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

211院校 双一流
上海财经大学
毕业生数据

4777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

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校训】

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

【愿景】

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努力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使命】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探索真理,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

匡时济民,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

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理念】

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

【战略】

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行政管理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电子商务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财政学
  • 税收学
  • 金融学
  • 保险学
  • 投资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法学
  • 社会学
  • 日语
  • 商务英语
  • 新闻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统计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工商管理

培养具有现代经营意识,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和国际营销理论与方法,具备运用先进营销技术的能力,能从事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营销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广告学、国际营销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研、服务营销、消费者行为学。

毕业生去向

适宜在工商企业或企业集团从事市场营销与国际营销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在政府管理部门、咨询公司或研究机构任职。部分毕业生继续在国内外名校攻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成为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掌握会计学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设计会计制度、从事审计和财务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与公司估值、税务筹划、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专业选修课:管理咨询、并购财务学、创业投资管理、国际会计、内部审计、财务工程学、审计案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资本市场会计专题等。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适合在国内外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部门从事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

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实务,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从事企业投资、筹资和日常资金运作、分析、决策和咨询等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财务管理学、财务工程学、并购财务学、跨国公司财务、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与公司估值。专业选修课:资本市场会计专题、管理咨询、审计学、资本市场会计专题、财务预算与分析等。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适合在会计师事务所、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工作。

行政管理依托我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公共管理为核心,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高适应性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制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经典文献选读、公共项目评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公共财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保障学、中国政治与行政制度、行政法学、公务员制度研究、政府绩效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于从事各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各种大中型企业、各类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福利经济学、精算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保险实务、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

毕业生去向

可在政府部门(发改委、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政策研究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介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与电子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管理思想与技术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开展现代商务活动能力,可从事商务管理、电子商务规划、应用、开发与管理的高素质电子商务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投资学、管理学、公司金融、财务会计、离散数学、运筹学、企业资源计划、数据挖掘与分析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

可从事金融、经济管理,电子商务的技术、经营与管理工作。近几年毕业生进入的知名企事业单位有:阿里、腾讯、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甘肃省教育厅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站在时代前列,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经济学基础理论功底深厚,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中国 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能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相关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学教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学基础理论、科学 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 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史(中国经济史、外国经济 史)、经济思想史、当代中国经济。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站在时代前列,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 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 经济管理统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数据采集、数 据分析、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统计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统计学与经济 学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复杂经济社会实际问题统计测度、数据 处理与分析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基本原理,能够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分析思想与技术对现实 经济问题进行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 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

5.了解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统计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在中 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有一定认识;

6.具有能初步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 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

核心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 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 (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 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0202 财政学类

培养掌握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我国财政发展历史以及现行财政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外主要国家财政发展演变进程及现行财政制度安排,财税理论基础扎实,能合理解决财政及其它各公共管理部门相关具体政策(与事务)问题的高级公共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公共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中国税制、公共预算、公债学、中国财政史、综合财政管理等。

毕业生去向

既可在财政部门及其它的公共管理部门从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政府财税部门从事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他公共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财经管理人才;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相关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

中国税制、财政学、税务管理、国际税收、税收筹划、外国税制、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公共预算管理、中国税制史等。

毕业生去向

既可在政府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司法部门从事税收的征收、管理与监察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事务所以及财务(税务)咨询公司从事税收筹划、代理、咨询以及财务决策等工作。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依托我校在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以公共管理为核心,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高适应性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政治学、公共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管制学、公共政策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经典文献选读、公共项目评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公共财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保障学、中国政治与行政制度、行政法学、公务员制度研究、政府绩效管理、数据处理与分析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于从事各类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各种大中型企业、各类事业单位的决策、咨询、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

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

福利经济学、精算学、公共管理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经典著作选读、社会保险实务、社会保障服务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等。

毕业生去向

可在政府部门(发改委、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民政)、政策研究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决策咨询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金融理论,具备金融实务专业技 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胜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 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和优秀人格品质的创新型金融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金融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工作实践能力,掌握金融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金融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金融活动的 规则和惯例,了解中国金融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具有能初步从事金融学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有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 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律概论、 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保 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具有扎实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保险知 识和保险理论,具备保险实务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保险、银行等金融机 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精湛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 优秀人格品质的高素质保险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科和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保险 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保险工作实践能力,掌握保险学科学研究的 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和保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能够较好地运用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方法对现实保险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3.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 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情,熟悉我国经济和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全面的法律和财务 分析能力;

5.了解保险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保险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保险活动的规 则和惯例,了解中国保险发展与改革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6.了解国内外保险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 步的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品德操行、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 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经济法、会计学、 金融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 险、精算学原理、保险法、海上保险学、保险经济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社 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具有扎实的投资管理理论基础、具备投资项目分析与管理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政府、跨国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等多个领域的投资经济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投资学、融资学、工程造价学、不动产投资学、国际投资学、投资银行学、项目评估学、项目管理学、证券投资学等主要专业课程,掌握投资分析与决策、工程预算及项目管理等基本技能。

毕业生去向

适合在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企业集团战略规划部或投资部,以及政府投资主管或规划部门工作。

培养具有现代开放意识,把握时代特点和世界发展大势,突出强调具有深厚经济学基础,能熟练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和工具,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一般理论,通晓国际贸易实务和专业技能,具有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

