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

普通本科
西南政法大学
毕业生数据

621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重庆市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也实现了全国法科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我校增列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历经70余载的励精图治,学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学校具有招收保送生、高水平运动员、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港澳台侨联合招生、香港免试生、澳门保送生及台湾免试生招生资格。办学7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有1位校友任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7位校友任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和中央委员会纪委委员,百余位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的西政毕业生有近60位。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法学院中,均有西政毕业生从事教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学生辩论队曾在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大学生辩论赛、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获冠军,学生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沙滩排球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锦标赛、全国啦啦操联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竞赛冠军170余个。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进入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00强。

学校现有沙坪坝校区、渝北校区和宝圣湖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00余亩。其中,渝北校区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宝圣湖校区为科研和创新创业基地。现有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全国资深翻译家、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人选、重庆市“巴渝学者”计划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近年来,学校涌现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先进集体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

学校现设有法学学部、文新学部、政教学部、经管学部、新学科学部5个学部,有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经济法学院(生态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应用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商学院(监察审计学院)、经济学院、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权学院等15个学院,设置人权研究院、司法鉴定中心、地方立法研究院等。

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行政管理、广播电视学、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产权、会计学、工商管理、审计学、传播学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国家安全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法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内法规(交叉学科)、翻译(专业学位授权点)、审计(专业学位授权点)等12个学科为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其中法学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入围A档学科。2018年,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一起获评A档。

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教育部共建、教育部高校高端智库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自然资源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审计署等单位协同共建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新型智库、重庆市科普基地、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42个科研平台。学校司法鉴定中心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鉴定机构。2015年至今,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近200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2项,法学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9项,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130余个学生交流项目。入选教育部“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入选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和“巴渝海外引智计划”。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以色列等国知名高校合作举办20余个来华留学生短期学术课程项目。现有英国考文垂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律硕士项目等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西部唯一承办法学学科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的高校。学校来华留学学历教育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推出了东盟英才博士班项目、“中国法”全英文硕士项目、中柬境外合作办学本科“2+2”项目等系列“留学西政”品牌项目。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来校调研并勉励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大数据智能化发展要求,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优秀法治人才。

