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普通本科
长江大学
毕业生数据

7649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地理位置 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94亿元。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0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9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2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3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9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51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8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196人,专任教师2366人,外聘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20人,副教授86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0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93人。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27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40名,硕士生导师11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8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17人。
  学科专业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各类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农业、体育、工商管理、法律、护理、艺术、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会计、兽医、社会工作、翻译、教育、生物与医药等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油气勘探、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油气智能装备4个“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设有10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教育学” “商务英语”“地质学”“网络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77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325人,来华留学生800余人。
  学术平台 学校现有5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以及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1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项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4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项,并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获得零的突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项。出版学术专著96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774篇。
  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成《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癫痫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学虚拟实验》《生命长江》《高等数学A》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地震勘探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地球物理勘探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现代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作物生产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生命长江》课程教学团队、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油气钻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学交替实践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园艺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部、土木工程教研室、护理学专业教研室、石油地质教研室、测井信息工程教研室、基础医学部、有机化学课程组、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物流管理教研室、植物保护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并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40余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快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研究生、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11个大学联盟,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的8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学生互派,学者互访和联合科研等交流合作。学校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共建毒理学联合实验室、与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共建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与埃及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及加拿大UBC大学太平洋地震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高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CSC)资格,设有HSK(新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在校留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越南、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五大洲69个国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大学师生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践行“长大长新”校训,积极营造“求实、进取、创业、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将学校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地  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电  话: 0716-8060550 0716-8060813(传真)
  咨询电话: 0716-8060550
  邮  编: 434023
  网  址: http://www.yangtzeu.edu.cn/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油气储运工程
  • 物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环境工程
  • 地球物理学类
  • 生物科学类
  • 化工与制药类
  • 植物生产类
  • 动物医学类
  • 临床医学
  • 教育学类
  • 经济学类
  • 日语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地质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医学技术类
  • 园林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金融学
  • 法学类
  • 历史学
  • 数学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计算机类
  • 资源勘查工程
  • 风景园林
  • 园艺
  • 工商管理类
  • 海洋油气工程
  • 电气类
  • 地理信息科学
  • 化学类
  • 工业设计
  • 机械类
  • 建筑类
  • 护理学
  •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 人工智能
  • 信息安全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石油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土木工程
  • 量子信息科学
  • 历史学类
  • 思想政治教育
  • 智慧农业
  • 土木类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物理学类
  • 地质学类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油气资源战略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及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生产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电子技术、计算物理学、光源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LED及其应用技术、光伏物理与太阳能电池技术、新能源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具备城市、城镇和工矿企业等区域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污染控制治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临床医疗、社区卫生与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医疗卫生单位、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工作。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日本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从事外事、交流、翻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资源地质学科学领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地矿、油气、煤炭等领域中从事勘探、开发、科学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园林植物培育与管护、园林植物应用及园林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强,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方向学生可获得植物生态学、园林观赏植物学、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接受绘画及表现技法、园林植物栽培繁育、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的观赏植物学理论、设计理论,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施工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植物生态学、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基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胜任城建、园林部门科研生产管理、花卉生产和经营、楼堂馆所的花卉装饰、园林植物开发与苗木生产、厂矿企业和经济开发区的环境绿化美化、风景名胜区及城市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以及大专院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尚德、勤谨、仁术、长新”良好素质和职业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中、西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为毕业后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治疗机构等单位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知识,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工商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咨询、常见商业ERP的应用与维护、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金融学基础,具备基本的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知识,系统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在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大中型工商企业等从事具体金融业务活动,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组合分析、风险评估与管理及宏观金融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油气资源勘查工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获得成为石油地质工程师必须的基本工程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领域的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风景 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风景名胜、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 发展、建筑设计等各类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风景园林的现场调查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 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科研、投资和 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具有自然科学、人文 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并掌握一门外国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园 艺、地质、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学科专业知识,具备融会贯通多学科 专业知识的能力;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与图文表达的方法技术,具备识别分析风景园林现状 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与景观设计的 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具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及各类自然与人文风景园 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与风景园林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包括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构成风景园林专 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成为风景园林专 业的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包括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成为 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 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园艺、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的 拓展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景观学概论(34学时)、中外园林史(51学时)、建筑史(34学时)、风景园林文化与 美学(34学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学时)、景观游憩学(34学时)、设计基础(102学时)、 建筑设计基础(204学时)、建筑设计(102学时)、景观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 (34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设计(136学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学时)、景观总体 规划(136学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学时)、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原理(34学时)、景观生态学(34 学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学时)、种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学时)、建筑力学(51学时)、建筑结 构与构造(68学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学时)。

