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医药大学

普通本科
河北中医药大学
毕业生数据

2086

2025届毕业生

登录查看

应届生简历

登录查看

在校生简历

登录查看

往届生简历

院校简介:

河北中医学院始建于1956年,初名河北省中医专科学校,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1957年开始招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1958年更名为河北中医学院。1962年与天津中医学院合并,校名为天津中医学院,隶属河北省。1969年天津中医学院整建制迁至石家庄市,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为河北新医大学。1983年恢复独立设置开始招生。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重新恢复独立设置。虽历经分合,但中医药本科教育持续开展。建校60余年来,培养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吴以岭、张英泽,国医大师李士懋、李佃贵在内的数万名优秀人才。现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院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

学校拥有杏苑、橘泉、祁州、东垣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96855.63平方米(895.28亩),建筑面积32.19万平方米,主校区为杏苑校区,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杏苑路,环境优雅,风景宜人;橘泉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新石南路,毗邻火车站,交通便利;祁州校区位于千年药都安国市,中医药文化浓厚,区位优势明显;东垣校区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为临床教学主阵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3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9.97万余册,其中线装古籍图书2.28万册,珍善本1354册。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1所,教学医院40所,社区实践教学基地7个,药学类专业实习基地21个,其他实习实训基地17个,其中5个获批省级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床医学院、体育教学部、人文管理系12个教学机构。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989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8717人,硕博研究生1182人。

学校开设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生物工程、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骨伤科学、药学、助产学、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汉语国际教育、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制药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强化以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的特色优势专业建设,注重中医经典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4门。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河北省重点学科2个,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3个,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重点学科6个,河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12个。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与中医、中药学、护理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涵盖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学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现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6个、工程实验室1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创新中心6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3002人(含直属单位),其中,校本部857人,第一附属医院1854人,第二附属医院200人,省中医药科学院91人。学校拥有专任教师760人,其中,正高职199人(含教授161人),副高职250人,博士学位233人,硕士学位435人。

学校拥有一支学养深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61人、硕士生导师517人。拥有一批学识渊博、享有盛誉的名医名师,李士懋、李佃贵教授分别于2014年、2017年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李佃贵、方朝义教授2016年12月被评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梅建强教授2020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优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拥有包括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中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以及省管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人才工程专家人选共计100余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年)》结果显示,我校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中总分排名第一。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是全省最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校之一。与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联合创办拉美地区首家中医孔子学院,与十余个国家的20所大学、医疗科研机构、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与韩国、美国、新西兰、巴西等多个国家开展学术交流。

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中医药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求源,厚德济世”校训,恪守“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中医药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推进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医教协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丰富多彩,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黄帝内经》知识大赛、“中医药社杯”“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

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医鼻祖扁鹊故里,河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资源丰富,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省。面对中医药振兴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良好机遇,河北中医学院将进一步发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作风,全面建设高水平有特色中医药大学,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对院校感兴趣?点击右侧按钮可一键向院校投送职位、报名双选会、发布宣讲会
专业介绍
  • 中医养生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检验技术
  • 助产学
  • 药学
  • 中药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生物工程
  • 口腔医学技术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中药制药
  • 康复治疗学
  • 护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医儿科学
  • 中医学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较为全面的现代医学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及养生方法技术,较强的传承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后能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中医类门诊部、养生养老机构及企业等社会健康服务或管理单位,从事相关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治未病、医疗及健康宣教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为将来从事中医养生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养生学导论、中医养生方法学、中医四时养生学、中医情志养生学、中医药膳食养学、中医体质养生学、中医治未病学概论、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具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资格,毕业后可以在各级医疗、医学科研、教育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养生保健、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中医养生学及其他中医学类专业的硕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药学、中医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药资源调查、评价、生产、开发、保护和管理等能力和素质,能够在各类中药和中药资源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药企业、流通领域等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中药和中药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药用植物栽培种植、中药材生产加工、质量监控、流通经营、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中药学、生物学、化学