2018年12月,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强调要“继续落实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南政法大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持心中有方向感、工作有使命感、师生有获得感的工作理念,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书写西政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朝着“建设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奋力迈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法学(经济法学院)
  •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 法学(法学院)
  • 法学(行政法学院)
  • 法学(国际法学院)
  • 哲学
  • 法学(“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
  • 经济统计学
  • 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
  • 金融学
  • “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 金融工程
  • 法学(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
  • 法学
  • 法学(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实验班)
  • 知识产权
  • 法学+刑事科学技术双学士学位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侦查学(海外利益保护方向实验班)
  • 社会工作
  • 法学+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金融
  • 侦查学
  • 法学+公共事业管理
  • 经济犯罪侦查
  • 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
  • 英语
  • 德语
  • 新闻学
  • 广播电视学
  • 传播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刑事科学技术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审计学
  • 劳动关系
  • 公共事业管理
  • 行政管理
  • 电子商务及法律
  • 法学(民商法学院)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科自1983年起获国务院学位办授权,次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于2011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重庆市重点学科,在2013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本学科位居第38位。2010年,本专业正式招收本科生,成为重庆市第二所开办哲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并于2019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21人。哲学学科现拥有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18年开始联合培养法哲学博士生。2009年成立哲学系,次年开始本科招生,年招生规模为40~50人。本学科现有在编在岗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人。 均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在现有教师中,有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大。
  哲学专业教学资源丰富,实验设备齐全。现有研究中心四个: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法哲学研究中心、历史现象学研究中心、国学经典与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两个:道德心理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目前,西政哲学学科为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学科”,在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居在重庆市第二名。
  2017年,哲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传播学专业联合成功申报重庆市《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群》。在艾瑞深中国校友网发布的2016年专业排名中,哲学专业被评为中国3星级专业。
专业就业: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哲学基础理论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同时也注重应用型技能的训练,具备承担实际工作的良好人文素养和能力。适合在各级党政机关、公检法系统、各类学校和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理论宣传、行政文秘等相关工作。历年的当年就业率平均在96%以上,在全校各专业位居前列。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就业满意度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除了直接就业,哲学系也有较高的考研率,每年都有十多人考上或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哲学、法学或其它专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经济统计学专业从201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经济学与统计学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专业依托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和“法经济学”博士培养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能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备较高计算机分析处理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经济统计学专业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联合开展统计专业“4+1硕士学位项目”和统计专业“3+1+1硕士学位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大数据人才。
  经济统计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博士19人,其中德国波恩大学博士1人。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的访问学者多人,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一流科研机构的博士后、访问学者多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0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应用经济学学科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入选第五批重庆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经济统计学专业在本科生培养上坚持小而精的精品化路线,培养质量优异。近年来,多名学生多次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挑战杯上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连续多届有多名毕业生考取或保送攻读研究生,其中含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双一流名校,以及筑波大学、匹兹堡大学等国外著名高等学府。多届多人进入中国建设集团、中信集团、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国内著名企业。
大数据时代,用数据洞悉经济,欢迎你的加入!
暂无此专业简介
金融学专业是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是我校重点培育的特色优势专业。专业从1993年建立至今,始终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坚持“基础+实践+特色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低年级以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以及法学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主,高年级以“实训+实验+实习”的教学实践为主,旨在培养具备坚定政治信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金融业务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宽广国际视野的特色复合型人才。为全方位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金融学专业建有金融虚拟仿真实验室,开设了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简称CFA)方向实验班、期货人才实验班、社会科学问题分析与数据建模能力训练班。截止到2019年,累计培养毕业生4200多人,目前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生900余人。
暂无此专业简介
 金融工程是一门以现代金融活动为研究对象,以金融产品设计、金融创新为核心,组合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数理工具、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新兴金融学科,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近年来,金融工程专业适应时代变化,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致力于培养IT信息化与金融知识复合的新金融人才。
  金融工程专业通过对学生金融工程技术与方法、定量分析、实务操作、金融创新等四大核心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信息技术和金融财务等复合型知识结构,拥有金融数据分析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于1994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省级一流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点,是重庆市高校人才培养 “复合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认识和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掌握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的高级商务精英和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进取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管理经贸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1人。本专业依托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和“制度经济学”博士培养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的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商务人才。《国际贸易》课程为省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交叉优势明显,始终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务实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已经培养了大批国家对外开放所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秉承“国际化办学”理念,开设有“一带一路人才实验班”,是西南政法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另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拥有国际商务“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实验室、 “服务贸易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首批授予的“国际经贸规则与标准研究基地”,培养了大批国家对外开放所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
