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

211院校 双一流
华中农业大学
毕业生数据

9027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年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几经演变,1952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和湖北农学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直属农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教育部直属领导。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党和国家领导亲切关怀。董必武、李先念等先后为学校题词和题写校名。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学校百年校庆亲笔题词。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听取我校关于生物产业的汇报。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并提出“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殷嘱托。

校园环境得天独厚。校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坐拥狮子山,三面环湖,拥有5平方公里山水校园,9公里浪漫湖岸线,10公里“林中路”,6.6公里湖光绿道,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景面文心、情境交融的校园风貌引人入胜。

学科优势特色明显。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7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等3个学科为A+,生物学为A,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为A-。据美国信息科技所《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数据显示,我校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前1%,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分布于农学、生命科学、理学、工学、医学等5个门类。其中,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实现了农学、生命科学2个门类的全覆盖;进入前1‰的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实现了农学门类的全覆盖。

教育体系完整。现有学院(部)17个,本科专业6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1219人,其中本科生18906人,硕士生8987人,博士生2891人,留学生435人。

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教育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获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1项、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专业2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8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 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1个。

科技实力雄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级研发中心7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个,部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29个,部省级研发中心3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6个,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个,校企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35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十三五”期间获批科研项目6318项,经费43.73亿元。在杂交油菜、绿色水稻、优质种猪、动物疫苗、优质柑橘、试管种薯和玉米、淡水鱼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标志性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优异。1996年以来,学校连续十次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005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以来连续获评全国文明单位。2017年获评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再次荣膺这一荣誉称号。

