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北京力学研究所

普通本科 科研院所
中国科学院北京力学研究所
毕业生数据

10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一个力学多分支学科的、以基础性研究为本的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具有相当影响。钱学森、钱伟长为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正、副所长,已故副所长郭永怀曾长期主持工作,继任所长郑哲敏、薛明伦,现任所长洪友士。 ??力学所现有职工35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研究员50余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10余人。力学所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按力学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单位,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在站博士后20余人。 ??力学所设有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工程科学研究部和技术发展研究部。   根据国家建设对力学提出的需求和力学学科发展前沿,力学所突出“微系统科技”、“气动科技”、“微重力科学”、“重大工程”4个方面的重点科技领域,布局8个主要研究方向: ·纳米/微米尺度力学与微系统力学 ·复杂流动过程及其规律 ·高温气体动力学与高超声速飞行技术 ·微重力科学的前沿问题 ·细胞与分子层次的生物力学与技术 ·海洋油气采输的力学问题与关键技术 ·西部开发中的工程力学问题 ·材料工艺与力学 ??力学所科技工作覆盖的分支学科有:非线性力学、气动力学与气动物理、微重力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应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工艺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爆炸力学、激光流体物理、土力学、物理力学、生物力学、等离子体物理与电磁流体力学等。 ??建所以来,力学所承担了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许多重大科研任务,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学院和各部委各种奖项2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科学院和部委级一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140余项,其中两项获国家专利金奖。 力学所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机构和科学家在微重力科学、材料与力学、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等相关领域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 关系。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科院物理所、半导体所、生物物理所、武汉岩土力学所等多个单位联合承担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技项目。 中国力学学会挂靠在力学所。力学所作为主办(联合主办)单位的期刊有:“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进展》,《力学与实践》,《中国力学文摘》。其中《力学学报》和《力学进展》被列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Acta Mechanica Sinica”为SCI源期刊。力学所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期刊1000余种.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固体力学
  • 流体力学
  • 工程力学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10    本科毕业人数: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
北京 0 0 0 0
天津 0 0 0 0
河北 0 0 0 0
山西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辽宁 0 0 0 0
吉林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上海 0 0 0 0
江苏 0 0 0 0
浙江 0 0 0 0
安徽 0 0 0 0
福建 0 0 0 0
江西 0 0 0 0
山东 0 0 0 0
河南 0 0 0 0
湖北 0 0 0 0
湖南 0 0 0 0
广东 0 0 0 0
广西 0 0 0 0
海南 0 0 0 0
重庆 0 0 0 0
四川 0 0 0 0
贵州 0 0 0 0
云南 0 0 0 0
西藏 0 0 0 0
陕西 0 0 0 0
甘肃 0 0 0 0
青海 0 0 0 0
宁夏 0 0 0 0
新疆 0 0 0 0
台湾 0 0 0 0
香港 0 0 0 0
澳门 0 0 0 0
外籍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