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邮电大学

普通本科
西安邮电大学
毕业生数据

5297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工、管、理、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信息产业和现代邮政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陕西和甘肃两省邮电人员训练班及随后的西安邮电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西安邮电学院,是国家在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的唯一邮电类普通高校,2012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2000年划转到陕西省,现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是陕西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全国首批试办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高校、西北地区唯一承担亚太电信组织和东盟培训任务的高校。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练形成了“爱国、求是、奋进”的西邮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西邮精神,遵循“教研统一、开放办学、人文与科学并重”的办学理念,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被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


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南郊,占地1500余亩,设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现有在校学生19000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4亿元,图书馆藏书167余万册。设有18个教学科研单位,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以及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学校进入US News2022世界大学工科排名前1000名排行榜(中国内地高校)榜单,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3位;现有48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邮政局签约,共建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者560余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陕西省特支计划、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二三级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和荣誉获得者100余人次。有双聘院士4人,客座教授150余人。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红色基因“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践行“新工科”,深入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3+1创新教育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培养”,开设物流管理顺丰班、360网络空间安全特长班,产学协同、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获批国家级教学项目21项,省级教改立项5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5项,省级教学名师17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含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含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7个)和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4个。学校抢抓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机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荣获“全国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全国首批“百城千校”试点院校等荣誉称号,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西邮品牌。


学校以信息科学技术学科为主干,将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作为研究重点,在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移动通信、图像处理、信息安全和信息产业经济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两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成为在信息安全基础共性技术领域我国提交并获通过的第一个国际标准。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0余项;全校教职工共发表论文16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350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800余项,出版教材、著作等46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校企合作。获教育部批准,2015年开始开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陕西省教育厅批准,2019年会计专业“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双学位项目实验班开始招生。学校与德、美、英、法等十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的40余所大学、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际电信联盟ITU、亚太电信组织APT等国际机构,IBM、英特尔、思科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华为、中兴等通信设备制造商,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邮政公司、顺丰等物流快递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成功召开了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绘就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宏伟蓝图。积极实施党建“三个带动”,深入实施党建进学生公寓,打造了西邮党建工作的靓丽品牌,受到中组部、教育部、陕西省委、省委组织部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充分肯定。学校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高教系统先进基层党委”,获批3个部级、5个省级党建“双创”项目。


建校70多年来,学校人才辈出,遍及华夏,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优秀人才。毕业生大多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爱立信、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企业和党政机关、高校、研究机构工作,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国防生毕业生成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信息化人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邮电报》《陕西日报》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办学成就。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学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邮电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会计学
  • 通信工程
  • 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
  • 金融工程
  • 通信工程(实验)
  • 工商管理(MBA)(非全日制定向专业型硕士)
  • 经济学
  • 通信工程(卓越)
  •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型硕士)
  • 市场营销
  • 物联网工程
  • 交通运输(专业型硕士)
  • 工业工程
  • 信息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
  • 物流管理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物理学(学术型硕士)
  • 邮政工程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
  • 邮政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翻译(专业型硕士)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应用物理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卓越)
  • 材料物理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公共事业管理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商务英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行政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
  • 英语
  • 软件工程
  • 数字媒体艺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网络与新媒体
  • 网络工程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硕士)
  • 机器人工程
  •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电子工程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光学工程(学术型硕士)
  • 自动化
  • 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
  • 自动化(卓越)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
  • 信息安全
  •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计算机学院)
  • 信息对抗技术
  • 机械(专业型硕士)
  • 网络空间安全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财务管理
  • 电信工程及管理
  • 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型硕士)
  • 电子商务
  • 工商管理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应用经济学(学术型硕士)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播电视工程
  • 会计(专业型硕士)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系统思维、突出实践应用、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经济、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优秀的会计专业素质、较高的外语水平与较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备扎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晓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知识的基本方法;熟练阅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外文书籍和文献。

会计学专业培养突出国际化和信息化方向,通过在校学习,可以参加英国注册会计师(ACA)资格以及SAP、ORACLE、用友等ERP资格认证考试,同时可以参加会计从业资格、中国注册会计师(CPA)、中国注册内部审计师(C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等多项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管理学、工商管理。经济学、通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经济法、运筹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初级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建设单位会计、金融企业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通信企业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资产评估学等。