核心课程:临床中药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有机化学、中药化学、仪器分析、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与生态学、中药生物技术、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病虫害、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商品学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适合在中药生产、经营企业、医院从事原料采购、质量监控等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在中药材基地从事种质培育、产地加工等工作。
一、专业解析
1.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印证了100多年以来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计算机网络信息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与变革。近些年以数字医学影像技术为代表的新设备不断推出,对传统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带来根本的改变。目前,现代医学技术的提升和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依存、协同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共识。更加契合临床需要的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已成为今后现代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且第一次无创的为人类提供了人体内部器官组织的解剖形态图像,从此医学影像技术便开始逐步惠及临床。到20世纪60年代中末期,传统模拟X线检查技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医学检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1972年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装置的问世,医学影像技术开始了数字化过程,伴随着以物理学为代表的多学科联动发展,许多诸如MRI、CR、DR、DSA、PET-CT等全新的数字化成像设备迅猛崛起。同时,传统模拟X线检查技术因量子检测效率低、组织器官重叠、密度分辨率低、不能进行图像后处理、照片冲洗繁琐等缺陷日益凸显,目前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医学影像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涵盖以医药卫生为主体的多个领域。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倡导医学影像科室精准配备技术人员, 成为医学影像技术类毕业生择业的主战场。此外,放射治疗、卫生监督、卫生防疫、地质勘测、环境保护等机构相关部门也与医学影像技术息息相关。
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什么
依据培养目标,契合医学、理学相结合的专业特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理工科知识,使学生具备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等工作的能力。
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医学物理、电工学、医学电子学基础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与医学影像技术相关理工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人体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人体断面解剖学、诊断学基础等,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与医学影像技术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提升临床诊疗能力,为学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及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技术、图像处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对医学影像技术岗位的胜任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坚定基础。
第四学年主要是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时间共48周,必选实习科室包括X线摄影技术及诊断、CT检查技术及诊断、MRI技术及诊断,自选科室包括超声诊断技术、核医学、放射治疗技术、内科学、外科学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具体技术的实践动手能力。
另外,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自由选课,完成规定学分即可。选修课的选择应与未来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因此建议学生根据专业方向慎重选择,认真学习。例如选修《医事法学》课程,其能够传授临床场景中如何面对医患沟通、如何解决医患纠纷等众多实际问题的策略,以这类课程为代表,如果能够契合临床场景去学习和思考,将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择业及面对未来的临床工作岗位大有裨益。
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点及我校的优势
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磁共振、CT、DR等这些医疗设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需要有专门从事这些设备的操作、图像处理、日常维护及管理、软件应用及开发等工作的人员,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临床影像检查技术、大型医疗设备安装与维修、放射治疗、医学影像质控与管理等技术, 最终成长为尊重科学、珍爱生命的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我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备高素质的教学团队,规范的实践教学平台,丰富的临床实践基地。专业教师曾在“全国医学影像专业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次,三等奖1次。本专业学生在“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单项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并荣获团体二等奖3次。
我校学生不仅专业素质强,而且人文素质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满意率较高。多年来,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医疗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构成了河北省医学影像技术队伍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部分优秀人才成为河北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领军人物,其中包括河北省医学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等。
二、毕业与就业
1.关于深造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后可以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爱好科研、想继续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且在本学科领域想有所建树的学生可选择进一步深造。该专业属于医工结合学科,且贴近临床,因此可选择的考研方向较多。既可以继续本专业的研究(例如: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术学位、医学技术类学术学位),也可以跨专业学习(例如:基础医学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学类等),硕士、博士毕业后都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2.就业方向
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较好。该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防疫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可以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影像设备的研发与维护、软件的应用与开发、产品市场营销等工作;能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在高校从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科研等工作。
三、报考指南
1.报考建议
为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培养高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教育部在2012年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招生。据不完全统计,至2021年我国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高校近百所,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伴随国家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现代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各高校在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每年都有一大批该专业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
河北中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学中注重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保障了学生知识结构与临床实际不脱节,多年来,学生满意就业率持续向好。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河北中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施行3+1+2高考模式的地区,选考科目要求为:“1”仅指物理,“2”的两科中任选“化学”“生物”其中的一科即可。
2.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属于医科和理工科交融学科,爱好电子、计算机等理工学科,以及善于医疗设备操作、动手能力较强的有志于献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学生可考虑报考此专业。从学科偏好角度来讲,物理、生物基础扎实的同学也适合选择这个专业。报考任何专业前,同学应详细了解其专业内涵及专业培养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考虑之后再进行申报。任何专业的选择都可能会有对与错两种结果,但是没有失败的人只有放弃的人,对于做事持之以恒、心中有志向、勇往直前的人,才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专业解析

