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普通本科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毕业生数据

2499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坐落在“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6年5月转设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近13000人。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宗旨和“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的“五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坚持市场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办学方向,对标国际名校,探索民办高校精准定位、特色发展的道路,为建设一流民办大学、一流应用型本科不懈努力,矢志成为具有华夏特色、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百年名校。

学科专业

学校立足湖北及武汉城市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涉及汽车、建筑、信息技术、医药制造、金融、媒体、体育等行业。其中:

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包装设计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机械工程学科(群)和设计学科(群)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重点培育专业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专业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

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660余人,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双师双能型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

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企业导师,充分整合当代教育集团人文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自然教育等多领域资源,开坛设课、交流互动,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2021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为全省同类高校唯一。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切实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结合学生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按照“既有统一要求,又彰显个性;既能保证质量,又各具特色”的思路,实施“六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创新创业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综合教育模块)人才知识体系,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大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新加坡、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聘请专家学者任教或讲学,选派优秀学生、骨干教师、管理干部出国(境)访问或深造。

实践条件

学校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以学科专业群共享平台为基础,以平台建设为重点,每年投入充足资金,已形成“校内实验中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涵盖基础、专业、综合与创新实践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现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107个,与中冶南方、中国人保等2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

学校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依托投资方当代集团及社会各界优势资源,量身打造校企合作方案、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已成立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当代梦工厂产学研实践基地、当代少年实践教学基地、弗睿跨境电商学院、软通动力大数据学院、当代教育·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幼儿托管中心暨幼儿教学实践基地等,积极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及方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育人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全过程,依托投资方优势产业和校友交流互助平台,积极探索创新创业特色育人体系。学生先后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021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级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全国特等奖,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国家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021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一等奖等优异成绩。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项1500余项、4200人次,获得国家专利18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教育部立项44项,省级立项133项。建成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9个,学校被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荣誉称号。

学校先后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湖北省道德模范”刘普林,“全国优秀村官”许琦,湖北省“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周林峰,作品获中宣部等六部委金奖的杨成佳,“微笑女神”代瑞雪,“校园发明家”刘飞,“设计之星”盛海波等数十名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学生典型。

校园文化

学校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工程、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师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形象标识系统建设与品牌建设工程、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工程、特色校园文化研究工程、制度文化建设工程、校园环境美化工程、经典阅读工程等九大工程。

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扎实,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创造优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华夏讲坛”每年邀请院士、知名学者、著名企业家来校讲学。成立全国第一支民办高校大学生赛艇队,体育舞蹈队屡获国家级比赛冠军。开办有“科技文化节”“英语文化节”“体育文化节”以及“乘着歌声的翅膀”主题晚会、元旦游园会等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活动。学生团队圆满完成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等重大赛事志愿服务任务,“生活美·加油站”“电脑维修”“关爱老人”“英语讲师团”“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校内外志愿服务特色名片。

学生就业

学校以“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为重点,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水平,形成多元、立体、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采取“政策引导就业、教育指导就业、实习带动就业、资源帮助就业、创业推动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奖励刺激就业、领导联系就业”八大举措,全方位地推动就业工作开展。学校与当代集团旗下企业保持紧密互动,通过举办大型联合招聘会,使学生享有与“双一流”高校同等就业机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始终处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就业统计核查省级免检单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对愿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学校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考研指导、考研专用自习室,出国学习咨询服务等)。

服务育人

学校成立首家“湖北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投入原始基金200万元。设立“爱心接力基金”,开展教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一帮一”资助贫困生活动,为家庭遭受重大变故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鼓励爱心企业在学校建立助学金,形成“奖、贷、助、勤、补、帮、缓”七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建立大学生事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开通网上办事大厅方便学生办理学籍、证件、户籍等事务。

学校荣誉

学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首家“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立项,是全省民办高校首家“湖北省委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学校还先后获得“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省内同类高校唯一)“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全国学籍学历管理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征兵先进集体”“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在艾瑞深校友会2021、2022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稳居全国第9名,跻身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金融科技
  • 通信工程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类
  • 制药工程
  • 生物制药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程造价
  • 土木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机械类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城乡规划
  • 商务英语
  • 英语
  • 电子商务
  • 网络与新媒体
  • 物流管理
  • 经济与金融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广告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自动化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

专业定义

金融科技主要研究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将相关商业场景下计量分析原理及方法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机结合,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与运营、金融大数据分析与管理。例如:在网络信贷、智能投顾、数字货币中进行产品设计、量化分析、风险控制、运营管理等。

课程体系

《金融科技概论》、《金融学》、《投资学》、《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运营管理》、《金融大数据》、《新消费金融模式与实践》、《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可视化数据处理技术》、《数据科学基础与Python语言》。

就业方向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产品开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金融产品运营和管理。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基于用户兴趣的智能算法推荐技术。

课程体系

《人工智能、社会与人文》、《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游戏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问题表达与求解》、《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II》、《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

就业方向

实际应用:机器视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网膜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制药工程方面基本知识与医药产品的生产、新药开发及管理和协作能力,能在医药产品的生产及经营等领域,从事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研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中药制剂分析、制药工艺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部门从事药品生产、研发、管理及经营等工作。