  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专业群依托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和英语(法律经贸方向)三个重庆市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和英语专业(法律经贸方向)紧密结合、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交叉复合型布局,培养国家与重庆市对外开放所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国际经贸人才,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境内外合作办学的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服务国家与重庆市国际经贸发展需要、相关学科体系交叉、教研力量互补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恢复招生的法学专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全国首批设立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西部地区率先设立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济法学科、诉讼法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已建成5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专业秉承高素质职业化法律人才培养理念,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依托,教学科研队伍力量雄厚。2007年,法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全国重要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与民商法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知识产权专业历史悠久,根基坚实,优势明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2019年高考升学网排名中,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雄居全国第一。
  早在1985年学校即在法学本科生中开设知识产权法课程, 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自主设置知识产权法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新形势,2006年我校在法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知识产权专门化班”,并于2008年经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成功设立“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10年西南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成立,知识产权本科专业顺利开设。2011年我校被最高人民法院遴选为全国五大“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基地”之一。2017年,由我校牵头建设的“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5月,知识产权学院被遴选为重庆市首批“版权研究基地”。 专业就业:知识产权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
  2017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77人,33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7.40%,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2.08%;出国占比为6.50%;公司律所占比为59.80%;公务员占比为5.20%;其他占比为6.50%。
  2018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88人,54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4.31%,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9.54%;出国占比为4.55%;公司律所占比48.86%;公务员占比6.82%;其他占比4.55%。
  2019届本科知识产权专业共计92人,55人通过司考,年底就业率为93.48%,其中考取国内研究生占比为21.74%;出国占比为6.52%;公司律所占比为48.91%;公务员占比为4.35%;其他占比为11.96%。
  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法院、司法行政、检察、国家安全、海关、税务、工商、知识产权等国家机关,以及在律师事务所、银行、保险、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代理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行政、司法、法律服务及相关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立足国家发展战略,依托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优势,以懂政治、善管理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特色,强调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与公共管理学、法学专业相结合,以及课堂教学与实务部门实践相结合,全面培养既通晓政治与法律,又具有组织管理等综合技能的实务创新型人才。
  2016年,本专业入选重庆市特色专业;2017年,入选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2019年,入选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3月,金平果中评榜发布2019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本专业在2019-2020中国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9名(共93所大学开此专业)。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等三家机构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本专业全国排名第16位。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中,本专业排名全国第11位,专业星级为四星级,办学层次为中国高水平专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与政府、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合作建立大范围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动手,自建组织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政府部门、司法机构与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具有继续深造的理论功底和阅读积累,也具有自建社会工作机构等创业能力。
  本专业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一流学科,以司法社会工作为特色方向,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多优势学科为支撑,培养能够围绕司法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管理与研究的社会工作人才。负责社会工作学生培养的社会学系拥有专职教师,均为毕业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博士,并具有国外高校访学经历。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虽然正式创办于2001年,但在西南政法大学的发展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建校伊始设立的政治理论教研室。该教研室最初主要承担全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科研工作。1958年,其更名为政治教育系,同时招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1966年,西南政法大学因“文革”而停办,各专业停止招生。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后,设立政治理论教研室,198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主要承担全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哲学和中共党史教研室曾被树为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百面红旗”之一。2001年,学校在马列主义教研部基础上成立“政治学院”。学院在继续强化公共理论课教学的同时,正式创办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2012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专业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
  2017年,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核心本科专业,联合传播学专业、哲学专业成功申请成为重庆市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群,2019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专业支撑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所在学院是重庆市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还依托西南政法大学独特的其他学科资源优势,综采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之长,突出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素质培养,在重庆市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特色。2012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全国高校本科专业评价中位居A等,在全国233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排名43位。2016年,在艾瑞克中国校友网发布的专业排名中,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居全国第48名,被评为中国知名专业。2018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排名中,西南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排名全国第11位,重庆市属高校同类专业第1位。现有专职教师30人,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6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专业教育始于1956年,由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犯罪对策教研组承担。1958年,又在合并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的基础上成立刑事侦查教研室和实验室。1979年,公安部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公安部公三(1979)231号文),并由最高人民法院向教育部发函(最高人民法院<79>法司字第284号文),要求在当时的西南政法学院设立刑事侦查本科专业。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同意,于1979年正式招收新中国第一届侦查学本科专业学生,从而成为全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后来,在侦查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1985年西南政法学院建立侦查学系,2000年组建刑事侦查学院。1984年,西南政法学院率先在诉讼法专业下招收侦查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95年开始在诉讼法专业下招收侦查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3年,侦查学硕士点设立,从此侦查学作为二级学科开始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人才。2017年成功申报博士点,开始在法学一级学科下培养侦查学博士人才。在全国专业排名中,我校侦查学专业稳居前三。
  历经近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侦查学专业已形成品牌优势。目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业绩突出,教学理念和手段先进,教学条件趋于完善。依托我校法学专业的优势,强调证据调查内核,强化复合型知识结构,侦查学专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并具有重要影响。