1.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及其发展历程

医学检验(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MLS)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公元前300年间,希腊医生Hippocrates用感官直视尿液的色、量、味以诊断疾病,这是最早最原始的理学检验。之后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的发明大大推动了医学检验的进步和发展,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更使医学检验日新月异,今天的医学检验提供了患者60%以上的诊疗信息。目前一般三级医院常规检验项目已超过1000项,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检验项目高达3000-4000项。临床决策的60%-80%的信息来自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被誉为临床医学的“侦察兵”。

医学检验指通过检查血液等人体标本,利用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及人体的保健和康养提供生理病理信息的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等七个亚学科,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医学检验技术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医学检验逐渐实现微量化、自动化、仪器化和信息化,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等新的亚学科脱颖而出。

中国的医学检验事业始于19世纪中叶,19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些小型化验室(原始的临床实验室),但真正规模化的形成和发展始于1949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北中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1990年建立医学检验中专专业,数次合分,历久弥坚,2013年河北中医学院恢复独立建制,并于次年恢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招生。2019年成为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重点学科。2020年推荐为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教育持续强劲发展,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致力于构建高水平有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能在中医和西医各级医疗卫生相关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专门人才,建成国内知名的、省内领先的一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什么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独立实验室及相关生产、研发机构从事实验室检验工作、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职业素养。

根据年级划分,大一主要学习英语、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解剖学、医用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基础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大二主要学习分析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医学统计学、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要等专业基础课程,其中也涉及到相应的实验操作;大三开始接触本专业特色课程,比如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基础检验学、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分子诊断学等。这些课程既锻炼实验动手能力,又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大四为毕业实习,共计48周。实习期间,可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实验室、临床血液学检验室、临床生化检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免疫学检验实验室等工作内容,熟悉其规章制度,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掌握常用的实验技术原理及操作。实习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并且在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明确自己的特点,熟悉专业工作环境,以便谋得更适合自己的岗位,也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3.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哪些特点

医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理、医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前沿学科。前沿性、交叉性、微观性、客观性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显著特点。

前沿性指医学检验是集中高新精尖技术最多的学科之一,医学检验人才往往是优秀的科研人才。例如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的诊疗,医学检验功不可没,从患者的诊断到病情的监测,从无症状感染者的追踪到感染的溯源,无不是医学检验的专业实践。2020年到2021年,世界一个最流行的名词不是某个明星,二是妇孺皆知的“核酸”。

交叉性指医学检验是医学、理学、工学交叉融合的学科。理学应用于医学,比如众所周知的“化验”;工学应用于医学,比如琳琅满目的检验仪器。医学检验涉及诸多基础医学,同时涉及诸多临床医学,一个优秀的医学检验人员一定能融会贯通各个学科,是医学的顺风耳、千里眼、预测师、魔术师。

微观性指医学检验是检测人体细胞、分子、蛋白、核酸的学科。这些物质是肉眼看不到的,需要应用显微镜、显色技术及各种检测技术使不可见成为可见,使无色成为有色,使无形成为有形,使不可测成为可测。医学检验是探索疾病本质的火眼金睛。

