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普通本科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
毕业生数据

2131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天津理工大学和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瞄准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努力建设具有产教协同育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0年,学院被批准为天津市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院设有自动化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5个教学系,开设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9个专业(含方向),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多学科协调发展态势。目前,学院拥有天津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9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1%,在校生(含高职升本科、中职升本科)8400余人。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知名企业、社会机构广泛合作,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増强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广阔舞台。目前,学院具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5项,天津市技术创新引导专项项目3项,市级教改课题2项。学院实验教学配套设施齐全,现有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4项,自动化、机械、电子、计算机、经管等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69个,其中建成校企共建实验室8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30个。

学院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积极开辟就业渠道,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建设水平,切实发挥“众创空间”的引领服务作用,为毕业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导向,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3+1”、“2+2(双学士学位)”、“3+1+1(本硕连读)”及“本升硕”等不同类型的合作项目。学院累计有567余名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1263余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项目挑战杯、天津市普通高校数学竞赛等国家和省部级比赛中屡获殊荣。

学院秉承“匠心、素养、情怀、美丽”的内涵精神,弘扬“尚德、敏行、笃实、创新”的校训精神,校园美丽精致,环境优雅,学习和学术气氛浓厚。现建有现代化教学楼、专业实验室、图书馆、室内外体育场馆等教学场所。图书馆馆藏丰富,纸质藏书52万余册、电子图书16.5万册、电子期刊3000余种。学生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校内设有浴室、连锁超市、干洗房,公寓空调全覆盖。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教学、学生管理、生活服务和安全保卫等制度,为学生在校生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环境。学院至市区各种交通出行方式便捷。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机遇与挑战中科学谋划发展大局,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努力向着建设具有产教协同育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人工智能
  • 物联网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工程管理
  • 物流管理
  • 财务管理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自动化
  • 数字媒体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机器人工程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在物联网行业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和其他相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物联网及与之相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并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物联网信息安全为培养特色,并为此开设了射频电路基础、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实训课以及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重点课程。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面向与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能够在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嵌入式、信息安全等物联网领域从事有关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工作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射频电路基础、现代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物联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物联网信息安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分析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射频电路基础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实验、射频识别技术实验、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C++程序设计实验、Java程序设计实验、物联网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训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专业实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专业实训等项目。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受到电子电路、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微控制器技术以及电子系统设计等工程技术的应用、开发、设计以及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具有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子技术、智能控制、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和物联网等领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应用开发、科学研究、工艺制造、设备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电路CAD、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高频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EDA技术、电子测量、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虚拟仪器、智能仪器开发、嵌入式技术、系统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实训、专业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嵌入式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传感器技术实验、电子测量实验、虚拟仪器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系统严格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例如图像视觉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的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信息采集与信号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算法设计、电子仪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及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基础、电路基础、Matlab程序设计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视觉测量、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信息论与编码、DSP原理及应用、OpenCV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技术、视频处理与通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C语言课程设计与编程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实训、数字图像软件处理专业实训(一)、数字图像软件处理专业实训(二)、专业综合实训、专业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现代通信原理、DSP原理及应用。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通信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能在现代通信行业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具有电子电路、光纤通信、微波通信、通信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技术参数测量的基本能力,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具有通信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微波天线、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开发、设计和应用的能力。毕业生能够从事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运营、维护、安装、调试工作,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通信设备的设计、制造、维修、技术管理及通信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的研发、设计、调试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EDA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现代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光纤通信、移动通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专业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嵌入式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现代通信原理实验、DSP原理及应用实验、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微波技术基础实验、天线理论与技术实验。作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部分,专业实训内容分为通信系统和信号处理两大方向。通信系统方向以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主,训练学生的通信网络组网、设计和维护能力;信号处理方向以DSP和嵌入式为主,着重训练学生在不同处理平台上的系统开发及算法设计能力。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德才兼备,在管理、经济、心理学等方面具有较宽知识面,重点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和业务操作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掌握其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毕业生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招聘配置、培训开发、绩效考评、薪酬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等相关工作,也适合在咨询顾问机构从事管理及咨询等工作,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经社会考核和鉴定,可相应的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具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空间。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原理、心理学概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与工作设计、招聘与人才测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

主要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企业运营管理沙盘模拟、ERP系统操作实习、招聘与人才测评、市场调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工程管理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毕业生毕业后可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工程咨询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科研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土木工程概论、建筑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估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设法规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SPSS统计分析、BIM综合实训、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实训。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工程制图实验、工程测量实验、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能为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等产业全面联动发展提供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具备现代物流管理及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务运作专业技能;具有第三方物流运作技术和物流信息管理与操作、物流计划与调度、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能力。毕业生能够在制造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包括外资合资企业),从事物流管理方案的分析与优化、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物流管理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原理、会计学、运筹学、应用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SPSS统计分析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ERP系统操作实习、企业运营管理沙盘模拟实训、物流实训以及物流中心经营模拟。

