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普通本科 专科(高职)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毕业生数据

1488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是经国家批准的海南省唯一一所专业设置涵盖公安、司法、法律类专业的公办高等政法类职业院校,隶属于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员会,业务归口海南省教育厅,为副厅级事业单位。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海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中专),2003年升格为大专。2009年初,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9年,学院被中央政法委列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全国唯一综合培养公安、司法人才试点招生高职院校;2012年列入海南省单独招生高职院校。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6届21000余人,2009年至2017年学院连续九年被评为“海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新大洲大道,交通便利。校园面积212.03亩,建筑面积141361.97平方米。学院人员总量378名(其中事业编制285名,员额93名),现有事业编制263名,员额3名。省委编办批复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教辅机构11个。目前,在校生6916名,设有公安司法系、应用法律系、法务技术系、公共安全技术系和公共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警训部等七个教学系部,有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司法警务、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技术(物证技术方向)、法律事务、行政执行、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方向)、法律文秘、法律文秘(书记官方向)、会计(司法会计方向)、安全防范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通信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等20个招生专业(含专业方向)。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监狱等单位建立了7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1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22名,占专任教师7.3%,硕士学位教师190名,占专任教师63.1%,正高级职称教师19名,占专任教师6.3%,副高级职称教师78名,占专任教师25.9%,“双师”型教师140人,占专任教师46.5%,外聘教师35人。拥有全省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85人;海南省优秀专家1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全省青年十佳教师5人,海南省南海名家1人,省级教学优秀团队5个,学院“国际经济贸易法人才团队”被认定为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屡次获奖。

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省部级、厅局级和各类横向课题16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1600余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192篇,被SCI、EI、CSSI收录 68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42部;获得国家专利38项;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0多项。学院主办海南省唯一法学期刊《南海法学》,跻身中国法律类期刊影响力指数(CI)学科序列。建立了海南省社会治理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为“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示范基地”。与省委政法委、海南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海南省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学院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合作办学促进层次提高,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创建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与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合作举办法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项目,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合作举办会计、法律文秘(书记官方向)、法律事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专业“3+2”专升本联合培养项目,目前已累计培养输送学生1999名。与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海口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澄迈县委政法委、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华为公司等单位深度合作。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有关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相应专业部分学生可作为国际交换生出国游学。

学院秉承“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的根本政治方向,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法治海南、平安海南建设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标准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狠抓“课堂革命”,推行学分制,实施优秀学生素质培养工程和教改实验班,加快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国际交流学院,打造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新平台。治安管理、法律文秘(书记官方向)、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司法鉴定技术(司法会计方向)5个专业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专业;《书记官速录技能》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徒手防卫与控制——防身自卫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司法会计检查》《安全防范技术》《治安案件查处》等1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和部级精品课程;《宪法》《防身自卫术》《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社会工作》《网络攻防与协议分析》等10门课程被评为海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累计有129名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有3865名学生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文凭。学生多次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司法职业院校法律事务技能大赛、工信部首届“亚伟杯”信息处理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院获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司法部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22年学院就业率92.21%,业内就业率65.23%,留琼率79.72%。“上手快、听指挥、能吃苦、守纪律、懂礼貌”成为学院毕业生的鲜明特色。

学院坚持政治立校、政治建校,以警务化管理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名师讲坛”“读书节”“法律文化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智,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院学生在国内各类教学、竞技和文体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海南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等,设有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多项助学金。2022年,学院奖助学金发放比例占学生人数的45%。荣获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中荣获乙组(高职高专组)队列动作赛第一名、升旗展示赛第三名、总分第二名;获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暨全国第十八届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1项。“忠诚教育”工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院运用CRP系统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引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系统,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应用驱动、一体建设、人人参与、多方支持”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得到教育部和海南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学院荣获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称号,获得“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授牌,获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成为全国“区块链支撑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职业教育区块链千校万企行动计划”首批9家上链院校。信息中心团队获得海南省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院图书馆以法律文献资源为中心进行建设,目前纸质文献馆藏量近70万册,纸质报刊1千种。订购了中国知网、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维普期刊、万方、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法学多用途教学案例库、超星期刊、“一带一路”数据库、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等国内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量超过100万种,提供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和超星云舟供学院师生移动阅读与学习。建有“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机构知识库”“海南自贸港(区)专题库”“多彩海政”等数据库供学院师生使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已涵盖图书、学位论文、期刊、报纸、会议论文、视频等,文献种类趋向完整,法学专业特色明显,为学院教学、科研发挥了文献保障功能。

