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

普通本科
合肥师范学院
毕业生数据

4927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1亿元,纸质图书126.96万册;在职教工1200余人,其中正高108人、副高33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4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领军人才2人、青年英才3人、省教学名师22人、省线上教学名师3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31人、省级线上教坛新秀3人。

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60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万7千人;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峰培育学科2个,国家、省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28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4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6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7项;国家、省两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教学团队3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31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2015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54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5项。设有我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获准立项建设安徽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平台以及安徽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安徽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省级运动健康信息监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危机智能干预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绿色食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安徽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科研平台14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3项;发表学术论文2170篇;出版著作、教材166部;获国家专利466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4项。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8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8万人次,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高鸿钧等一大批杰出校友。近三年,我校学子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银奖2次,在“田家炳杯”第七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师范生技能大赛、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苏超、王帅、蒋一凡、俞圣泽、孙习茹、胡德庆、陈瑾琨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师范专业于2020年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2022年16个非师专业纳入安徽省一批次招生,2022年师范类专业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分别高出安徽省一批次控制线7分和8分,非师范类专业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在安徽省二批次招生中位列首位;2022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3%。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

学校承扬师范办学传统,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牵头单位;挂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合肥市政府共建“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并积极推进共建合肥师范学院附属教育集团等合作事宜。

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群,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学校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科生物、立方制药、合肥市、合肥兴泰集团等分别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魂芯”DSP实验室、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合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金融实验室;与合肥市、合肥经开区及包河区、金寨县、中体产业、安徽国元证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宝电子等合作共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80个。

学校积极推进国(境)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等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2022年招收培养首届国际学生;与台湾地区铭传大学合作共建刘铭传学院,与台湾地区义守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活动。

学校积极构建“爱满天下,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校园行知文化,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挂设我校,暑期教师进百家企业、学生开办百所“行知学堂”的“双百计划”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是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第三、四届“全国文明单位”,第六至十届“全省文明单位”、全省文明校园、合肥市文明校园,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坚持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深化“举行知旗、创师范牌、走应用路”,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合肥师范大学。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网络与新媒体(专升本)
  • 网络工程(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
  • 酒店管理(对口)
  • 运动康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财务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
  • 制药工程(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人力资源管理
  • 学科教学(语文)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学科教学(数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经济与金融
  • 学科教学(英语)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人工智 能学院)
  • 经济学
  • 学科教学(物理)
  • 软件工程
  • 互联网金融
  • 学科教学(化学)
  • 网络工程(计算机与人工智 能学院)
  • 英语
  • 学科教学(生物)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商务英语
  • 学科教学(思政)
  • 化学
  • 西班牙语
  • 学科教学(美术)
  • 制药工程(化学与制药工程 学院)
  • 商务英语(专升本)
  • 学科教学(体育)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心理学
  • 教育管理
  • 药物制剂
  • 小学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
  • 药物制剂(专升本) 1
  • 学前教育普本
  • 药物制剂(专升本) 2
  • 学前教育专升本
  • 药物制剂(专升本) 3
  • 美术学(师范)
  • 生物科学(师范)
  • 视觉传达设计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产品设计
  • 生物技术
  • 环境设计
  • 生物技术(D)
  • 动画
  • 生物制药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体育教育
  • 视觉传达设计 (专升本)
  • 体育教育对口
  • 音乐学
  • 音乐表演
  • 运动训练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体能训练
  • 经济统计学
  • 运动康复(体育科学学院)
  • 应用统计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金融工程
  • 汉语言文学
  • 财务管理(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汉语国际教育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与集成 电路学院)
  • 编辑出版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通信工程
  • 网络与新媒体
  • 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合肥、面向安徽、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区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掌握新型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本专业良好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在微电子科学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掌握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工艺分析、版图设计、制造及封装与测试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能力规格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并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微电子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

3、素质规格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课程设置:

以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指导思想,按照“三新(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三会”(会操作、会设计、会管理)的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以及综合实践课等构成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修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CAD、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固体物理、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半导体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原理、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集成电路CAD、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射频电路等。

所服务领域和行业:

本专业面向安徽省微电子技术领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版图绘制,集成电路制造与测试,半导体器件工艺、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毕业生可以选择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将来可以进入技术型研发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微电子或半导体相关的技术研究工作。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基本情况:

本专业培养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方面理论与技能,可以在动力电池、太阳能发电、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拥有一支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队伍,拥有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平台及科研实验室。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合肥、面向安徽、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和电子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等方面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生产及组装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能满足锂电行业企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第一线需要,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2、能力规格