  本专业目前拥有的国家级、省部级专业建设平台主要有:首批国家级侦查专业人才培养试验区(2007年);国家级侦查学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国家级证据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所在院系(2010年);重庆市级精品课程四门(《刑事案件侦查》、《现场勘查》、《侦查策略》、《侦查讯问学》);中央与地方共建警务教学实验中心;重庆市侦查学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侦查学人才培养实验区;大数据与智慧司法新型二级学院等。  专业就业:在就业方面,每年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侦查学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5%以上,年底就业率在95%以上。侦查学专业毕业生多进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纪委监委、海关、司法行政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等从事案件侦查和证据调查工作,或进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从事证据调查和监察调查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犯罪侦查专业设立于2005年,是在国内较早设立的培养经济犯罪侦查专门人才、系统开展经济犯罪侦查教学、实践、理论研究的特色专业,依托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历经十年多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已形成品牌优势,目前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业绩突出,教学理念和手段先进,教学条件趋于完善。依托我校法学专业的优势,利用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特色专业的互补,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的特色更加明显,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并具有重要影响。专业就业:本专业近五年年底平均就业率平均在90%以上,本专业就业方向主要为以下四个: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国家机关;二是市场监督、海关、税务、审计、商务、药品监督、医疗保障、烟草专卖、证券监督、银行保险监督、人民银行等行政执法机关;三是监察审计及风控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四是各类金融机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暂无此专业简介
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法律经贸方向)设立于1993年,同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专科生,1995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03年7月成立外语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2010年获得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该专业于2010年成为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成为重庆市高等学校首批“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2019年成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二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学院已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精通英语、熟悉法律与经贸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就业:2015届至2018届就业率分别为:99.47%,92.82%,93.14%,89.22%
 众所周知,我国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又称为罗马一德意志法系,璀璨的《德国民法典》被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所仿效,这其中就包括日本与苏联。中国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晚清,那时通过对日本的学习系统的接触到了德国法律制度,比如《大清民律草案》与德国民法典就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学习与仿效苏联的法律体系与制度,而苏联法律体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学理论基础之上,因此广泛的参照了德国的法律,并对我国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要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德语专业?
  在我国学习法律,绕不开德国,学习德语能够深入原始语境之中探究大陆法系的缘起与意图,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的构架与特征。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从2016年实行大类招生,第3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从第4学期开始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以及网络与新媒体四个专业进行培养。
  新闻学专业于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批准设立,1995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该专业是我国法科大学里开设的第一个、也是重庆市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以法治新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新闻学专业。2007年,新闻学专业获评重庆市新闻传播类唯一特色专业;2010年,新闻学专业被确立为教育部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新闻学专业成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2018年,新闻学专业成为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2020年新闻学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就业: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1)在主流媒体及其他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中担任记者、编辑、管理、技术等工作;(2)在党政机关、公检法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3)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工作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根据《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本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公检法司宣传部门和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等单位就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广受各单位的欢迎。
 广播电视学专业设立于2005年,同年面向全国招生。2009年获批重庆市广播电视学新专业建设点,2010年建立首个重庆市法治新闻纪录片实验室。2019年成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是新闻学专业电子媒介方向的办学拓展。拥有重庆市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从2016年实行大类招生,第3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从第4学期开始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以及网络与新媒体四个专业进行培养。
  传播学专业于2007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2008年面向全国招生。2019年成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传播学专业与政治管理专业联合成功申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舆情传播与风险管理群;2017年,又联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专业成功申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专业群。 专业就业:本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为:(1)在主流媒体及其他新闻媒体、网络媒体、报社、期刊社、通讯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中担任记者、编辑、管理、技术等工作;(2)在党政机关、公检法司、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3)在高等院校和科研工作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培养传播学和法学及互联网+的复合型人才。能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及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媒介市场研究、传播效果分析、受众调查、公共关系等的实用型和通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就业面向广泛,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近三年实际就业率均超过95%。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从2016年实行大类招生,第3学期进行专业分流,从第4学期开始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以及网络与新媒体四个专业进行培养。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设立于2018年并面向全国招生。该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巨大推动,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与媒介融合的趋势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本专业以新文科建设为目标,依托与华龙网集团共建的融媒体学院,组建融媒体课程研发团队,整合现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础课程,结合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和趋势,共同编写融媒体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融媒体师资队伍建设、打通融媒体人才实习实训与就业培训通道。
刑事科学技术,又称“法庭科学(Forensic Science)”,是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研究查明案(事)件性质,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本专业由学校刑事侦查学院开设,学制四年,招收理科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辅之实验教学及物证鉴定方面的实务训练,使学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熟知各类案件办案流程,掌握物证技术检验鉴定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最新发展动态,能熟练运用法学、侦查学、物证技术学等知识和技能,从事证据调查、司法鉴定、科学证据审查运用等实际工作,并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
该专业是重庆市首批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市高校刑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市高校物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多个教学科研平台及遍布全国的教学实习基地。专业就业:本专业就业率高,近三年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均超过90%;毕业生扎根基层,多面开花,就业去向前10的单位分别为国家基层单位、地方基层单位、高等教育、其他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毕业生升学率在25%以上;学生就业相关度近80%,主要分布在纪检监察、国安、公安、检察、法院、政府其他行政执法部门、金融行业、司法鉴定机构、保险机构及大型公司企业;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创新能力强,近三年学生专业核心期刊发文20余篇,获批国家专利4项,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文体项目奖项40余项;毕业生社会评价好,先后培养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公安部一级英模、中国杰出青年卫士、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联合国和平服务勋章获得者、深圳市三八红旗手、厦门特区卫士等。

