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

普通本科
闽江学院
毕业生数据

4671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闽江学院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1984年创办的闽江职业大学(简称“闽大”,含2001年并入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2010年,爱国华侨蔡继琨先生创办的福建音乐学院并入闽江学院。学校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A类),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校拥有光荣的历史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大校长6年(1990年6月至1996年5月),亲自为学校改革发展把方向、谋规划、做决策、解难题、办实事,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倡导“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30多年来,习近平同志始终关心关怀学校发展,1999年闽大15周年校庆、2008年闽院50周年校庆、2018年闽院60周年校庆,他都在百忙之中发来贺信;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学校考察调研,与师生亲切交流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本科专业61个,涵盖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一流学科(高原学科)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课程47门;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3个,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48个,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93.2%(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42%)。拥有省级教学、科研及高端外专团队12个,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71人(含柔聘)。校园总面积2294.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6.1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6亿元,各类纸质图书204.38万册,电子图书195.83万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福州市各县(市)区开展科技开发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福州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交流合作;与逢甲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实践大学等台湾地区高校进行闽台高校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境)外40多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塞浦路斯欧洲大学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闽江学院国际数字经济学院。

  学校的办学和发展得到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有力支持。省市专门出台支持闽江学院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社会慈善机构、著名侨领、企业家、海内外校友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学校办学,特别是福建省发树慈善基金会向学校累计无偿捐资人民币10亿元。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学校办学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深化落实省、市支持学校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和意见,着力实施“一三四五五六”战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推进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中美会融学
  • 音乐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窗台服装与服饰设计
  • 表演
  • 应用化学
  • 闵台环境设计
  • 绘画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闵台会计学
  • 雕塑
  • 地理信息科学
  • 闽台会融学
  • 视觉传达设计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闽台广告学
  • 环境设计
  • 应用统计学
  • 图台工商管理
  • 数字媒体艺术
  • 机械电子工程
  • 闽台国际经济与贸易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IDEC)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闽台电子商务
  • 电子信息工程 (IDEC)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商务 (IDEC)
  • 电子信息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 (IDEC)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预店管理 (专升本)
  • 通信工程
  • 旅游管理 (专开本)
  • 人工智能
  • 化学 (師范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地理科学 (师范类)
  • 信息安全
  • 菏泽技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汉语言文学 (师范)
  • 测绘工程
  • 历史学 (师范)
  • 导航工程
  • 广告学(专升本)
  •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智能创造创新班)
  • 制药工程
  • 税收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限签设计艺术方向)
  • 纺织工程
  • 金融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时尚造型与表演艺术方向)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服饰视觉营销方向)
  • 工商管理
  • 法学
  •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升本)
  • 会计学
  • 社会工作
  • 音乐学 (师范)
  • 财务管理
  • 汉语言文学
  • 英语 (师范)
  • 国际商务
  • 汉语国际教育
  • 软件工程 (结招本科)
  • 文化产业管理
  • 英语
  • 软件工程 (春招本科)
  • 物流工程
  • 日语
  • 软件工程 (专升本)
  • 电子商务
  • 广告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 旅游管理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理学 (师范类)
  • 酒店管理
  • 历史学
  • 中美会计学
  •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专业致力于通过教学、研究与实践实训“三位一体”的特色,在养成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博物馆工作者的同时,培育博物馆学的研究者,以及人文艺术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知识讯息沟通传播的研究者、教学者与行动者。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专业签订合作协议,并与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福建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开发基础学科实现产学合作的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培养兼具历史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专业修养,较好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较高水平业务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文物与博物馆学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管理、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概论、文物法律法规、中国玉器、中国陶瓷、中国书画、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VF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博物馆、展览馆、文物研究或鉴定机构、拍卖行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师及其他音乐艺术工作者。

主干课程:视唱练耳、音乐基础理论、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中外民族音乐、中外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合唱与指挥基础、声乐、钢琴、管弦乐、舞蹈、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论文写作、心理学、教育学。

