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普通本科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毕业生数据

830

2026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湖南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湖南软件职业学院。2020年6月29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1年5月14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位于毛主席家乡湖南省湘潭市,占地面积900余亩。现设有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中兴通讯学院、人文素质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五院二部。在校生近1.3万人,开设11个高职本科专业和22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42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236人,“双师型”教师411人。拥有1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个国家级“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项目、2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项目、1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1个湖南省楚怡高水平职业本科专业群、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个市级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湖湘大地办职业教育,十余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格高校、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集体等30余项国家、省、市重大荣誉,教师、学生荣获国家、省、市各项奖励、荣誉、成果200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励近200项。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人工智能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软件工程
  • 现代通信技术
  • 建设工程管理
  • 智能建造技术
  • 电子商务
  • 大数据与会计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人文精神、 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 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电子商 务系统工程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有关电子商务问题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及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内外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和国际惯例;

5.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计算机、经济学。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电子 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经济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6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83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6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电子商务 大数据与会计 人工智能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软件工程 现代通信技术 建设工程管理 智能建造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湖南 170 50 50 150 148 50 146 66
广东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