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简介: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由原来的青海省人民警察学校和青海省司法警察学校,两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由省公安厅主管,主要承担全省公安及政法人才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任务,为副厅级建制,内设行政部门7个,教学教辅部门10个。目前,学院占地面积9.0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270万元。在册教职工242人,其中,党员208名,占教职工总数的87%;教授12名、副教授50名、讲师41名;硕士学位研究生70人;双师素质教师68人;小岛奖金获得者15人,省级骨干教师22人;院级骨干教师33人;专业带头人18人;专业带头人辅助人17人;国内访问学者10人,第一轮“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教师5人;第二轮“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教师5人(审核当中)。另外,外聘兼职教官113名。现有25个教学班级,1384名在校生,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62%。在职民警培训年平均3500人次以上。2004年、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招生面向青海及云南、四川、陕西、山东等9个省,2016年,公安专业计划招生245人,参加面试考生1129人,总体录取率为100%;治安管理专业单考单招95名,办学规模逐步扩展。
学院设置有公安专业1个高水平专业群,13个专业,涵盖公安与司法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及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其中,公安类专业包含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网络安全与执法、特警、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等专业6个;非公安类专业包含法律文秘、法律事务、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技术等专业5个;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公安政法行业人才需求和新型技术应用需要,新增设了应急救援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2个。立项省级“双高”专业群1个,建成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训基地2个。获批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
建院以来,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公安、政法队伍建设的需要,立足青海面向藏区,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办学方针,秉承“崇文尚武、立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实施“特色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科技强校”四大战略,打造汉藏双语教学特色品牌,促进内涵建设,教育训练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2016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参赛9名教师分别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荣获团体三等奖。藏文字母扑克牌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学院在抓好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展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努力为公安政法机关服务,先后建设了青海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青海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青海省森林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青藏铁路公安局西宁公安处民警教育训练基地、西宁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5个省级教育培训基地。2013年10月、2015年5月、2015年7月公安部全国公安民警汉藏双语培训基地、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青海教学基地及国家民委汉藏双语培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相继在学院挂牌,学院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职业素养,信念坚定、 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物证鉴定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痕迹 检验、文件检验、物证提取与分析能力,从事物证鉴定辅助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司法鉴定机构,在技术与服务岗位,从事司法鉴定、物检技术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现场勘查和检验能力;
2.具备刑事照相能力;
3.具备痕迹检验能力;
4.具备文件检验能力;
5.具备司法鉴定文书制作能力;
6.具备协助鉴定人出庭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刑事侦查、刑事技术总论、现场勘查、刑事照相、痕迹鉴定、文件鉴定、司法鉴定文书 写作、鉴定人出庭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现场勘验、刑事照相、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出庭实 务、司法鉴定文书写作等实训。
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技术部门、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司法鉴定人助理 刑事技术资格证书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无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法学刑事科学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或两年* *两年制仅适用于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职业素养,信念坚定、 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社区矫正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罪犯 管理、教育矫正、刑务处理、再犯防控能力,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司法行政机关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组织,在社区矫正执法、社区矫正辅 助、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等岗位,从事社区矫正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困扶助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管理和日常监管事务处理能力;
2.具备教育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的能力;
3.具备辨别社区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能力;
4.具备维护和应用社区矫正信息化系统的能力;
5.具备评估和防控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危险性的能力:
6.掌握与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应用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社区矫正基础理论、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实务、社区矫正信息化应用、 社区服刑人员心理干预、社区服刑人员再犯防控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等实训。
在司法局、司法所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组织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法律职业资格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社区法律服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法学社会学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或两年* *两年制仅适用于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职业素养,掌握基本 法律理论知识和法律辅助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基层常见法律事务问题的能力,从事基 层法律服务、基层法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基层法律服务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及中小企业,在基层法律服务、司法助理 以及中小企业涉法事务管理岗位,从事基层法律代理、法律咨询、法律顾问、人民调解、法 制宣传、法务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2.具备分析和解答常见法律问题的咨询能力;
3.具备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能力;
4.具备和解、调解等组织协调能力;
5.具备仲裁与诉讼代理能力;
6.具备基层常用法律文书制作能力;
7.具备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各种社会活动的团队协作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民法原理与实务、法律咨询、民间纠纷调解、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代理、中小企业法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法律文书制作、法律咨询、人民调解、诉讼代理、法制宣传等实训。
在司法局(所)、街道、社区、中小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速录师法律职业资格证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法律事务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法学
司法鉴定技术 | 社区矫正 | 法律事务 | |
---|---|---|---|
北京 | 0 | 0 | 0 |
天津 | 0 | 0 | 0 |
河北 | 0 | 0 | 0 |
山西 | 0 | 0 | 0 |
内蒙古 | 0 | 0 | 0 |
辽宁 | 0 | 0 | 0 |
吉林 | 0 | 0 | 0 |
黑龙江 | 0 | 0 | 0 |
上海 | 0 | 0 | 0 |
江苏 | 0 | 0 | 0 |
浙江 | 0 | 0 | 0 |
安徽 | 0 | 0 | 0 |
福建 | 0 | 0 | 0 |
江西 | 0 | 0 | 0 |
山东 | 3 | 4 | 3 |
河南 | 0 | 0 | 0 |
湖北 | 0 | 0 | 0 |
湖南 | 0 | 0 | 0 |
广东 | 0 | 0 | 0 |
广西 | 0 | 0 | 0 |
海南 | 0 | 0 | 0 |
重庆 | 0 | 0 | 0 |
四川 | 0 | 2 | 4 |
贵州 | 0 | 0 | 0 |
云南 | 0 | 0 | 7 |
西藏 | 0 | 0 | 0 |
陕西 | 0 | 0 | 0 |
甘肃 | 12 | 12 | 16 |
青海 | 37 | 43 | 73 |
宁夏 | 0 | 0 | 0 |
新疆 | 0 | 0 | 0 |
台湾 | 0 | 0 | 0 |
香港 | 0 | 0 | 0 |
澳门 | 0 | 0 | 0 |
外籍 | 0 | 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