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普通本科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毕业生数据

1486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中国教育十大责任诚信独立学院

全国最佳独立学院

湖北省普通专升本举办高校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

湖北省征兵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达标中心

武汉市平安高校建设优秀单位

武汉地区企事业单位平安建设优秀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武汉纺织大学和美联时代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的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目前在校本、专科学生共13000余人。学校位于光谷腹地、汤逊湖畔,是一所生态、科技、人文的现代化大学。

学校按照生态、科技、人文校园的国际视野进行规划建设,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2万册,电子图书132万册。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创新创业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建成了集OA办公、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应用系统于一体的校园网络信息化平台,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标准化学生公寓安装了电梯、冷暖双制空调、热水洗澡系统、宽带网络和通讯电话。

学校实施人才引育工程,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现有教师770余人,中高级职称达62%,硕士以上学历达67%。举办高校武汉纺织大学委派高水平教师承担教学管理工作,实现了师资共享、优势互补,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公益性办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目标,秉承“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校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致力于培养“品行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全方位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将学校建成为湖北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将学科专业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龙头地位,构建了以经济、管理、艺术学科为主干,“经、管、艺、工、文”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经管学院、艺术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设有22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

学校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设计师协会、湖北省国际贸易学会等专业学会的理事单位,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中国教育十大责任诚信独立学院”、“全国最佳独立学院”、“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高校两访两创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征兵工作突出贡献单位”、“武汉市平安高校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学校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新时代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学校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以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成才感恩节、社团文化节、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学校2个支部荣获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五建”促“五带”党建工作模式获得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荣获团中央“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近三年,有2名辅导员获得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1名辅导员获得湖北省思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1名学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

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学校与稳健医疗、全棉时代、京东、苏宁、中博教育、江都财税、中软国际、传神语联网、上海博思信息技术、软帝集团、厚溥企业集团等国内多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校内建立了京东现代产业学院暨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教育部数字媒体艺术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构建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集体、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寝室、学生助理、勤工俭学岗位为一体的“奖贷勤助减免补”资助体系。

办学20年来,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近五年来,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艺术与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英语竞赛、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00余项。

毕业生考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重点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习深造,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同类高校前列。杰出校友李建全创建的稳健医疗(黄冈)有限公司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被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物资保障组)称赞为当之无愧的抗击疫情“军工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数字媒体技术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软件工程
  • 会计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跨境电子商务
  • 物流管理
  • 英语
  • 市场营销
  • 日语
  • 工商管理
  • 财务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较强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善于团队合作,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专业适应性和实践竞争力强,面向当今信息化时代,掌握数字媒体开发与数字媒体内容的设计、制作、运营、管理和消费服务等知识与技能,并能胜任数字媒体技术与设备的应用集成、维护和二次开发等技术支持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的教学与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行业的要求相结合,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技术支持等能力。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商贸、教育、信息咨询及IT行业等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媒体开发、音视频数字化、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多媒体设计制作、信息服务及数字媒体管理等技术支持工作。
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面向电能生产、传输、应用与管理需求,在电气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集成与二次开发等电气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运行控制、管理维护、技术开发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和党政军单位从事条件保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电气工程学科是当代多学科交叉的突出领域。专业教学具有电气与电子/计算机并重,能源与信息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的特点,辅以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和项目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兼容性。
就业去向:面向电气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售前售后技术服务;面向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传输企业、电力配送企业,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维护、安全监察等工作;面向电力设计、电力服务、电力施工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工程管理、施工等工作;面向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党政军单位从事条件保障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有计算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测试和开发的能力,具有规范的软件开发和组织协调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厚,在软件工程多个专业领域具有发展潜质和竞争能力;能力素质强,能运用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研发、维护等工作,具有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强,注重掌握软件产业最新的开发流程和规范的工程应用,采用课程学习、层次化的工程实践体系、项目驱动等多种培养方式,使学生具有快速参与企业开发和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
就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网页制作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担任项目研发、技术集成与支持、软件测试与维护等有关工作。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培养,设置有企业会计和注册会计两个特色专业方向。毕业后,可以为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公司等提供现代会计和审计服务。也可考取会计学、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就业去向:主要面向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单位。
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信息科学领域专业知识、终生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获得从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到应用等各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电子电路、单片机控制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主要课程的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从事电子与通信信息系统与工程的设计、制造、应用、集成、维护、管理、施工和二次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以单片机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光纤通信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方向,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等四个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参与多种信息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专业面宽,就业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等工程领域。
就业去向:可在电子信息和通信领域相关产业和科研部门,从事电子信息/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智能终端的设计、制造、集成、市场运营等岗位的工作;在通信运营商、电信设计院、第三方服务公司、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等单位从事通信网络运行、设计、维护、工程管理、和施工等工作;也可以在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部门从事通信/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管理、施工、维护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商务基础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从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及数据分析、视觉营销、跨境电商客服、跨境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职业前景:在各类涉外企业、互联网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培训机构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策划、运营、研发、设计、管理及教育等工作。