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

毕业生去向

可在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及其管理工作,此外,还可在上述企业从事其他涉外经济业务及其管理工作。可在各类金融、证券、保险机构从事实务和综合管理工作,还可在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的研究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在本专业和本校其他经管专业,以及到海外名校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成为与国际经济相关各领域的高层次专门化人才。

专业(类)招生情况:

2016年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及物流管理按照工商管理类招生,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兴趣与学习绩点,进入专业学习。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较宽法学专业知识和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知识,有较高外语水平,扎实掌握经济法与商法理论和技能的法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开设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此外,开设《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证券法》等专业方向课程及《英美商法》、《竞争法》、《金融法》、《税法》、《司法前沿》等个性化培养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备科学 认识、研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党政机关、教育、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中从事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 接受社会调查和分析研究的专业训练,具有认识社会和分析社会的基本能力及社会管理工作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动态;

2.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熟练运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能做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

3.了解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4.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法规,并了解我国国情;

5.具有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社会管理能力;

7.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社会学。

核心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社会研究方法、中国社会思想史、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 学、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 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 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 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 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

4.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 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5.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日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

2.日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日本概况、日语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翻译理论等。

日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 010,日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35%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 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 途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 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从事于国际商务和外经贸领域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综合英语、演讲与辩论、高级英语、商务口译、国际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领导学、英美文学史及选读、英语语言学概论等。

毕业生可在知名跨国公司、投行、涉外会计事务所、金融机构、贸易公司、学校、政府部门和各类实业公司工作,近年毕业生进入知名企事业单位有:摩根士丹利管理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 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 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 闻传播技能。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 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

2.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

3.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 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

4.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

5.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 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基层社会实践(低年级,6周左右)、新闻媒体专业实践(高年级,16周 左右)。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摄影、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融合新闻。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和创新能力,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接受科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教育、经济管理、金融机构中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计算机原理与程序设计、经济控制论、数学模型、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数值分析、精算数学、随机过程引论、金融数学、大数据处理、金融中的模型与计算等。

毕业生去向

能够在科技、教育、经济、金融、财务、统计等部门从事经济动态分析和预测等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学类、统计类、经济管理类或工科类等相关专业深造。

本专业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成。培养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教育、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偏微分方程、计算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值逼近、数学模型、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结构、最优化方法、统计计算方法、精算数学、金融数学、金融中的模型与计算等。

毕业生去向

能够在银行、金融、证券、外贸和财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计算、信息管理、经济动态分析和预测等工作,或继续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数学类、统计类、经济管理类或工科类等相关专业深造。

专业(类)招生情况:

201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按照数学类招生,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根据个人兴趣与学习绩点,进入专业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掌握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具 有处理特定行业数据问题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 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中从事数据搜集、分析与决策 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

2.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搜集数据的科学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推断和 预测;

4.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和文献检索的现代信息技术,初步具备获取所关心问题的解决方案 及对这些方案评断的能力;

5.初步具备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行业领域(如经济、金融、保险、管理、市场调查、生物、医 药、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方面)中问题的能力 与应用创新意识;

6.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具有统计学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7.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

8.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和统计软件。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统计学导论(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数学分析(288学时)、代数学基础 (224学时)、解析几何(64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概率论(64学时)、应用随机过程(64学 时)、复变函数(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统计学基础(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概 率测度I(64学时)、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践32学时)、时间序列分析(48学时)、 试验设计(48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300学时)、高等代数(200学时)、解析几何(60学时)、近世代数(80学 时)、常微分方程(60学时)、概率论基础(60学时)、复变函数(60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统 计学(60学时)、测度论(60学时)、随机过程(60学时)、实用回归分析(60学时)、应用多元统计 分析(60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60学时)、统计软件选讲(6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介绍:

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掌握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及应用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财经、管理知识,并能将计算机科学同财经、管理等相关领域相结合,既有较强的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能力,又注重经济管理实务分析和运用, 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专业课:

计算机原理、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

适合在国家机关、金融机构、企业等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决策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三年毕业生进入的知名企事业单位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汉得、平安保险投资、中国电信、花期软件等。同时,多名同学赴北京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信息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较强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商业数据分析能力、金融信息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运营管理的教学科研以及创新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编程、运筹学、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库、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综合设计实验、经济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决策仿、文本挖掘、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供应链与物流、企业资源计划、会计信息系统、WEB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等课程。

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信息系统规划与开发、商业数据分析、管理咨询、金融信息产品创新等岗位,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软件公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以及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保险等行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房地产理论功底、熟悉国内与国际房地产法规制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房地产策划及房地产评估等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

房地产金融、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营销、项目评估与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概预算、抵押市场、城市规划等。

毕业生去向

适合在房地产行政管理机关、科技园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公司、商业银行、担保公司、投资集团、投资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房地产估价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房地产领域的园区规划与开发、项目策划与论证、可行性分析与财务管理、项目融资与金融产品设计、资产抵押与担保、投资咨询等高级业务经理工作。

专业(类)招生情况:

2016年财政学、税收学按照财政学类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按照公共管理类招生。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接受通识教育,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按照学院分专业方案,根据个人兴趣与学习绩点,进入专业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466    研究生毕业人数:2212    本科毕业人数:209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日语 行政管理 税收学 社会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新闻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保险学 商务英语 财政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投资学 财务管理 经济统计学 法学 工商管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 经济学 会计学 金融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