发展愿景: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50周年之际,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生物科学
  • 动物医学
  • 生物技术
  • 林学
  • 生物信息学
  • 园林
  • 生态学
  • 水产养殖学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水族科学与技术
  • 机械电子工程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工程管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商管理
  • 人工智能
  • 市场营销
  • 自动化
  • 会计学
  • 机器人工程
  • 财务管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人力资源管理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农林经济管理
  • 行政管理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土地资源管理
  • 环境工程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科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风景园林
  • 经济学
  • 生物工程
  • 经济统计学
  • 农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园艺
  • 法学
  • 植物保护
  • 社会学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社会工作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英语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商务英语
  • 茶学
  • 广告学
  • 应用生物科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智慧农业
  • 应用化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地理信息科学
  • 动物科学
生物科学是21世纪迅猛发展的学科,是当今最令人瞩目的前沿学科,是蓬勃发展、与其他学科交叉极为紧密的基础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型人才。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培养学生学习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药科学和公共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开展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等基本训练,掌握动物保健、临床诊疗、预防建议、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在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兽医临床机构、企事业单位等 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研发与推广、兽医临床诊疗、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管理等相关工作。
生物技术是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科,是利用生物反应改造和提高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本专业设有植物、微生物和生物医学三个方向,旨在培养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技术研究型人才。
学习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等理论知识,接受林木良种选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等基本训练,培养从事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生物信息学是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计算机算法与编程、统计学理论、生物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理论和计算工具、信息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毕业后能胜任生物及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信息学相关的研究教学、生物信息软件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学习树木学、园林生态学、园林规划设计等理论知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园林建筑、植物造景等方面基本能力。培养具备园林植物、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知识的应用型或学术型高层次园林人才。
本专业立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及强农兴农战略需求,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社科知识底蕴与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外语、生物与环境数据分析的能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化素养和“三农”情怀,能胜任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林生态管理、生态评价、生态恢复、生态规划等生态学相关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教学、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岗位,有较强的沟通交流、创新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学习水生生物的繁育与增养殖、营养与饲料、病害诊断与防治、渔业环境管理与调控、渔业设施与信息化、渔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水产养殖科学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水产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生产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服务水产业健康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
学习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经营管理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教学科研、设计制造、开发研究、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学习遗传与育种、营养与饲料、病害诊断与防治、景观生态、水域环境修复、生物信息、渔业工程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具备扎实的水族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水族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生产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服务水族产业健康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学习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设计基本能力,能从事机电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教学与科研、科技开发及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掌握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拥有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实践能力,能对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过程进行科学决策并高效实施,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型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人才。
学习热工与动力工程、能量有效利用、燃烧学、生物质能工程、节能技术等专业知识,培养具备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设计和开发知识,能在能源利用、企业节能等领域从事相关研究和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管理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以工程与管理有机融合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引领未来发展的复合型城乡建设管理卓越人才。
本专业属交叉性极强的新工科专业,兼具新农科特色。确立“智能融入光电,光电融合农业”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一体两翼”专业教学体系,打造多维多层次实践育人平台,强化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掌握光学、信息科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深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背景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相关企业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系统认识和把握行业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掌握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行政管理基本技能,熟悉工商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研究基本方法的高素质供应链管理人才,主要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和理论,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操作系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等理论和技术。能够对计算机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设计和实现解决方案。毕业后可以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宽厚的商业知识,具备企业综合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掌握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战略逻辑、数据分析逻辑、计算机逻辑和国际视野,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营销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学习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知识,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能力,在工程实践中进行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管理与决策等工作,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战略型、智能型、创新型的卓越会计人才。
本专业学习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器人学导论、机器人技术基础等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深化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培养以机器人为主体,兼具机器人系统与自动化工程应用能力、控制理论与机电系统知识、计算机软硬件设计能力的系统开发、设计和应用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会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和能力,熟悉国内外投资融资渠道和方式,具有实践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胜任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证券等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战略型、智能型、创新型的卓越财务人才。
学习计算机编程、软件开发、系统架构、应用技术等知识和技能,能够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政府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以及理论研究和教学科研工作。
学习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软件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大数据平台构建、大数据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领会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能够对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整合、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形成解决方案。毕业后可从事信息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工作或从事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分析师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相关农林科学知识,系统认识和把握行业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备企业与行政管理基本技能,熟悉农业经济管理研究基本方法,主要面向农林牧渔相关的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政策研究、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的专门知识,具备公共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行政管理卓越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部门的实际行政管理工作。
学习机械工程、农业机械、精准农业、农业机器人等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新工科”“新农科”知识背景,具备现代智能农业生产机械装备设计与系统规划、企业经营管理和智能农业装备工程的研究开发、推广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农业工程技术复合型创新性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公共精神和三农情怀,掌握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基本理论,具有“测、绘、规、估、表、籍”专业技能,适应自然资源、城乡规划、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卓越人才。
本专业注重工农结合,突出农业环境的综合处理与治理,以水、气、固废污染控制为核心,结合我校农科和生物学学科优势,培养掌握三废治理、场地修复、农业污染控制等技术,能从事工程设计与施工、监测与评价等,兼具应用与研究能力的复合型环境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需求,理想信念坚定,美学素养全面,专业基础扎实,学科专长突出,系统地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设计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创意设计能力和设计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就职于国家相关部门从事文化事业服务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各类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互联网媒体、创意策划、广告公关、数字游戏设计等公司工作。