示例二:素描基础(56学时)、制图基础(64学时)、造型基础(120学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48学时)、中国园林史(24学时)、西方园林史(24学时)、生态景观规划(40学时)、风景区规划 (24学时)园林树木学(48学时)、园林花卉学(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学时)、园林植 物景观设计(80学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学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学时)、风景园林工程 (136学时)。

示例三:风景园林概论(16学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学时)、设计基础(156学时)、中国 园林史(32学时)、外国园林史(32学时)、园林植物基础(48学时)、绘画(72学时)、风景园林规 划与设计1-8(包含: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 学时)、环境行为学(32学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学时)、景观工程(48学时)、植物配置 (32学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学时)、景观生态学 (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学时)、风景园林管 理与法规(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习包括认识实 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4个环节;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2个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户外建成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专业方向一:普通园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植物学、园艺学和园艺装饰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和观赏植物装饰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涉及园艺和园艺装饰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园艺公司、园林部门、风景区等部门从事园艺植物生产经营管理、园艺技术研发与推广以及园艺装饰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方向二:设施园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植物学、园艺学和设施工程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尤其是设施园艺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普通遗传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和植物无土栽培原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涉及园艺尤其是设施园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设施园艺公司等部门从事设施园艺植物的生产经营管理、设施园艺技术研发与推广以及园艺设施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具有工科基础知识与石油工程基础理论,熟练掌握钻井、完井、采油、开发及油气集输、船舶、平台、海洋等专业知识并且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能在海上油田及相关领域从事钻井完井、采油采气、油气集输及勘探开发结构物等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工程师。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理论,具备GIS设计、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科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GIS应用软件开发、地图学、遥感技术、测量学。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GIS管理、应用、开发、教学和科研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或家电产品的设计、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尚德、勤谨、仁术、长新”良好素质和职业素养,具备系统的护理学与相关医学学科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临床护理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

专业代码:070903T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信息科学、电子计量学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空间测地学、地球物理学、工程设计学、信息工程学、遥感学、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形模拟、卫星摄像与空间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信息传输与处理、系统工程管理学。包括主要课程地实验和实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初步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

相近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球物理 大地测量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主要课程实习、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能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等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要求在学习数学、物理学、地球动力学与空间测地学基础知识和系统掌握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法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要求学生具备空间信息的分类与采集、传输与分析、成像与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掌握数学、物理学、地学、测地学、地球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数字制图学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4.了解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交流沟通的能力;6.具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分析、设计、撰写论文的基本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信息科学基础 知识,掌握信息安全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知识,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 应用服务工作能力的信息安全科技人才,能够在信息安全、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领域 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接受信息安全基本技术的 训练,具备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素质

(1)思想品德素质: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责任心,具有 尽职奉献的品德;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既要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修养,也要 具有一定的现代世界文化的修养;

(4)专业素质:具有从事信息安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 创新和创业意识。

2.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文学、外语、法律、管理和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数学、物理和生物学等基础知识;

(3)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具有系 统扎实的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某一方面有所 侧重。

3.能力

(1)学习能力:具有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具有自学能力;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信息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服务的基本 能力;

(3)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

核心知识领域:信息科学基础、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 全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信息安全导论(6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2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72学时)、离散数学(54学时)、数据结构(54学时)、操作系统及安全(72 学时)、数据库原理(54学时)、通信原理(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密码学(54学时)、软 件安全(45学时)、网络安全(54学时)、智能卡技术(54学时)、信息系统安全(72学时)、信息隐 藏技术(72学时)、信息内容安全(72学时)、数据库系统安全(54学时)、信息安全工程(54学 时)、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54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线路(60学时)、数字电 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通信原理(60学时)、数字信号处理 (46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78学时)、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54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6 学时)、操作系统(46学时)、数据库(46学时)、计算机网络(4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理论(46学 时)、现代密码学(46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6学时)。

示例三:电路与电子学(64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48学时)、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64学 时)、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息安全数学基础(48学时)、数据结构(64学时)、 信息论与编码(32学时)、信息安全导论(32学时)、C++程序设计(48学时)、通信原理(64学 时)、操作系统(48学时)、计算机网络(64学时)、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48学时)、密码学(48学 时)、计算机病毒(32学时)、通信安全技术(48学时)、网络安全编程(48学时)、信息隐藏技术 (32学时)、信息安全法律法规(8学时)、信息安全管理与测评(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校内实践环节包括课程练习、课程设计、实验课、学生业余科研、科研 实践、毕业实践等;校外实践环节包括校外实习和社会调查等。

