;
3.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持续自主学习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能力;
6.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有武器专业试验以及应对突发事 件应急处理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主干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测控技术、武器系统 与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水动力学(32学时)、机械设计(88学 时)、制造技术(48学时)、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40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8学时)、通信原理(48学时)、武器系统概论(40学时)、外弹道学 (32学时)、制导与控制原理(32学时)、传感与测试技术(48学时)。
2.示例二
(1)专业基础:武器专业综合课程设计(80学时);
(2)火炮方向:火炮弹道学(32学时)、火炮反后坐装置设计(32学时)、火炮构造(48学 时)、火炮实验技术(32学时)、火炮自动机设计(32学时)、火炮总体设计(32学时)、炮身设计 (32学时);
(3)弹药方向:爆炸力学(32学时)、弹道学基础(32学时)、弹丸终点效应(40学时)、弹药 概论(32学时)、弹药设计理论(40学时)、弹药实验技术(32学时)、弹药制导与控制系统基础 (32学时);
(4)火箭弹方向:固体火箭发动机传热学(32学时)、固体火箭发动机气体动力学[英](32 学时)、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40学时)、火箭弹构造与作用(32学时)、火箭弹设计(40学时)、火 箭弹外弹道基础(32学时)、火箭实验技术(32学时);
(5)探测制导与控制方向:现代引信目标探测与识别(48学时)、现代引信设计(48学时)、 引信工程基础(32学时)、引信构造与作用[英](48学时)、引信实验技术(32学时)、制导与控制 原理(32学时);
(6)火箭发射架方向:发射系统实验技术[英](32学时)、发射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基础(32 学时)、火箭导弹发射装置制造工艺(32学时)、火箭导弹燃气射流动力学(48学时)、火箭发射系 统结构分析(32学时)、火箭发射系统设计(48学时);
(7)自动武器方向:自动武器弹道学(32学时)、自动武器弹药学(24学时)、自动武器动力 学(32学时)、自动武器构造(32学时)、自动武器结构设计(32学时)、自动武器气体动力学(32 学时)、自动武器试验学(32学时)、自动武器现代设计方法(24学时)。
3.示例三: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120学时)、机 械设计(72学时)、机械原理(7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测试技术(40学时)、 电工技术(48学时)、电子技术(56学时)、弹道学(48学时)、机械制造工艺学(48学时)、工程测 试技术(40学时)、火控概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4~6周)、计算机操作与工程应用软件实训(不少于2学 分)、力学实验(不少于1学分)、电子技术实验(不少于1学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5周)、 武器专业课程设计(2~3周)、科技训练(不少于2学分)、生产实习(2—4周)、毕业设计(论文) (不少于14周)等。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与力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机电控制技术实验、武器测试技术实 验、武器性能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作战指挥 | 装甲车辆工程 | 武器系统与工程 |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 |
---|---|---|---|---|
北京 | 0 | 0 | 0 | 0 |
天津 | 0 | 0 | 0 | 0 |
河北 | 5 | 15 | 0 | 0 |
山西 | 0 | 0 | 0 | 0 |
内蒙古 | 7 | 5 | 1 | 1 |
辽宁 | 2 | 2 | 0 | 2 |
吉林 | 0 | 0 | 0 | 0 |
黑龙江 | 0 | 0 | 0 | 0 |
上海 | 0 | 0 | 0 | 0 |
江苏 | 4 | 1 | 1 | 2 |
浙江 | 0 | 0 | 0 | 0 |
安徽 | 0 | 0 | 0 | 0 |
福建 | 0 | 0 | 0 | 0 |
江西 | 10 | 5 | 2 | 1 |
山东 | 0 | 0 | 0 | 0 |
河南 | 0 | 0 | 0 | 0 |
湖北 | 0 | 0 | 0 | 0 |
湖南 | 0 | 0 | 0 | 0 |
广东 | 0 | 0 | 0 | 0 |
广西 | 0 | 0 | 0 | 0 |
海南 | 0 | 0 | 0 | 0 |
重庆 | 4 | 1 | 2 | 0 |
四川 | 0 | 0 | 0 | 0 |
贵州 | 0 | 0 | 0 | 0 |
云南 | 0 | 0 | 0 | 0 |
西藏 | 0 | 0 | 0 | 0 |
陕西 | 7 | 7 | 2 | 0 |
甘肃 | 0 | 0 | 0 | 0 |
青海 | 0 | 0 | 0 | 0 |
宁夏 | 0 | 0 | 0 | 0 |
新疆 | 3 | 2 | 1 | 1 |
台湾 | 0 | 0 | 0 | 0 |
香港 | 0 | 0 | 0 | 0 |
澳门 | 0 | 0 | 0 | 0 |
外籍 | 0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