本专业依托学校理学和农学等学科优势,设立于2002年,2005年获批设立环境科学硕士点,2008年获批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2019年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3月环境/生态学科ESI全国高校排名位于第34名。专业注重凝炼专业建设内涵,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教师人才,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分方向建设“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污染与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4个教学团队和课程体系。立足于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学校农学、工学和理学学科交叉优势和科研平台,培养在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污染与生态修复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专业人才和管理骨干。
本专业立足国家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求,培养具备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环境工程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核心技能,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实践创新能力强,能够在生态环境、水利水保、国土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门,从事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及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实践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或进入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环境工程等学科进一步深造的潜在学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区域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求,能在食品及相关行业与领域内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工程设计、品质控制、科学研究、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扎实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区域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需求,能在食品及相关行业与领域内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研发、设计、检测、评价、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学习城市绿地规划、风景园林艺术原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史等理论知识,接受风景园林管护、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能力的人才。
本专业坚持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贸易与金融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了解经济学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商贸实务、投资分析、银行业务、经营策划、市场调研、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勤奋踏实、知识面广、实践创新能力强、视野广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生物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包括六大工程,即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反应器工程和基因组工程。本专业设有发酵工程、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三个方向,旨在培养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生物工程相关的科研、教学、开发、营销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能够独立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与管理,以及一定的独立观察、分析、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国内大中型公司等单位从事经济统计分析、金融和财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
通过学习农学领域的相关课程,最终培养出能胜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良种繁育、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及农学相关方面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及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系统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熟练使用一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能够熟练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市场调研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学习园艺作物育种与栽培、采后商品化处理等理论知识,参加园艺生产、园艺鉴赏等技能训练,培养能够从事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的现代园艺生产、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能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科研机构、公司企业和有关法律服务单位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和法律事务工作,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拥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灵活的思辨能力,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崇尚正义,能够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卓越法治人才。
通过学习植物保护领域的相关课程,最终培养出能胜任农业、林业、草业、园艺及园林绿化、环境、生资、商品检验、海关检疫、外贸系统、食品储藏与安全等行业和部门中与植物保护相关的科研、教学、行政、技术推广、开发和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厚兴农强农情怀,扎实社会学理论、方法及涉农知识基础,坚定创新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创新行动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组织,在教育、科研、民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文化、民族、新闻传播等领域,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市场研究与咨询、社会设计咨询与规划、政策研究与评估、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等专业性工作,或者运用社会学专业知识独立创业、组织提供社会服务。
通过学习植物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最终培养出能胜任植物遗传改良、植物生物技术、种子生产与加工等行业的教学、科研、管理、技术开发和服务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与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社会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研究的能力,未来能够在民政、司法、卫生、教育等政府部门和学校、医院、企业、咨询机构、福利机构等各类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从事服务、管理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学习种子科学领域的相关课程,最终培养出能胜任与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技术推广及种子经营法规等相关的教学、科研及现代种业产业化经营与管理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英语专业坚持以语言技能为根本、以跨文化沟通为导向、以高阶思维为旨归的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用英语从事翻译、教学、研究、管理、外事等工作的高素质通用型英语人才。
学习园艺设施学、设施环境工程学等理论知识,接受设施农业科研、生产、工程技术等基本训练,培养能够从事设施农业的技术与设计、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坚持以商务为纲、以英语为本、以能力为要、以职业技能实践为核的增值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掌握经济、管理和法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通晓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能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外事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学习茶树育种与栽培、茶树生物防控、茶文化等理论知识,接受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等基本训练,培养能够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文化建设和传媒产业发展需求,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扎实、策划和创意专长突出,兼具整合营销传播思维和全媒体传播素养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毕业生可就职于广告和公关公司、互联网公司、媒体机构、企业的营销或品牌部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从事广告及与之相关的品牌建设、产品推广、活动策划、内容创意、新闻采编、市场调查、文化传播等工作。
通过学习应用生物科学的相关课程,最终培养出能胜任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校和研究院所、基因编辑、基因资源与蛋白资源挖掘、生物合成与制药、食(药)用菌生产、食(药)品、生物农药、饲料原料生产与加工、中药材生产加工、生物制品国内外贸易等领域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和运筹控制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数学与计算机基础,能在科技、信息产业和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处理、高性能计算、软件设计与开发、数学建模等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设立智慧农业书院,负责智慧农业专业的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实行本研贯通和“1+N”主辅修培养模式,“1”为智慧农业专业,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第4学期末根据个人志趣从6个专业方向(精准农业、智慧育种、智慧植保、智慧园艺、智慧渔业、智慧养殖)自主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学习。学校将汇聚优势教学资源,实施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厚实数理化基础,突出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知识学习,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着力培养具有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本领,涵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全球胜任力,拥有现代农业科技与信息科技、工程科技交叉融合知识结构的新型涉农领域战略领军人才。
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生物分析化学、绿色有机合成化学、农业材料化学等专业能力,熟悉农业和生命等相关学科知识,底蕴深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科学素养,既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发、管理等工作,也能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专业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为依托,意在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学、化学、生物学、信息学等坚实理论知识,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长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本专业聚焦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产业发展,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遥感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地理学、测绘科学、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复合知识结构,能在农村和城市资源与环境、卫星与无人机遥感、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开发与应用的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动物生产与管理、生态智慧养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繁殖、营养、生产与管理、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畜牧行业内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行为与福利、动物生产与管理、养殖环境控制等领域的教研、生产、推广、管理等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636    研究生毕业人数:3735    本科毕业人数:4656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生态学 茶学 环境科学 应用生物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力资源管理 种子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林学 水族科学与技术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社会工作 植物科学与技术 环境工程 人工智能 行政管理 商务英语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环境生态工程 会计学 市场营销 农业资源与环境 财务管理 工程管理 风景园林 视觉传达设计 生物信息学 机器人工程 经济统计学 地理信息科学 土地资源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农学 智慧农业 法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农林经济管理 社会学 园艺 经济学 广告学 生物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与计算科学 植物保护 应用化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生物工程 园林 英语 动物科学 水产养殖学 动物医学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