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普通本科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毕业生数据

1906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国际化高等教育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技共四个学部,以及研究生院,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约8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博雅大学育全人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多元发展创未来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约74.5%,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81%。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海纳名师塑英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入UIC,学校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

拓展国际视野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2年,北师港浸大与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培养家国情怀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教研协同发展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服务社会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独特区位优势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经济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环境科学
  • 人工智能
  • 统计学
  • 应用心理学
  • 金融数学
  • 会计学
  • 社会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计算机类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新闻传播学类
  • 工商管理类
培养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类问题的能力。培养能够胜任多种商业管理职业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本专业以培养精通于食品生产、销售与管理,以及营养学的本科毕业生为宗旨,训练学生成为技术精湛的食品科学家、技术员、管理专员及食品专家等,从而服务于旨在建立中国食品相关生产、销售链的政府机关、或国内、外企、事业单位。

授课内容与最先进的食品相关的科学、技术及工业发展接轨,旨在为国内外食品产业发展输送可用人才。课程设置覆盖面广,一般科学基础知识课均有涉及,包括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及分析化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地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基础。此外,学生还须研修本专业核心课程,如食品化学、食品加工工程、食品分析、食品原料学、营养学、食品微生物学与毒理学、食品产品研发、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控、以及食品科学相关实验课等,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及对未来的规划,选择修读科技类或管理类的专业选修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课程体系和英文教学也是为培养学生适应在海内外继续深造的能力所设置,往届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在国际知名高校取得了研究生学位,如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美国利诺伊理工大学、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英国华威大学、英国利兹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瑞典隆德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日本大学、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广岛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就业方向包括科研机构(美国DSM营养研究所、香港生物研究所,香港CMA厂商会检定中心)、政府机关(上海松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事业单位(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公共卫生机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品生产企业(澳大利亚Eco-Farms、太古可口可乐香港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检验公司(中龙检验认证(香港)有限公司、香港通用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餐饮业(西贝莜面集团、汕头八河里海记牛肉店)及酒店业(君悦酒店)等各类机构。
环境科学专业打造改变世界的专业人才

在全球经济、工业和城市迅速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生态破坏,空气、水和土壤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物种大灭绝等等。这种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社会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科学让我们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门跨学科专业,需要掌握多种基础科学和技术(包括生物学、化学、统计学、数据科学、数学模型、遥感技术、物理学等)、人文及社会科学(包括法律、公共关系、媒体与新闻等)和企业管理知识(包括经济学、项目管理等)。我们肩负着培养具有环境使命的人才,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全球环境问题、掌握可持续环境管理技巧和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专业人才。


国家生态文明政策支持

近年,国家出台了许多与环境有关的政策,例如“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都说明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大方向。因此,环境科学不论是在国内外都是一门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专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政策明确提出发展应着眼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环境技术与管理并行发展

我们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兼顾学生在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两方面的平衡发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志趣、深造目标、以及就业取向选择选修课程。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以批判性思维探讨各种环境生态问题的原因、环境防控技术、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管理、绿色企业管理、发展可持续发展策略等等。


我们培养学生的才能及全球视野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具有能够掌握环境技术与管理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我们专注培养本科专业毕业生可以就业,进入知名国企、外企、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及实验室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毕业生能够攻读全球(包括香港在内)一流大学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珠海经济特区,这里是全国唯一与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別行政区有陆路交通相连通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在这独特的条件下,环科专业在2020年成功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作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同时,环科专业更联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成功获广东省教育厅立项建设“联合国际学院生物与化学全英文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最后,学习环境科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帮助人类社会和地球有更好的福祉。

在过去的10年内,随着互联网应用带来的海量数据,以及计算机硬件的算力增长,人工智能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强势兴起的交叉学科。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并且取得了革命性的成果。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有望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商业智能、企业管理、柔性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化教育、智能化医疗等,提供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专业是北师港浸大2021年新增专业,旨在系统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算法与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高水平专业人才。毕业生不但具有人工智能领域完善的知识结构及扎实的理论背景,而且能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各种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实际问题。此外,本专业还将为有意向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大量算法研究机会和必要的应用开发技能的实践训练。


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统计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分析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国际接轨,为学生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通过学习,毕业生将具备强大的解决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全面的统计理论知识,在快速发展的统计学领域中游刃有余。

在经济发展、工业进步、农业生产、质量控制、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更新方面,统计学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这些领域中,具有扎实统计学知识的学生深受欢迎。目前,中国统计学专业人才匮乏,在金融、保险及精算、物流、生物医药统计,商务分析,互联网科技,大数据分析等专业领域上尤为严重。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容易进入上述领域工作,其中优秀毕业生可以成为特定领域中的分析专家或科研人员等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毕业生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进一步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UIC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涵盖范围广泛,所有课程均从应用型和研究型课程中审慎严格甄选而最终确定。学生顺利完成四年的课程后将被授予应用心理学理学学士(荣誉)学位。我们还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培训、研究和实习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这些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学生后续成功申请海外硕士和博士课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应用心理学专业着重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心理学科学基础,同时学生亦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各种文化情境和个人生活中。此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致力于为毕业生提供其在后续研究生课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储备。与此同时,获得心理学本科学位的学生也一直因其专业较高实用性而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欢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成为未来心理学科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坚实的教育基础和强烈的使命感将成为推动这一学科前进的不竭动力。

