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

普通本科
塔里木大学
毕业生数据

630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塔里木大学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于1958年10月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受到充分肯定,2019年进入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荣获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现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医、文、管、经、法、教育、艺术、历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面向全国31个省区招生,在校全日制学生2.4万余人,内地生源占68%。现有16个学院,79个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4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兵团与科技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3个农业部试验站,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建校以来,学校发扬南泥湾优良传统和抗大作风,培育出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胡杨精神,彰显了“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有特色、跨越式、可持续的学校振兴与发展之路。建校63年来,培养毕业生7万余人,就业率一直排在自治区高校前列,为新疆特别是南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权建设、民族团结、维稳戍边等做出了突出贡献。用人单位普遍评价塔大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具有政治可靠、吃苦耐劳、实践能力强的优良品质,在“稳疆兴疆、富民固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汉语言文学
  • 环境工程
  • 汉语言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英语
  • 酿酒工程
  • 乌尔都语
  • 城乡规划
  • 广播电视学
  • 生物制药
  • 网络与新媒体
  • 农学
  • 历史学
  • 园艺
  • 应用化学
  • 植物保护
  • 生物技术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生物信息学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应用统计学
  • 应用生物科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智慧农业
  • 机械电子工程
  • 农药化肥
  • 车辆工程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动物科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林学
  • 通信工程
  • 园林
  • 自动化
  • 水产养殖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草业科学
  • 网络工程
  • 工商管理
  • 物联网工程
  • 财务管理
  • 土木工程
  • 人力资源管理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农林经济管理
  • 水利水电工程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
  • 测绘工程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机械电子工程(4+0)
  •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 投资学
  • 农学(三五九创新实验班)
  • 纺织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园林(4+0)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法学
  • 动物科学(三五九实验班)
  • 农业电气化
  • 学前教育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0)
  • 农业水利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本的语言、文字以及文学素养,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过硬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富于创新精神、高尚民族文化自豪感,具备在党政机关、各级学校、科研机构、新闻媒体、文学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宣传部门、教育部门、文化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出版社和网站等行业从事相应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一级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三语实验室);本专业每年选派2名交流生赴浙江大学、选派1名交流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污染防治和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制定环境规划和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具有从 事环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 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 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学习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基本理论和 基本知识,学习污染控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生态工程等工 艺及工程的设计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环境监测技术;

3.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工程设计及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 力、工程实践及工程综合、自学能力等基本能力;

4.熟悉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

5.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的需求,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污 染控制设施运营及管理;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化工与制药工程、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导论(32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工程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程原理(64学时)、水处理工程(80学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64 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64学时)、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 制(32学时)、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32学时)、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8学时)、环境工 程原理(48学时)、土壤学(32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2学时)、固体废 弃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64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影响评 价(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工程原理(96学时)、环境监测(32学时)、环境工程 微生物学(32学时)、环境化学(32学时)、化学反应工程(48学时)、水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96学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学时)、物理性污染控制(32学时)、环境 影响评价(32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污染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化学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 境生物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物理性污染控制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语言文化素养,掌握汉语言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 接受系统的汉语言知识、汉语写作技能及语言翻译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较好的汉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治可靠、专业过硬,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文化、教育等领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双语人才。 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一级实验室(三语实验室);本专业每年选派1名交流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食品科学、食品工艺和食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受到与食品加工、食品卫生安全等相关方面的技术训练,能在食品行业、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及商检等部门从事生产技术、工艺设计、质量控制、研究、教学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等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分析检测、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加工与储运、经营管理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4-6名交流生赴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安全学、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食品标准与法规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检测、监测、评价、预警、控制、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定及食品质量安全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5-8名交流生赴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需要, 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经贸、商务、外事、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工作的英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边境贸易公司和口岸、外事外贸部门等从事商务助理、外贸专员、商务翻译、电子商务和涉外文秘等工作;在跨境旅游公司从事涉外公关、导游及管理工作;在中小学从事英语教学或培训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一级实验室(语音实验室、三语实验室);本专业每年选派2名交流生赴中国矿业大学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 的政治文化素质、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具备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 等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酿酒工程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酿酒的生产、 加工、流通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贸易、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酿酒或相关产 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销售、文化推广、检验检 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化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酿酒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酿酒工程专业的发展现 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酿酒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酿酒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酿酒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酿酒原料与制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酿 酒原料与制品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酿酒原料与制品各种危害 因素及其检测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酿酒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酿酒 机械与设备、酿酒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 学、酿酒工艺学、酿酒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酿酒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酿酒工程专业调查、酿酒工艺实习、酿酒工艺 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酿酒工艺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乌尔都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 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 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乌尔都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巴基斯坦、印度相关历 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巴基斯坦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 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乌尔都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 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 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基础乌尔都语、乌尔都语口语、乌尔都语听力、乌尔都语汉语互译、巴基斯坦文化、 南亚伊斯兰文化概述、印度文学、印度宗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国内相关单位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施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咨询、监理、规划设计及应用开发等工作。专业说明:

