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术大学

普通本科
深圳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327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学校充分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倡导“唯实求精",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研究技术型大学。

2019年首次独立招生以来,三年间我校招生规模、专业数量迅速发展,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19年我校面向全国六省份普通理科类考生录取807人,均为一次性满额投档。省内首次独立招生投档线即位列广东高校理科第九,高于理科高优线26分录取。录取线大多高于当地一本线40分至60分录取。

2020年我校面向全国十省份招生,并首次招收文科生和艺术生,共录取1596人。省内理科高于高优线29分录取,录取线位列广东高校理科第九,最高分达613分,省外理科大多高于当地一本线40分至65分录取。

2021年我校面向全国十五个省份招生,共录取3005人。2021年广东省首次实行“3+1+2”新高考模式,我校物理类录取线560分,历史类录取线548分,录取线广东高校排名再创新高。省外理科大多高于当地一本线50分至70分录取,省外文科大多高于当地一本线20分至30分录取,省外文理科录取线较往年大多有10分以上的提升。

2022年,我校将面向全国十九个省份招收普通本科生3400人,招生专业将增至三十个,欢迎报考。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艺术与科技
  • 国际商务
  • 德语
  • 英语
  • 商务英语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商务英语(两年制)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 自动化
  • 计算机技术(专硕)
  • 物联网工程(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光电信息工程(专硕)(工程物理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光学工程(学硕)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年制)
  • 物理学(学硕)
  • 光源与照明
  • 光电信息工程(专硕)(先进光学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专硕)
  •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 交通运输
  • 生物医学工程(学硕)
  • 物流管理
  • 机械工程(专硕)(中德智能智造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汽车服务工程
  • 机械工程(学硕)
  • 汽车服务工程(两年制)
  • 机械工程(专硕)(创意设计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车辆工程
  • 材料工程(专硕)
  • 生物医学工程
  • 交通运输(专硕)
  • 智能医学工程
  • 药学(专硕)
  • 应用物理学
  • 英语口译(专硕)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自动化(控制系统国际标准化)
  •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工程物理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智能医学工程(医疗仪器国际标准化)
  •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 药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未来技术学院)
  • 物联网工程(未来技术学院)
  • 电子科学与技术(未来技术学院)
  • 工业设计
  • 工业设计(两年制)
  • 环境设计
暂无此专业简介
国际商务专业对接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先进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国际投资、跨国企业运营管理,具备开展跨国投资决策、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国际法规和惯例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兼备优良的人文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采用中外教合作教学模式,致力于系统培养训练学生的德语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掌握对标欧洲GE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体系的德语听、说、读、写技能,并具有扎实的口、笔译能力和运用德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结合深圳技术大学办学特⾊和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深圳区位优势,以科技德语为专业特色⽅向,有计划地进行跨专业和跨学科课程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使我校德语专业学生“⼀精多会”、“⼀专多能”,更贴近就业市场需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模式,融合外语教学与商务专业知识教育,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高人文素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大都市群作为商贸,科技,金融中心发展的需要,既具有扎实外语基础,又熟悉国际商务通用规则和规范,拥有通用与专用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经贸、国际商务、国际会务会议工作的跨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专门英语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以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伺服与驱动控制、机器视觉、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控制科学等理论分析问题,以及通过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在自动化及相关领域能够从事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分设人工智能与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密码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系统结构、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5个方向。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术、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专业知识,同时兼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市场策划与营销等实际技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06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外语、理论物理、电子线路、算法语言和微机应用等。主要专业课程有:气体放电物理、电光源原理、光辐射测量、真空物理与技术、照明设计和灯具设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控制、光源电器、阴极电子学、光源化学,还有专业实验,工艺与实习。专业课程高等数学、近代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气体放电与光源、电器原理与设计、电气照明设计、光电测试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等专业课程,培养的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相近专业: 新能源材料 智能电网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半导体照明行业及其相关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公司、光电子整机企业等单位胜任微光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工程应用和性能测试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掌握照明用光源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智能化控制、工程设计与施工、产品检测、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源与照明相关的理论知识2.具有良好光源与照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3.掌握照明用光源尤其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装备、工艺及照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将主要面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电池、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等新能源利用技术,培养具备新能源领域专业知识,包括太阳能转换原理与利用、光伏系统发电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工程、动力电池与储能系统、零能耗建筑等,掌握新能源装置及发电系统运行及管理的专业技术,能在相关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应用、运维管理等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交通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工程应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关键共性技术与使能技术,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创新学习经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交通运输(如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领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维护控制、组织管理、创新应用,并能面向未来,具备较强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立足城市交通,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2个培养方向。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以及通信信号、车辆等设备的维护运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方向主要面向交通信号采集与处理、交通信号控制、智能车辆控制、智能公交、智慧物流等。
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组织、交通运输经济、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
计算机与大数据应用: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系统与数据库、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等;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智能交通系统与智慧城市。
暂无此专业简介
以各类制造业、流通业和服务业对先进、高效物流管理体系及人才的实际需求为驱动,设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两个培养方向,培养具备先进管理服务理念和较强运作组织能力,熟悉物流工程与技术的现代物流高级经营、管理与技术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交通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需要,掌握交通运输工程及其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工程应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关键共性技术与使能技术,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国际视野和工程实践创新学习经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等制约因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交通运输(如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领域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维护控制、组织管理、创新应用,并能面向未来,具备较强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专门应用型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立足城市交通,开设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等2个培养方向。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方向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以及通信信号、车辆等设备的维护运用;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方向主要面向交通信号采集与处理、交通信号控制、智能车辆控制、智能公交、智慧物流等。
核心知识领域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交通运输工程基础:交通运输工程、运输组织、交通运输经济、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机械工程、控制工程;
计算机与大数据应用: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系统与数据库、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车辆工程、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管理等;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信息检测与处理、智能交通系统与智慧城市。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面向汽车工程与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新趋势,设置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人机交互与安全技术三个培养方向,培养从事汽车及相关领域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等技术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分设医学纳米技术、生物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医学检测3个方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相关的电子、计算机、信息及材料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掌握医学纳米技术、现代医疗器械和生物医学检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技术开发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承担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成为健康医疗产业富有创新与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智能医学工程是医、理、工高度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旨在建立一个跨学科、多元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促进各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例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