专业代码:0830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3.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由土 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 识和专业知识组成的系统的、开放性的知识结构,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 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 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 面而系统的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能力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与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相关的法学 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国内、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的知识、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 (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造价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造价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 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设法规、工程经济学、建筑与装饰工 程施工、安装工程施工、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运筹学、工程 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经济学课程实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验、工程估价课程实验、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土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地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建筑抗震设计原理、土木工程施工、岩体力学与工程、地基处理、道路勘测设计、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房屋建筑、岩土工程、隧道、道路、桥梁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受到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信息产业各部门从事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计算机技术基础、信息理论与编码、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虚拟仪器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应用和维护、营销和管理、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等方面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主要研究大数据分析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管理与治理方法。例如:商务数据分析、商务智能、电子健康、大数据金融、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与治理等。

课程体系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普通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概论》《数据结构》《数据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导论》《程序设计实践》《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计算智能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系统基础》《并行体系结构与编程》《非结构化大数据分析》《数据科学算法导论》《经济管理理论》等。

就业方向

企事业单位:大数据系统架构师、Java大数据分布式程序开发师、大数据平台运维师、数据可视化、大数据挖掘师等。


  学科:工学
  门类:土建类
  专业名称:城市规划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开发、房地产筹划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规划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与城市规划学科相关的知识,具有综合分析城市问题、协调解决城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学

  主要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理论与城市发展史、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综合社会实践、城市认识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不少于4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和工业等部门从事翻译、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会话、英语写作、外贸英语、高级英语阅读、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学、英美概况。
学生毕业后可在涉外公司、外贸、教育、翻译等部门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又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系统、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技术、宏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原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电子商务安全、客户关系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工商企业、贸易、银行、证券、保险、投资、金融机构、网络服务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工作。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学、管理学及现代物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工商企业、贸易流通业、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等部门从事物流决策、运作与经营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物流市场营销、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经济地理、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物流企业战略管理等。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大型企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大型超市配送中心、货运代理公司、进出口公司、外运公司、货运公司从事货运、仓储、采购、连锁经营、配送等物流管理工作。

专业代码:020307T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写作与沟通、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相近专业: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国际文化贸易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知识及理论,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受到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熟悉我国经济方面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3.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及政府机构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学、财政学、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类涉外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机构、涉外运输企业、船舶代理和货运代理公司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广告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受到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实施等基本能力训练,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策划创意与设计制作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营销学、传播学、统计学、广告设计基础、广告摄影、广告调查、广告心理学、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平面设计、电脑广告设计、广播电视广告设计与制作、CI理论与实践等。
学生毕业后能在广告公司、企业广告部门、媒体广告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教学单位从事广告研究与策划、创意与制作、经营与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 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能够从事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科研机构的临床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工作, 具备初步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适应性强、综合素 质高,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素质全面,具有一定科研发展 潜能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 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备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病原诊断学、临床血液学检验、细胞形态学及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了解常用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3.具有医学英语、数理统计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医学检验前沿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相关专业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核心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统计 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分析化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临床 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自动化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学期。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方面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成本会计、会计制度设计、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同时本专业还设置了与国内注册会计师认证及国际会计师认证相接轨的课程。
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教育部门、会计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实务及财务管理或金融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的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经济法、运筹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形象策划、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教育、各类咨询机构、管理等部门工作。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249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计算机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生物制药 网络与新媒体 金融科技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电子商务 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类 制药工程 英语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通信工程 人工智能 工程造价 土木工程 城乡规划 商务英语 物流管理 经济与金融 广告学 医学检验技术 自动化
北京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4 0 3 3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2 2 3 3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5 0 0 0 0 4 0 0 0 0 5 4 3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2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7 3 8 4 4 4 0 0 2 4 7 4 3 3 4 4 5 6 3 3 3 3 0 0 0
浙江 7 0 8 5 0 4 3 3 3 4 7 4 3 3 0 5 5 5 5 0 4 3 3 6 4
安徽 5 0 0 3 0 0 0 0 0 0 5 0 3 3 4 3 0 4 0 0 0 0 0 4 0
福建 4 0 0 0 0 0 0 3 2 0 0 0 0 2 0 3 0 3 3 0 0 0 0 0 0
江西 7 3 3 0 4 4 3 0 0 3 7 0 0 3 0 3 5 5 3 3 0 0 0 5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5 0 4 4 0 3 0 0 0 0 6 0 3 3 0 3 3 0 0 0 0 0 0 0 0
湖北 134 52 35 38 98 37 109 50 52 28 255 40 235 19 26 45 60 67 40 74 31 88 59 63 30
湖南 0 0 0 0 2 2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广东 4 3 0 4 0 0 2 0 3 0 0 0 0 2 0 4 0 0 0 0 0 0 0 0 3
广西 6 0 0 0 0 0 3 0 0 0 6 4 3 2 4 0 0 3 0 0 0 0 0 5 0
海南 4 2 0 0 3 0 0 0 0 0 5 5 0 0 0 0 0 4 4 0 0 0 3 4 0
重庆 3 0 0 0 0 0 2 0 0 0 3 0 0 2 0 0 3 0 0 0 0 2 0 0 0
四川 4 0 0 3 3 4 0 0 2 3 4 0 0 6 3 0 0 3 0 0 0 0 0 0 0
贵州 7 0 0 0 0 0 3 0 3 0 7 5 4 11 0 0 4 0 4 0 0 3 0 5 4
云南 5 0 0 0 0 0 3 0 0 0 6 4 0 6 4 0 3 0 0 0 0 0 0 4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4 0 0 0 3 0 0 0 0 0 4 0 3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甘肃 5 0 0 0 0 0 2 0 0 0 5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2 0 0 3 0 0 0 3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3 0 0 0 3 0 0 0
新疆 6 0 0 4 0 0 2 0 0 0 7 0 4 3 0 0 4 5 0 0 2 3 0 4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