优秀学生在大二结束后,可推荐到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交流学习一年。

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学理论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文化传媒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文化传媒单位从事广播电视实务及相关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本专业具有一级实验室(广播电视新闻实验室)、二级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虚拟演播实验室);本专业每年选派1名交流生赴浙江大学、2名交流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立足于新疆地方特色药物的发展及应用,掌握生物药物,特别是民族特色药物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开发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从事生物药物研发、天然药物研发、药物生产与工艺设计、生产管理以及食品药品分析检验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培养致力于边疆地区医药事业发展和民族医药资源开发利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农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农业科学及农业生产相关领域和部门进行专业研究与设计、技术开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等,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与农业科学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农学专业的科学研究,进行农学专业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在农业生产部门与企业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在教学领域从事专业教育、知识传播。进行农业生产、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自治区和兵团重点建设学科;作物学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环塔里木生态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南疆特色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作物栽培学》课程为兵团精品课程;《耕作学》课程被批准为塔里木大学精品课程;特聘“昆仑学者”1人,塔里木大学教学名师1人;另,每年选派优秀的三年级学生赴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交流学习1年。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历史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掌握文化产业理论和方法进行文化项目的运作、经营和管理,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胜任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师范类人才,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部门从事文化服务与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新闻、档案、宣传等文化事业工作;在旅游部门、文化产业园区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三产服务业的管理工作;助益边疆基层政权和社会事务,从事文案、社区、民族、宗教等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园艺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与园艺科学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园艺专业的科学研究,进行园艺专业的技术开发与推广。在园艺生产部门与企业从事果树、蔬菜和花卉等方向生产经营与管理工作。在教学领域从事专业教育、知识传播。进行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等工作。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自治区高原学科专业,塔里木大学优势学科专业。目前具有1个园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果树学、蔬菜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园艺、设施农业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兵团南疆特色果树生产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和“自治区园艺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平台。目前,拥有“枣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支,省级教学能手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兵团科技学术带头人2人,兵团英才1名,特聘昆仑学者1名。计划每年选派优秀的三年级学生赴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实验技能,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从事生产、质量检验、新产品应用及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与国内著名化工大学如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华大学等建立有“1+3”、“2+2”和“3+1”联合培养模式。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10-12名交流生赴北京化工大学、兰州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植物有害生物识别、发生规律调查、安全调控等植物保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植物保护学科前沿,接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在农业、林业、园艺、环境保护、商贸、粮食储藏、食品安全、植物检疫、农药化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方面的技术示范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是塔里木大学重点培育学科,已成为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资质单位,具有植物保护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农业部阿拉尔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南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另,每年选派优秀的三年级学生赴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掌握生命科学扎实的基础知识、较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及创业精神,能够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及行政管理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8-10名交流生赴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种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品种选育、种子学、种子生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种子产业化育、繁、推、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育种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国营农场、种子管理和农业推广部门及其它相关行业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教学与科研、生产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属作物学学科,作物学为塔里木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优势学科,具有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自治区和兵团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为塔里木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统筹建设学科;拥有“环塔里木生态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南疆特色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作物栽培学》课程为兵团精品课程,《耕作学》课程为塔里木大学重点建设课程;学科有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兵团青年科技奖、兵团五一巾帼标兵、兵团青年五四奖章、兵团“三佳”科技特派员、兵团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自治区优秀科技副县长、昆仑学者讲座教授、塔里木大学教学名师各1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技 术和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能在教学、科研、高新技术产 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叉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生物学、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 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信息处理和技术研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生物学和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