就业方向:中小学、幼儿园、各级各类艺术培训机构、社会文艺团体、演艺公司、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出版及广播影视等部门。可从事教学、表演、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一方面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掌握数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也可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等基本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方面的毕业生可从事数学教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分析学、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也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能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受到较严格的数理金融思维、科学实验,具有较好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应用定量的方法解决经济领域的计量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经济部门如银行、证券、保险等相关企事业从事研究、教育、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主干课程:分析学、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论、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数学模型、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金融数学、计量经济学、风险管理、寿险精算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所属学科入选闽江学院“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本专业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精细化工”模块和“环境科学与技术”模块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专长,通过选修课程和科研训练进行专业兴趣和个性的培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化学和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能力,能在化工、能源、材料、环境保护、分析检验等方面从事管理、研究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精细化工专业课程模块(精细有机合成、仪表与自动化、精细化学品化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等)、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模块(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及实验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化工生产工艺、制药、能源、分析检验、生态环境管理与治理等方面的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绘画创作、教学的能力,能 在专业艺术领域和各类学校从事绘画创作或教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根据所择定的油画、版画、壁画、水彩画等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能力结 构要求上,要求具有该专业方向方面较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掌握该专业方向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 全面的专业素质。同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和发展学生 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潜能,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从事本专业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 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西方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 修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思 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素描、速写、解剖与透视、色彩基础理论、色彩(静物)、社会实践(风景、采风)、所 择定专业方面的绘画(人物、人体)、绘画材料、创作、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下乡写生、艺术考察、社会调查、毕业创作、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素描、绘画、艺术创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立足于宏观、中微观区域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能在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建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城乡规划CAD、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数据库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学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文化艺术、城市建设和教学科研等部门及在企事业从事雕塑设计、教学、科研等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才兼备的高级雕塑设计与制作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素描人物头像、素描人体、素描着衣全身、泥塑头像、泥塑人体、泥塑着衣全身、动物雕塑、雕塑创作练习、专业实践、木雕、石雕、金属雕塑、中国古代雕塑考查、艺术概论、中外雕塑史、解剖和透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为户外公共环境雕塑及室内架上雕塑等专业领域从事专业创作设计、放大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遥感图像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及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能在城市、交通、资源、环境、人口、住房、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地图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编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测绘工程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型综合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空间定位与数据获取、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熟悉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测绘科技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版式设计、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等。

就业方向:视觉传达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会展设计、商业插画设计、平面设计网络媒体等领域。

专业代码:070703T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学、微生物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调查,海洋生物资源评估、海洋生物资源增养殖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实践调查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海洋生物资源管理、经营、政策制定、水域环境监测,以及解决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技术和深厚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现代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技术和深厚的生态学理论知识;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3.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交流和沟通的能力;5.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6.具有搜索信息和文献的方法和技能。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传统工艺美学功底,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的环境设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三大构成、家具与陈设设计、室内设计(家居)、室内设计(商业)、材料与施工工艺、景观设计、CAD制图、3dmax、photoshop软件等、效果图表现技法、建筑模型设计、人体工学等。

就业方向: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等领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 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 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医药、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相关领域 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具有社会责任感;

2.掌握扎实的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

3.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

4.能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正确解释计算结果;

5.熟悉某一领域(如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 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领域)的专门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统计问题;

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 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自学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8.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统计学。

核心知识领域:统计学基本思想、数学理论、概率论、统计调查、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 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方法、时间序列分析、统计应用软件等。

核心课程示例:数学分析(224学时)、高等代数(80学时)、空间解析几何(32学时)、概率 论(64学时)、实变函数(80学时)、数理统计(64学时)、描述统计学(32学时)、抽样技术与应用 (授课16学时,实验32学时)、市场调查(授课32学时,实验16学时)、应用随机过程(32学时)、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授课48学时,上机实验16学时)、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授课32学时,上机实 验16学时)、应用回归分析(32学时)、非参数统计(32学时)、统计软件与应用SAS(授课32学 时,上机实验16学时)、经济统计学(48学时)、宏观经济学(48学时)、微观经济学(48学时)、财 政学(48学时)、计量经济学(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机操作训练、社会调查、统计实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 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 题,能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领域、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领域,以及电脑动 画、虚拟现实等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领域、专业设计机构、企业、传播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 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理、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同时,还需具有良好的科学素 养和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等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 作,能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数字媒体设计。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计算机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备摄影摄像相关专业方向领域的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4.熟悉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数字媒体设计专业方向领域的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多媒体技术学。 核心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通信技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 网页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流媒体技术、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 辑、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媒体网页设计、摄影与摄像、Flash动画设计、数字音视频制作、数字 媒体网络传输等多个实践环节,它们与毕业设计一起构成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专业实践 还包括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建筑设 计(建筑漫游和环境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进行实验环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电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CAD/CAM/CAE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能够通过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设计与制造。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学、机械制图及CAD、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技术、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电系统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也可从事相关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的教学、管理或咨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高分子 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 和产品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 知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知识,学习高分子材料合成、制备与成型加工技 术知识,具有扎实的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工程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 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高分子材料 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掌握合 成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工业方法及相关化学工程技术,掌握聚合物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 能,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光、电、磁功能高分子材 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高分子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 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以及开发和设计新型高 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能力;