工商管理专业自2000年首届招生以来,一直坚守“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法商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已逐步建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成为重庆市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教-赛-学’一体化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2016级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卓越法商人才实验班”;2017年组建法商管理系,一方面着力打造实验班,培养法商融合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构建商科与法学相对接的教学体系,广泛培养兼具商科理论与法学知识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历经20余年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拥有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青年学者等高层次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依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提供的数据,近年来,西南政法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稳居重庆市第2名。

专业就业: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国家和地方各级经济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大中型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涉外公司经营管理、金融、商贸企业等领域的相关工作。西南政法大学通过麦可思咨询公司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匹配度和毕业生满意度较高,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4%,用人单位在学生服从管理、有责任心、诚实守信、追求上进、与人相处、忠于企业等方面满意度较高。麦可思提供的西南政法大学用人单位评价报告同时显示,毕业生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和培养过程的满意度均超过85%。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较高认可,近3年底就业率平均超过92%。

市场营销专业(其前身商贸专业,可追溯至1993年)自1999年开始招生以来,迄今已经走过22年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市场营销专业紧密依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优势学科的特点,探索出“法商融合”“合规营销”的专业特色和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理念,一方面培养应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营销理论与实践型符合人才,另一方面结合法学内容着力培养具有深厚法制意识的合规营销人才。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竞赛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以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团队在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中国流通大师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企业决策模拟大赛等校级、市级、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专业就业: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够在制造业、现代服业、电子商务行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各类大中小型企业从事市场推广、营销策划、经营管理和咨询等传统营销类工作,也能够从事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类工作,具有较为广泛的工作领域和就业面。

同时,根据西南政法大学官方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近三年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升,平均就业率达到93.42%,且在学院所有专业年度就业率中始终排名前两位,用人单位在学生服从管理、有责任心、诚实守信、追求上进、与人相处、忠于企业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会计学专业于1995年开始招生,是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 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

本专业一直坚守“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主”的培养思路,坚持“法商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已建成了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2016年开设了“管理会计实验班”,培养卓越管理会计人才。

本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经济法(CPA)》《中级财务会计(CPA)》《税法(CPA)》《财务管理学(CPA)》《审计学(CPA)》《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司法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专业课程,以及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法学等相近学科课程。培养掌握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管理与资本市场运作规律,能够在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商业管理型专业人才。