具备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锂电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生产、组装和检测的能力。

3、素质规格

要求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课程设置:

以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指导思想,按照“三新” “三会”的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以及实践实训课等构成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修课程: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与产品检测、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燃料电池材料、锂电安全生产与环保、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无机化学、电化学基础、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薄膜技术、磁性材料、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材料分析方法、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

所服务领域和行业:

本专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学科技术和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与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与需求的紧密联系。毕业生可以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在新能源企业、研究所等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领域从事研究、设计与管理工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着力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员招募与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外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政策及法规;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人员招募与培训、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基本训练,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应有的专业素养;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相关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大的专业发展潜力。

三、主干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组织行为学、员工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规划与招募、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组织设计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实训、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实训、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职业技能鉴定、各类竞赛等。

四、就业方向

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能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可以继续攻读管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五、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服务面向是合肥及长三角地区的光电信息类产业,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光电信息专业方面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具有灵活运用光电信息综合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电子技术、新材料基础理论,掌握液晶显示及相关技术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产品开发和参与技术改进的高级技术应用能力。

1、知识规格:

掌握光电信息处理与显示和检测相关学科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2、能力规格: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并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以及在光电信号处理与显示、光电信息检测及相关的光电技术等领域从事操作、设计、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3、素质规格:

要求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设置:

以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指导思想,按照“三新(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三会(会操作、会设计、会检测)”的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以及综合实践课程等)和素质拓展教育共三大教育平台构成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修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平板显示技术以及各类专业实践课程等。

所服务领域和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平板显示、光电技术和光电成像与检测等相关企业从事生产、技术研发和管理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将可进入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研发、教学和科研相关工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着力培养系统掌握国际贸易所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政策与法规,具有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的能力,能够从事外贸营销、进出口业务,以及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等从事实际外贸业务、外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核心知识,熟悉国际贸易中的惯例与规则、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熟悉外贸业务和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外贸行业的法规、政策;具备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等从事实际外贸业务、管理等工作所应有的科学素养,理解并能应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贯彻求实创新的意识,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及相关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具有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能用外语进行商务交流。

三、主干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学、报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营销学、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实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外贸业务实训、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等。

四、就业方向

能够从事外贸营销、进出口业务,以及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等从事实际外贸业务、外贸管理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五、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符合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 社会科学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 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在材料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或企业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 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材料制备、性 能分析与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的成分、制备方法与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 律,以及材料设计、制备与工艺控制的基本方法,从而具有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材 料设计、材料性能优化、新材料开发和材料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 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制图、机械、电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程度 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常规的材料制备、材料性能与结 构分析检测方法和技术;

3.具有选用适当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理论和实验方法分析并解决材料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 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的材料制备与加工生产方法,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现状 和趋势;

5.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熟悉所属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法规;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承担对职业、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 工程基础、材料制备技术、材料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性能与应 用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基础(56学时)、物理化学(80学时)、物理化学实验(50学时)、仪器分 析(32学时)、仪器分析实验(24学时)、有机化学(56学时)、有机化学实验(48学时)、工程力学 (48学时)、电气工程学概论(96学时)、电工学实验(32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材料研 究与计算机应用(32学时)、材料科学基础(56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材料物理性能 (40学时)、材料现代研究方法(56学时)、材料概论(32学时)。

(1)专业方向一:高分子物理(48学时)、高分子化学(56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 (40学时);

(2)专业方向二:金属学(40学时)、固态相变(40学时)、工程材料学(40学时);

(3)专业方向三:无机材料相图与应用(40学时)、无机材料高温动力学(40学时)、先进陶 瓷制备与加工(32学时)。

2.示例二:机械设计制图B(48学时)、电工技术(48学时)、物理化学D(64学时)、电工技 术实验(16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48学时)、物理化学实验B(32学时)、电子技术(48学 时)、材料科学基础(128学时)、电子技术实验(16学时)、统计物理B(32学时)、冶金工程概述 (32学时)、材料物理性能A(48学时)、材料制备与加工(48学时)、材料分析方法(64学时)、金 属材料学(48学时)、材料力学性能(48学时)。

3.示例三:工程制图与AutoCAD( B)(64学时)、工程力学A(64学时)、材料物理化学(64 学时)、材料科学基础A(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A(64学时)、材料性能学A(80学时)、材料现 代测试技术(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I(48学时)、材料中的固态相变(48学时)、材料结构与性 能(48学时)、冶金原理(48学时)、材料合成与制备(32学时)。