7.具有计算机应用、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聚合物表征与测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反 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导论(16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一1(高材单列)(32学时)、近 代化学基础(I) -2(高材单列)(32学时)、近代化学基础(I)-3(高材单列)(80学时)、工科化 学实验( I)-l(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验(I)-2(高材单列)(18学时)、工科化学实 验(I )-3(高材单列)(64学时)、工程制图(I)(48学时)、物理化学(i)-i(48学时)、物理化 学( I)-2(32学时)、物理化学实验(I)(22学时)、工程力学(80学时)、高分子化学(1) (60 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24学时)、高分子物理(I)(6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24学时)、材 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双语)(48学时)、化工原理(Ⅳ)(64学时)、化工原理实验(Ⅳ)(16学 时)、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48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双语)(48学时)、高分子 材料及应用(双语)(48学时)、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32学时)、聚合物过程及设备(32学时)、工 程训练(Ⅲ)(64学时)、高分子工厂设计(32学时)、近代测试及表征技术(32学时)。

示例二:现代基础化学(上)(48学时)、现代基础化学(下)(32学时)、电工学(48学时)、电 工学实验(30学时)、分析化学(工科)(32学时)、实验化学(1)(48学时)、实验化学(2)(48学 时)、实验化学(3)(48学时)、实验化学(4)(32学时)、实验化学(5)(16学时)、物理化学(上) (48学时)、物理化学(下)(48学时)、材料概论(24学时)、材料概论实验(30学时)、材料表界面 (24学时)、材料研究方法(32学时)、有机化学A(上)(48学时)、有机化学A(下)(32学时)、化 工原理(80学时,上)(40学时)、化工原理(80学时,下)(40学时)、化工原理实验(30学时)、工 程制图(48学时)、过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40学时)、科技外语(32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 时)、高分子物理(56学时)、高分子化学实验(30学时)、高分子物理实验(30学时)、高分子材料 工程实验(45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48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

示例三:无机与分析化学(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一)(32学时)、高分子材料工程概论 (32学时)、工程制图A(48学时)、无机与分析化学(二)(32学时)、实验化学(二)(32学时)、有 机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三)(24学时)、机械工程基础(32学时)、有机化学A(二) (32学时)、物理化学A(一)(48学时)、实验化学(四)(4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64学时)、物理 化学A(二)(48学时)、实验化学(五)(24学时)、化工原理B(72学时)、高分子化学A(64学 时)、高分子物理(64学时)、聚合物制备工程(48学时)、聚合物加工工程(48学时)、高分子专业 实验B(3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聚合物制备/加工工程实验、材料物理性能测定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 验、认识实习、设计实习、生产(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高分子物理实验(粘均分 子量测定、球晶观察、材料拉伸实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工基础、电子与电力电子、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控制、机电一体化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解决电气工程及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电磁场、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原理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产品开发及应用、电气系统设计、电网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及系统维护与调试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信号与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电子设计自动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特别适用于消费类电子系统设计、过程自动化控制、信息系统集成、嵌入式系统等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也可从事相关科研院所、技术服务机构的教学、管理或咨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 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创 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光电子、物理电子、电 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微波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造及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在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在电子 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与系统等方面接受设计、制造及测 试技术的基本训练,掌握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 能力,初步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和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 理念;

2.掌握物理学、工程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物理电子器件、电路及系统的设计方 法及测试技术;

4.具有固体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 本实验能力;

5.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及产业发展状况,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 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 方法;

6.能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具备撰写论文和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科 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初步具有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

专业基础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固态电子 学物理基础(包括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内容)。

专业方向核心知识领域:

1.微电子技术基础、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

2.物理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器件;

3.电介质物理、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

4.物理电子学、电子光学、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

5.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射频/微波电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子学基础课组(96学时)、数字电路基础课组(96学时)、计算机基础课组(96学 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量子与统计(64学时)、固体物理基础(48学时)、电动力学(48学 时)、激光原理(48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固态电子与光电子(48学时)。