4.具有运用生物信息技术解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医药等实际问题的初 步能力;

5.熟悉生物信息学相关科技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基因与基因组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生物信息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 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生物信息学(48学时)、序列与基因组分析(32学 时)、蛋白质组学(32学时)、系统生物学(32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 学时)等。

示例二: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与进化(56学时)、生物化学 (48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数据库原理(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Perl程序设计 (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数据结构(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学(理 论课40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信息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因组学(40学 时)、蛋白质组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24学时)、生物信息程序设计(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 24学时)等。

示例三:动物学(48学时)、植物学(56学时)、微生物学(48学时)、生物化学(88学时)、遗 传学(64学时)、生物统计学(56学时)、UNIX/LINUX(48学时)、分子生物学(64学时)、数据库 技术(64学时)、基因工程(48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物信息及数据处理实践、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学数据库及实验、计算机网络 技术与应用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现代设施农业的工程设计、高效园艺作物栽培、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培养结合新疆高起点农业生产,注重基础理论,加强实践性培养,造就多层次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的特点。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科技示范区、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就业口径宽,具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设施农业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特聘昆仑学者1名。

另,每年选派优秀的三年级学生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统计学的基本素养和较坚实的数学基础,掌握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及其相关的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学、金融学及初步的生物学基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金融证券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生物领域从事统计调查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咨询、数量建模与预测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和实际管理工作。能在相关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专业说明:本专业每年选派2名交流生赴厦门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学习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接受现代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在生物科学技术领域或工程领域具有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农、林、牧、环保、医药、食品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设计、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8-10名交流生赴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知识、核心理论和核心方法,接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满足在机械装备及零部件设计、制造、服务领域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所需的机械、电子控制知识和技能。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管理、技术研发、应用开发及教学等工作,主要涉及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技术、机械设备重工、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化工等领域。

本专业是适应现代智慧农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专业。

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农业工程技术、农业智慧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育种学、智慧农业与信息技术、农业模型学、智能农业装备、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农业气象与物候学等。


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核心理论和核心方法,接受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满足在机电一体化和系统设计、制造、服务,尤其是数控加工技术领域从事产品的设计、制造、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所需的机械、电子及控制知识和技能。 学生毕业生后可在机械设计制造、电子技术、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配件、石油化工等领域就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扎实的农学、农药学、肥料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农业生产资料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推广应用、技术服务、营销管理、科研开发、质量监控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就业去向:国内外农药化肥生产、流通企业中的技术服务、精准使用、技术推广、营销管理、产品研发等工作岗位;外贸进出口部门相关岗位;涉农相关企业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管理等岗位;食品、医药、化工、涉农等企业质量监控岗位或相关岗位;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考录用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车辆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 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管理、科研及教学等工作的车辆工程领域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车辆构造与原理、车辆设计与理 论、车辆试验测试技术和车辆电子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车辆工程师基本训 练,具备从事车辆设计、制造、实验、检测及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机械工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化、测试技术、市场经济 及企业管理等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车辆构造、理论、设计、电子控制等专业知识和车辆产品设计制造方法;

3.具有工程制图、计算、试验、测试、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的基本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升级改造与创新的能力;

4.了解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了解国家车辆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6.具有一定的车辆工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业美学的知识基础;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9.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车辆理 论、车辆设计、车辆构造、车辆试验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市场调查与商务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与社 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车辆构造拆装实习、发动机台架试验、车辆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车辆电器与 电子技术实验、车辆性能台架试验、车辆道路性能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与推广、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内容。学生毕业后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作物栽培学科硕士点,具有农业化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农业气象学等教学实验室和荒漠逆境生理生态科研实验室,专业教师14人。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系统、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自动化与控制领域、科研院校等从事有关的技术研发、系统运行、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生产指导能力,能在动物生产、畜牧管理、饲料工业、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等行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畜牧兽医相关部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大型养殖场从事教学、科学研究、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林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林木培育、森林经营管理、经济林栽培、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等系统理论和技能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土资源、农业、环境保护部门、各级林业管理部门、林业勘察设计部门、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森林培育、林木良种选育、经济果林经营、林果加工保鲜、森林资源调查规划、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工作。