继续深造方向: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等从事会计、审计实务与理论研究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信息通信行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较强社会责任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扎实的通信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够胜任通信产品和通信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的通信工程师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重点在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IP网络技术、光通信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设备研发、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和营销工作,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理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波与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无线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商、通信制造商、通信服务商以及相关的公司企业从事通信领域的网络、系统、设备中信息传输、交换、处理等方面的工程设计、运营维护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或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金融工程是现代金融学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培养具有高层次、国际化和应用型的现代金融学人才,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原则,充分发挥我校应用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和金融工程相关原理,能够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工程相关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熟练掌握金融计量、经济优化和金融工程方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应用数学、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处理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投资理财等相关业务的基本能力。能够开发、设计、综合运用新的金融工具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手段设计相关金融产品,熟练解决金融工程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固定收益证券、数理金融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公司金融学,金融工程学、投资银行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数据库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财务分析、计算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工具等。

继续深造方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等学科。

毕业就业去向:可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通信企业及其他机构从事金融产品研发、风险管理、资产定价及其他金融业务与管理,也可以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商业和非商业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管理、品牌策划、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培养要求:通晓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通信、计算机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业务知识和产品知识,具有运用市场营销管理理论进行企业营销战略分析、营销管理决策、企业营销策划和市场营销调研等活动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工商管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现代广告学、销售管理、国际市场营销学、谈判与推销模拟试验、商务礼仪与谈判技巧、营销战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学、营销策划与案例分析、网络营销等。

继续深造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等信息产业类企业及工商企业、服务行业、事业单位等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品牌管理、渠道管理、营销战略规划、企业形象(CI)策划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21世纪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技术,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等方面从事分析、设计、开发、支持、维护、管理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通信和计算机基础,掌握通信网络、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系统的掌握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构建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系统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与处理、物品识别技术、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通信、近距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物联网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物流信息化、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智能农业等物联网应用领域,及相关的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通信架构的搭建、网络协议和标准的开发、智能无线传感器的设计、以及相关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工业工程和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掌握专业工程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具备对复杂的生产、服务与管理系统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以低消耗、高效率进行生产与运营的能力,以及从系统角度对企事业生产工作系统和流程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控制、创新,实现系统优化的能力。在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高科技企业、银行、咨询公司、服务业、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等从事工业工程和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现代工业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工业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管理的分析方法和管理技术;熟悉先进制造技术理论和方法,能够应用工业工程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实际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工业工程。管理学、运筹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系统工程、信息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数字化制造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厂成本控制、工业工程技术专题、生产系统优化、可靠性工程等。

继续深造方向:工业工程,数字化制造与管理信息系统,工业生产、物流等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仿真,工业工程理论与技术,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

毕业就业去向:可在科研、工程、管理、教育和咨询等领域获得广阔的就业机会,能在现代制造业、工程建设业、服务业、公共事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学校和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设计开发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图像等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图像与视频信息处理、传感器网络、安防技术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等工作,或者进入工学和工程硕士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数字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熟练的操作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DSP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图像处理技术、图像传感器原理、数字图像处理、压缩视频通信、基于Android的信息处理应用开发。

继续深造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电信和移动运营、图像与视频信息处理、安防技术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 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 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 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 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 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 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 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 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 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 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 仓储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 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 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电磁场理论与电路设计基础,具备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运用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训练,能够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听能力;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射频微波产生、处理、传输、辐射和接收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方法;对无线领域的工程应用和系统开发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了解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波电子线路、天线与电波、数值计算方法及Matlab应用、微波电路CAD及制作、天线CAD及制作等。

继续深造方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与射频识别。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无线通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制造业,信息和通信运营业,还可以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邮政工程(互联网与智慧物流)专业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自动化技术,研究智慧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优化和运营管理,培养面向“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培养工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智慧物流高端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例如:掌握智能化分拣系统,智能化无人仓储系统、无人机运输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输路线规划系统、无人驾驶配送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智慧物流系统的关键技术。

课程体系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就业方向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技术、运营管理等 学习深造: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相关的硕士、博士学科。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实践能力;能在光电子、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系统设计、制造、组织、运营和管理,在相关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学、光电子学、光纤通信、光电信息处理技术、光电子器件与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电子技术与工程、光纤通信、光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运营业和光电子、电子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培养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在物流领域的学科融合,以运用经济金融知识与智能信息技术建设智慧供应链协同平台及管理运营系统为目标,在一带一路和快递电商交叉融合背景下,培养“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时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复合型能力。例如:数据分析能力在电子商务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应用与创新,具备分析和解决行业运行与发展中各类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等。