(1)金属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学(56学时)、表面工程学(48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 时);

(2)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陶瓷材料(56学时)、材料综合实验Ⅱ(48学时)、粉体工程学(56 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或 专业综合试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材料制备方法实验、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材料物理性能实验、材料结构分析方 法与测试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20307T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商务英语、写作与沟通、信息与网络技术等。

相近专业: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税务 信用管理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海洋经济学 国际文化贸易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知识及理论,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经济和金融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与金融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受到经济与金融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经济与金融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熟悉我国经济方面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3.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5.具有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6.掌握文献查询的基本方法,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着力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管理类相关学科领域扩展、渗透的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证券、保险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以及经济调查、分析、预测、规划及金融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与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系统掌握制度经济学、投资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金融学、会计与财务等核心知识,熟悉金融分析和财务规划等职业岗位的管理技术以及相关职业法规、政策;具备从事经济政策研究、金融证券分析、财务投资规划等方面工作所应有的科学素养,理解并能应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贯彻求实创新的意识;具备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能够运用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解决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受到良好的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证券投资分析等实践训练,具备从事经济研究、证券投资分析、项目投资规划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货币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分析、国际金融学、公司理财、个人理财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专业核心课程实验、专业方向课程实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证券投资实训、公益劳动、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职业技能鉴定、竞赛等。

四、就业方向

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中小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和中小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以及经济调查、分析、预测、规划及金融管理等相关岗位就业,也可以继续攻读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五、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省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会软件设计、会软件测试、会项目管理,能够在软件行业从事机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嵌入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我省软件产业企业、服务外包产业园

专业定义

互联网金融主要研究现代金融理论、金融科技及互联网金融、管理理论与电子商务技术,进行金融数据分析、金融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等。

课程体系

《金融资本运作》、《互联网金融支付》、《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移动通信与智能终端》、《物联网与传感技术》、《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互联网思维与应用》、《互联网金融导论》、《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创新投融资管理》。

就业方向

“互联网+”行业:产品研发、金融产品设计、金融建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商业模式设计产品运营。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定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要层面(即数据管理、系统开发、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出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今日头条通过算法匹配个人更偏爱的信息内容,淘宝根据消费者日常购买行为等数据进行商品推荐,电子地图根据过往交通情况数据为车辆规划最优路线等。

课程体系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大数据平台核心技术》。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IT类企业: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研究、数据管理、数据挖掘、算法工程、应用开发。

考研方向

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


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是安徽省唯一开设旅游管理课程的英语本科专业,有着深厚的办学经验积淀,是贯彻安徽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关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安徽省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新专业,同时也是安徽省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获省级质量工程《英语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本专业以英语语言文学和管理学为依托、以社会(行业)需求为导向,将英语语言技能与旅游管理技能无缝对接,培养职业取向明确、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旅游管理的创新性、应用型管理人才。

学院目前已建有一批优秀的涉外旅游管理、涉外酒店管理实习、实践及就业基地,万豪国际集团(上海)(Marriott International, Inc.)、万达环球国旅、中青旅等著名企业董事长、亚太区人事总监等担任兼职教授,并与我校签订订单式实习-就业协议。岗位实践证明,本专业的学生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应用能力远远高于国内同类院校,现已有多人成为初级管理人才,数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受到业界高管的青睐以及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是新建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聘有南京大学资深教授亲自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设置,目前有两名留学西班牙硕士毕业生担任西班牙语教学工作,同时聘有安徽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教师和来自西班牙、拉丁美洲国家外教担任兼职教师。

为保障西班牙语教学,学院专门配备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及语言资料室等相关软硬件设施,综合运用现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丰富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对西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学院利用纸质图书优势,丰富西班牙语书籍馆藏,同时扩充多媒体功能,增加影像资料的储备,扩展学生视野。目前,西班牙语专业建设初具规模,且发展势头良好。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8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代码:081101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化学、化工、医药、冶金、能源、轻工和环保等相关工作的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经过本专业学习,进行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发展前沿知识与技能和开发理念,能在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煤化工等化工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改进,技术开发,会操作化工的仪器设备,具有该方面的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管理等能力。