现代物流学、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管理、釆购管理、物流法律法规、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物流工程、第三方物流、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操作系统)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企业物流管理师的培养,设有三个特色专业方向:物流信息服务、通用仓储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毕业后,可以从事物流业务运作、物流仓储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等工作,也可考取物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工程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就业去向:主要面向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贸易公司、集散中心、物流管理咨询公司及相关货代公司、配送中心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业务运作、物流仓储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服务咨询与策划等工作。
面向国际商务、文化交流、语言教学等相关领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熟练的跨文化交流技能,较强的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按照“语言基础+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设置了外贸英语、英汉翻译、英语教育三个专业方向,学生在统一规范的语言技能培训基础上,可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求,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并在第二课堂、校外实习和国际交流中提升和强化英语应用能力。
就业去向:面向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等领域,胜任与英语相关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工商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市场营销学、谈判与推销技巧、消费心理学、营销策划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应用技术,具有现代市场营销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第一线从事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及营销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互联网营销策划师的培养,设置有新媒体营销和新型零售经营两个特色专业方向。毕业后,可以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营销手段,培养学生会经营、善管理,具备市场调研、科学决策、涉外经营、营销策划、产品推广及服务的优势。也可以考取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就业去向:面向国内外生产性和服务性工商企业,从事金融、贸易、投资、房地产开发、旅游等行业市场营销和网络贸易等岗位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以及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项目管理师和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设置有人力资源服务、社会服务两个特色专业方向。该专业注重校企合作,运用案例教学,具备营销、财务、人力资源和社会服务管理综合能力的优势。
就业去向:面向工商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旅游和涉外经营等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社会服务等管理工作岗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具备计算思维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信息产业对IT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与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学教深度合作,理论与应用相兼顾,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操性,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与实训方式,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去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企业从事计算机工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开发与维护、软件测试、技术应用,解决计算机工程应用中的相关问题,也可以进入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教学和相关管理工作。
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以机械设计制造为主,融机器人、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于一体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面向现代企业生产和相关领域从事现代机械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及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结合现代科技与行业发展,突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控制、机器人等领域与机械设计制造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先进制造工艺与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产品设计与创新应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等系列专业高新技能实践训练环节,并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就业去向:可在机电类及其他领域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从事现代机械产品、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以及其他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以及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与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外语,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为完备知识体系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专业特色:专业积淀深厚,历史悠久,本专业致力理论实际结合,注重外语应用能力和商业沟通能力,培养在国际贸易实操及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设置跨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两个特色专业培养方向。
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外贸公司、进出口生产企业、外资企业、涉外经贸机构、政府部门等国际贸易领域以及跨境电商平台等,从事各类报关报检、国际物流(货代)等进出口业务,以及国际市场调研、策划和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及管理工作岗位。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486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英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物流管理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跨境电子商务 日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2 0 2 1 2 1 2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2 1 0 1 0 0 0 2 2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1 0 0 2 3 2 4 2 2 2 2 2 1 4 0
浙江 4 3 2 3 3 4 4 2 0 0 0 0 4 4 2
安徽 2 2 2 0 0 0 3 2 2 2 0 2 2 3 1
福建 0 0 0 0 2 1 1 0 0 0 0 0 1 0 0
江西 2 4 4 2 4 2 5 2 2 2 2 2 2 3 2
山东 2 2 0 0 0 0 2 0 0 0 0 0 2 0 0
河南 4 3 4 5 3 3 6 4 2 4 4 5 4 5 4
湖北 43 57 82 61 61 59 133 82 62 86 88 83 60 71 76
湖南 2 0 2 2 0 2 3 0 0 2 0 2 2 2 2
广东 2 0 2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广西 2 0 3 2 4 3 2 3 0 2 2 0 3 2 3
海南 2 2 0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重庆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四川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贵州 4 3 4 2 3 0 3 2 2 2 4 2 0 2 3
云南 2 0 1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1 1 0 0 0 0 0 2 0 1 0 0 0 0 1
甘肃 4 3 3 2 0 2 4 2 0 2 3 2 2 2 2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2 0 2 0 0 0 2 0 0 0 0 0 0 2 2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