除了注重通识教育和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应用心理学专业也致力于对人类思维和行为进行科学研究。我们鼓励不同专业兴趣,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通过多样的方法和途径来深入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我们还非常重视与国际上其他心理学院系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通过交换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为我们的毕业生申请世界各地高水平的硕士或博士课程提供帮助。
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也可称为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数学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计算金融(Computational Finance) ,是运用数学工具来建立金融市场模型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学科;是现代数学与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一门目前十分活跃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在两次华尔街革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不确定环境下的最优投资策略选择和资产定价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等定量分析,以求找到金融学内在规律并用以指导实践。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多次授予以数学为工具分析金融问题的经济学家。

近年来,由于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等新型投资工具的出现,使得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出现困难。同时,金融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使得投资的风险和机会都大大增加。由于金融投资工具和投资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投资方式和策略已经难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

为应对这些挑战,国际金融市场需要那些既通晓金融市场又有数学应用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且的复合型尖端金融人才。作为金融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金融数学即是应运而生,并于过去十余年在美国迅速的发展起来。
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学原理基本知识,为其将来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及商务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并为学生毕业后获取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打好基础。毕业生能在会计学不同课题领域展现对重要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的知识和深入理解。
入校后就读专业名称为: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

专业社会工作在国际上拥有崇高的专业地位,此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等工作,也是中国各地政府所急需的人才。

本专业从粤港澳大湾区出发,与中国内地以及境外的专业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是亚太社工教育协会(APASWE)成员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成员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华南片区成员单位。
数学是科学的基石,它既是一门纯科学,又是解决其他学科问题以及基于现象建模的工具,具有强大的双重作用。因为数学,我们得以在计算中建立有效算法,研究金融市场的罕见事件,模拟物理世界,发展气候科学预测,绘制和研究人类基因组,以及分析人类大脑结构。数学从自然界存在与产生的各种问题,以及工业科技领域的应用中汲取生命力,以严谨和抽象为基石。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1906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人工智能 数学与应用数学 计算机类 金融数学 应用心理学 社会学 会计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闻传播学类 工商管理类 经济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统计学 环境科学
北京 2 2 4 2 2 2 2 2 7 5 0 0 0 0
天津 2 3 4 5 3 0 6 2 9 10 4 0 0 0
河北 2 0 7 2 0 0 7 3 8 9 5 3 2 0
山西 2 2 4 2 0 2 4 2 5 4 4 0 0 0
内蒙古 2 2 8 2 2 0 8 4 10 14 7 2 2 2
辽宁 2 2 8 5 4 2 7 4 11 10 2 2 2 2
吉林 2 0 2 2 2 0 4 0 2 4 2 0 0 0
黑龙江 2 3 9 7 2 2 13 6 8 11 6 2 2 2
上海 0 0 0 2 0 0 0 0 5 3 0 0 0 0
江苏 0 0 3 2 2 0 3 2 4 2 0 0 2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2 2 10 3 2 0 8 5 7 8 5 2 0 2
福建 2 0 7 3 3 2 9 8 10 9 7 2 2 2
江西 2 3 6 2 0 0 8 3 3 13 3 2 3 0
山东 2 2 10 3 3 0 14 5 15 12 5 2 2 2
河南 2 2 5 7 2 0 5 4 6 9 6 2 2 2
湖北 2 2 4 2 4 0 4 2 6 8 4 0 2 0
湖南 2 3 8 5 4 0 12 5 12 12 9 2 2 2
广东 8 21 87 39 17 18 111 46 168 161 20 17 35 24
广西 2 0 3 2 2 0 2 0 6 4 4 0 0 0
海南 0 0 2 0 0 0 3 0 0 3 2 0 0 0
重庆 2 0 4 2 4 0 5 0 3 4 4 0 0 0
四川 2 2 8 5 3 0 8 6 11 10 6 2 3 2
贵州 0 0 0 0 2 0 6 5 7 7 4 0 0 2
云南 2 2 3 0 0 0 4 3 7 5 4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3 2 0 0 5 0 5 8 0 0 0 0
甘肃 2 0 4 0 0 0 7 0 4 4 5 0 2 0
青海 0 0 2 0 0 0 2 0 0 2 2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2 0 0 0 3 0 0 0
新疆 2 0 3 2 3 0 6 4 6 11 6 0 2 2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