三、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化工生产装置的操作与使用,熟悉工艺流程与设计方法;熟悉国家关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与政策;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基础;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了解应用化学及化工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学科前沿、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科技开发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2、能力规格:具有较高专业素质、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很强的实干与组织能力以及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开发和应用研究的综合素质,适应化工行业生产、开发和技术进步需要,具备化工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工艺改进和新产品开发以及最新技术成果应用的素质。有自我更新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素质规格: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适应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为丰富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具有心理咨询与辅导和人事测评实际操作能力,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三)学制和学位:修业年限四年。修满学业并论文通过后,可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就业方向:在学校、社区、党政机关、工商企业从事教学、科研、教育咨询、心理辅导和咨询、人事测评和培训或管理工作。可以继续攻读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五)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人格心理学、心理卫生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人际关系和沟通训练、心理学研究方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 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制备、质量控制和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工业药剂学、制剂工程学、化工原理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 计、制备、质量控制及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制剂的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设计等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和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
5.了解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的发展动态;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 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 程学、化工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 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微生物 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工业药剂学实验、生 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8 中药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 在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儿童教育技能的 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小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研究小学生的科学方法;

3.具有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小学教育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教育概论、中文、数学、英语、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教学论、小学班队原理与实 践、现代教育技术、小学各学科教学与研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系统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专业新知识和行业新技能,同时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能够从事食品领域的分析检测、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1)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毒理学等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标准与法规。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艺术等综合知识。

2.能力规格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外语运用能力。

(2)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及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会操作、会设计、会管理。具备从事食品领域的分析检测、质量控制、安全评价、科学研究、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素质规格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3)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新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从事食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在园林园艺、食品领域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等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1)掌握专业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食品分析与检验或植物组织培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3)具有一定的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人文、社科、艺术等综合知识。

2、能力规格

(1)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外语运用能力。

(2)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及参与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会操作、会设计、会管理。具备从事园林绿地等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以及花卉生产的基本能力;或具备从事食品质量检测、加工、贮藏以及综合利用和食品的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素质规格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

(2)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3)具有生物技术的新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作风和从事园林园艺或食品领域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083002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发酵工程、药品与生物制品检验。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工与制药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相关类课程的见习、实验操作(物化学及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药理学及药理学实验、药剂学及药剂学实验)和实习等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的常用实验流程,初步了解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流程,能够胜任现代生物技术实验室和生物技术制药企业岗位基本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生物化学、生化分离分析技术、生物技术及工业药剂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生物制药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3.具有对药品的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6.熟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 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作为体 育教师所必备的运动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所需的教育科学、运动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运动项目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具备教学训练中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 正错误、组织、制订相关文件的技术与方法;

3.具有体育教师所必备的教学、训练、科研、竞赛组织、裁判、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基本 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校体育工作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体育学概论、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概论、体育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运动项目理论与 实践。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主要专业实验:运动生理学、运动生化、体育保健、运动心理学等系列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音乐史、 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 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学和作曲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音乐 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音乐学分析方法;

3.具有对音乐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对音乐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 论等的初步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音乐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论文写作;和声、复调、 曲式、配器;钢琴、视唱练耳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音乐学论文或评论写作、田野采风。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7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知识以及数学教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中学数学教学,以及在相关部门从事研究和其他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掌握一门外语;熟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2、能力规格

具备较强的数学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师职业发展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素质规格

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规格结构要求

中学数学教学以及相关部门从事数学教学研究及其他教育管理工作。

(1)职业岗位知识

1、具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能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

2、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核心知识。

(2)职业岗位能力

1、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备基本的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

3、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职业岗位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有良好的数学专业素养,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4、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与卫生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

(二)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 02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2

专业名称:经济统计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厚实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与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既能胜任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

③具有良好的统计学专业素养,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④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与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合格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能力要求

①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②具有能初步从事宏观经济与微观管理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研究的能力;

③具有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了解统计学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和与统计学专业相关的一般知识。

④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3)知识结构

①掌握经济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概率论基本理论和方法;

②掌握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能够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分析思想与技术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数量与数据分析研究;

④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③了解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前沿和中国统计实践的改革与发展,对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中的应用有一定认识。

(二)培养规格结构要求

能够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的思想与技术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数量测度与数据分析研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职业岗位知识

1. 具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

2. 能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

3. 掌握经济统计学等方面的核心知识。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统计学素养,初步掌握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4. 掌握经济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职业岗位能力

1.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具备基本的统计分析能力、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能较好地运用经济统计学分析思想与技术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数据分析研究;

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职业岗位素质

1.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的品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

2.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有良好的经济统计学专业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4. 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与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合格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