示例二:核心必修课,包括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 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量子力学(46学时); 专业方向核心限选课,包括固体物理(46学时)、半导体物理(46学时)、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80 学时)、电子材料(46学时)、固态电子器件(76学时)、光电子技术(46学时)、激光原理与技术 (46学时)、电介质物理(46学时)、电子元器件(54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模拟电子技术(64学时)、数字电路与 逻辑设计(64学时)、量子物理(64学时)、电磁场理论(32学时)、激光原理(48学时)、固体电子导 论(64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光电子学(48学时)、半导体器件物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半导体基础实验以及专业方向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又掌握现代数字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通信领域、信息领域从事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的高级通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通信技术及其应用、通信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理论和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嵌入式硬件开发平台、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的使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应用软、硬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Linux 系统应用、ARM体系结构与接口技术、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信息技术行业中从事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应用系统规划与设计、嵌入式系统项目管理、嵌入式软硬件测试及相关产品的经营和销售等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解决信息安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熟悉信息保密保护技术、基本攻击与防御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政务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现代密码学、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攻击与防御、软件安全、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内容安全、网络通信程序设计、计算机病毒防范、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通信及信息技术行业中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具备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能从事大数据分析及大数据工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职能部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处理、服务、开发和利用工作。

主干课程:数据科学导论、数值计算方法、数据科学算法、算法与数据结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Python及其应用、Hadoop原理及应用、Spark与大数据技术。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 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3.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 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 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 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 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测绘学概论(18学时)、大地测量学基础(54学时)、数字地形 测量学(72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45学时)、地图学基础(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 用(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5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 时)。

(1)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方向:物理大地测量学(45学时)、空间大地测量学(45学时)、地 壳形变(45学时)、GPS测量与数据处理(36学时)、导航学(45学时);

(2)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工程测量学(54学时)、GPS测量与数据 处理(36学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36学时)、工业测量(36学时);

(3)航天航空测绘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遥感物理(36学时)、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学(45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学(45学时)、城市灾害应急管理(45学时)、GIS 工程设计与实践(45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5学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土地资 源管理学(45学时)。

2.示例二:数字测量学(64学时)、地图学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56学 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数据结构与测绘软件开发(48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48学时)、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0学时)、遥感原 理与应用(40学时)、矿山测量学(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变形与沉陷工程学(48学 时)、土地整治与复垦(32学时)、资源信息学(32学时)。

3.示例三:测绘学导论(16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64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64学 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72学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8学时)、GPS原 理与应用(56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学时)、测量程序设计 (56学时)、精密测绘仪器原理与使用(48学时)、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 (56学时)、创新专题设计(1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16学时)、工程测量学(56学时)、矿山测量 学(56学时)、GPS数据处理(32学时)、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测量控制网和地球坐标系统,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测绘 生产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修养,遵守法律法规;较为系统地掌握测绘类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卫星导航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基本专业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导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在自然资源、测绘地理信息、城乡规划、交通、海洋、水利、通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卫星导航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地图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信号与系统、GNSS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制图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等学科背景,具备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组织、管理与服务等工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药工程专业将结合海洋学院的发展规划,并借助海洋研究院的相关研究平台及学术团队,以海洋制药为特色,在生物发酵工艺、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海洋药物、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原料药生产、药物制剂、质量控制、药物保健等方面工作,也可到政府机构及事业行政部门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税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税收政策、税收实务操作,能在财政、税务等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大中型企业从事税务代理、税务筹划和企业财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应用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税法、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税务会计、税收筹划、国际税收、税收管理等。

就业方向: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大中型企业从事应用、管理、咨询等方面工作岗位;财政、税务等政府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岗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福建省重点学科、福建省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以艺术工学为特色,要求掌握纺织工程知识、纺织品贸易知识和纺织品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设计,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纺织工程技术理论、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纺织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和纺织品创新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工艺学、针织学、纺织应用化学、织物结构与设计学、艺术概论、设计软件应用、纺织品CAD、针织产品设计等。