主要专业实验:信息安全软件基础实验、信息安全硬件基础实验、密码学实验、网络安全实 验、信息内容安全实验、创新性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专业方向一:油气井(钻井)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钻井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工程设计、工程规划和施工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VB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油藏物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岩石力学、石油钻采设备、钻井新技术、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石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学开发等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方向二:油气田开发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掌握油气田开发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生产施工、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程序设计语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石油钻采设备、地质学、油藏物理、渗流力学、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改造、采气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新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国家各大石油公司生产及相关科研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与科研工作。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子技术、信息检测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石油行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从事电子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智能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建筑法规、工程经济学、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房屋建筑学、路面路基工程与公路施工组织、桥梁工程、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环境工程概论、环境设计。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量子信息科学的诞生和发展,极大丰富了量子理论本身的内容,深化了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内涵,并进一步验证了量子论的科学性。

就业前景:量子信息技术是前沿热门的学科,相关的行业也是比较多,主要有信息工程类、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生物类、医学类等等,相关的软件开发、软件编程或者人工智能等研究前景非常可观。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教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思想性、师范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能在中等学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宣传思想工作。

本专业是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专业。

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智慧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智慧农业与信息技术、农业模型学、智能农业装备、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农业气象与物候学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农化分析、地学基础、遥感与信息技术、环境科学概论、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各类公务员及农业、土地、环境、水利、林业、草业、食品、农资、自然保护区、农业科研院所等部门工作。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274    本科毕业人数:6375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油气储运工程 地质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数学类 法学类 日语 园林 计算机类 教育学类 经济学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物理学 中国语言文学类 金融学 电子信息类 护理学 石油工程 机械类 医学技术类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资源勘查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地球物理学类 历史学 新闻传播学类 建筑类 中西医临床医学 生物科学类 园艺 土木类 地理信息科学 海洋油气工程 化学类 工商管理类 土木工程 动物医学类 智慧农业 风景园林 信息安全 人工智能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量子信息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 电气类 工业设计 植物生产类 化工与制药类 临床医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历史学类 物理学类 地质学类