课程体系

《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就业方向

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从事医疗方向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医疗相关企业中从事研发及管理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强调学生既要拥有坚实宽广的数理知识基础,又要掌握熟练的应用技术技能。通过精心配置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对应用物理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和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实验知识。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学生将学习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将进入高功率激光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物理仿真与可视化实验室等学习最先进的专门知识。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熟练使用工程物理学院的大型设备,拥有借助先进计算机与软件进行物理仿真计算的能力,具备实际解决工程物理应用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应用物理学、光电器件、先进材料、激光技术、高性能计算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维护、管理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 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宽基础、高素质、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学人才。本专业学生应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各研究方向上(光电子 方向、光电信息方向和技术光学方向)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 技能,并具有综合运用光学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 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 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光电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 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能力。本专业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 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工程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意识。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工程技 术基础、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突出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 特征,体现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 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l—2个专业方 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备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计算 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光电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初步 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7.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

8.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由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 光电子技术类知识组成。光电信息基础类知识领域包括物理、光学和光学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 等核心基础知识;光电信息技术和工程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信息技术、光电仪器原理和光电检测 技术、光纤与光通信技术、光电传感与系统等知识;光电子技术类知识领域包括光电子技术、激光 原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光学及实验(136学时)、光电检测技术及系统(48学时)、光纤技术(48学时)、 光电图像处理(48学时)、光电信息综合实验(4周)、光电信息物理基础(48学时)、通信原理(48 学时)、激光原理(32学时)、信息光学(32学时)、光学系统CAD(48学时)、光电传感器应用技 术(32学时)、量子光学基础(32学时)。