学院坚持服务政法、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两翼并重。勇于担当博鳌亚洲论坛、“海南月”、重大节假日等大型安保、警卫、执勤任务,在积极融入“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中扛起责任担当。学院挂牌的“海南省政法干部培训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海南省委组织部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海南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海南省公务员培训基地、海南省农社两委培训基地,年均面向社会和政法行业培训学员近2万人次。同时,学院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速录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站,拥有“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全省鉴定门类最全的司法鉴定中心;成立海南产学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助力全省智慧法院建设工程,获评“海南省现代服务行业十强单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校园廉政文化氛围浓厚。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程,落实全省高校党建22项重点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廉政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定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强化廉政风险防控,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规范内控工作流程。从严抓班子带队伍、从严管理干部。加强监督执纪,支持纪检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好执纪“四种形态”。学院以最好的校园监控设施,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连续多年保持安全零事故。疫情防控科学精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一方净土。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忠诚教育”工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大中专田径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标枪第二名;海南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普通组冠军;海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决赛一等奖;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学院“海政蓝”消防志愿者队伍荣获“海南省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第六届119消防奖先进集体”称号。学院先后荣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海南省文明单位、海南省文明校园、海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海南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试点单位、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教育系统普法优秀单位,海口市卫生先进单位、琼山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道路交通管理
  • 治安管理
  • 司法警务
  • 刑事执行
  • 安全防范技术
  • 现代通信技术
  •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 社会工作
  • 社区矫正
  • 大数据与会计
  • 行政执行
  • 法律文秘
  • 法律事务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建筑消防技术
  • 司法鉴定技术
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道路交通管理必备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与路面秩序管理、违法行为处理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公安机关交通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自贸港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胜任公安机关治安管理系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及辅助警察进行治安管理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培养具有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坚定信念,掌握相关法律知识、警务专业知识和警务专业技能,能够胜任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岗位及公安机关、监狱等单位警务工作的实战型人才。
培养具备监所人民警察良好的职业素养,较为全面的掌握刑事法律、罪犯管理与心理咨询及矫正等专业知识与业务技能,能够胜任监所基层工作岗位的实战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具备在公安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数字化服务岗位及安防企业单位从事智慧安防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软硬件安装与调试、操作与维护,项目管理、优化等岗位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并掌握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5G)与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公、检、法等政法单位和通信行业中从事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和电子产品等设计、实施与安装、调试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面向企、事业单位和互联网有关信息服务业网络监察和网络安全运维管理岗位群,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事信息安全系统集成、网络安全运维、web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安全与恢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培养司法社会工作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既掌握法律知识,又具备社会工作专业技能,能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对象及边缘青少年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专业服务,能够在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社会福利组织、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培养掌握基层社区工作流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法学、刑事执法、教育管理、人民调解、心理矫正等基本专业技能,能在国家各类与刑事执法相关的机构如监狱、社区矫正、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公安等从事专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熟悉会计业务、司法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等实务技能,能够在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从事会计、司法会计、审计等岗位工作,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拥有法律基本理论及行政执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行政执法、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律、速录、法律文书写作、秘书实务等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中书记员法律辅助性工作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办公室文秘、现场速记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具备较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实务操作技能,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法治需要,能够在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商事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辅助性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公安领域无人机专业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管理技能,掌握我国无人机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熟悉无人机行业市场应用和市场概况,能够适应公安领域无人机基层工作需要,具有无人机空中巡检侦查能力、无人机执行特种任务载荷能力(抛投、灭火等)、无人机应急指挥救援能力、无人机喊话宣传教育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培养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试验区需要的,熟悉我国消防工程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具有较扎实的消防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消防灭火操作、消防灭火指挥疏导、消防设施管理预防等方面能力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信息化、自动化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司法鉴定职业道德,掌握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司法鉴定技术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熟悉司法鉴定业务和管理,有较强的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专业素质,能胜任司法鉴定业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0    本科毕业人数:0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1488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现代通信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大数据与会计 法律文秘 法律事务 安全防范技术 社会工作 治安管理 社区矫正 司法警务 行政执行 刑事执行 道路交通管理 建筑消防技术 无人机应用技术 司法鉴定技术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1 1 1 1 3 1 1 1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 0 0 3 4 0 2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1 2 2 4 6 2 0 2 1 1 2 2 1 1 0 0
内蒙古 2 2 1 4 7 2 2 2 1 2 1 2 1 1 2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1 0 3 4 0 0 1 0 0 0 1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4 4 4 15 22 4 4 0 4 5 5 28 0 4 2 5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2 2 4 8 2 2 2 0 0 0 2 2 2 2 0
江西 1 1 1 3 3 0 0 1 0 0 1 0 0 1 0 0
山东 1 1 0 2 3 0 0 1 0 0 0 0 0 1 1 0
河南 2 2 3 6 13 1 3 1 2 1 3 2 3 1 2 0
湖北 0 0 1 2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3 3 3 7 13 3 3 0 3 3 2 2 0 2 3 0
广东 8 7 8 17 34 7 8 10 5 9 8 10 10 8 5 6
广西 1 2 2 4 5 1 0 4 0 1 1 2 4 1 0 2
海南 63 60 82 126 169 14 65 0 19 28 12 36 0 17 20 0
重庆 0 0 0 2 2 0 0 1 0 1 1 1 0 0 0 0
四川 3 2 2 5 12 2 2 3 1 2 3 3 1 2 2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4 4 4 14 27 4 3 6 5 6 4 5 5 4 3 2
西藏 0 0 0 0 2 0 0 2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3 0 1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2 2 4 0 0 1 0 0 1 1 1 0 0 0
青海 2 2 2 6 11 2 1 2 1 2 3 2 2 2 0 0
宁夏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1 1 2 4 5 1 0 1 0 1 1 1 1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