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普通本科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毕业生数据

3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ldquo;卫星创新院rdquo;)是我国微小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主要从事小卫星、微、纳、皮卫星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科学实验。作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应用卫星领域的方面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太极一号卫星等86颗卫星。卫星创新院致力于成为我国先进卫星科学技术的创新引擎、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政学研产用紧密结合的桥梁纽带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情况 卫星创新院实行ldquo;一院三区rdquo;运行模式,即一院(卫星创新院)、三区(临港园区总部、张江园区、松江工厂园区),现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00余人,科研生产面积18.6万平方米。   临港园区12.5万平方米,包括7个卫星总装大厅和一个卫星智能工厂,拥有完善的力、热、噪声、微波暗室等环境试验条件,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每年承担300颗微小卫星的研制能力;张江园区2.7万平方米,包括质量特性试验区、力学试验区、空间环境试验区和卫星总装厂房,能够同时承担1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松江工厂园区(在建)3.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拥有两条脉动生产线、智能立体库及自动化物流配送系统,可承担500千克以下卫星星座的批产任务,产线设计产能为300颗/年。   学科方向 卫星创新院学科方向主要涵盖卫星系统与工程、卫星科学与技术,重点开展通信、遥感、导航、科学、微纳等五个领域航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面向通信领域,设立通信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通信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电子科学与技术和飞行器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ldquo;复杂卫星系统rdquo;设计能力;面向导航领域,设立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导航卫星总体设计研究,突破高可靠长寿命自主可控卫星总体和平台关键技术,提升ldquo;空间基础设施rdquo;建设能力;面向遥感领域,设立遥感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对地遥感与探测研究,发展低成本、网络化遥感探测星座,提升空间探测、军事气象和海洋环境ldquo;遥感探测rdquo;等能力;面向科学领域,设立科学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突破超净超稳超精卫星平台、载荷平台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升ldquo;高精尖卫星系统rdquo;设计能力;面向微纳领域,设立微纳卫星总体研究所,开展型谱化、智能化、批产化微纳卫星研究,突破微纳平台模块化组装等关键技术,提升ldquo;高功能低成本卫星系统rdquo;设计能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设立新技术中心;为提升重大任务论证能力设立战略与论证中心;以航天卫星工程核心技术攻关、航天产品研制为导向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面向仿真、运控、信息化运维等关键领域设立仿真与运控中心。 张江园区 临港园区 松江工厂园区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飞行器设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3    本科毕业人数: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飞行器设计
北京 0 0 0
天津 0 0 0
河北 0 0 0
山西 0 0 0
内蒙古 0 0 0
辽宁 0 0 0
吉林 0 0 0
黑龙江 0 0 0
上海 0 0 0
江苏 0 0 0
浙江 0 0 0
安徽 0 0 0
福建 0 0 0
江西 0 0 0
山东 0 0 0
河南 0 0 0
湖北 0 0 0
湖南 0 0 0
广东 0 0 0
广西 0 0 0
海南 0 0 0
重庆 0 0 0
四川 0 0 0
贵州 0 0 0
云南 0 0 0
西藏 0 0 0
陕西 0 0 0
甘肃 0 0 0
青海 0 0 0
宁夏 0 0 0
新疆 0 0 0
台湾 0 0 0
香港 0 0 0
澳门 0 0 0
外籍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