(二)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7

学科门类:统计学

专业代码:071202

专业名称:应用统计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系统的统计学知识,了解统计学理论、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金融、保险、管理、环境、医药、生物、减灾等相关领域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统计预测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规格

(1)素质规格

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知识规格

掌握扎实的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统计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统计思想;熟悉某一领域(如经济、管理、生物、医药、金融、保险、工业、农业、林业、商业、信息技术、教育、卫生、气象、水利、环境和减灾等领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能力规格

掌握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能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正确的使用统计语言解释结果;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能力;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自学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培养规格结构要求

能够较好地运用应用统计学的思想与技术对金融、保险、管理、环境、医药、生物、减灾等相关领域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统计预测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的统计应用人才。

(1)职业岗位知识

职业岗位知识

1. 具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知识;

2. 能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检索中外文文献、获取相关信息;

3. 掌握应用统计学等方面的核心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统计学基础和良好的统计学素养,初步掌握应用统计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2)职业岗位能力

1. 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统计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并作正确解释;

4.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职业岗位素质

1.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团队合作的品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

2. 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强烈的现代意识和亲善的人际交往意识;

3. 具有良好的应用统计学专业素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4. 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生活与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合格要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

(二)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市场调查、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随机过程、非参数统计、统计软件与应用SAS。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基层,着力培养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教师教育基本技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同时培养政治素质高、具有较强沟通与协调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专业核心知识;熟悉初中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技能和技巧以及相关职业的法规、政策;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全的法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应有的专业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教师教育技能基本训练,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三、主干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青少年成长学、伦理学、法学概论、社会心理学、国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班级管理等。

四、就业方向

能在中小学担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同时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党政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五、学制和学位

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4-6年。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 工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 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数量方法的 学习,强调对于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能力和金融工程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 创新的平台上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强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注重 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两方面实践,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培养既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又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 本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 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3.注重与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学等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 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 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双语)。

核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统计学、财政学、会 计学、投资银行实务、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证券模拟交易、SAS软件操作等)、 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5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101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优异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教师教育和高级文秘。

教师教育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具备班级管理能力的新型师资。

高级文秘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文秘知识和良好的现代秘书素养,具备相应的行业能力或岗位技能,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社会团体的文秘、公关以及办公室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教师教育方向

知识规格: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术领域前沿,熟悉中学语文教育领域改革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能力规格: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基本技能和方法、技巧,具有班级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管理工作;能够分析和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基本具备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优异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素质规格: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高级文秘方向

1、知识规格: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学和文秘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掌握高级秘书职业标准,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学术领域前沿,熟悉现代文秘的发展趋势。

2、能力规格:掌握文秘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文书拟写和处理、信息工作和档案管理、宣传企划和会议组织、办公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操作等能力;掌握较好的组织活动、宣传策划、行政管理、商务谈判、协调工作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具备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面和终身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优异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素质规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秘书职业道德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一)主要课程

1、教师教育方向

模范语文教师师德养成、教育学基础、心理学、高等数学、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美学、强化写作训练、古文阅读与背诵、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普通话与教师语言、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教育研究方法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语用学、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2、高级文秘方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中国文学通论、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美学、强化写作训练、古文阅读与背诵、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管理学原理、秘书学基础、秘书职业技能训练。

暂无此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并能从事与电子信息系统有关的设计、操作以及相关行业管理等工作,培养综合知识深厚、专业能力精湛、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制为全日制本科四年,学生在合肥师范学院学习三年,其中一年(大三)需至台湾铭传大学电子工程系修习课程并完成专题研究项目。学生完成两校规定的学业将授予合肥师范学院毕业证书,取得毕业资格且达到学位条件要求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具备中国文学、中国 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在各职能部门、 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及中华历史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的基本训练,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汉语国际教育以及国际文化交流实践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

3.熟悉中外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汉语言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古代文 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化通论、写作、外国语(各语种)。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实习、中华才艺训练、汉语语言现象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热点问题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暂无此专业简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5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304

专业名称:编辑出版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掌握扎实的编辑出版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互联网行业所需要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能够从事网络新闻编辑或数字出版与营销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网络新闻编辑方向和数字出版与营销方向。

三、培养规格

(一)知识规格:掌握编辑、出版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宽广的文化、科学、经济与管理等知识,了解国际新闻、出版行业准则,熟悉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政策法规,了解国内外新闻、出版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形成编辑出版所要求的科学思维和正确方法论。