就业方向:纺织领域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国内外品牌企业、高等院校、外资机构等。从事纺织品研发、纺织生产技术与管理、服用织物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以及产业用纺织品设计,纺织品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可在纺织科学与工程或艺术设计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知识,系统掌握金融学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金融实证方法和分析工具,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素质全面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学、公司理财、投资学、国际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在证券、银行等金融企业、非金融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证券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专业工作,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社会需求。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等从事服装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服务,也可以从事相关的商检、行业管理和新闻出版工作。培养面向地方经济与文化,具有开放精神的艺工结合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服装材料学、构成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服装结构与工艺、中外服装史、服装设计原理、工业样板设计、服装CAD、表现技法等。

就业方向:服装生产与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从事服装产品开发、服装版型研发、服装外贸及市场营销、服装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与开发、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可在纺织科学与工程或艺术设计领域进一步深造。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熟悉WTO规则和国际贸易惯例;要求学生具有国际化思维与全球化视野,熟悉跨国公司投资、国际市场营销等国际商务的理论与实务。

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双语)、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外贸英语函电(双语)、投资学(双语)、跨境电商运营与操作、国际商法、国际结算、跨国企业战略管理(双语)和进出口贸易模拟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开设“订单班”,旨在培养服务于福建自贸实验区(福州、平潭片区)业务专、英语好、实践能力强,熟悉国际投资与市场开拓、跨国并购等方面的高素质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与全球战略意识,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市场营销与战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独立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或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综合管理与战略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面向各类企业或政府部门从事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工作,或者自主创新、创业。

培养目标: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主干课程:法学专业核心课程采取“10+X”分类设置模式。“10”指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专业必修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和法律职业伦理。“X” 指其他专业必修课,包括: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证据法和财税法,“X”选择设置门数原则上不低于五门。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要,既懂得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又了解国际会计惯例,既具有一般会计专业知识,又具备信息科技专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金融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实验、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实验、企业评价、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审计、会计信息系统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去向包括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师事务所等。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求,信守“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系统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及实务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胜任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基层社区的管理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福利机构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公共管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政策概论、社会保障概论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专业方法, 具有专门的分析解决财务问题和资本运营运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融资、投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参与经营管理决策等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审计、税法、金融市场、项目评估、资本运营、投资学等课程。

就业方向: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各类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处理、证券投资分析、公司理财、项目评估与金融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 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化经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具有分析和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商务及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商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实务操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解决国际商务活 动中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 4.了解涉外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的惯例与规则、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学、跨国公司管理、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 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恪守“根据需要培养人才”的原则,着力培养品德优良,信念执着,适应性强,富于潜力,勇于献身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华海外传播事业的本科层次的语言学人才。经过6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已是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项目,福建省侨办“海外华文教育基地”、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孔子学院教学协作单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同中文学校(国侨办“海外华文教育示范校”)共建了海外教学实践基地。除此之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已有13位学生考上“孔子学院(课堂)”汉语教师志愿者,在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等国讲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

    培养目标:培养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发展潜能的高层次汉语国际教育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18年获批招生,专业成立伊始即与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共建“福州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已承接多项福州文化产业横向课题,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单位。同时已与福建省文化厅、中国寿山石交易中心、福建省海峡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福建广电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头条福州分公司达成实践基地合作意向。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专业课程大都采取案例教学、实践操作、专业竞赛、企业项目进课堂、学生进公司等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多元灵活。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文化产业生产、运营规律;熟练掌握各种媒介,尤其是新媒体运用技能和内容生产;了解文化政策,深入掌握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创意思维和人文素养的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文化创意与策划、市场调查与效果评估、AE特效实务、文化资源学、视频合成与剪辑、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编辑、摄影摄像等。

就业方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新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市场调查和咨询机构、文化创意相关部门。从事文化产业的生产与运营、新媒体运营与管理、政府或事业单位的文化产业相关工作,也可从事与广告业相关的创意策划与设计工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学、工学理论基础,掌握物流工程项目策划、预测、设计和实施,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仓储与配送及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港口物流、国际物流领域管理与决策方法,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等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运输配送网络设计与计划调度等物流工程相关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物流工程学、供应链管理、物流技术与设备、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仿真、港口物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主要在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政府职能部门及事业单位等从事物流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物流规划、物流方案设计及相关的设计与研发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背景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经贸、旅游等领域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只收英语语种)

