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警察学院

普通本科
南京警察学院
毕业生数据

645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一、学院基本情况

南京警察学院是公安部直属本科高等院校,地处南京市区,占地总面积1346亩,建筑面积23.6万㎡ ,生均面积37.9㎡(其中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6.9㎡),设有仙林、花园路、安德门3个校区,其主校区位于南京栖霞区仙林大学城。

学院现有在校生6225人,教职工535人,生师比为15.45:1,其中,专任教师368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2人),高级职称占比46.46%,研究生学历占比87.2%,博士、硕士学位321人,研究方向分布于法学、公安学、公安技术、林学、药学、食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领域。曾获得国家教学名师称号1人,现有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 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30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6人。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9321.2万元,生均为31038元。馆藏图书783872册,生均126册。

目前,学院开设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公安管理学、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数据警务技术等9个公安本科专业,其中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实行警务化管理,毕业生入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突出。

二、办学历史

学院前身为1949年5月成立的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1953年8月,其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2019年10月,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转隶公安部管理,是我国长江以南唯一的公安部所属公安院校,在公安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功能和独特的地位。

三、办学特色

学院紧紧围绕新时代公安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牢牢把握“公安姓党”“公安院校姓党”根本政治属性,落实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秉承“融入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全警、面向全警,确立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拓展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和外警培训办学思路,构建学历教育、民警培训、警务研发与技术服务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院不断建立健全警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与公安部业务局、一线实战部门的深度对接,完善“顶天立地”的服务实战体系,统筹实施大项目、大团队和大平台“三大建设”,探索推进跨学科、跨院(部)、跨学校、跨校局、跨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重大需求的能力,持续产出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社会服务成果。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优秀教材1部、省级重点(精品)教材18部、部级规划教材18部,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17项。学院现有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中心”、公安部重点实验室“警犬技术”等省部级平台13个。近五年来承担科研项目65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9项、省部级项目154项;出版学术著作36部,授权专利229件。

5年来,学院毕业生中共有500余人次在工作岗位上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级奖励,3000余人次获得嘉奖或表彰。连续多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知识过硬、实践技能突出。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网络安全与执法
  • 刑事科学技术
  • 公安情报学
  • 治安学
  •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
  • 警务指挥与战术
  • 公安管理学
  • 侦查学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建有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移动终端取证实验室、网络攻防实验室等。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公安网络安全保卫和涉网犯罪侦查工作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国家级教学名师为该专业带头人,本专业教学团队曾获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中,有1人获公安部教育名师,1人获全国公安科技先进个人,1人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等10余项省部级荣誉称号。另有1人次获公安部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1人次荣立一等功、2人次荣立二等功以及多人次荣立三等功。本专业在“竞争式任务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依托校内电子数据检验鉴定、网络攻防、移动终端取证等专业实验室,以及校外360安全、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平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可协助教师进行专案的电子数据检验和网络空间治理。目前,学生已在“美亚杯”全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中蝉联四届个人赛冠军,并荣获信息安全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20余项。
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物证技术创新团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建有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实验室、食药环犯罪与物证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安全犯罪防控研究所等。视听技术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刑事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具备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特别是视频检验和语音检验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常见刑事案件犯罪现场勘查、案件分析和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以及在公安技术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在具备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具有一支专业精湛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代表学校参赛获得工科二等奖的好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或EI收录文章30多篇。先进的实验室条件为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提供良好保证。食药环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刑事科学技术基础理论,具备从事刑事科学技术特别是食品、药品和环境物证检验和犯罪侦查实际工作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常见刑事案件犯罪现场勘查、案件分析和物证检验、鉴定工作,以及在公安技术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在具备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拥有一支具备丰富学缘结构和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其中80%的教师为博士、50%的教师具有高级职称,1名公安部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良好的学生实验条件确保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以食品、药品、环境类物证检验技术为主要特色,涉及食药环犯罪侦查及相关检验技术及痕迹检验、文件检验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正致力于将本专业方向打造成为全国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和技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建有国际刑警组织新系统(I-24/7)工作室、公安舆情监测室、情报分析实验室等。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公安情报信息搜集、整编、管理以及分析研判工作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带头人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团队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以及省部项目10余项,其中1名教师获江苏省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本专业紧紧围绕公安机关发展需要,建设了数据分析、公安情报综合实训、网络舆情监测等专业实验室。依托本专业的师资优势,以培养公安机关中的警务大数据应用人才为特色方向,同时,与江苏省公安机关情报部门、全国海关缉私和铁路情报部门,以及多家大数据技术企业进行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学训研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可协助教师进行专案数据分析和平台数据挖掘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警察职业素质,掌握较扎实的治安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社会治安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基层公安机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治安学原理、治安秩序管理、公共安全管理、社区警务、公安行政案件查处、安全防范技术与工程、公安行政证据规则与方法、侦查学、刑事技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森林植物识别与鉴定、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森林防火等。

旨在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具备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核心知识,系统掌握相关领域政策法律,胜任“食药环”领域案件犯罪现场勘查、案件分析和物证提取、检验工作的专业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建有全国领先的警察战训创伤防护实验室、特警培训基地等。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特警方向)人才培养旨在紧扣国家“处突、防暴、反恐”工作需求,培养对党忠诚,心理素质过硬、体能出色、警务技能高超,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警务人才。本专业为公安部重点建设专业(培育),2017--2019年连续在中国科教评价网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类排行榜获得全国公安院校同类专业中5星级专业评价。毕业生能力强,毕业生中有9人获得一等功,65人获得二等功,立功获奖1000人次以上;社会影响力大,多地多次对本专业毕业生实施特殊政策招录;师资力量雄厚,2017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两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办学资源丰厚,是华东地区公安院校特警培训基地,并与江苏、浙江、山东、安徽、贵州等多个省市的特警、巡警、全国海关缉私警、空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200公里警务协作圈,实施资源共享。被中国警察网誉为“中国公安特警的摇篮”。
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近年来承担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建有警务心理服务与研究中心等。培养系统掌握公安管理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掌握现代警务能力的基础上,具有公安管理专业思维能力,具备一定的决策指挥能力、预测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联系沟通能力、警力资源管理能力、公务处理能力、矛盾化解能力以及较强的公文写作和信息传播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本专业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公安队伍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的实际,着力培养具有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在公安院校的管理学专业中形成错位发展的优势。教师队伍中,教授比例为12%;高级职称人数占40%。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类排行榜获得4星专业评价。
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4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学术带头人1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建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无人机警务应用研究中心等。侦查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法律、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侦查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初步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基层公安机关侦查工作需要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是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的二级学科。目前学院有5个教研室,3个科研平台,分别是全国森林警务航空运动训练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和反恐怖研究中心。侦查学专业努力开拓建立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基础上的数据侦查,将3S技术和无人机技术运用在侦查上的科技侦查。目前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7项,国家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围绕大侦查格局需求,探索开展破坏自然资源犯罪侦查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645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治安学 侦查学 网络安全与执法 公安情报学 警务指挥与战术 公安管理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天津 12 1 3 3 0 0 0 0
河北 2 3 4 0 4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15 10 10 7 10 6 8 7
辽宁 0 1 0 3 0 0 0 0
吉林 10 0 5 8 0 3 2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江苏 16 16 41 43 34 11 32 2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江西 3 2 0 7 2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广东 10 38 93 20 7 18 5 5
广西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重庆 2 3 2 1 2 1 2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西藏 2 0 3 4 0 0 4 4
陕西 0 0 2 2 0 1 4 3
甘肃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宁夏 1 0 2 2 0 0 3 3
新疆 0 0 1 2 0 0 6 5
台湾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