客观性指医学检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客观反映。检测结果将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无以辩驳的佐证,医学检验是循证医学的基石,是解读生命密码的钥匙。

二、毕业与就业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较高的就业率及升学率。

医学检验技术本科毕业后可考取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的“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一级学科“医学技术”的“医学检验技术”硕士、一级学科“基础医学”的“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硕士、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并继续攻读相应专业的博士。

此外,我国的很多高校的相关专业均已发展成熟,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多与国外大学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关系,所以出国深造机遇很大,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主要就业去向是各级各类医院的医学检验中心或医学检验科、血液中心或输血科、实验中心或实验诊断科等,也可去体检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科研中心、第三方实验室工作,或者去计划生育服务站、医学院校、各类医学实验室、制药公司、各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以及商品检验、环境保护、海关检疫、试剂研制及营销等部门工作。

三、报考指南

1.报考建议

全国有155所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技术本科专业,其中,18所中医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目前以4年制本科为主导,授予理学学位。医学检验技术是集中了高新精尖技术最多的学科之一,虽名为技术,但学习内容为医学检验学的内容,在临床诊断和疾病治疗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在培养方向、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比较成熟,每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不同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近年医学检验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检验技术及其工作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项目新冠病毒“核酸”成为妇孺皆知的时代名词,培养充足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将有利于应对突发卫生状况和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河北中医学院是河北省最早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该校医学检验教育持续强劲发展,为重点培养学科之一,正在建设国内知名的、省内领先的一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路上阔步前进。

2.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从学科角度来讲,生物、物理、化学基础扎实的同学,学习此专业时理解会更容易和深入;但只要锲而不舍,则金石可镂;只要热爱,则乐此不疲。无论您是喜欢仪器、乐于动手还是勤于观察、善于思索都具有学习此专业的优势。每一个专业与领域都有挫折、挑战与惊喜相伴,唯有善于坚持并执着追求之人方达到高贵的殿堂,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祝愿每一位报考此专业的学子能够如愿以偿,为医学检验不负韶华。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的一个专业团队。助产专业人力资源缺乏,市场人才需求数量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围产期保健、护理和诊疗等服务日益重视,对助产人力资源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岗位需求,开设助产学专业。
培养特色: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一定的创新意识、掌握助产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能力,能运用基本技术掌握护理学以及妇幼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护理、助产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临床护理、助产、母婴保健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等,从事助产、妇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扎实的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的创新精神及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备终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够从事药物设计、合成、药理毒理研究与评价、药物制剂与剂型设计和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房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临床医学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适合在药物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院、制药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检验部门、药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药物研发、医药教学、临床用药监督指导、药品生产、药品营销与管理、药物质量检验、药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适应中药事业发展需要的,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药事管理与法规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中药学、药学、中医学