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社会责任感、具备通信工程技术基础和实践能力,能进行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满足通信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与网络领域中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技术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8.6%,位列学校专业就业率前茅,就业前景良好。专业的考研人数和考取率逐年提高。专业说明:

获批了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可开设相关助理工程师培训及认证。入高年级后,可进入签约的疆内及疆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另外学院建有蓝桥培训基地,可进行Android和JAVA培训,有效提高了就业质量。本专业每年选派2名交流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能胜任园林(林业)建设部门、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的园林植物栽植繁育、应用养护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够承担风景区、城镇绿地系统、城市开放空间、各类绿地及环境的规划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应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绿地养护管理、花卉工厂化生产与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有关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 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物联网等方面的工程设 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企业管理与决策、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 复合型的自动化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自动化领域的基本 方法及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自动化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具有较 高的道德修养并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掌握从事自动化领域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计算机与通 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法律、环境保护等人文与社会学的知识;

3.掌握本专业中“信息、控制和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和优化设计的 基本原理,了解自动化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4.掌握工程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般方法,具有较熟练地解决工程现场一般控制系统问 题的能力,具有能够独立从事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5.具有对自动化系统或产品中的技术进行分析、改进、优化和独立设计的能力;

6.具有创新意识和对自动化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 能力;

7.了解自动化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法规;

8.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

9.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 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及电子学基础、自动化基础理论、计算机技术基础(硬件、软件、网络 等)、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原理(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8学时)、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信号与系统分析(64学时)、计算机原理与 应用(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1)(64学时)、运筹学(48学时)、电力电子技 术基础(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检测原理(理论24学时,实验8学时)、电力拖动与运动控 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过程控制(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2)(48 学时)、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8学时)、人工智能导论(32学时)、应用随机过程(48学时)、系统辨 识基础(48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8学时)、模式识别基础(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 时)、计算机仿真(48学时)、系统工程导论(32学时)、CIM系统导论(32学时)、控制理论专题实 验(16学时)、过程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运动控制专题实验(16学时)、检测技术系列实验 (16学时)、机器人控制综合实验(16学时)、自动化综合实践(48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64+8学时)、数字逻辑电路(56+8学时)、模 拟电子线路(56+8学时)、工程电磁场(42+6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8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基础(48+8学时)、建模与辨识基础(24+8学时)、自动控制元件(26+6学 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56 +16学时)、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16+16学时)、微控制器应用及 系统设计(24+8学时)、VISUAL C++(48 +16学时)、软件技术基础(32学时)、网络与数据通信 (34+6学时)、工业自动化网络技术(32+16学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26+6学时)、自动测试系 统(2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应用(32 +16学时)、运动控制系 统(36+12学时)、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36+1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学时):电路分析(48 +16学时)、数字电子技术(48 +16学 时)、模拟电子技术(48 +1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32 +16学时)、计算机软件基础(48 +16学 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 +16学时)、控制工程数学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80 +10 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6学时)、计算机控制系统(46 +10学时)、自动控制系统仿真(32+16 学时)、检测技术与仪表(46 +10学时)、电力电子技术(36+4学时)、电机与拖动(54 +10学时)、 运动控制系统(48+8学时)、过程控制(48+8学时)、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32+8学时)、微控 制器技术课程设计(24学时)、现场总线技术课程设计(32学时)、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32学 时)、集散控制系统(22 +10学时)、现场总线技术(32+8学时)、嵌入式系统(26+10学时)、基于 网络的智能控制(32+8学时)、先进控制理论(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电类基础课程实验、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实验、电子技术 综合设计、计算机程序综合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和自动化技术综合设计,以及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学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信号处理技术课程实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实 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或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淡水水产经济动物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水产科研院所、水环境保护、渔政管理部门和河流(湖、库)管理单位、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场、饲料与渔药等生产销售企业等单位就业。