专业就业:会计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适应能力强,就业面广,就业方向主要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司法部门、事业单位及其相关部门从事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侦查、审计、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管理咨询等工作,在就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就业率一直稳居全校就业率排名前茅,根据第三方评价机构北京麦可思公司咨询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现状满意度、工作专业相关度、毕业一年后人均薪酬均居全校各专业的第一位,毕业学生专业满意度95%以上。

审计学专业于2010年获教育部审批设立,系我国政法类大学第一个开设审计学本科专业的高校。2014、2019年设立审计硕士学位授权点、审计与法治博士学位培养点,具备本、硕、博人才系统化的培养层次。2018年成立监察审计学院,为我国唯一设立监察审计学院的高校。2016年获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建设专业,2017年牵头获批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的“经济监督与经济秩序治理专业群”,2019年审计署致函学校、支持审计学科专业建设,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

专业就业:审计专业就业方向主要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相关工作,就业率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专业是由商学院和经济法学院联合举办和建设的本科专业,于2014年开始招生,迄今仍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在2019年的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计划中,西南政法大学的劳动关系专业进入到市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2020年,劳动关系专业进入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依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8年本科专业排行榜中,西南政法大学劳动关系本科专业全国排名第五,且近两年专业排名上升的趋势明显。

专业就业: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各专业就业率前列,2019届、2020届本专业学生就业率分别为97.73%、93.22%。方向主要在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专员、员工关系专员、劳动关系主管和劳动关系协调员等工作。

毕业学生中,有相当比例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法学或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也显示出强有力的竞争力,大多进入国防、基建、互联网金融等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

本专业面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的人才开发战略,经过15年的探索,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专业培养突出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注重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基本知识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既掌握一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又具备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党政机关及相关事业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以通才教育为基础,同时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人才。2010年,公共管理学科成为重庆市“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成为重庆市“十三五”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成为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国家治理与公共安全”支撑专业。
从1985年开设司法管理专科迄今,经过32年的积淀探索和砥砺前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因应提升国家治理、地方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的客观需求,我校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于提升政府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目标,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实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务实创新”的人才开发战略。专业培养方案突出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传授,注重法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运用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法律治理与技术治理手段,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系统培养懂政治、通法律、精管理的复合型高级行政管理应用人才。
  2009年,本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5年入选重庆市首批“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重庆市首批“三特”专业学科群“舆情传播与风险管理”,2019年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中,本专业为中国大学管理学门类本科五星级专业,重庆市排名第一。据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8-2019年行政管理专业排名》,本专业在全国273个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中,位居“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第20名。
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是本院新开的专业,于2019年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拥有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电子商务及法律方向)和本科生两个办学层次。专业所在营销与电子商务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与法学相结合的特设专业,具有极强的时代应用性。该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电子商务管理及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融合,在培养学生信息网络技术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互联网环境下熟练应用技术实现电子商务管理的能力及企业电子商务管理过程中法律应用的能力。依托学院扎实的商科力量,结合学校的法学优势,培养务实创新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专业就业: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特许经营企事业单位、特许经营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相关媒体、相关专业中介机构从事电子商务技术、电商企业运作与管理、跨国网络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法务管理等类型工作。此外,目前全国仅有20所左右高校开设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市场人才缺口较大,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毕业生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152    研究生毕业人数:1782    本科毕业人数:4281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德语 社会工作 经济犯罪侦查 网络与新媒体 “法学+法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哲学 法学(“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实验班) 法学(人工智能法学实验班) 公共事业管理 传播学 法学(涉外法律人才实验班) 侦查学(海外利益保护方向实验班) 广播电视学 刑事科学技术 法学+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 法学(基层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 电子商务及法律 法学+刑事科学技术双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 金融工程 法学+金融 法学+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关系 市场营销 法学(监察调查法律人才实验班)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语 会计学 审计学 侦查学 经济统计学 法学+英语双学士学位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思想政治教育 新闻学 知识产权 行政管理 金融学 法学(国际法学院) 法学 法学(经济法学院) 法学(民商法学院) 法学(法学院) 法学(行政法学院)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