就业方向

可在各类电商及互联网公司、物流企事业单位、咨询机构和科研院所等从事运营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语音与图像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信息、通信运营业和信息、通信产品制造业及其相关企业,还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与工具;具备熟练应用信息管理理论和信息系统开发知识进行企事业信息系统项目设计、实施和过程管理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信息技术(IT)企业、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特别是我国各级邮政与电信运营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系统和网络)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坚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及信息系统集成的知识;具有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信息系统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大型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Java技术应用、电子商务、Web工程技术及应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等。

继续深造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科学、信息管理、企业管理。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邮政与电信运营企业,信息产业(IT)各部门,高新技术企业,物流和商业企业,金融机构,从事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项目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教育等单位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或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软件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值分析、数理逻辑与图论、常微分方程、运筹学与最优化算法、数学建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信息论基础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

继续深造方向: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软件设计、系统维护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新世纪光电信息技术及产业高速发展需要的,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光电传感与检测、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显示等相关技术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听能力;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了解光电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能适应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具备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传感与检测和信息显示及相关的光电技术等领域从事设计、技术开发、操作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光学工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光学、信息光学原理及应用、物理光学,光电显示技术,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电子学、光电系统设计、光电信息处理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光学工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

毕业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后可在光电信息行业相关的研究所、大专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等,从事光电器件、光电控制系统、光电系统集成的设计与应用、光电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技术开发、操作和相关管理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牢固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与技术,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信息物理、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在应用物理学科、交叉学科以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从事研究、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管理等工作,或在相关学科领域进一步深造。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动力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学、激光原理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量子信息技术基础。

继续深造方向: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材料物理、凝聚态物理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集中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类行业,服务和制造业,以及能源、教育、机关事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材料物理专业 知识,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 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材料的组成、 结构、性能、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材料 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并接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 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熟悉国家的科技发展、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诚信,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结 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材料设计、能级剪裁、性能优选的原则,以及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关系;

3.掌握材料的物理合成、掺杂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及相关工程技术 原理,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现有材料进行成本、工 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材料物理专业在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 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 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开展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分析测 试、新材料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类、物理学类。

核心知识领域: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电工电子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现代 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表征、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学、纳米 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学物理(160学时)、大学化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48学时)、材料力学(32 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32学时)、量子力学(48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64学时)、材料表 征(64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材料物理(64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64学时)、材料 科学基础实验(64学时)、材料物理实验(64学时)、材料科学前沿(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180学时)、普通化学(54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72学时)、纳米技 术导论(36学时)、材料力学(包含理论力学)(54学时)、固体物理(包括结构与物性)(72学 时)、材料物理(72学时)、材料微观分析技术(72学时)、材料物理专业实验(72学时)、材料热力 学与动力学(54学时)、先进材料科学与进展(36学时)、科技英语(54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76学时)、大学化学(9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54学时)、理论物理基础 (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32学时)、固体物理学(54学时)、材料 分析方法与技术(48学时)、材料物理综合实验(96学时)、材料热力学(48学时)、材料的表面与 界面(32学时)、材料物理前沿专题(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材料制备实验,材料表征 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集成电路逻辑设计和系统设计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具备集成电路与系统基本设计能力,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宽厚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知识、电路与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必要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和良好的外语基础;具有通信、计算机、信号处理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系统知识及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总结实践经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具有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应用;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良好的与人沟通和交 流的能力,协同工作与组织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养、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基础、数字系统组成与设计、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系统设计实践、SoC设计基础等。 继续深造方向: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集成电路系统设计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集成电路封装企业、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或其它与电子技术应用或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企业,也可以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微电子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半导体工业的基本工艺流程及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原理、技能与应用;要求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能熟练地查阅相关的外文专业文献、撰写外文摘要,并初步具备外语听说交流能力;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勇于创新的思维和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奉献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调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与测试、基于Verilog HDL的FPGA设计基础、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

继续深造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号处理、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毕业就业去向:本科毕业后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制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集成电路封装等企业及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如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和应用技术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广阔的国际视野、合理的国际商务知识结构,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了解通信与IT领域的基础知识与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

培养要求: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熟悉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掌握与经贸、管理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法规;了解通信与IT领域的基础知识与概念,了解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汉语写作技能; 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 懂得获取学术信息的科学方法。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商务英语。商务综合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高级商务英语、英语论文写作、通信概论、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国际商法导论、语言学概论、跨文化交际导论、商务口译、国际商务谈判。

继续深造方向:语言学、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研究、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毕业就业去向:在国际环境中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与外事等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培养面向工业与信息化建设,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科学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计算机、通信及相关行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通信背景知识。掌握电路理论、信息处理、通信基本理论、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相关的实验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在加强基础的同时,着重加强学生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具有从事通信设备制造、电信运营、网络服务及相关行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与C++程序设计、基于Verilog的FPGA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SoPC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继续深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高新技术企业、通信公司、计算机公司、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国家政府机关、金融等部门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行政管理领域的 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领导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掌握社会调查分析、现代信 息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行政管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更新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数据收集、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掌握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基本能力;