主干课程: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日语听说、日语阅读与讨论、日语阅读与写作、日本概况、翻译概论、日语概论、日本文化名篇选读、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外经贸公司、涉外饭店、旅游公司、物流公司、房地产公司、电商、微商、日语培训机构、翻译公司等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私有企业、合资企业、日资企业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具有国际视野、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或行政服务机构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电子商务应用管理、技术服务、研究开发等工作或创业的应用型人才以及具有较强实战和沟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跨境贸易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等。

就业方向:各类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的电子商务项目策划、平台开发和运营管理,以及各类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储备干部、行政办公等工作岗位;各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岗位;跨境电商交易与管理岗位;互联网自主创新、创业。

本专业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年获得省级“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2016年8月获批“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拥有一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和一个省级传媒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广告学专业)》前20强中,位列全国第7。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评估研究中心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在全省17所开办广告学专业的兄弟院校中名列前茅。本专业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取得丰硕成果,获奖数量在福建省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广告业发展需要,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具有现代营销传播理念和互联网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现代广告营销传播的各项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广告人才。

主干课程: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概论、广告调查与效果评估、新媒体广告、手机媒体研究、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告摄像、广告法规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新媒体企业、市场调查和咨询机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及传播运营、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也可从事有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2016年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接待业、旅游商务英语、旅游目的地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为闽江学院“产学融合培养改革试点”专业。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旅游涉外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涉外酒店等旅游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档次涉外酒店、相关旅游服务接待管理等部门就业。

本专业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以“闽都文化”为阵地,逐步探索出一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服务地方的结合之路,为地方发展提供助力。其中,“闽都历史文化研究”是历史学专业的一个特色品牌,至今已经过了10年的发展。迄今获得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级课题。2007年历史学系申报的“专门史”(福州地方历史文化)学科成为福建省教育厅新建本科院校重点学科;2008年获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创新平台)——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该平台于2014年荣获“省级优秀创新平台”称号,与福州市“五一先锋岗”称号;;2013年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成功申报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闽都文化人才培养与重点学科建设”,获批经费230万元; 2016年成功申报闽江学院“闽都文化两岸传承与数字化传播的协同创新中心”。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概论、古代汉语与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与史学名著导读、西方思想文化史、中国思想文化史、福建地方史、闽都历史文化专题研究、史学论文写作、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VF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中小学、党政机关、图书馆、档案馆、企业、出版社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会展业健康发展需要,具备会展组织与策划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 识,具有人文素质、广阔视野、创新意识、先进理念和社会责任,掌握会展业策划、设计、运营、管 理、评估的基本能力,能在展览公司、会议公司、会展场馆、会展服务公司、参展企业、节庆礼仪公 司、赛事策划与组织公司、会展物流公司、广告公司、旅行社、宾馆饭店、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从事 会展相关的策划设计、营销公关、运营管理、预算评估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展策划、组织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 受会展管理知识与技巧的基本训练,掌握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会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

3.具有国内外会展组织、策划实务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会展经济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会展经济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态与行业需求;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设计学。

核心课程:会展概论、会展管理学、会展市场营销、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节庆活动策划与管 理、展示空间与设计、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财务管理、会展信息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会展 商务英语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实训、会展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会展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会展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229    本科毕业人数:4442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服装与服饰设计 (时尚造型与表演艺术方向) 表演 海洋资源与环境 菏泽技术 闽台国际经济与贸易 化学 (師范类)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智能创造创新班) 服装设计与工程 闵台会计学 预店管理 (专升本) 雕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服饰视觉营销方向) 工商管理 数字媒体艺术 酒店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日语 旅游管理 导航工程 汉语国际教育 窗台服装与服饰设计 闵台环境设计 旅游管理 (专开本) 地理信息科学 历史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升本) 应用统计学 图台工商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 (IDEC) 会展经济与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工程 国际商务 会计学 地理科学 (师范类) 视觉传达设计 (IDEC)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制药工程 历史学 (师范) 软件工程 (春招本科) 闽台电子商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IDEC) 税收学 音乐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类) 闽台广告学 广告学(专升本) 文物与博物馆学 电子商务 (IDEC) 音乐学 (师范) 机械电子工程 绘画 人工智能 信息安全 应用化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汉语言文学 (师范) 通信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纺织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限签设计艺术方向) 物理学 (师范类) 测绘工程 英语 (师范) 社会工作 软件工程 (结招本科) 中美会融学 网络与新媒体 广告学 软件工程 (专升本) 汉语言文学 金融学 英语 环境设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财务管理 闽台会融学 法学 电子信息工程 中美会计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