主要专业实验:立体库操作实验、电子标签筛拣试验、实时供应链操作实验、企业采购模拟实验、仓储管理实验、追踪追溯软件操作等实验。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财务规划、预算、决策、分析与控制及资本运营的知识结构,掌握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资金筹集、财务可行性评价、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筹划、财富管理、财务和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工作,可以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在专门的金融、货币、经济调研机构工作,也可到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财政学、应用统计学、财经法规、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货币银行学、资产评估学、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原理与实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分析。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认知实习、ERP系统操作实习、SPSS统计分析、财务制度设计、企业运营管理沙盘模拟、《创业之星》电子模拟经营、手工会计实训、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实践、证券投资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企业审计与财务分析、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代码:0806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基础、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与检测、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电力系统通信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生产、运行的规律和特点,并对智能电网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有一定认识,可以在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电力系统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电网相关的理论知识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3.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运动控制、PLC技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获得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制造、电力传动等领域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试验分析,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调试、系统集成与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电机与电力拖动、检测技术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动控制元件及应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工业通信网络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控制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维修电工实训、智能控制创新实践、控制系统仿真与辅助设计、工控组态技术实训、电气工程CAD制图、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实训、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检测技术与应用实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自动控制元件及应用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变频器技术实验、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在行业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气工程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系统运行控制、工程设计开发、装备制造维护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与应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供配电工程、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自动控制元件及应用、运动控制系统、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综合实训、变频器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机生产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综合实训、电子工艺实习、电气专业创新实践、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检测技术与应用实验、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实验、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自动控制元件及应用实验、供配电工程实验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检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及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好掌握本专业领域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等方面的技能和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从事企业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电力拖动、检测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装置、实时工业网络设计与应用、PLC控制系统设计、变频器技术与应用。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路CAD实训、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实训、实时工业网络实训、自动化创新实践、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基础实验、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检测技术与应用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实验、变频器技术与应用实验、PLC控制系统设计实验。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在行业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侧重数字媒体和动漫设计方向的技术实训,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创意设计和综合应用的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够在影视公司、网络传媒、广告公司和创意产业部门等从事设计开发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与语言、计算机平面设计、美术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动画运动规律、动漫角色设计、动漫场景设计、Flash动画设计、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影视后期合成、非线性编辑。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美术基础、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据结构实验、动画运动规律实验、动漫角色设计实验、动漫场景设计实验、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实验。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在行业工作现场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强化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基本方法、软件设计新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信息产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建设与维护工作,手机软件设计与开发工作,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应用研究及运行管理和技术支持服务工作等。

专业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与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基础、UML软件开发技术、Android软件设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模式、软件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实训、CMS应用平台开发实训、Android应用开发实训、软件工程师认证培训、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操作系统实验、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Android软件设计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机器人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交叉融合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电气工程等学科,它以研发出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生物体的机电控一体化智能系统为目标,需要有合理的机械结构、灵敏的感知和认知、实时准确的动作控制、灵活的智能分析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等。作为一类特殊的智能化精密机械设备装置,机器人的设计、制造、装配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面向新兴产业——机器人的“新工科”专业,位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是研究开发具有明确作业功能(用途)的机器人技术、实现其工程应用并不断提高应用性能、拓展应用领域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建造有用的机器人,拓展机器人应用,造福人类”。
专业前景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制造强国战略中,机器人领域位列十大重点领域的第二位,并将其作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
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器人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对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都是极其紧迫的,这个行业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毕业学生的就业和深造前景十分广阔。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学习机械、电气、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现代机电一体化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工业自动控制、检测与维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面向工业生产及装备制造业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电气控制与PLC、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工业控制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装配体测绘实训、电子工艺实习、CAD实践、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工业机器人课程设计、机器人创新设计、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电气控制与PLC实验、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实验、工业控制技术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学习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产品设计方法、先进制造技术、生产系统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数控编程、现代设计技术、机械CAD/CAM、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装配体测绘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AutoCAD机械制图实训、数控编程实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CAD/CAM软件实训、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专业技能强化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液压传动实验、数控编程实验、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学习模具设计制造、材料成型工艺、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现代模具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成型过程分析、模具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材料成型加工、模具等相关领域内从事产品试验研究、设计与制造、设备操作维护、生产组织管理及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数控编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模具制造工艺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装配体测绘实训、AutoCAD机械制图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模具课程设计、模具CAD/CAM技能训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数控编程实训、专业技能强化实训、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制造技术实验、液压传动实验、数控编程实验、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实验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131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机器人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人工智能 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财务管理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数字媒体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