6.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7.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8.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政治学。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概论(宪法与行政法)、 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行政组织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文化知识广博、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掌握多方面专业基础知识、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能胜任在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教育、管理、信息、经贸、旅游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即听、说、读、写、译的熟练技能,有较强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牢固掌握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翻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英语国家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不同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办公自动化处理;信息、商务、旅游、教育等专业基础知识;双语在商务、教育、旅游、文秘、外事等方向的实际应用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外国语言文学。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美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选读、语言学概论、基础口译、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

继续深造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西方社会与文化、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翻译研究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中外文化交流、翻译、教育、管理、信息、经贸、旅游等领域。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软件开发方法、项目管理技术和主流的软件工程工具,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从事软件项目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熟悉软件项目研究和开发的各种环节,充分掌握软件工程的开发规范与实施方法;熟练掌握软件分析、设计、实现及项目管理所使用的主流技术、方法和工具;受到系统的软件工程训练,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面向过程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软件工程、UML与设计模式、人机界面设计、Web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Linux编程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

继续深造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软件公司、通信设备制造及运营、网络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科研院所、国防教育、财政金融等IT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和运维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文化产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数字媒体开发实践能力,并具有较高艺术创意能力的数字媒体领域中的创作型、应用型、管理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绘画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掌握移动多媒体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主要课程:美术基础类课程、摄影摄像及后期特效类课程、基于4G移动媒体设计类课程、多媒体交互类课程等。

实践环节:课内实验、外出考察参观、学生社团与兴趣小组、专业工作室、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多层次的实验、实践内容体系。

继续深造方向:数字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媒体制作与网络多媒体交互方向硕士。

毕业就业去向:移动多媒体信息制作公司、网络传媒公司、动漫与游戏制作公司、电视台、广告设计公司、部队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媒体开发与制作以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好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基本理论,工程技术的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能在计算机及通信行业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系统集成、管理维护、安全保障及综合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将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网络管理与维护和应用开发;具备初步的网络系统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能够在网络工程实践过程中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等活动中能够充分考虑到对社会、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并在工程设计方法和实践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较强开拓精神。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数据结构,离散数学,通信概论,网络数据库技术,网络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Web开发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继续深造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国内外通信和信息企事业、财政、金融、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网络工程设计及系统开发、网络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网络工程专业硕士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 月9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测量、控制与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测量与控制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无线传感网络、智能仪表与虚拟仪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LC原理及应用、DSP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自动检测技术和测控电路等。

继续深造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邮电、通信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测控仪器仪表方面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开发、研制和应用等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系统地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电气工程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和通信电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现代供电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开关电源技术、通信电源系统等。

继续深造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毕业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有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部门、电力生产单位、电气工程研究开发公司和研究院以及具有电气相关专业的院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比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及系统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能在智能科学领域,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研究、开发、应用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智能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模式识别及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人控制、机器视觉、智能控制等。

继续深造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消费电子产品、软件信息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智能系统、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领域的相关技术设计、开发、研制和应用工作,也可以在高校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自动化专业所需的计算机、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自动控制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在自动化、邮电通信企事业单位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控制系统的分析、工程设计、软硬件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S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控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阅读、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及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与身心素质。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元件、PLC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现场总线技术、数字控制系统设计、DSP控制器、组态控制技术、嵌入式控制系统、无线传感网络、机器人技术等。

继续深造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邮电、通信企业、信息产品制造业及其它新兴产业部门从事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也可以在科研单位或高校从事科研与教学相关工作,还可以进入硕士阶段继续深造学习。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信息与通信、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与保密等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掌握信息安全防护与保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导论、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安全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基础、信息安全算法设计、安全数据库、安全协议、通信网安全、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PKI基础、网络攻防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

毕业就业去向: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重点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等方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从事系统研发与集成、运营维护、营销与管理等工作,或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学习深造。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掌握通信和网络信息的获取、处理、防御、进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能在信息通信产业等国民经济部门及国防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和信息攻防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掌握信息对抗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分析、设计和研制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数理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对抗原理、嵌入式系统及安全、软件无线电、FPGA设计、DSP、网络攻防技术扩频通信、计算机病毒检测等。