北京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5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1 8 4 4 3 7 9 3 4 15 8 10 2 4 3 6 6 7 10 16 2 5 7 10 10 5 12 2 1 10 2 12 0 13 6 8 7 22 11 12 3 4 4 5 5 6 6 6 8 8 10 10 12 12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1 0 3 0 0 0 0 0 0 6 1 0 0 1 0 6 0 5 0 0 0 0 1 0 2 0 0 0 2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2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辽宁 2 2 2 0 1 0 1 2 0 2 0 1 0 0 2 1 1 0 2 2 0 2 0 2 2 0 5 1 1 0 2 0 2 0 2 3 0 4 3 5 2 0 0 0 0 1 0 2 2 1 2 0 2 3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2 0 0 0 0 1 0 0 2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4 0 0 0 0
上海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1 1 2 0 0 0 1 1 2 0 1 0 0 1 0 0 0 2 2 1 0 0 1 0 0 0 0 1 0 0 2 0 2 0 3 0 2 0 5 0 2 0 0 0 0 0 0 2 0 0 2 0 2 0 0 0
浙江 0 1 1 0 0 1 1 1 0 1 0 2 0 0 1 1 1 0 0 2 0 2 0 0 1 1 0 1 2 0 1 0 1 0 0 0 0 1 5 4 0 1 0 0 0 1 0 0 0 0 3 0 2 0 0 0 0
安徽 4 2 0 0 1 0 2 1 0 6 2 2 0 0 1 0 1 0 2 5 2 0 2 2 5 0 7 2 0 2 0 8 1 0 4 0 3 9 15 4 0 1 0 0 0 0 0 3 2 2 10 8 6 8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1 0 0 0 0 2 0 3 0 1 0 3 0 4 0 0 0 0 0 0 0 0 2 0 0 1 0 0 0 0 0
江西 4 3 2 1 2 4 3 2 0 3 4 4 2 4 2 2 3 2 2 8 0 2 4 7 3 2 6 2 1 0 0 9 3 10 4 0 8 4 0 6 0 2 2 2 0 1 0 2 2 0 8 8 0 8 0 0 0
山东 8 4 2 2 2 2 2 3 2 8 4 4 2 0 3 2 4 7 14 6 2 4 5 7 7 0 12 1 1 3 3 4 6 10 5 8 6 14 13 11 0 3 2 0 6 4 0 2 0 2 11 6 8 4 0 0 0
河南 6 3 3 2 2 3 3 2 4 4 4 5 0 2 2 3 3 4 7 8 2 2 6 13 8 0 12 3 2 4 2 13 4 10 4 3 10 12 12 8 0 2 0 3 2 1 0 2 2 0 16 12 6 12 0 0 0
湖北 33 50 192 80 59 146 131 19 11 324 108 111 17 65 145 81 111 21 127 243 44 0 22 83 58 26 42 36 52 35 28 58 0 99 0 14 72 161 0 0 32 13 15 60 20 38 20 25 131 15 0 45 114 23 0 0 0
湖南 0 4 3 2 2 2 3 0 8 4 2 6 2 2 2 2 3 1 4 5 2 2 2 4 4 2 4 2 3 5 0 2 4 7 0 0 0 8 10 6 0 3 0 0 0 0 0 0 1 3 8 2 4 2 0 0 0
广东 0 0 2 1 0 0 0 2 0 2 0 0 0 0 2 0 0 0 0 2 2 0 2 2 0 0 2 0 1 0 0 4 0 2 0 2 0 0 5 4 0 0 0 0 0 0 0 0 2 0 2 2 0 2 0 0 0
广西 3 2 3 2 2 2 2 0 2 6 3 2 2 2 2 3 2 2 4 10 2 2 2 8 6 2 8 2 2 4 2 7 4 9 4 0 4 9 0 6 0 3 2 2 0 3 4 2 5 0 10 10 4 2 0 0 0
海南 0 0 1 1 0 1 0 0 0 1 0 0 0 0 1 1 1 0 0 1 2 0 2 2 0 0 0 1 1 1 0 2 3 0 1 0 2 0 6 4 0 0 0 0 0 0 0 0 0 1 4 0 0 0 0 0 0
重庆 2 2 1 1 2 2 2 2 0 4 3 4 0 2 2 2 2 1 1 4 2 2 0 5 5 0 6 1 1 3 2 4 3 6 2 0 0 6 4 6 3 0 1 2 2 1 0 4 2 0 6 3 5 4 0 0 0
四川 3 4 3 3 2 3 4 0 0 7 2 5 1 2 2 3 2 0 2 8 1 3 7 10 6 0 4 2 1 4 3 11 3 10 6 3 6 10 2 6 2 0 2 2 0 1 3 2 3 0 8 15 2 10 0 0 0
贵州 2 0 1 2 2 2 3 0 1 3 3 5 1 2 2 1 2 2 0 5 0 0 4 5 3 0 2 0 2 7 2 10 6 6 2 0 6 10 0 6 2 2 1 0 0 0 2 4 3 1 8 8 6 8 2 0 0
云南 0 0 2 1 0 0 1 0 0 0 2 2 0 0 0 1 2 0 0 5 0 0 6 2 0 0 2 1 1 0 0 3 0 5 3 0 5 2 0 6 0 0 0 2 0 0 0 0 4 2 5 8 0 3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4 0 0 2 2 2 0 0 0 0 0 0 0 2 3 0 0 2 0 0 0 0 0 0 2 0 0 2 0 0 2 1 0 4 0 0 0 0 0 0 0 5 0 0 4 0 4 0 0 0 0
陕西 2 0 1 0 0 0 0 0 0 1 1 2 0 1 1 0 1 0 2 2 0 0 2 1 0 0 4 0 0 0 0 2 0 2 4 1 2 4 0 2 0 0 0 0 0 0 0 1 0 0 2 2 2 2 0 0 0
甘肃 2 5 2 2 2 3 3 0 1 3 3 4 0 1 2 0 3 2 2 2 2 2 3 10 2 0 6 1 0 1 2 8 2 8 3 2 6 6 0 6 1 0 1 2 0 1 0 3 2 0 7 8 6 5 0 0 0
青海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1 0 1 2 0 2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2 0 0 0 0
宁夏 0 0 1 0 1 1 0 0 0 2 1 2 0 0 0 0 0 0 2 2 2 0 0 0 2 0 2 0 0 0 2 2 0 2 2 0 2 2 0 2 0 0 0 0 0 0 0 2 0 0 2 4 3 2 0 1 2
新疆 2 3 2 2 2 2 1 0 0 2 1 2 1 1 2 0 0 0 2 1 1 0 3 5 3 0 6 2 1 4 2 4 0 6 3 0 4 5 0 2 0 0 0 0 0 2 0 2 2 0 7 6 2 3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