示例二(方向一为偏重经典光学,方向二为偏重现代光学):工程光学及光学基础实验(184 学时)、激光技术及应用(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光电信息导论(英语授课)(40学时)、 光电检测技术(48学时)、光电系统设计(3周)、薄膜光学(方向一)(32学时)、光度与色度学 (方向一)(48学时)、光纤技术与应用(方向一)(48学时)、像质评价技术(方向一)(32学时)、 光学CAD课程设计(方向一)(3周)、传感器原理(方向二)(48学时)、光纤通信理论基础(方向 二)(48学时)、信息物理基础(方向二)(48学时)、现代成像技术(方向二)(32学时)、光电传感 器设计实验(方向二)(1周)、傅里叶光学(48学时)、光学零件工艺学(4周)、实用图像处理方 法及软件(48学时)、视频技术基础(48学时)、微机接口技术(32学时)、微机接口技术实验 (32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8学时)。

示例三:仪器零件设计(56学时)、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仪器精度 (学时)(40学时)、仪器制造工艺学(32学时)、工程光学及实验(144学时)、光电检测技术(56 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光学测量(48学时)、激光原理及应用(40学时)、仪器光学概论 (48学时)、光学设计及CAD(48学时)、光学仪器总体设计概论(48学时)、光学零件加工技术 (48学时)、薄膜光学与技术(32学时)、微纳制造技术(学时)、光通信技术基础(32学时)、光 电子技术及器件(32学时)、光学信息处理技术(32学时)、干涉测试技术(32学时)、傅里叶光 学(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或电工实习、专题实验或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或生 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实验与创新和社会实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应用光学实验、物理光学实验、激光实验、光电技术实验、光电信息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实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 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具备药物研究与 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技术;

3.具备药物研究与开发、药物生产、药物质量控制、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5.了解药学及相关领域前沿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需求;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理 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动力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或研究机构、医院、 社区药房)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物化 学实验、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药剂学实验、药 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物动力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 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 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 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 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 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 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

2.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 趋势;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 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基础知识;

4.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 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6.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7.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

8.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设计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4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 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 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 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48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 工业设计(64学时)、设计心理学(32学时)、设计程序与方法(48学时)、设计快速表现(48学 时)、材料成型与工艺(4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48学时)、结构设计(64学时)、系统设计(48 学时)、设计管理(32学时)、设计研究基础(32学时)、产品开发设计(48学时)、专题设计(48 学时)。

示例二: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32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工 业设计(64学时)、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120学时)、综合设计表达(64学时)、材料与工艺(40 学时)、产品系统设计(120学时)、设计美学(32学时)、民族艺术考察与设计(64学时)、设计管 理(40学时)、产品开发设计(120学时)、专题设计(120学时)。

示例三:设计心理学(40学时)、人机工程学(60学时)、工业设计史(80学时)、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80学时)、材料与技术(240学时)、综合构造(80学时)、专业绘画(80学时)、专业 方向设计(80学时)、社会实践1(传统文化与设计)(60学时)、社会实践2(现代工业与设计) (60学时)、专题设计(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课程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三个方向,应对深圳创意文化产业及城市建设需求,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人居环境意识、现代设计思维、先进智慧环境设计手段,具备艺术、生态、工程等多方面综合知识与能力,能满足各级职能机构及设计部门对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以为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创作为职业导向的前沿设计师、工程师及设计管理人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7    研究生毕业人数:209    本科毕业人数:3054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自动化 物联网工程(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年制) 光源与照明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交通运输 物流管理 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两年制) 车辆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智能医学工程 应用物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控制系统国际标准化) 智能医学工程(医疗仪器国际标准化) 药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未来技术学院) 物联网工程(未来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未来技术学院)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两年制) 环境设计 艺术与科技 国际商务 德语 英语 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两年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计算机技术(专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硕) 光电信息工程(专硕)(工程物理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光学工程(学硕) 物理学(学硕) 光电信息工程(专硕)(先进光学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专硕) 生物医学工程(学硕) 机械工程(专硕)(中德智能智造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机械工程(学硕) 机械工程(专硕)(创意设计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材料工程(专硕) 交通运输(专硕) 药学(专硕) 英语口译(专硕)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工程物理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光机电工程与应用(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深圳大学联合培养))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