继续深造方向:信息对抗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

毕业就业去向:可在电子行业和国防部门的有关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对抗系统的设计、分析、研制与开发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或攻读相关专业的的硕士学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旨在培养拥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基础知识,扎实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理论知识,具备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熟悉网络空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组织与管理流程,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政、产、学、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开发、服务管理和综合应用的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
专业教育以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等课程为核心;强化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与数字取证两个专业方向,涵盖密码分析、安全协议分析、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数字取证技术、网络对抗原理、Web安全等方向课程,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与技能;通过综合实践与工程实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就业方向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可在政府、军队、公安、司法等国家机关从事电子对抗、网络对抗等国防保卫事业,以及司法鉴定、刑侦、公共服务、管理等公共安全业务;可在银行、IT、金融、证券、通信、电商等公司企业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工作;可在学校、研究院所、培训机构等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培训、咨询等业务,就业面广、选择多,职业前景非常广阔。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的是让学生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的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和电子服务综合技能、拥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创意、创新和创业素质,能够从事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面向未来的创新思维,具备通过大数据分析产品(大数据、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进行市场分析、产品策划、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在各行各业从事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以及大数据应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培养要求:掌握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以及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理论与专门方法,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动态,注重产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并及时掌握相应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具备独立自主获取各类信息的价值、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初步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批判与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的能力;具备汉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备较高的网络文明素养、商务诚信与信用素养、信息安全与保密素养。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数据处理与数据库A、Java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与管理、大数据系统架构、统计学、信息经济学、数据挖掘、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商务数据分析与方法。
继续深造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科学、信息管理、企业管理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电子信息行业、政府部门、金融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主要岗位是在企事业单位中的数据分析部门,商业智能部门等从事数据分析师,商业智能分析师,数据科学家,首席数据官等职位。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715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数理基础课程、英语、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基础、现代通信技术、企业管理、产品开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既具有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信息网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具备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运营、管理,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获得通信工程的基本训练,同时学习网络协议、企业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运营、管理及市场开拓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电信工程产业政策及法规;5.了解电信工程及管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 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 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 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电子 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经济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本科,学制四年,授管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具备现代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较强的英语与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能力的,适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要求的,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企业管理、策划、咨询、培训等工作的经管类高素质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商业流通等领域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法、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较强的英语与信息管理技术应用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事业单位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性高、责任心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管理学、工商管理。管理学、经济学、通信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电子商务概论、ERP原理与应用、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

继续深造方向:管理学、经济学及相近专业。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通信、邮政、信息产业和其它工商企业,从事企业运营管理、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各类社会服务业、大(中)专学校从事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科,学制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较高的外语水平与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及世界主要国家贸易政策,具备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等基本电子化业务技能,具备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事高水平外贸业务、调研分析、管理、营销及相关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掌握经济学科基础理论与方法,系统学习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惯例和法规,具备用英文熟练地进行外贸函电和国际商务谈判的能力,强化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海关通关等实务操作的技能,具备运用国际化战略眼光和现代商务意识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业务技能。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谈判、海关实务、国际商法、跨国企业经营学等。

继续深造方向: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等方向。

毕业就业去向:主要就业于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外向型企业、外资公司、金融机构、通信及信息服务企业以及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海关通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与开发、企业对外投融资分析及跨国企业经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广播电视网络和3D视频处理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能在信息与通信领域从事广播电视系统开发和产品生产、营销或服务、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通信和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广播电视系统、网络运营、网络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各种实验测试技能,具有3D视频传输和组网方面的软硬件设计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电磁波与电磁场、通信原理、现代广播电视网、数字多媒体广播概论。

继续深造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毕业就业去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广播台、电视台及各地广电网络等单位。通信及广电方面的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系统集成单位。新兴的广播电视领域互联网企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325    本科毕业人数:397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人工智能 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广播电视工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实验) 通信工程(卓越) 物联网工程 信息工程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卓越)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工程 机器人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智能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 自动化(卓越) 信息安全 信息对抗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财务管理 电子商务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金融工程 经济学 市场营销 工业工程 物流管理 邮政工程 邮政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材料物理 公共事业管理 商务英语 行政管理 英语 数字媒体艺术 网络与新媒体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型硕士)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电子工程学院) 光学工程(学术型硕士) 软件工程(学术型硕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计算机学院) 机械(专业型硕士)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 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术型硕士) 应用经济学(学术型硕士) 会计(专业型硕士) 工商管理(学术型硕士) 工商管理(MBA)(非全日制定向专业型硕士) 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型硕士) 交通运输(专业型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 物理学(学术型硕士)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型硕士) 翻译(专业型硕士)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