(二)能力规格:网络新闻编辑方向,具备网络媒体创意与策划能力、网站管理能力、网络舆情调查能力、新闻采编能力、新闻评论与写作能力;数字出版方向,具备数字编辑技能、媒体创意与策划能力、图书与电子出版物制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图书评论与写作能力。两个方向都需具备基本的英文表达能力,具备综合性学习能力,“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

(三)素质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热爱互联网事业,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一)主要课程

新闻学、传播学、世界新闻传播史、媒体与社会、编辑出版概论、管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强化写作训练、新闻出版法规与伦理、数字媒体技术、媒体创意与策划、网络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编辑校对实务、新闻采编、强化写作训练、专业英语。

网络编辑方向:网络新闻编辑、舆论学与网络舆情、中外优秀新闻作品鉴赏、新闻评论、网络传播前沿专题。

数字出版方向:文化产业概论、数字出版技术、编校软件应用、出版市场营销、装帧设计与鉴赏、图书评论、出版前沿讲座。

(二)实践教学环节及基本要求举例

暂无此专业简介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合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通信产业,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为扎实的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和现代通信技术,具备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开发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并能在现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岗位从事研究、设计、制造及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

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相关学科领域宽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2、能力规格

具备独立获取知识并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获得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并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以及从事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素质规格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较强的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设置:

以应用型办学定位为指导思想,按照“三新”(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三会”(会操作、会设计、会管理)的教学理念,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以及实践实训课等构成课程体系,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修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EDA与VHDL、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微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通信网与交换技术、LTE无线技术等。

所服务领域和行业:

本专业面向合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通信产业,重点服务于通信工程建设、优化和维护等领域。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将来可以进入技术型研发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通信信息相关的技术和研究工作。

一、专业名称

学科代码:05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代码:050307S

专业名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网络与新媒体)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掌握扎实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具有新媒体行业所需要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能够从事新媒体业务策划与新媒体广告设计和制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方向和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规格

1、知识规格: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方向,深刻理解新媒体传播与应用理念,掌握新媒体内容创意与制作、新媒体业务策划、互动营销、媒体经营和管理以及新媒体业务评价基本知识、理论,掌握宽广的文化、科学、经济与管理等知识,了解新媒体和信息网络行业准则,熟悉新媒体和信息网络行业现状与变革趋势,新媒体创意和策划所要求的科学思维知识和正确方法论。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了解新媒体广告类型、特征以及广告行业政策和法规,掌握新媒体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和理论,掌握宽广的文化、经济、艺术、管理等知识,理解并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所要求的创意思维方法和技术原理。

2、能力规格: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方向,具有设计具有创意的新媒体内容的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网站管理能力、新媒体业务策划及执行和管理能力、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调查与分析能力、新媒体推广以及维护能力。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具有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互动广告设计与开发能力、广告经营和管理能力。两个方向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公共关系能力和基本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最终具有“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的综合能力。

3、素质规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心,热爱新媒体和信息网络事业,知识面宽,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四、学制和学位

(一)学制: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

(二)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一)主要课程

新媒体概论、传播学、市场营销、广告学概论、信息网络传播管理、新媒体艺术概论、强化写作训练、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互动技术与应用、信息网络法规伦理、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业务策划、新媒介数据分析与应用、新媒体调查方法、新媒体内容集成、摄影摄像技术、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

新媒体创意与策划方向:策划学概论、叙事学、新媒体创意导论、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学、移动商务策划、互动营销策划、数字视频创意与策划。

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方向:中外广告史、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学、互动广告、动画创意与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效果研究。

暂无此专业简介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258    本科毕业人数:4669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编辑出版学 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升本) 酒店管理(对口) 财务管理(经济与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与金融 经济学 互联网金融 英语 商务英语 西班牙语 商务英语(专升本) 应用心理学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普本 学前教育专升本 美术学(师范) 视觉传达设计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动画 服装与服饰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专升本) 音乐学 音乐表演 数学与应用数学 经济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金融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与集成 电路学院) 通信工程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 物理学(师范)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人工智 能学院)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计算机与人工智 能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化学 制药工程(化学与制药工程 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专升本) 1 药物制剂(专升本) 2 药物制剂(专升本) 3 生物科学(师范)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D) 生物制药 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对口 运动训练 体能训练 运动康复(体育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财务管理(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营销 网络工程(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运动康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制药工程(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物理) 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生物) 学科教学(思政) 学科教学(美术) 学科教学(体育) 教育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辽宁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吉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黑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浙江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福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山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湖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广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四川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云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甘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