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普通本科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毕业生数据

190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成立于2001年7月,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由河北农业大学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独立学院。

学院秉承河北农业大学百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河北农业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持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实施思政教育精准化,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学院现设置25个招生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六大门类,已形成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体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600余人,累计培养各类优秀人才44000余人。

学院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立校之本,突出“厚基础、宽专业,高技能、强能力”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1+3+N”学分制教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强调过程管理,紧抓学风建设。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学年审核、中期审核、全员听课等措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一基础、两工程”,以“六率”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促进学风建设。学院累计有4700余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院校;700余名同学考取公务员、河北省组织部选调生;4500余名同学进入国有大型企业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配备高素质的学科竞赛指导队伍,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广泛参与以学科竞赛为主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已经形成科学、规范和系统化的竞赛体系。学院在国家级和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等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近五年获国家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27项;河北省特等奖6项、一等奖46项、二等奖86项、三等奖231项。

学院注重文化育人,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每年举办以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的读书节、社团文化交流节、魅力女生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营造学院优良风气,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全面成才。打造“读书节”“国奖面对面”“社团文化交流节”“大学生科技创新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服务学生成长。

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已经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传承“太行山精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近六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有五年位居全国农林类独立学院第一。学院于2016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突出贡献奖”、河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自2017年起连续六年获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并荣获2017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学院在“第二届河北省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学院在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自2019年起,学院团委连续两年荣获保定市“高校优秀团委”称号,2020年荣获保定市“五四先进集体”称号。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
  • 制药工程
  • 生物技术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自动化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车辆工程
  • 工业设计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旅游管理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事业管理
  • 财务管理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
  • 风景园林
  • 英语
  • 法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食品科学、食品检测与分析、食品安全监控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食品生产、食品卫生和技术监督部门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执法监督、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理化检验、仪器分析、食品安全与卫生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三、就业方向:食品生产、流通、食药监局和技术监督局、疾控中心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执法监督、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食品加工技术及质量安全体系,具有较丰富的食品原辅料生产、流通和质量管理知识,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及政府职能部门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品质控制、食品科学研究、食品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贮运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卫生检验、食品标准法规等。

三、就业方向: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分析检验、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污染防控与修复等方面的综合技能,能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环境监测站、环境科研机构、环保公司等企事业单位胜任环境资源领域的检测、科研、评价、规划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环境学概论、环境工程CAD技术应用、环境信息系统、遥感与图像处理、环境科学研究方法、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环境法学、大气污染与防治、水体污染与防治、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管理学。

三、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政府相关部门;涉及节能减排的国企或私企;环境咨询、环评、环境规划、环境治理等环保公司就业。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生产、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制药(生物医药、兽药)和生物化工等行业从事药物的生产、营销、经营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生化药物学、微生物药物学等。

三、就业方向:生物医药、兽药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销售、科技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农、林、牧、渔、医药、食品、环保、园林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实验技术、微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基因工程实验技术等。

三、就业方向: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和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普通化学、水化学、物理化学、水处理微生物学、水力学、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与管理等。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城市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的知识及技能,能在土木建筑、市政工程、道路与桥梁等部门从事勘测、设计、施工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组织、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

三、就业去向: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领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大数据、算法及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具备大型数据库运行与维护能力;具备基于web的应用软件开发、安卓/苹果手机等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及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离散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Java技术、linux基础、云计算、大数据分析、B/S架构系统开发。

三、就业方向:软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系统、现代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电路、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检测技术、工业测控网络等。

三、就业方向:各类企事业,能够在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装备、自动检测、微计算机应用及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技术、基本电子电路分析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具备信息处理算法应用能力、电子电路分析能力,应用电子系统开发能力等核心专业能力;掌握项目管理等拓展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模拟电路、数字逻辑、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EDA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DSP系统设计等。

三、就业方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设计、装配、调试、检测、销售、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系统的信号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信息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线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系统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多媒体技术、EDA技术、DSP技术。

三、就业方向:电子、电气、控制系统、通信、信息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研发、应用、售后技术支持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研制开发、经营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电子技术、电机学、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变电工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

三、就业方向:国家电网、电力设计研究院、高等院校、电气和电子设备研发生产公司、火力发电厂和风能太阳能发电厂等。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理论、设计方法、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车辆设计、制造、检测、项目管理、研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图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三维设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专业实习。

三、就业方向: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新兴智能网联及电动汽车设计公司、汽车营销及保险公司等单位,从事汽车及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研发、检测、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新产品开发与设计、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和设计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快题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展示设计。

三、就业方向:汽车、电子、通信、家电、家具等领域的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研究与产品设计开发、产品造型设计、企业发展策划、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设计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国际技术交流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液压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设计、数控技术、机械测试技术等。

三、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涵盖机械装备的各行业,从事机械设计、智能制造、企业运行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智慧旅游、生态旅游、休闲与游憩管理等现代旅游管理专业能力,能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策划与规划、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旅游法规、旅游经济学、旅游英语、旅游地理学、旅游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生态旅游学、休闲农业、旅游规划设计、智慧旅游、导游基础与业务、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会展运营管理等。

三、就业方向: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规划设计院、旅游规划公司、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会展公司、旅行社、酒店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的规划设计、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智慧旅游、电子商务、会展营销与策划、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中专院校和旅游培训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规划与工程设计、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及相应能力,能在国土、城建、规划、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土地勘测调查、土地规划设计、村镇规划、产权产籍管理、土地评价估价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土地测量学、土壤学、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三、就业方向:国土、城建、规划、农业、发改等相关政府部门,土地评估、规划、整治、咨询、房地产相关企事业单位。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社会工作、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城市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政治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经济学、社会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财务、管理文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非营利组织管理、社会保障学、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

三、就业方向:文教、体育、社会工作、环境保护、社会保险、城市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政府及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金融、审计、企业咨询等领域的专门工作以及相关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分析、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与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财务管理实验、ERP沙盘综合模拟实验等。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财务管理、投资咨询及审计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以及相关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学、金融学、国际税收、管理预测与决策技术、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中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企业财务分析、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会计实务及管理、审计和会计咨询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企业管理、经济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及其他组织机构从事管理、管理咨询以及相关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运筹学、管理预测与决策、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组织管理及战略管理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风景名胜区及城市各类绿地规划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园林施工与园林工程概预算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综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专业技能,能在风景园林设计与管理事业单位、施工企业、房地产企业、高等及职业教育等相关部门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及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政策制定及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规划原理、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风景园林综合实习、美术实习、风景园林studio课程设计。

三、就业方向:在城市园林管理部门、风景园林设计院、园林工程公司、房地产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工作,以及在大中专院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能在文化、教育、商务、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语音、听力、口语、基础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农贸英语、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口语、国际贸易,经贸函电写作、口译等。

三、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外事、文化、经贸、新闻出版社、中小学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英语翻译、教学、文秘、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研究和法律实务以及为农村法制建设服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宪法、法理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物权法、合同法。

三、就业方向: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从事审判、公诉、法律监督等司法实务和研究工作;律师事务所从事诉讼和非诉讼法律服务工作;各类行政机关从事行政执法、监督监察等工作;各类公司企业从事合同审查、法律风险控制等法务工作。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动态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和惯例,正确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和跨境电商业务操作技能,能在涉外企事业部门和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的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函电。

三、就业方向:在涉外企、事业部门和政府机构,从事国际贸易及国际化经营管理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90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旅游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学 工商管理 风景园林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英语 法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自动化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工业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60 82 60 120 120 90 90 40 40 60 60 60 60 60 60 90 110 102 60 90 60 116 60 60 9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