本专业具有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术硕士点、“农业信息化”农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园艺学“园艺信息技术”学术硕士点。本专业拥有“国家遥感中心新疆兵团分部”(新疆兵团分部4个建设单位之一)、“自治区教育厅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与水建院、机电院共建)、校级平台“新疆南疆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2014年成立)和院级平台“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2011年成立)。另,每年选派3-5名交流生赴中国农大、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牧草、饲用植物栽培、栽培草地建植与管理、草地牧场经营与管理、饲草料生产、加工和经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从事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生产、加工利用、人工草地建植管理、饲草转化以及相关产品经营和天然草地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饲草料栽培、加工、利用、转化的企事业单位,包括饲草料生产企业,养殖场、草原站和畜牧管理部门就业。同时,能够在草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机构的特点和需求,承担网络系统的维护保障服务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网络或通信系统运营企业、软件开发行业、科研单位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部门等。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1-3名交流生赴中国农大、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具备相当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掌握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相关技术,同时精通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物联网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维护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1-3名交流生赴中国农大、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在学习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等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可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三个方向选修专业方向;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程,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工程施工与测试技术.培养具备工程师基本专业技能;能运用专业理论和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道工程、桥梁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工程技术等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作为塔里木大学第二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的本科专业。校级“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训基地”拥有“结构工程实验室”、“环境作用与结构耐久性实验室”两个专业实验室。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岩土灾害灾变理论与控制工程”、“荒漠环境作用与工程结构耐久性”三个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另,每年选派2名优秀学生赴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交流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 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5.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招聘与人才测评、绩效管理、薪 酬与福利、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学习掌握工程数学、普通物理、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水力学、泵与泵站、水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工程结构等学科基础知识,学习水处理生物学、水工艺设备基础、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水工程施工等专业主干课程;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控制与处理技术、水环境监测及水质检测与控制技术;掌握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建筑给水排水、给排水管道系统的设计理论、方法与施工技术。培养具备工程师基本专业能力;能运用专业理论和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管理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市政工程、城市给排水、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水环境监测与保护、工程施工管理与工程监理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技术开发研究工作。 专业说明:

本专业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生态脆弱区环境污染控制与重建”硕士专业研究方向。另,每年选派2名优秀学生赴兰州大学交流学习。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调查、策划、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政策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企业、教育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 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 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水利水电工程规 划与设计、建设与管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熟练应用一门外语 的能力;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 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 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家对于与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6.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具有健全的 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7.具有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 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环境学概论(36学时)、工程制图(91学时)、工程测量学(36学时)、工程水文学(54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5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3学时)、结构 力学(63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6学时)、土力学(45学时)、水力学(90学时)、工程材料 (45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63学时)、钢结构(36学时)、电工学(36学时)、工程经济学(36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36学时)、水工建筑物(63学时)、水电站(63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63学时)、工程项目管理(54学时)。

示例二:环境学概论(16学时)、工程制图(80学时)、工程测量学(32学时)、工程水文学(32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32学时)、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32学时)、土力学(56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24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32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8学时)、水工建筑物(64学时)、水电站(64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24学时)。

示例三:环境学概论(32学时)、工程制图(88学时)、工程测量学(40学时)、工程水文学(40 学时)、工程地质(含水文地质学时)(40学时)、理论力学(80学时)、材料力学(80学时)、结构 力学(72学时)、弹性力学及有限元(72学时)、土力学(64学时)、水力学(72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钢结构(32学时)、电工学(40学时)、工程经济学(32学 时)、水资源规划及利用(40学时)、水工建筑物(88学时)、水电站(56学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56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工程测量、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实验(大学物 理、大学化学、材料力学等)、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工程力学实验、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水工建筑物实验、水 电站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 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工商企业、物流企业以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与物流管理相关岗位的管理与技术工作。

专业说明:

教学名师1人(董君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拥有物流仿真实训室1个。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素养,掌握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文化功底和管理能力,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行业的实践技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熟悉新疆旅游业发展状况,满足区域旅游发展从业需求。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各级旅游管理、科研部门、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会展等旅游企业的工作。