核心课程:临床中药学、中医学基础、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分析、药理学、药事管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适合在各级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院校等部门从事中药生产、检验、研究、经营管理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
一、专业解析
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及其发展历程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充分吸收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特长,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促进了中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进步。
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专门人才,为我国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医学应用型人才。
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开设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院校。1992年招收3年制专科生,1995年与河北医学院合并组建河北医科大学,2001年在全国公立院校中第一个成立中西医结合学院,2002年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013年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整建制划归河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育持续强劲发展,现为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中西医临床医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西医临床医学)单位, 2014年中西医结合学科获批河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中西医结合临床被纳入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项目,2018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中西医结合基础省局共建学科、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什么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和西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医学及中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医古文、内经选读、伤寒杂病学、温病学、医学统计学、医学伦理学、诊断学基础、预防医学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包括: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针灸学、推拿学等。旨在培养学生中西医临床诊疗能力,使学生具有运用中西医结合基本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与治疗的能力,和对一般急症进行诊断、急救及处理的能力。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包括: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科研思路与方法、中西汇通学派学术思想、医学衷中参西录选读、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等。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进行诊疗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同时强化临床操作动手能力。
学校还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军事体育、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健康教育五个课程群),旨在促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全面发展,获得必要的价值分析、探究方式和能力训练,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第五学年进入实习阶段,实习时间共周。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实习,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五官科、皮肤科、推拿科、急诊、等科室实习,使学生具备运用中西医结合基本诊疗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断与治疗的能力,对一般急症进行诊断、急救以及处理的能力。
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有哪些特点
中医和西医是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在应对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中医结合的优势在新冠肺炎治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倡导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特点是中西医并重,在传授传统中医学及西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毕业与就业
1. 关于深造
本科毕业后可以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学生可选择的考研方向较多,不仅包括本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还可根据自己学习兴趣,选择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专业中医药类研究生(学术型和专业型),部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研究生(学术型)。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范围。学术型硕士旨在培养科研和教学人才,侧重基础研究,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旨在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注重临床技能的培养。
2. 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健、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具体工作岗位:①中西医临床医师;②学术/科研机构;③医学教育/培训/院校;④药企/生物工程;⑤医疗设备/器械营销;⑥保健/养生等。
三、报考指南
1.报考建议
目前我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有46所,河北省共有6所院校招收中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河北中医学院是国内首批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院校之一,为国家及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学校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守正创新,以中西医结合诊治思维培养与临床技能提高为重点,实施“实践·育人·成才”工程,采用“三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方式,构建早临床、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满意度持续向好。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文理兼收,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在实行3+1+2高考模式的地区,选考科目要求为:“1”是物理或历史,“2”的两科中任选“化学”“生物”其中的一科即可。
2.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本专业属医学学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对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较高,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感兴趣,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善于沟通,有志于献身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学生可报考本专业。本专业兼顾生物及人文学科,需要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生物、化学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同学在报考任何专业时,都应该通过多渠道详细了所选专业,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基础,进行专业报考。
生物工程专业是由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以及生物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而成的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是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专业之一。它的出现为人类提供有益产品和优质服务,有效改善了人类生存条件,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是当今极其重要的高新技术。

在“新工科”和“新医科”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医药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专业人才。我校开设了生物工程专业并招生。同时学习和借鉴兄弟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经验,在“新工科,新医科”等教育改革实践中,结合本校特色专业和本地域特色产业确定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培养方案:

本专业方向主要以生物工程的上游技术(如基因重组、分子克隆等)为基础,以下游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酶工程等)为重点,强化医学(中医药学)的背景,重点是围绕河北省生物产业基地和河北省制药企业发展生物制药方向,着重专业特色培养,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医学、技术与工程的衔接,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具备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争取实现学生就业无障碍。

培养目标:通过四年本科学习,我院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深厚的医学人文和科学素养,掌握生物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技术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在生物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教学以及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或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干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化工原理、机械制图、发酵工程、生物药物分离工程原理、基因工程、酶与蛋白质工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适合在医药、工业、农业、食品、环保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或通过开发生物技术新产品进行自主创业。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一、专业解析

1.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及其发展现状

口腔医学技术原名口腔修复工艺,是以口腔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冶金学和美学等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制作口腔颌面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一种专门技术。20世纪80年代,口腔修复新理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进入我国,包括瓷修复、钛铸造、精密附着体、种植义齿修复、CAD/CAM等最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口腔修复体加工行业产业化。2003年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了口腔修复工艺学专业委员会,奠定了口腔医学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口腔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各种常用修复体设计和制作,从事口腔修复工艺设计和矫形制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2.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什么

根据培养目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口腔修复体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流程,以及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和相关临床医学知识。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平面设计、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牙齿雕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夯实口腔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专业主干课程模块主要包括固定义齿工艺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口腔正畸工艺学、种植义齿工艺学等课程,注重技能操作,通过大量实验课程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相结合,达到掌握各类义齿的设计和制作的目的。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专业特色课程模块包括素描与色彩,雕塑基础,摄影基础等课程,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美学素养,为学生从事高层次的精美义齿加工制作奠定基础。

