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普通本科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毕业生数据

3410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由省部共建高校山东财经大学和国有大型企业山东黄金集团联合举办,以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教育的高等院校。学校是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单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协会(USCPA China Society)理事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在校生8500余人。开设会计学、金融学等28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六个学科门类,其中会计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正保会计学院、曙光瑞翼大数据学院、东方世博数字创意学院、华为ICT学院、腾讯企鹅东方全媒体学院、创新创业学院6个产教融合特色学院。

学校依托母体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以山财大和自有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学术型、应用型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和百名企业专家进校园”的“双百”计划,荟萃行业领军人才、管理精英参与教育教学,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东方学院逐渐凝练出鲜明实用的办学模式,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制定“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先后与泰安市商务局、北京正保教育集团、中科曙光、山东世博华创动漫公司、北京完美世界教育集团、华为、中企创优、高顿教育集团、腾讯企鹅新媒体学院等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办学协议,构建起“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主体共生、平台共享、人才共育、利益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金融大数据”项目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项目。

学校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规章制度建设,逐步构建起“1•2•5”塔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一个中心:核心素养;两个基本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五个融合:专创融合、赛课融合、师生融合、校企融合和校地融合),先后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全国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300多项,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4%以上。

学校着力推进第二课堂“五个一”工程:至少加入一个社团、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研、至少参加一项志愿服务活动、至少考取一个专业资格证书、至少有一项文体爱好。培养“胸怀天下、勇攀高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现有学生社团27个,社会实践活动基地88个,义务支教基地20个,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率百分之百。学校连续4年被团省委评为“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近百名学生荣获省级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等品牌活动成为广大学子展示自我、绽放青春的靓丽舞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秉承“山财血脉、黄金品质”的理念,遵循“厚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财经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示范单位,全国独立学院杰出品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山东最具社会口碑高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称号。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税收学
  • 金融学
  • 金融科技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英语
  • 商务英语
  • 新闻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审计学
  • 物流管理
  • 电子商务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培养具有系统的税务和财务理论知识与技能,税收实务处理能力,熟悉我国税收法规和政策,能在税务、财政、海关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单位,从事税务代理、税务咨询、财务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税收学、国际税收学、财政学、中国税制、税收管理、税收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备扎实的金融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企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等。
专业定义
金融科技主要研究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将相关商业场景下计量分析原理及方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金融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例如:在网络信贷、智能投顾、数字货币中进行产品设计、量化分析、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
课程体系
《金融科技概论》、《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运营管理》、《金融大数据》、《新消费金融模式与实践》、《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可视化数据处理技术》、《数据科学基础与Python语言》。
就业方向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产品开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金融产品运营和管理。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发展动态,具备良好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在跨国经营企业和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的商务工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部分课程由外教授课。主要课程: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等。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报刊选读、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传播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单位、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采编、公关策划、经营管理以及新媒体运营与推广等工作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大众传播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全媒体广告策略与创意、跨文化传播、数据新闻、新媒体艺术传播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满足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而批准设立的新专业。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大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和胜任大数据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的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政府、金融、医疗等相关部门从事信息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工作,为管理者提供智能分析与决策;能在IT业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软件开发,担任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工程师等工作。主要课程: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统计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应用开发语言(Python)、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Hadoop)、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机器学习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以及计算机应用公司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Web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ERP原理与实施、计算机网络与应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Hadoop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与内存计算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综合企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具备管理能力和战略视野,能胜任金融行业、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部门企业管理、市场策划、教育培训等管理型人才。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技术经济学、生产运作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品牌管理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及实际动手能力,能胜任企业、事业单位中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拓展、销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销售管理、广告学、商务沟通谈判、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出纳管理、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实际操作的技术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中级财务会计实训、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财务决策实训、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金融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审计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胜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相关审计、会计、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管理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扎实的现代商务理论知识,具备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等领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运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设计、国际贸易、网络营销、大数据技术基础、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具有国际设计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广告学、计算机图形设计、招贴设计和人体工程学、外出写生、品牌形象策划实训、商业展示策划实训、三维软件实训、POP广告创意与设计实训、互联网+数字影像设计实训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实践能力,能在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教学、研究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环境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人体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相关软件、场地景观设计实训、互联网+城市景观设计实训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与全球领先的文化娱乐产业集团“完美世界”合作,联合培养影视剧制作、游戏开发制作方向人才,并推荐就业。主要课程:设计美学、造型艺术基础、数字音频制作、影视特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场景设计、游戏角色动作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策划、三维动画等。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04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1368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环境设计 商务英语 新闻学 数字媒体艺术 审计学 金融科技 税收学 人力资源管理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国际经济与贸易 视觉传达设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财务管理 英语 金融学 会计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