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2-3名学生赴浙江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本学科是塔里木大学重点培育特色学科。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城市与工程测绘、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以及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领域从事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建、土木、土管、房产、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研究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 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 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 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能够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 能,能够理解服装与服饰设计的概念和掌握设计方法,通晓从灵感到表现、从绘画到造型的全 过程。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应具备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具备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具有现代意识、人 际交往意识;要求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应具 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艺术、历 史、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创造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各类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饰配件 设计以及成衣制作的能力,掌握服装美术知识、服装画、服装色彩、图案设计、手工印染、摄影等一 些与服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能力;

2.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服装广告设计、商品展示设计的能力;

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预测的 初步能力;

4.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服装历史、服装美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 的审美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服装设计方法、服装画技法、面料纹样设计、 面料塑形、服饰配件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立体裁剪、中西方服装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所属教育范畴的艺术实践和属综合教育 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建而成,目的是着重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教学与研究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 地联系在一起,结合社会、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金属 加工车间等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本专业隶属于学校重点建设与发展的学科——化学化工学科。主要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化工、石化、能源、冶金、精细与日用化工、医药、食品、轻工、材料、环保等领域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10-12名交流生赴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设计、分析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使其能在化工、能源、制药、轻工、环境等部门从事化学工程及生物工程领域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新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专业说明:

现有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兵团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西北区域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站1个。同时与企业共建“南疆红枣加工工程研究中心、阿瓦提刀郎穆萨莱斯研究中心、南疆特色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另,有生物农药研究所、食用菌研究所、南疆化工重点实验室4个校级科研平台。

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投资、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掌握投资知识和投资理论,具备投资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投资的战略眼光,具备较强的组织、决策、管理、协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投资管理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在企业的投资部门从事企业投资工作,到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投资的政策制定和政策管理。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纺织高科技化及其与信息、材料、管理、艺术、市场、环境等学科高度综合发展的趋势,能在本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纺织产品工艺设计、产品研发、纺织企业生产与技术管理、纺织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检测、纺织原料及产品的贸易及与纺织相关的纺织品化学、纺织机械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从事国际营销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具备较好的商务英语能力,满足新疆与中、西、南亚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需求,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学校及各类涉外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业务的操作、营销、管理、调研及策划等工作。 专业说明: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疆内外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银行系统、外贸公司和上市公司等单位就业,就业率都在90%以上,其中国贸16-2班100%就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机械、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制造、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机械化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等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农机(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机(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备扎实的法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专业说明:

本专业每年选派2-3名学生赴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电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方 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业技能,能 在电力系统、用电管理部门、电子信息产业相关部门、数字农业等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 任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和企业管 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力系统与自动化工程规划设计和科研开发、信息处理等方 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信息处理、企业经营管理等领域工作 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电气与控制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 知识;

2.系统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程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方法和农业电气化及其检测控 制技术;

3.了解电力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 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农业工程、电气工程。

核心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控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 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变电工程设计、高电压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变电站与线路认识实习、电气设备拆装与检修实习、电气测量与电气 控制实习、输变电工程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学基础实验、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接口与控制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保教机构、教 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前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等学 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设计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儿童保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 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 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幼儿园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主要学习灌溉排水、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水泵与水泵站、地下水利用和水土保持工程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的工程应用素养,掌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获得专业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水利、水利水电、水土资源保护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工程应用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专业说明:

本专业具有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硕士点,同时获批新一轮校级重点建设学科。本专业合作拥有自治区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另,每年选派2名交流生赴中国农大交流学习。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29    研究生毕业人数:357    本科毕业人数:591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乌尔都语 动物科学(三五九实验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0) 园林(4+0) 机械电子工程(4+0) 草业科学 农药化肥 林学 酿酒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农学(三五九创新实验班) 生物信息学 智慧农业 汉语言 英语 农业电气化 园林 纺织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水产养殖学 广播电视学 应用生物科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生物制药 生物技术 旅游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物联网工程 环境工程 物流管理 应用化学 农林经济管理 种子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车辆工程 投资学 工商管理 历史学 电子信息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 网络工程 应用统计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汉语言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水利水电工程 法学 农学 植物保护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测绘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学前教育 食品质量与安全 通信工程 园艺 农业水利工程 财务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动物科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土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