除了以上的课程模块,学校还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军事体育、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健康教育五个课程群),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形成合理的思维方式、准确的观察判断能力、清晰的沟通表达能力。

学校还设置了第二课堂,主要包括暑期见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科专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学年进入实习阶段,实习时间共48周。学生进入实习基地(义齿加工企业)进行技能操作,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习讲座并设置考核评价体系。实习结束后,学生具备熟练的义齿制作技能,能够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

二、毕业与就业

1.关于深造

口腔技术专业毕业后可以继续报考硕士研究生,爱好科研、想继续提升自身学历层次且在本学科领域想有所建树的学生可选择进一步深造。既可以继续本专业的研究(例如:口腔医学技术学术学位),也可以跨专业学习(例如: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等学术学位,甚至计算机等专业),硕士、博士毕业后都会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2. 就业方向

学生完成学业后,具备在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加工企业和大专院校从事各类义齿的生产加工、教育及企业商业运作的工作能力。我校与多家义齿加工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校企联合、定向培养的模式,就业前景好。目前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院校较少,本科教育培养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创新和实践工作能力强,社会需求量大。毕业后可在口腔义齿制作中心、口腔材料及设备公司、牙防所技术制作中心、职业院校教学岗位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三、报考指南

1. 报考建议

口腔医学技术是新兴专业,目前我国开设本专业的院校有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随着人口老龄化,义齿制作需求大幅增加,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量提高,国内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作为河北唯一一家口腔医学技术本科院校,本专业毕业生是义齿制作机构极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学位。河北中医学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在施行3+1+2高考模式的地区,选考科目要求为:“1”是物理或历史,“2”的两科中任选“化学”“生物”其中的一科即可。

2.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报考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注重技能操作,要求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美学修养,因此,喜欢手工制作、爱好钻研有志于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的学生可考虑报考此专业。本专业文理兼收,有美术功底的学生更适合选择。报考任何专业前,学生都应详细了解专业内涵及专业培养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全面考虑之后再进行申报。其实,每一个专业和领域都面临成功或失败,但只有那些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目标:具备现代管理理念,系统掌握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熟练应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能够在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主干学科:管理学、医学、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健康管理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信息管理、健康风险评估与干预、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健康保障学、医院管理学、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学、健康营养学、健康心理学、健康法规。
学制:四年
学位: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妇幼保健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医疗保险服务部门、各类健康服务与管理机构、养老机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及管理工作。
中药制药(本科二批 理工类)四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医药思维和现代科学思维,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毕业生。能够从事中药成药研制、中药新剂型与新辅料研究、中药制剂工艺与工程设计、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主干学科:中药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心课程:化工原理、工程制图、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药分离工程、中药制药工艺学、中药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就业趋向:适合在制药企业、医院制剂室、科研院所及相关部门的中药新药产品开发、中药制剂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技术与质量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康复治疗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实践技能,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知识,较强学习和实践能力,具备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的能力,能够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各类康复专科医院、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医学工程研发机构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基础、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医学导论、人体发育学、运动医学、康复评定学、康复疗法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各类康复专科医院、医学院校、康复医学工程研发机构等从事临床康复或教学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学

核心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学、中医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等,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护理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毕业后能够在教育、人事、司法、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治疗等工作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干学科

心理咨询与治疗、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核心课程

普通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学概论。

主要特色课程

心理学专业导论、国学概论、大学语文、艺术鉴赏(美术、舞蹈、音乐、影视、戏曲、书法)、社区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团体心理辅导、精神病学。

