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普通本科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毕业生数据

8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1月。成立之初被称为辽宁电子技术研究所,1960年4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自动化研究所,1962年至1972年的名称为中国科学院东北工业自动化研究所,1972年起正式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截至2012年底,全所有员工8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300多人。所区分为两处,南塔街所区占地120亩,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主所区;浑南所区占地110亩,为高技术产业化园区。   五十多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领域不断探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国家、中科院、各部委及地方奖励300余项。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作为中国机器人事业的摇篮,在中国机器人事业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二十多个第一,引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发展。   199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着眼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在先进制造和智能机器、机器人学应用基础研究、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水下智能装备及系统、特种机器人、工业数字化控制系统、无线传感与通信技术、新型光电系统、大型数字化装备及控制系统等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大批成果,形成技术领先优势。研究所发起设立了4个分支机构和10余家高技术公司,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的沈阳自动化所已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美,具有现代化科研与工作条件、具有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队伍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实验1”号科考船的船东单位,主办有中国科技核心刊物《机器人》和《信息与控制》,拥有个7个硕士培养点、6个博士培养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每年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   沈阳自动化所以振兴中国制造业为已任,以为国家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基础为发展理念,正向着成为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相关领域代表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国际知名研究所目标奋进。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电子工程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8    本科毕业人数: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北京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