学制: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够在教育、人事、司法、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治疗等工作,也可在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中继续深造。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中医事业,有比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比较深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较强学习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具备扎实的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诊断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急重症的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针灸推拿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中医学、针灸推拿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手法、推拿功法、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外科学。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中医儿科学(本科二批 文理兼收) 五年制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全面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为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医儿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中医儿科专门人才,并为将来在中医儿科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以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主干学科:中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儿科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选读、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儿科学、中医内科学、内科学、急症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中医儿科学、小儿推拿学、中医儿科医籍选读、小儿外科学、小儿传染病学、儿童保健学、儿童心理学、儿童亚健康学、儿童疾病康复学、儿科临床技能实践训练。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各级医疗、医学科研、教育单位从事中医临床医疗、研究或教学工作等。也可继续攻读本学科或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鲜明的燕赵医学特色,系统的 中医学、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必要的现代医学基本 知识、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传承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最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共同提高协调发展,能够运用中 医学和全科医学诊疗思维模式,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养生、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人才。为将来能够在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奠定工作基础。

主干学科:中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 略、温病学、医古文、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 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

学 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方向:基层医疗定向生。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药学、中医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中药鉴定、中药材栽培、采收、加工、资源调查、评价、生产、开发等能力和素质,能够在各类中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药企业、流通领域等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流通经营、栽培种植、中药材生产加工、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中药学、生物学、化学。 核心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保护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资源学、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药用植物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生物技术、中药药剂学、中药商品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趋向:适合在中药种植、生产、经营企业,医院从事原料采购、质量监控等工作;在科研院所从事药用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人才培养工作;在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在中药材基地从事种质培育、产地加工等工作。
2025届毕业生专业信息表
博士生毕业人数:0    研究生毕业人数:339    本科毕业人数:1747    专科及以下毕业人数:0
2025届毕业生专业生源信息表
中西医临床医学 针灸推拿学 中医学 中医儿科学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中药学 助产学 应用心理学 护理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 康复治疗学 生物工程 口腔医学技术 健康服务与管理 中医养生学 药学 中药制药 医学检验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北京 2 3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天津 2 2 8 2 2 2 2 2 4 0 0 0 0 0 0 0 0 0 0
河北 148 146 205 82 27 68 44 30 255 18 19 19 23 28 30 37 41 65 76
山西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内蒙古 2 0 4 3 0 2 0 2 0 1 0 0 0 0 0 2 0 2 2
辽宁 0 4 4 0 0 0 0 2 4 1 0 0 0 0 0 0 0 1 2
吉林 5 3 4 0 0 2 1 2 4 2 0 0 0 0 0 0 0 0 2
黑龙江 2 2 2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上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江苏 2 2 2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浙江 2 3 5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安徽 2 0 2 0 2 4 2 0 4 0 2 0 0 0 0 2 0 0 0
福建 2 2 4 2 0 0 0 0 2 0 0 2 0 0 0 3 3 0 0
江西 4 2 2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0
山东 3 0 8 0 0 3 2 0 2 2 0 3 3 0 0 0 3 3 3
河南 0 0 0 0 0 2 0 0 4 0 0 0 2 2 0 0 2 0 2
湖北 2 3 2 2 0 2 0 4 2 0 2 0 0 0 0 0 2 0 0
湖南 2 1 2 2 0 0 2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广东 3 2 6 2 0 2 0 0 0 2 0 0 0 0 0 0 0 2 0
广西 3 2 2 0 0 0 0 0 0 2 0 2 0 0 0 2 0 0 0
海南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重庆 0 0 0 0 0 2 0 2 0 0 0 0 0 0 0 2 0 0 0
四川 3 5 2 1 0 0 0 2 0 0 3 0 2 0 0 2 0 0 0
贵州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2 0 0 0
云南 3 2 3 0 2 3 0 0 0 2 2 0 0 0 0 0 0 0 3
西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陕西 3 2 6 0 2 2 0 2 4 0 0 2 0 0 0 0 2 0 0
甘肃 2 0 4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2 2 0
青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宁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新疆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台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香港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澳门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外籍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院校联系方式